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hl (水流沙),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越战争秘录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15日22:35:1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人生,你道是轻似风,淡似水,有时竟也浓如油,烈如酒,压缩进猫耳洞的人生深烈尤
甚。大人生包容酸甜苦咸诸多真味,唯有苦一项,被列作猫耳洞的主课。
??幸亏有苦这个词,猫耳洞生活从形式到内容,才得以有个恰当的比喻,说它是人生
的苦胆,恐怕并不为过。
??兵们说,洞中一年,把一辈子的苦吃完了。
??此言不虚。
??死为苦之极。入洞伊始,便每秒钟都可能是你人生的句号。
??张绍锋(老山主峰团一连代理连长):
??一上阵地的时候我是志愿兵代理阵地长,我们阵地孤立前出,离越军营指才二百米
,离后边自己的阵地最近的还有四百多米。接防第五天,就是四月二十八日,收复老山
三年,下午四点越军就开始零星炮击了,到零点四十分密集炮击,十分钟就落弹二百八
十发,把一、二号哨位都掀了。一个加强班分三路包抄上来,二号的小刘先发现,哭着
报告鬼子上来了,我也慌了。四号五号也发现敌情,我们马上起爆几个方向上的定向地
雷,叫炮火围阵地转圈打,再用小炮往中间吊,二十多分钟才平息。四点多敌人又上来
,一个大炸药包把六号哨位掀了,越军又上了七号顶上,我们的人冲出来,交叉火力,
十八分钟把小鬼子干下去,五点半敌人第三次来抢尸。那次击毙了八名越军。我从志愿
兵破格提了副连长。
??在猫耳洞里,甭说别的,就是那个提心吊胆劲也让人受不了。有个晚止,刮风下雨
还打雷,特工摸上我们连的一个阵地,借着闪电看见了我们一个射孔,再一个闪电就打
进来一梭子弹,洞里的战士一伤一亡。还有的顺着电话线让特工摸着洞口掏了洞的。
??荣久华(步兵D团作训参谋)
??我这是二上老山了。上一回,八四年八月全军二十二所院校组织千名毕业学员上前
线实习,一动员我也报了名,结果我这个非党员,倒被第一个批准了。什么也来不及准
备,稀里胡涂地就出发。原说到军部搞一段临战训练,可军里说战事紧急马上下去,在
操场上跟分新兵似地一拨拉装上大卡车就往一线拉。我们几个挤在车斗里,不知道是冷
,是路颠,还是害怕,抖得厉害,控制不住地抖。如果就这么牺牲了,觉得太可惜太遗
憾了,人生的路还没开始走,满腔的抱负还没施展呢,真害怕回不去。半夜到团部,接
着就往前走,凌晨四点钟,就到了阵地上,就在离越军不到一百米的猫耳洞里了。
??那时候伤亡大,一个连上去三个月,就死伤三分之一。我们一个学员叫倪洪如,让
炮弹炸飞了,我们找了半天,就找到一截胳膊和半条腿。还有个苏景州,火车到郑州时
,他的未婚妻在站台上等着送他,俩人一边说话那姑娘一边抹泪,我们还在车上笑他们
呢。车开发,姑娘一直流着泪,说到前边来信。可我们下午到军部夜里就上了阵地,第
二天一早,一发炮弹过来他就牺牲了,一封信也没写,一句话也没留下。我们回来过郑
州,又看见那姑娘在站台上等,我们都拼命往里躲。后来她追到学校才知道的,差点疯
了。
