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iss (NICE), 信区: Green
标  题: 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背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5月07日12:41:40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文章类型:烽火狼烟 文章加入时间:2001年10月5日13:27
----------------------------------------------------------------------------
----
    关于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我想最好从当时国内国际的历史背景全面来看待
这个问题,这样才会有明确的认识。
  国际形势是冷战没有结束,美苏两大国际集团仍然对峙。中国夹在这两个对峙集团
中间,处理得好能够得到两边的借力;处理不好,就会受到两边的压力。邓小平上台伊
始就受到美国的友好表示,卡特总统邀他访美,美国与台绝交,中美的各种交往台上台
下都是非常热络。反之苏联,中苏关系有解冻,但是因过去寒冷太重,一时缓和还需时
日。正在此时,越共才收复南越,但是这些人不懂恢复生产,反而真学会了毛泽东的方
法,以为只要剥夺了原南越有产阶层的财产,就能算生活好过。他们的毒手指向原越南
的华裔居民,这事类同今日在印尼发生的事情。邓小平是个军事家,他认为如此收拾一
下苏联在亚洲的这个小打手,也是对苏联的强硬态度一个回击,同时对美国是一种示好
,对于中国本身也是显示国际地位提高所需的一次必要行动。他选择了决定对越作战。
但是他顾虑还是有的,最大的顾虑就是害怕苏联因此在北方对我国挑起战事,这样中国
会陷入长期两线作战的军事僵局。美国当时通过卫星侦察没有发现苏联在远东和中亚有
军事调动,他们将这个情报通报了中国。但是邓小平当时没有完全信任美国方面的情报
,(他到死都没能够达到这点。)同时也是认为不必将越南战后的那个烂摊子自己来背
上。所以在部队占领谅山以后,他就宣布自卫反击结束,从越南国土撤回部队,只是在
边境上长期保持占领一些边缘地带,以防止越方骚扰,保障边境边民的安全。
  当时国内情况是三中全会才结束,国家面临的是要拨乱反正,迫切有待发展的时期
。坦率地直说当时邓小平对当时军队不抱好感。完全有理由可以相信,军队在文革中所
扮演的角色使他很不满。军队在文革中的地位使全军上下有一种优越的飘然感,大批纨
绔子弟为逃避上山下乡而流入部队也给部队造成非常不良的风气影响,部队特出政治学
习使得军事荒疏战斗力严重下降。让这种和平惯的部队突然要去流血打仗,无疑是在“
整”军,也是掂军队的份量,用时髦话讲是标准在“接受考验”。邓小平是一个军事家
,他利用这个机会灭一下部队的傲气,同时也是排除一下部队对改革开放可能会有的阻
碍作用。总之他的策略可是一箭多雕。果然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军无斗志,“再见吧妈妈
”这歌其实和苏联二战时的“共青团员之歌”在中心思想上没有多大差别,但是这次效
果竟然是天壤之别。军事技术不过硬,越怕死伤亡越是多。广州军区某军标兵团尖兵营
遭遇越方9人游击队(民兵)骚扰性伏击,300 余人居然以密集队形暴露在越方火力之下
造成严重伤亡损失。指挥高层也是出现同样的问题,本来是71年邓小平向毛泽东建议的
为防止军阀割据实行的“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策略,进行了八大军区司令对调,如
今这种策略的弱兵副作用倒是充分显露了出来。南京调来的许世友将军指挥原本不熟悉
的部队,这个草包司令倒是也有一番非同寻常的表演,但是于事无补。最后是秦基伟将
军去了勉强维持了局面。不过瘦死骆驼比马大,尽管付出惨重代价,最后还是算完成了
任务。回来以后邓小平就裁撤100 万,老邓手下没有留情。当时他的思路认为军队在改
革开放期间只会是阻力,能够维持场面就够了。他对军队的重新认识是在89年风波以后
,但是这次事件中不论是他还是这支军队造成的形象,我不便多说了。
  了解了这些背景,关于这次“自卫反击战”的心态我们也就会有个数了。江泽民如
今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局面,对于这个“自卫反击战”的评价确实有难处,难以有
个说法。但是如何通过有规模的军事行动,以确立他这个军委主席的地位权威,他是肯
定想过的。而且通过89年底风波,他也肯定认识到军队对他要坚持的政治体制和局势的
重要性。他提升军人待遇,给军头加官晋爵,总之他能够做的一切他都做了。他也放手
让军人去实现荣誉观,何况这也是荣耀了他这个主席么。但是96年的台海演习不知为什
么原因,没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效果。去年的抗洪倒是师出有名,但是如果撇开抗洪伟大
意义不谈,只从电视上看参加抗洪部队的军事素质,那还是不敢恭维,至少绝对称不上
为现代化。江泽民最近提出“科技强军”的口号,这个方向是完全对头,不过具体如去
何做,本顾问倒是很愿意尊听各位发表高见。
文章出处:中国军事报道 WWW.ChinaMil.Com
文章作者:ChinaMil.Com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5.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