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小李飞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战地里的爱情 反击战老兵的自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14 12:15:22 2003), 站内信件


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地里的爱情 反击战老兵的自述 
 
 
 
 
1979年2月17日,中国边界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越南战场上,枪林弹雨,炮火连天。 




2月20日,在位于印支半岛东岸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条普普通通的盘旋于群山之中的
公路上,一支增援的中国高炮部队运输汽车队像一条绿色的巨龙,沿着盘山公路向战争腹
地进发。 

时至上午9时,山上突然生起大雾,5米之外不见人影,行进的中国部队不得不减慢车速,
缓缓前行。 

当运输车队经过红河上的一座公路桥,部队刚刚走过一半时,桥梁“轰”的一声被炸断了
。四五辆载着武器弹药的运输车坠入红河谷底,并发出连片的爆炸声与冲天的火光。紧接
着,手榴弹、手雷、机关枪雨点般从陡峭的山崖上一齐向跨过红河的前头部队袭来。 

爆炸声、枪声在中国的前头部队响成一片,而中国的高炮官兵却对如此之近的越南敌军束
手无策。开炮吧,两军相距这么近,又不知道越军有多少人,真要开炮,受损失的还是中
国官兵。就在此时,前面的官兵接到指挥官的命令:拿起武器,短兵相接,决一死战,拿
下山头。 

受命官兵们迅速端起冲锋枪,跳下汽车与敌人交战。狡猾的越兵边打边往大山里隐退,而
不谙越南地形的中国官兵,不是掉进插有竹签的陷阱,就是被地雷炸飞。主动请缨参加对
越自卫反击战的童大志与徐良慧,此前正在北京高等军事学院读书。刚刚进入越南就遇上
了如此激烈的战斗,他们既高兴又害怕,因为他们入伍才两个月,虽有一些书本上的军事
知识,但军事训练与作战经验他们都十分缺乏。 

童大志1958年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的一个山村农民家庭。爷爷曾是国
民党的一名小军官,后投诚参加革命,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混进党内的特务分子而批斗致
死。父亲早年参加革命,现为一名村干部、共产党员。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刚刚恢复,
童大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高等军事学院。 

童大志身高一米七八,五官端正,一表人才。课余时间,他总是到学院图书馆里认识了比
他低一届的刚刚入学不久的女新生徐良慧。 

徐良慧长得娇小玲珑,聪颖端庄。他们经常在一交流学习心得,互借读书笔记,畅谈国内
外的军事大事。虽然俩人心灵相通,但却从未有一方启齿表达过爱恋之情。也就是在这年
秋天,越南悍然发动对中国的武装挑衅,驱赶华人,枪击中国边民与中国边防战士,封锁
友谊关道口。作为每一个成年的中国人都知道:越南人民抗法抗美30年,中国人民无偿支
援了30年,中国士兵的热血也洒遍了越南和每一寸土地,而就在中国人民帮助越南抗法抗
美取得中家统一的胜利之后,越南当局却自视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向中国人民打响的对外扩张的第一枪。 


大雾慢慢散尽。 

童大志带着徐良慧在布满荆棘的丛林中追赶敌人。因为他所学的就是军事课程,更想将自
己在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他们不走山路而专走无人走过的荆棘草丛。
就在他们自以为事的时候,童大志突然站立不动了。徐良慧自个儿小跑在前面,忽然她感
觉到了什么,于是回过头来问童大志:“你怎么了?” 

童大志一身冷汗,说:“我踩着弹簧地雷了。”徐良慧立即卧倒,并说:“小心点,慢慢
抬腿,前俯卧倒。” 

这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的确派上了用场。童大志慢慢抬头,突然一个腾跃匍匐在地。“
轰!”一声巨响,地雷爆炸了,飞起的尘土像爆雨一般泼向童大志及徐良慧。灰尘稍散,
童大志抖了一下头上的尘土。徐良慧问:“怎么样?”童大志微微一笑:“没事。” 

正当童大志准备爬起来时,突然丛徐良慧的方向又传来一声巨响。童大志只觉得睛前一黑
,什么也看不见了。几秒钟后,童大志抬起头来,抖抖尘土,一边睁开眼睛看徐良慧。但
是徐良慧刚刚匍匐的地方已变成了一个大坑,周围的土石上都溅满了星雨般的血迹??徐良
慧被炸得粉身碎骨了。泪水顿时朦胧了童大志的双眼…… 