??死好受,苦难熬。这句名言,是老山从扣林山法卡山接力下来的。死去并无痛苦,
但不怕死又不想死的人对死神的时候戒备,却是至苦大苦。不出击的日子里,猫耳洞人
积累生命的要决便是紧盯着洞口,连眨眼也要比平时紧凑一些,敌我双方的洞口,最近
者仅有四、五米,一座小山百十个洞,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简直和混到一起的两窝蜂
差不多。阴脸的洞口如同死神的笑口,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只手出现,递进来嗤嗤冒烟的
一颗手雷,一束手榴弹,一根爆破筒。嗤嗤声同老鼠的啾啾声、蟒蛇的咝咝声、狐狸的
嗖嗖声,各色各类的噌噌唰唰嚓嚓咔咔声闪响在一起,洞外日夜低回着黑色变奏曲。圣
殿般辉煌的大学校门,庄重肃然的军校大门,滚光眩目的舞厅彩门,绿茵场的白色球门
,以及人生阶梯上每一重里程碑似的门楼,转瞬间被推得很远很远,而终点处的那座黑
门,却化作猫耳洞迎送死神的洞口,被高度浓缩的人生倏然拉到眼前。厚厚的一本人生
教科书,猫耳洞人竟须倒置过来,从最后一课最后一面读起。从猫耳洞生还的青年战士
有资格向一切后方人说:人,一生能活两次。
??322阵地在那拉战场的中部,这个山头的三分之二越军占着,三分之一是我方的
几个哨位。这是争夺最激裂、失守和收复次数最多的一个阵地。八五年六月,就是为了
“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这个阵地的一号哨位,一下子搭进去一百多名士兵,322上的
几个洞各有特色。
??二号洞是排指,用匍匐前进的姿式往下爬十几米拐三四个弯才到底。里边充斥着臭
味、臊味、汗酸味、霉味、馊味、老鼠味、煤油味、烟味、硝烟味,十味俱全,做饭还
能闻到一丝香味,刚进去四五天根本不吃不下东西,光想吐。宽一点的过道处放着煤油
灯,炉子右边紧挨着米袋煤油,左边一排排的罐头盒――里边全是大便。这是猫耳洞的
普遍景观。距敌远的洞,大便只要囤积一夜翌日便可处理,距敌近的则要长期积累,待
军工送上罐头,再运下一部分这样的罐头盒,来不及下运的,则同弹药一起移交给接收
阵地的友军,不少洞中都有相当数量的代代相传的阵年老便。这些盒中之物,常是鼠们
的美餐,它们不光吃,还带的到处都是,二号洞爬近爬出一次,膝盖和肘上都少不了这
种物质。有次二排长正裸身躺着,一位鼠先生从他肚皮上稳步爬过,留下一道散发着异
味的新鲜黄迹。他气得够呛,抬手想打又停在了半空,一看这小畜牧浑身都是黄的,连
胡须都粘在了腮上。一灌雨,大便满洞漂流,水退之后它们便凸现于被子和米袋等物之
上。一根管子通向洞外,管子这头固定一个敲掉底的酒瓶,这是小便处,小便时人须侧
卧,弄不好让玻璃碴划一下,就发炎。只有出洞执行任务是最愉快的,二号哨长贾正保
,钻进洞后就是晚上封闭阵地和搞设伏出来过几次。当然,其他人出来得更少,贾正保
说他一百零五天没见过太阳,没吸过新鲜空气。
??四号洞叫水牢,口朝天地势低,一下雨就灌水泡汤,蹲在水里掏都掏不过来。泡汤
也是猫耳洞的普遍景观,不论石洞土洞,几乎没有不漏雨不灌水的。只有的水深十几分
分或尺把,有的灌到人的脑袋挨洞顶水淹脖子;有的十几小时水能退下去,有的连续泡
