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小李飞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真实战况【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pr 29 14:13:39 2003) , 转信



对越自卫反击战真实战况【转载】 
 
 
 
 
关于炮兵火力 

??实际上,在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对中国军 队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中国陆
军占压倒优势的炮兵火力。据越军 战俘反映,与美军作战时从未遇见过这么猛烈的炮火打
击。美 军由于拥有空中优势,作战中主要依靠空中火力支援,而中国 军队炮兵的配备密
度和火力强度远远超过越战中的美军。 

??通常在师进攻背景下,对尖刀连突破的火力强度为半小时 内在一平方公里左右的设防
工事区域及敌炮兵、指挥区域进行 二至三次火力准备,投射七至八万发炮弹,其中近半为
130~1 54毫米口径炮弹。七○年的一次连进攻实兵演习一个月后,演 习场区内原
郁郁葱葱的满山树木,竟全部枯黄,死光了。 

??网上有人说中国空军力量不足有道理,但说中国陆军炮兵 火力不足就外行了。实际上
,中国由于沿袭苏联军事理论,高 度重视炮兵,其炮兵火力与苏军不相上下,远强于北约
各国部 队。越军炮兵在七九年战争全程中一直被中国炮火有效压制, 直到几年后老山战
役时得到苏联122毫米“冰雹”火箭增程弹 后,才得以对中国炮兵进行超射距袭击。一
九七九年友谊关突 破时中国步兵的较大伤亡,主要是多年来初次作战无经验,战 士冲击
时队型过于密集所致。战争开始二至三天后,伤亡率即 大幅下降即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伤亡人数 

??人们对中国军队伤亡人数的臆想,大概是出于中国军队人 多加上看过去打仗电影得出
来的印象所致。实际上,中国军事 理论虽强调集中兵力,在突破地域需数倍于敌,但作战
时队型 相当分散,并非电影里看到的“人海战术”。步兵间隔多在十 至二十米左右,火
炮间隔多为数百米。这样拍电影当然不行, 摄影师忙活半天,镜头里只能收进三、五个人
或一门炮。观众 喜欢的是数十门炮排在一起,一打一大串的火爆场景。但是打 仗不是那
么回事。看过History?Channel最近放的美军特种部 队训练的片子吗?没
意思吧?就那么三、五个人,枪声稀稀拉 拉。 

??真实的情况是,一九七九年战争的中越伤亡总数近乎相 等,中方约六万多人,越方不
到八万人。但中方伤亡中,伤者 占大多数,死亡仅六千余人,且多在战争最初几天,越方
则死 亡率很高,死亡人数约近五万人。造成如此差别的原因是中方 保持着占压倒优势的
进攻主动权,作战区域一直向前推进。几 乎所有局部战斗结束后,战场均为中方占领,中
方伤员可以得 到及时的救护和直升机迅速后送,因此伤员死亡率大为降低。 这是中越战
争中中方后勤的主要经验之一。而越方一直被迫撤 退,大量伤员被遗弃在战场上,许多伤
员未避免被俘,爬到潮 湿且蚊蝇虫蚁孳生的丛林或洞穴中躲避,因得不到及时治疗而 死
亡。 

??◆关于战争范围 

??战争局限于边境地区,是出于对北方苏联的顾虑,而非中 方后勤和防空部队无力支持
。网上有人说中国地空导弹只能打 五十公里实在有些荒唐。导弹不能随部队向前移动吗?
当然, 为了避免战争升级刺激苏联,中国在中越数年战争中,确实未 使用过导弹,中国
空军也从未越过边界作战。 

??中国对越作战的战略目标,是以围魏救赵之策,迫使越军 减轻对柬埔寨梅莱山红色高
棉基地的压力。以中国军事实力, 若大举攻越,短期内拿下河内、海防等中心城市,并非
难事。 实际上,作战开始一周,越军边境地区防御即已全线崩溃,越3 14A师据守的
谅山三面被围,而谅山以南为平原地带,适于中 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河
内唾手可下。但中国 不能不顾虑背后的苏联。由于苏联绝不会容忍中国夺占其在东 南亚
的势力范围,若中国攻占河内,更换越南政权,苏军在中 国北方策应越南的可能性极大。
 

??中国对越作战从一开始就反复申明是边界反击战,就是向 苏联表明绝无占领越南之意
,防止苏联动手。在战役战术上, 则采用“围点打援”策略,围住谅山而不攻陷,吸引越
军主力 从柬埔寨回援,歼灭越军主力部队后撤军,这样,救援柬埔寨 的战略目标就达成
了。实际上,越军开始确实中计,已将六个 主力师,包括突破金边的203师从柬调回,
企图增援谅山。当 越军主力向谅山移动时,中国在谅山东南和西南方向的十多万 部队随
即向两侧运动,已张开了袋口。但中国由于顾虑苏联在 北方行动而一再明示自己的意图终
于起了作用,加上苏军卫星 侦察到这一移动,并将情况通报了越军,使越南终于明白中国
 从一开始就说出的战略企图是真的,从而明白了中国军队对谅 山围而不打的真实意图。
于是,越军主力不再企图增援谅山, 而回撤到河内以北布防。中国见战略企图已暴露,越
军主力不 会再上钩,只得对谅山合围发起攻击。攻击谅山只用一天半解 决战斗,消灭了
314A师的情况表明,对谅山包围二十多天, 显然不是中国军队打不下谅山,而是典型
的“围点打援”战 术,意在围歼增援的越军主力。 

??当然,由于苏联挚肘,中国被迫暴露战略企图,未能达成 战略目标,不能不令人遗憾
。 

??中国军队在指挥、通信、后勤保障等方面也暴露出大量问 题。美军估计,由于后勤方
面的问题,中国军队越过边界三百 公里(不是网上有人说的区区五十公里)后,作战能力
将大幅下 降。但在对越作战的各战役中,中国军队在火力和作战能力等 各方面占压倒优
势,追着越军打的情况,是事实。甚至在让侵 越美军甚为头痛的小部队丛林游击战方面,
中国陆军对越军也 占压倒优势。这都是事实。 

??考虑到有些网上军事评论家对实际情况不够了解,也许未 参过军,特介绍一些情况供
大家参考。2002/07/21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43.2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