北京的冬夜十分寒冷,而恋人的心却十分火热。在长安街的华灯下,一对不曾表白的恋人
在倘佯。 

童大志问:“你看过苏联的《青年近卫军》吗?”徐良慧说:“看过。”童大志说:“越
南向我国发动武装挑衅,我想当兵,到前线去打仗。”真的?徐良慧睁大眼睛问说,“我
也想去。”童大志懊悔地说:“招兵时间已过,就怕去不了。”徐良慧说:“只要我想去
,哪有去不了的事。”童大志不解:“你还有这么大能耐?”徐良慧知道自己忘形说漏了
嘴,于是又改说:“试试看吧!” 

当夜,徐良慧就将童大志带进了她的家。原来徐良慧的父亲是某军区的副司令员。当他得
知童大志与女儿要报名参加到前线去时,问:“是真的吗?”“是真的!”童大志、徐良
慧异口同声地回答。“好!热血青年。我支持你们。”徐良慧的父亲说完,立那走进工作
室拿起发电话。当他出来时说“你们明天就可以出发,赶到河南的59军高炮部队。” 

往事瞬间而过,童大志眼含热泪。这时他发现了一只手表,是徐良慧的手表??一支17钻的
女式上海手表。童大志将徐良慧的那只手表装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他像一头发怒了的狮
子咆哮着向山顶冲去。他的眼睛红了,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血红血红的。这血红的颜色是
徐良慧的鲜血染红的。 

童大志端起冲锋枪,见到人影就是一番扫射。他已分不清敌我,他只有一个念头:要为徐
良慧报仇。他打死了多少人他不知道,打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肚子饿了也不知道。 

在敌人的战壕里,童大志发现了一个肠子流出体外正在呻吟的战友,在战友的旁边有五六
名被刺刀刺死的越兵。童大志跑过去,将战友流出来的肠子塞进战友的体内,然后解下自
己的一根行军绑带将战友的肚子捆住,战友说:“不必了,给我一枪吧,我会记得你的。
”童大志二话不说,将战友背在了背上。 

他知道越南是喀斯特地貌溶洞很多,他要找个溶洞将战友藏匿起来。当他背着战友就要进
入一个溶洞口时,在他的身后响起了一阵黑枪声,接着他背上的战友便无力的滑落下来。
他回过头来,没有发现敌人,但却听茂密丛林中发出因人跑动而发出的“沙沙”响声。 


童大志拼命追赶,当他追到山顶时,他看到的是一个与徐良慧一样娇小身材、一样披着长
发的女人身影。他举起枪,忽然那女人回过头来面对着他。 

夕阳的余辉给那个女人勾出了一个美丽的金边轮廓。短小束胸的对襟褂,映衬出她丰满的
青春曲线;已被荆棘撕破了的长筒裙,在晚风中凄美地飘舞,清秀的小脸上写满了忧郁和
绝望,尤其是她那一眼就能看出的包裹不住、身怀六甲的圆肚皮,预示着一个小生命即将
诞生…… 

童大志迟疑了,虽然他知道战争是残酷的,钽她那肚内的小生命是无辜的呀!就在童大志
出于人道主义,并缓缓放下中国造的AK-47冲锋枪的刹那间,那位越南女人却毫不留情地将
一支美国制造了M-16冲锋枪举起来对准了童大志…… 

这位越南女子本姓阮。她家就住在距友谊关不足20里的山寨子里。阮姑娘从小在中越边境
线上长大,她是1960年出生的。她儿时所上的学校就在边境线上。 

中越友好,和平时期。她常在友谊关关口进进出出,做些小生意。她常贩些亚热带的瓜果
及越南特产在边境线上卖给中国边民和解放军,然后再买些中国产的生活用品回家。她的
中国普通话说得很流畅,比一般的边远地区的中国人说得还要地道。她对中国人民有着一
种十分友好的情感。 

1978年,她嫁给了相邻山寨的一个姓黎的男人,从此改名为黎氏。黎氏的丈夫更是一个中
国通。他14岁当兵打仗,18岁作为越军的指挥官派送到中国的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三年。南
京的中山陵,雨花台,长江大桥,北京的长城,天安门,十三陵及中国的一些大都市都留
下了他的足迹。 