上几天甚至十几天。有水也不能离开洞,也必须坚守。猫耳洞人就蹲在跪在水里,把枪
绑在肩上,电台顶在头上。实在顶不住就在水里睡着了,头耷拉到水里,又猛地被激醒
。等水退了,浑身上下又白又暄满是大皱折,皮肤连四肢好象都不是自己的了。
??一号洞不是洞,是岩壁上的一个三角形豁口,外面用装土的编织代垒起来。下口能
蹭进去一个瘦人深有一米多,底宽六十分分,三角形空间不足零点三立方米。它实在太
小了,除了两个裸体小个子兵和一件短武器,就没有一点余地,躺不开坐不起也蹲不下
,腰腿交叉,脚压臂叠,如要换个姿式调个位置,两个人一起动作需十分钟方能完成。
这个洞两至三天换一次人,哨长小赵有一次坚持过五天五夜。在一号洞不论几天,人不
能吃不能喝也不能拉。非拉不可,就拉在裤头上,小赵说。一号洞离越军的洞只有四米
,所以不能说话,不能出一点声响,几个打呼噜的兵,在一号洞呆过之后,睡觉居然不
再“奏乐”了。在这样的洞里根本无法战斗,人缩在里边,靠其他阵地火力掩护,不断
地朝一号洞的周围标定射击。时间一长枪都不准了。小易说,那晚上我正从缝里往外看
呢,咱偏马火力队的高机打了一梭子,我一看象一群萤火虫冲我来了,赶紧缩脑袋,噗
噗噗都打在编织袋边,嘣我一脸石头渣,差一点要了我的命,真吓坏了。一号洞这样的
哨位,虽没什么军事价值,但有政治意义。猫耳洞人必须坚守之。
??那次老山战场上五年来我方损失最为惨重的反冲击过后,越军炮火猛烈封锁,烈士
遗体运不下来。时值雨季盛暑,陈尸疆场的士兵们逐渐化作令人窒息的弥天气味。上级
下达了死命令,每个党员不抢下两具尸体就甭想回来!一位刚刚火线入党的小军工上去
了。爬下“鬼门关”,经过“梅花桩”,跃过“三级跳”,进入“老虎口”,挪过“鬼
见愁”,冲到千米生死线的尽头,小军工背起一具尸体往回爬。他累得要死。炮弹在他
身前身后爆炸,高机子弹在他眼前划来划去,这些他都不在乎了。“咱们俩换换哟,我
当烈士你来背一会儿我吧。”小军工一边爬一边对背上的烈士说。当他第二次冲完千米
生死线来到烈士身边的时候,他自己也躺倒了。不知喘息了多长时间,他觉得还是应该
回去,回到活着的战友们的中间。他一拽烈士的肩膀,呼拉就下来一把肉。他又拽,又
下来一块肉。他跪起来,用双手一把一把地扒开烈士遗体身上稀烂的肉。“好哥哥,我
对不起你了,你还得再陪着我再死一次,对不起了,你原谅我吧,等我活着回去以后,
我每年都给你烧香……”小军工一边木然地留着泪,一边从浆糊一样的肉堆中把一根根
一块块骨头装进袋里,他一看旁边还有烈士,就又用手扒了一副。
??这回,小边工一次背下来两具遗骨。
??猫耳洞缺水,无人不知。生命离不开水,无人不晓。水的匮乏,加剧人生的浓缩。

??四号阵地五月二日到四日连续三个夜间遭敌强袭,第一个晚上三个哨位就有两个被
破坏,储存的七桶水炸飞了四桶,伪装网起火,仅剩的三桶水全部用于扑火。一个战士
水壶里还有小半壶,见排长指挥联络嗓子都喊哑了,倒给他,他不喝。王永超胸部等多
处中弹片,吃药时喝了一口水。三日下午指导员王汝燕带领十七名党员突破炮火封锁强
行运送弹药上了四号洞,排长拿出那半缸子水,运输队没有一个人肯喝。四日党员运输
队又送上构筑器材,那半缸水还是没人喝。四日夜间敌引爆了堆有一百多发炮弹的弹药
点,陈永贵负伤吃药,他是全阵地十四名同志中在三天三夜里第二个喝了一口水的人。

??一九八七年度,一线“物供阵地”的人均日供水量的努力标准为一至一点五升,这
在老山战场是创纪录的历史最好时期。一人一天二、三斤水,当然只能全部用于做饭,
做米饭和蒸馒头是不行的,粥和汤更只是一种奢望,只能煮干稀饭或浆糊面条。但二、
三斤的努力标准只是理想。许多情况下当然保障不了。在那拉方向,有些阵地接防初期
是三个人十天用一袋水(不到四十斤),其中二十九号阵地三个人一天供应一斤水。一
人一天一百六十几毫升水,仅相当于人正常需求量的十八分之一。但这十八分之一仍然
是正常供应量,还不算遇到连续炮击和作战的情况。
??322阵地上的兵们说,他们只记得有一次不是在吃饭时而是正而八经地喝了一口
真正的水,那是发下来疟疾药,每人吞四大片白药片,得到手榴弹柄后盖那么满满一盖
水。下雨时可以用编织布接点水,接下来半缸子水,上边是一层老鼠屎,撇来撇去也撇
不净,再沉淀一下,底下一层黄泥,剩下的汤水到了嘴里,那股子火药味还能把人的眼
泪呛出来。
??老山前的72号阵地上,一直到雨季,人们才就着雨第一次洗了脸又仰脖嗽了口,
有一次连续炮击半个月,第五天就没水了,用塑料布接露水,一晚上能接一小捧,干啃
压缩干粮,嘴上都是泡,嗓子里象塞沙子灌锯沫。新兵王洪宾渴坏了,班长存了半壶水
,请示排长让他喝,他不好意思喝。又传了六个哨位,也没有动一口,晚上站岗,小王
渴得不行了,晃晃一个铁桶,听里边有个水底儿,琢磨是接的露水,咕咚咕咚几品灌下
去,喝完了才觉出是煤油,烧得他满地打滚口吐白沫。最后,那半壶水还是让他喝了洗
肠子。
??B团团长王小京有一次到前沿,洞里喧热得象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至少四十多度甚
至有五十度,穿着大裤衩的王小京一进去身上的汗毛孔马上沁出一个个大汗珠,接着又
冲出了好几十道往下流,浑身都象雨中行车的前挡风玻璃。他一看连长指导员,光着裂
满血口的嘴喘气,裸体的浑身上下一点汗也没有。团长心想,他们身上除了血液和肌肉
里还有点水份,剩下全是干的了。转了几个阵地,他自己身上也没汗可出了。往回走的
时候,到个靠后的连部,他一气喝了两壶水,身上的汗立刻下来了。又过一个连部,他
又喝了一壶水,又出了一身的汗,到营部又使劲灌了一顿,王小京这才觉着象中暑后清
醒过来一样。
??一九八五年,一位副师长夜间悄悄上了那拉一个连指,这个连队断水已经五天,只
有连长日夜看守着的五斤装塑料桶里还有一半水。排长来电话说有个战士胸部负伤呻吟
着喊渴,请求连长给口水,被拒绝。副师长见状说,我替那个战士求你了:给他口水。
连长说:那也不行,谁知道炮击还要持续多少天,不到一口水救一条命的时候谁也不能
动。副师长说:那我给你下跪了……
??干渴使猫耳洞人平均一天不到一次小便,大便一般七至十天一次,长的达半个月。
六号哨位的李国臣二十七天拉不下大便了,卫生员给了药,吃了也不拉,后来军医又给
药,总算拉出来一点点,象羊屎样的小粒粒,敲得罐头盒当当响。八班长胡玉海说,每
次大便,都火辣辣地疼,拉不出来,拉一次就象上一次刑,小便也特别难受,一次尿十
多分钟,老不出来,也是火辣辣的象有根烧红的铁条在捅,出来一点点,疼得要命,还
带着血……
??在战区北面的石林风景区,小摊上有贝类化石出售,二元一个,旁边的说明文字上
写着:这是形成于两亿七千万年前二迭纪的化石,这些化石也说明,那时候云贵高原是