然而,由于越南当局印支扩张思想的驱动,促使了战争的爆发。就在2月17日那天,黎
氏的丈夫便在炮火中丧生。黎氏已身怀六甲,也不明白这场战争为的是什么,但她还是站
在越南当局一边,对中国人举起了枪。 

就在黎氏准备向童大志开枪的一刹那,一颗炮弹呼啸着撕裂长空,坠落在距离童大志身后
10米远的地方。“赶快卧倒!”黎氏不由自主地用中国话喊了一声,并自行卧倒,而童大
志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轰”一声巨响,童大志栽倒在地。黎氏赶紧跑过去一看:是一颗
越方的玻璃炮弹炸的。在童大志的背后,插满了玻璃碎片,鲜血淋漓。紧接着又一颗炮弹
飞来,黎氏毫不犹豫的扑在了童大志的身上…… 

夜幕低垂,一排排多管火箭炮喷着火舌向这个只剩下两个人的山头星雨般发射过来。原来
中越双方的机械化部队交上火了,整个山头霎时变成了一片火海。黎氏顾不得自己身怀有
孕,用她纤弱的身体将童大志这个身高一米七八,体重70余公斤的中国士兵背在了身上,
向着半山腰的猫耳洞奔去。 

夜幕降临了。整个山头几乎被双方的炮火炸成了平地。星光在荆棘,树丛中摇曳着。山头
上到处都是一堆堆被炮火炸燃了的篝火,硝烟弥漫,一股股浓烈的硝烟扑向猫儿洞。 

洞内十分潮湿。黎氏用干树枝,树叶垫在地上,将童大志放俯趴着。朦胧中,童大志产生
了一种幻觉??徐良慧在军事学院图书馆向他慢慢走来,徐良慧穿着军装,从战火纷飞的密
林中向他跑来,他们相互呼喊着对方的名字,相互将自己的右手远远伸出,握住。 

童大志惊醒了,他所握住的不是徐良慧的手,而是越南女子黎氏的手。他被硝烟呛得咳嗽
起来,他松开手,看看黎氏。他想站起来,但却没有力量。 

黎氏说:“你的背后插满了玻璃片,你的后脑上也插有一大玻璃片,你最好不要动弹。”
童大志说:“你为什么要救我,不杀我?”黎氏说:“是因为你先没有杀我,如果你当时
开了枪,我早已经死了。”童大志说:“你的中国话说得很好,你不像越南人。”黎氏说
:“我从小就在中越边境长大,不仅会说中国话,就连中国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政治运动都
知道。”童大志还想说什么,但强烈的疼痛使他再一次陷入了昏迷状态。 

黎氏爬出洞外,拣来一些干柴。火苗在洞内燃烧着,一方面可以共同取暖驱寒,另一方面
她可以借着火光为童大志拔除身上的玻璃碎片。 

鲜血布满了童大志坚实的后背,并且有的伤口血如泉涌。黎氏见童大志已昏迷,于是脱下
自己的长筒裙将童大志后背包裹起来。 

片刻,童大志似醒非醒地咂巴着嘴说:“水,给我一点水喝。”他没有睁开眼睛,但嘴唇
已开裂,起了白皮。要知道他几乎是一整天没有进食进水了! 

黎氏四处寻找,但小小的猫儿洞哪里有水源呢?情急之下,她毅然解开对襟小褂,露出一
对丰满的乳房,她匐下身去,一手将童大志的嘴巴扳开同时拼命地挤捏自己的乳房,可挤
捏了半天,也挤不出乳汁来。 

黎明时分,黎氏由于背负童大志而动了胎气,胎儿在她的肚内撞击,挣扎,她感到一阵阵
巨痛,接着感到下身湿热起来,继而流出一大片殷红的鲜血,她也昏了过去…… 

当童大志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中国部队的营地了。 

营地扎在距离越南边界200多公里的一个山坳子里,两排白色的尖顶帐篷,另有两列整齐的
绿色卡车车队,四周是葱郁的青山,一条小溪在营房的背后潺潺流过…… 

这是一个极美的景地,是一个安宁的地方。 

医生告诉他,在他背后有近百个玻璃弹孔,手术做了几个小时,而且在他的左后脑部有一
块玻璃碎片无法取出。部队首长来了,为他荣记一等功,并批准他火线入党。首长走后,
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她怎么样了?”医生告诉他,黎氏已经引产,就住在他的隔壁。
 