一片汪洋……
??化石是保存在岩石里的生物遗存或印痕,是一部写在石头上的书,它纪录下了亘古
以来生命的历史。
??人能变成化石需要多少时间?我们的远祖北京人就是化石。那是五十万年。现代科
学技术已经能够把这个过程缩短到大概只用五十万分之一秒。在日本广岛爆炸的那颗原
子弹,以其超高温光副射,瞬间之内就将人的最后体态投印在花岗岩上面而人体化为一
缕青烟,这或许是年代最近的化石――保存在岩石上的生命印痕。
??也许将来会有一门猫耳洞考古,那时人们或者能用更先进的手段破译和提取这些封
固在红土之下岩层之中的生命活动的信息。后人们也许大惑不解:自称已经到了高度文
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类,居然还有猫耳洞人,居然还有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生
命状态。同时后人也许会对先人们那肃然起敬,生命弹性被压缩到如此近于零的程度,
在等同甚至低于动物的条件下,猫耳洞人所体现的生命力的坚韧和顽强,令人叹为观止

 
●一日长于百年
??一个学生官说,到了猫耳洞里,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六十秒才一分钟,六
十分钟才一个钟头,二十四个钟头才一天,一天八万六千四百秒,就那么一下一下地,
一秒钟都掰成了八瓣过。您别笑,我这不是夸张,还不止八瓣。真的,我们掐着表数过
,一分钟数六十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最后全阵地二十三个,有二十二个达标,
就四班长是结巴,怎么也数不快。倒也不错,开展这项活动,先分头练了半天,第二天
测验评比又进行了半天,两天里弟兄们都有了事儿干。
??你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战士们有事干,东山一位交防师长对接防的团政委说,要不小
伙子们一个个非闷傻了憋出病来不可。
??李海欣高地的八班长吴洪亮,在猫耳洞中精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合订本。
猫耳洞有什么可看的呢,通常,弄好了一个洞里也许有一本半本旧杂志。在捐赠给新一
代最可爱的人的精神食粮并且能发到猫耳洞中的书里,有五十年代的杂志,有六十年代
的小学课本,还有批林批孔的小册子。而猫耳洞无法提供读书的环境和心境,许多洞一
天平均不到一支蜡烛(白天封闭洞口,大部分洞里和夜间一样漆黑一团),再加上那气
味那闷热那干渴等等,就是把古代所谓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呆子弄到猫耳洞来,保准他
半页纸也看不下去。
??请看下面这一堆汉字――
??服口勿剂身洁用外感快之怡神爽气后浴有即部各体身等沟股腹部阴会下腋及上肤皮
的洁清后净控在扑粉药的中包用包干打开使性次一部各体身控揩的下面上自巾夹药浸出
取包湿开打……根本无须破译,全过来读就明白了。八七年夏季,部分猫耳洞用上了一
种微型浴包,擦身可降低皮肤病发病率。上段汉字即为倒念之浴包说明。说明书共二百