黎氏躺在绿色的病床上。她知道自己已成为中国军队的俘虏。 

营帐的窗外有鸟语,很好听。她想侧身看一看,不料平日翻身艰难的她稍一用力,险些翻
到了地上。她低头看自己的腹部,发现原来圆凸的肚皮扁平了下去。她知道自己已失去了
亲身骨肉。她闭上眼睛,一股热泪喷涌而出。 

第二天黎氏就下床了。下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隔壁看童大志。童大志看到黎氏扁平的腹
部不禁有些伤感起来。他说:“我当初不忍开枪就是因为你肚中的婴儿,没料到又因为我
而让你腹中无辜的生命夭折了。” 

黎氏又一次流出泪来,她说:“这不能怪你,只怪这场不该发生的战争。”从那以后,黎
氏天天来看童大志,并主动为他换药,倒便盆。童大志也由些而慢慢与她建立了感情,两
人无不谈,互相信赖。 

童大志的伤势日渐好转,而他的心病却愈来愈重。只要他一闭上眼睛,徐良慧的音容笑貌
便会浮现在他的眼前,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以及徐良慧的那只残断的冰
凉玉手。 

他常拿出徐良慧的那只手表发呆地看着。虽说是七尺血性男儿,但每每想到徐良慧,他都
会热泪盈眶,他对不起徐良慧,是因为他让徐良慧粉身碎骨的。 

他给徐良慧的父亲写了封信,对老人表示万分的歉意,并将徐良慧的手表也一同寄了过去
。 

约莫10天,童大志便收到了徐良慧父亲的回信及徐良慧的那只手表。信中说:“……战争
总是会有牺牲的。抗美援朝时,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都牺牲在异国战场,我的女儿又能算
得什么呢?你不要再责备自己,要振作起来……手表仍寄给你,就算留着作个纪念吧!”
 

3月上旬,国际红十字会组织中,越双方交换俘虏。此时童大志的病情已经基本痊愈。只是
颅内未取出的玻璃片时而引起并发症,使他疼痛甚至歇斯底里。当中越双方代表在国际红
十字会组织下交换对方俘虏时,童大志与黎氏还真有点依依不舍。就在黎氏等从一非战区
被越方代表签字领走的一刹那,童大志竟情不自禁地向黎氏挥了挥手。 

挥手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见的意思,而对于越南女子来说,则是友好与爱恋的含义。没出
几天,黎氏又翻山越岭来到了中国营地。她主动找到营地负责人,要求留下来帮助营地做
饭,烧水,另一方面她是冲着童大志的挥手而来的。她与童大志确是有感情的。并县是一
种生死之情。她忘不了童大志,童大志同样忘不了她。 

1979年3月15日深夜12点,童大志突然接到部队的密令:凌晨一点,部队将全部撤出越南,
返回中国。 

童大志急了。虽然他已火线入党,并荣立一等功,但他与黎氏的生死之情已经建立,不可
分开。他依然是驾驶兵。他要想法将黎氏带到中国去!他知道这是违反军令的,搞不好会
被送上军事法庭。但他确实不忍将黎氏丢下,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死在战场上了,是黎氏给
了他第二次生命。 

生命与爱情,究竟哪个重要? 

童大志选择了爱情,他想到了一个带走黎氏的奇特想法。于是他找到驾驶副手商量此事,
副手也知道他与黎氏的生死之情,便默许了。 

童大志以上厕所为名,草草写了个字条悄悄送给黎氏,然后来到自己开的东风军用卡军上
,以顽强的毅力,在上十分钟之内,用冲锋枪上的刺刀将一只空汽油桶的底部掀掉,并将
油桶上的小盖松动,以便给黎氏自己顶开透气。 