八十六个字,光我们采访中就碰了十来个对之倒背如流的猫耳洞人。
??人总得找点儿事干。
??古往今来多少人悲叹时间飞逝人生苦短,多少人呼唤珍惜时间热爱生命,但在猫耳
洞,猫耳洞人却憎恨时光之舟太慢,巴不得有什么法子能挥霍时间。指甲一天剪十遍,
每次剪得越少越好。一块表一天拆上它十几遍。洞里有十个弹药箱,每天摆一个样式,
一个月三十一天不重样。人多的洞可以打扑克,猫耳洞人打扑克的水平普遍提高,一副
扑克打成二寸厚,有的一张方片上贴了八快胶布。还有的自制扑克,用芭蕉树叶贴白纸
,再精心一张张画好,光做一副就够忙乎好几天。
??抽烟是猫耳洞人的必修课。在猫耳洞,抽烟就是抽时间,一天抽两盒三盒不新鲜。
抽烟就是为了让灼热的烟火能够多少烫融一点冰冻的时间,使它快些流走。尽管谁都明
白,抽烟不仅浪费今日的生命,还预支着将来的生命。但他们不能不抽。不抽烟又有什
么可干的呢?某侦察大队指挥一次作战,指挥部六个人三天三夜抽了十四条烟,人均一
天八盒,或者说连续七十几个小时中平均每人每九分钟抽一支烟。老山战区人均烟草消
费量居世界之冠这决非夸张。
??云南出好烟,遍布战区的小卖部里高档香烟应有尽有,但那些价格也都是真正的高
档,越靠近前线越贵,店老板们(通常是老板娘出面)专“宰”当兵的,知道打仗的人
有今儿没明儿的不在乎几个钱。每人每月发五元的猫耳洞补助,只够买一盒“大重九”
。一连的小韩说,有天晚上,我们一直划到最后一根火柴,总算点着了,刚抽上,小狗
日的特工又来了,一边对付他们,洞里还要始终有一人抽着烟保存火种,折腾了一个多
小时才把小子们轰走,哥几个这才往洞里一歪,安安稳稳地美抽了一顿。
??洞里放不住烟,多了发霉,少了一到炮击封锁又要断顿。心细的平常把烟头捻在罐
头盒里,这时候可以卷巴卷巴再抽,没有的只好回忆烟头都曾经扔在什么地方,然后尽
量大努力将那些臭水泡过的发了霉的烂烟头找回。实在没辙的,抽茶叶,抽树叶草叶,
以至抽一口手纸,什么都试过。断烟不比断粮断水好受半点儿。一次322阵地断了烟
,连指发动全连紧急捐赠精神食粮,全连倾囊刮遍,只找出了七十九支纸烟,由军工冲
过炮火送上去。黄子国负重伤后想抽口烟而未能最后如愿,等终于找到了烟,战友点燃
放入他的唇间时,他却已经再也不能吸。清明节的麻栗坡陵园中,每一个名字下每一个
墓碑前都有几支点燃的香烟,吸吧,这回烟多了,吸吧,这回时间更多了……
??消磨时间的最有效办法当然还是聊天吹牛砍大山,一手搓泥一手捏烟,一个牛X吹
上一天――这是猫耳洞的田园诗和风景画。牛皮大王是猫耳洞最受欢迎的人。年轻人,
谁没有几件得意的事情,谁没有幻想和羡慕过一些东西,那就请吧。开始是回忆性的吹
,越吹自然越没边儿没沿儿,从祖宗八辈到子孙万代都乱翻一气,荤的素的一勺烩,当
然最爱讲也最能征服听众的是未婚妻和老婆。但是,有谁和有什么东西够吹一年的呢?
尤其是二十岁的阅历不深的年轻人。没几天他们肚子里的货就全倒光了,到最后,吹者
都糊涂了,吹着吹着听的马上纠正,你那个二舅妈的干孙女不是二道贩子吗?怎么又出
国了呢?等等,到最后,人心中最甜蜜的回忆诸如谈恋爱、童年天趣、故乡母亲等等都
反复吹得没味了,甚至再也不愿提起不愿想起,到最后,就只有大眼瞪小眼地干坐着了

??四连战士雷三林,有一次掏洞回来缴获了一支冲锋枪,这回可有吹的了,进洞拿起
电话,另一个洞的汪伟年正和老乡聊天,小雷就抢着说上了这枪如何弄回来的,小汪说
捣什么乱你,不就是一支破枪么?破枪,你也缴一支来咱看看?那破玩意白给我都不要
。你过来我把你胳膊拧下来。小汪拍拍自己的枪,听见没有我的冲锋枪等着你呢……两
个人越骂越来劲,越骂越难听,指导员听了有十分钟,最后说话了,你们俩都听着,有
种现在都站在哨位顶上让越军裁判谁英雄,各哨位值班员,你们刚才也都听见了,每人
写一篇听骂街有感,明天这时候通播。第二天十九个哨位在电话中依次发言,批评劝说
、打分评理、安慰调和、上纲上线、讽刺挖苦、借题发挥、胡诌乱侃等等什么都有,说
了一个多小时。这个连的兵们以后不大敢骂街了,那就只有继续干呆着,干熬着。
??猫耳洞的孤寂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它让你忍无可忍又无能为力,但还必须忍之
耐之。人的精神需求的欲望,在猫耳洞里反而变成了孤寂和烦燥的感受源。它跟着你的
灵魂。这种灵魂的长久折磨,让你欲生欲死都不能。
??这是一个的生理机能极限和神经系统强度的破坏性实验场。
??人们常说,好死不如赖活。但这“赖活”也需有个限度,如果太“赖”,人们就会
羡慕死,希望以死来解脱。谁都有一腔热血,我们接触的猫耳洞人,几乎谁都不止一次
地产生过干跪冲出去撕杀一场,死也死个痛快的冲动。若不是战场纪律,大概没有一个
人会象冬眠的动物一样,蜷缩在黑暗肮脏潮湿窄小的洞里,与老鼠、毒蛇、蚊虫为伍那
么长时间。
??有这样一个士兵,他所在阵地的地形很不利敌人居高临下,压得你不敢出洞,不敢
抬头,他在这样的猫耳洞里窝了一年,临下阵地,接防的人已经进洞了,他再也忍不住
了。他操起冲锋枪,冲出猫耳洞,他端枪扫向敌阵。
??冲锋枪在欢笑。欢笑声从耳膜传进他的大脑,他也放声狂笑。
??冲锋枪在跳跃。跳跃的抖动导入他每一块骨头,每一条神经,他畅快地倾泻着受了
一年的欺负和憋屈而积郁在胸的窝囊气
??还没觉着怎么样,三十发子弹就完了。他换上一个弹夹接着猛干。他体验着前所未
有的畅快和舒服。
??一声巨响。一发直瞄炮打过来。他倒下了。牺牲在他的连队撤下阵地的前十分钟。

??●从越军臀部开始的两军之比
??阵地上,尤其是猫耳里的天地太小了,用不了多长时间,周围的开始就烂熟于心。
当没有什么新的外界刺激,一开始都陷于重复和循环的时候,日子就变成了一种十分可
怕的东西。
??阵地上看不到别的,听不到别的,所幸它还有一扇状同电视屏幕的窗口,里面演的
是越军生活节目,于是这窗口,就成了新的信息的重要来源。
??看越军,一次两次新鲜,多了也就那么回事了,他也是人,也一个鼻子两个耳朵,
也钻洞吃饭,也大小便,如此而已。但是,越军这东西妙就妙在是个活物,看着看着你
忽然有了新的发现。
??快来看啊!十三号炮位的二班长趴在观察镜前大叫一声:越军裤子上打着补丁呢!

??真的吗?大伙一拥而上,争相一睹为快。
??真是补丁,两个膝盖上一边一大块。
??蓝布补丁,黄裤子上打蓝补丁。
??哎,他转身子,屁股上也有呐,还是灰布的……
??其他阵地其他猫耳洞里,也都有了类似的发现――
??报告,两名越军正在挖野菜。
??报告,越军在砍树修工事,他们没有波纹钢,他们的工事是土木结构。
??快看,越军在烧火做饭,他们没有煤油炉子。
??哎,越军晒被子呢,他们没有防潮被!
??报告,越军上身穿棉袄,下边穿裤衩,底下光着脚,身上还是光杆穿棉袄。
??你看,越军没有裤头,一脱就是光的了。
??越军没有罐头,没有压缩干粮。
??越军没有……
??他们更穷,对于猫耳洞人来说,这是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发现。
??越南人真穷啊。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跟叫花子差不多。在那边当兵算是倒霉了…
…猫耳洞人谈起这个话题,说没粮食了,菜也没了,还得下去挖。那次下大雨发水,我
们这边塌方滑坡都冲了。他们比我们地势低,工事又不行,冲得更惨更倒霉。他们连扔
过来的传单都是黄不拉几的老辈子草纸,哪象咱们打过去的,都是塑料压膜锃亮锃亮。
他们特工过来不光偷袭,还他妈偷东西,我们放洞外边的压缩干粮和面袋全给老越抢跑
了,凡是吃的都拿,真穷疯了。听说以前这儿阵地丢过一挺机枪,一琢磨肯定是他们断
顿了,晚上就放上压缩干粮和罐头一大堆,第二天早起一看,吃的东西没有了,机枪又
好好地回来了。春节越军连指杀了一头羊,405上的越军高兴地又嚷又跳。听说他们
团长才有三发122榴弹炮弹的权力,咱们这边一个团一放就是好几吨啊。
??猫耳洞人和无数正常人一样,无法抑制自己那需要比较的心理。但是,和后方的朋
友同学比,和万元户、留学生比,和漫步的情侣甜蜜的小家庭比,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太
残酷了。而“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里;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又太遥远。倒是同
越军比,来得更形象直观:我们苦,原来还有更苦的!
??确实应当感谢“更穷”的越军。“他们更穷”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猫耳洞的
不堪忍受之苦,有了他们垫底,猫耳洞人挺了过来;还有那更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
也因为有了这对比,竟然变得充实和快乐起来。
??●洞论百家
??在我们出席誓大会上我就讲,参战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高度深缩,生死苦乐荣辱这
些人生中最精彩有东西都让你在这一年半中品尝,如果在和平时期十几年几十年你也许
体会不到。(团长秦天)
??猫耳洞里十味俱全,要是搬到北京城,北京人能在里边困五分钟,就算不简单。战
士们说,蹲一年猫耳洞,不光把这辈子的苦都吃了,还把儿子、孙子、重孙子的苦都吃
心了。从洞里出去以后,可以说任何艰难困苦都不在话下了。(团长王小京)
??活蹦乱跳的年轻人蹲一年猫耳洞,比蹲监狱里还难受。我那次跟北京青年慰问团说
,不用说是在猫耳洞里,在几十平方米的秃山头上呆一年,就是把八十年代的小青年在
人民大会堂里关一年不让出来,他用不了一个月就该造反了。(团政委吴延明)
??猫耳洞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可也只有我们的战士能呆下来,连小猫小狗都受不了。
一看那些个洞,一看弟兄们那个样,我们真心疼地流泪啊。(指导员梅世江)
??这老山的坑道多好,比我们抗美援朝的工事阔多了。这压缩干粮真好吃,比我们打
美国鬼子一把炒面一把雪好多了。(某慰问团一位老同志)
??老山永备防御工事正取代猫耳洞。
??极大地改善了我军防御态势和一线战士作战生存条件。
??老山最前沿的简陋的猫耳洞正在变成坚固的永备防御工事。……云南前线指挥员向
记者称:老山前线永备防御工事的构筑成功,将极大地改善我军的防御态势。各种屯兵
洞、掩蔽部工事后交付使用,可使一线战士不再受日夜蹲猫耳洞之苦……
??报上这篇东西在前线引起议论纷纷,战士们说,我们在这受苦,不知道也罢,不理
解也罢,不搭理也罢,但是也别把我们吃苦说成是享福,别把地狱说成是天堂啊。(一
位师政治部主任)
??在这样的猫耳洞呆一年,就是不打仗,也应该给立功,应该给一等功。(河北省慰
问团一位副团长)
??图私利前线铺满黄金龟儿要上
??卫祖国阵地遍布地雷老子在前
???????????――老山对联


--
得人花戴万年香!!
      执子之手
        与子相悦
           生死契阔
            与子携老!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1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70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