当童大志刚刚做完准备工作时,收到“通知”的黎氏悄悄地爬上了车,童大志便将掀了底
部的油桶放在了车厢正中间,让黎氏藏了进去,并用装满汽油的油桶紧紧地夹护着。一切
准备就绪之后,他再回到自己的营房。凌晨一点,全体官兵秘密集合。在首长的一声轻微
的“出发”指令下,数十辆军用卡车离开了中国驻越南的营盘。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部队进入中越边境友谊关。当童大志驾驭的汽车通过友谊关时,边防
部队的一位军官拿了根棍子爬上了汽车,并用棍子敲打汽油桶,用声音判别有没有空的。
童大志与副驾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但他们仍保持着表面的平静。幸好这辆车有个车蓬,
且黎氏又在中间,检查的军官由于个子矮小,够不着那只空桶。黎氏顺利通过了友谊关而
进入到中国境内。 

汽车进入国内盘山公路时,童大志借故汽车要加水而将汽车停下。他与副驾驶一起走下车
来,副驾驶提着桶慢慢地往山下走,童大志则将汽车的前罩打开,假装检查着什么。 

当所有的汽车全部走到他们的前面后,童大志立即攀上后车厢,移动汽油桶将黎氏放出来
。又饿又闭的黎氏出来后几乎要昏倒了。童大志拥了一下她后便说:“快走,免得弄出事
来。”他又掏出一个纸条给她,并给了她几十元钱。“这是我老家的地址,你直接到我老
家去。” 

黎氏在童大志的牵引下下了车,她的鼻尖,脸,手及衣服全被油桶内的油垢糊得漆黑。但
他与她都顾不了这么多了。她一下车便往相反的方向跑,而他则是赶快将那个空汽油桶扔
下山去。 

部队安全到达中国边境城市广西凭祥。童大志这才松了一口气,但愿黎氏早日踏上了家乡
的列车。世界上事与愿违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当童大志庆幸自己的成功时,黎氏于当日傍
晚又满身污垢满身汗地找到了童大志所在部队的临时驻地。由于她急于奔跑,童大志给她
的字条和钱被跑丢了。 

童大志见黎氏又到了国内驻地,他的心顿时往下一沉,暗想完了,事情败露了,等待他的
将不知是一个怎么样的后果。但事到如今,他也毫无办法。于是他又赶紧写了个字条塞在
黎氏的手上。就在这时,部队首长来了,几名与他同样高大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不由分
说,将他捆绑起来送进了禁闭室。黎氏也来不及哭喊而被推进了另一间空房。 

泄露军机,带“敌”入境,按理就该上军事法庭。但念在他火线入党,荣立一等功及徐副
司令员的面子上,部队没上这样做,而是将他的一等功降为三等功,火线入党变留党查看
一年的处分。至于黎氏则是以偷渡入境的名义而将其遣送回越南…… 

1984年秋,童大志复员回到生他养他的湖北罗田县大别山主峰海拔1729米的天堂寨脚下的
家乡。自那次与黎氏分别之后,童大志再也没有黎氏的消息了。童大志的心每天空荡荡的
,他每日思念着黎氏,黎氏现在究竟怎么样了呢?盼望着有一天她会奇迹般地出现在他的
面前。 

1985年元月,奇迹真的出现了。这天黄昏,一个小巧玲珑,一身中国装的长发女子提着一
口旧牛皮箱出现在童大志家的门前。童大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的是她吗?她为什么
近5年多没有给我家人写一封信呢? 

原来黎氏被遣送回越南时,当时中越关系正处在一种敌对状态之中,黎氏一送回越南便被
越南当局当作叛国者而被送进了监牢。 

身陷囹圄的黎氏同样日夜思念着童大志,她不知道中国军方会如何自置他。她每天在布满
电网的砖厂工作,切砖、推车、和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曾给童大志写过几封信,
但都被看守员撕掉了。她唯一的寄托就是写日记,写回忆录。在她长达4年多的羁押中,写
了十几本关于她与童大志生死情缘的日记。 

黎氏今天来到童大志的家,又是一次偷越边境。而她所提的那口牛皮箱中,除了牙膏牙刷
与毛巾外,几乎全是她在监牢中所写的日记??这些日记,可说是她全部的财产与精神财富
。童大志与黎氏在门内门外久久地伫立着,凝视着,两人几乎同时落下泪来,又几乎同时
向对方迈开了脚步…… 

对于黎氏的到来,童大志可说是喜出望外,而对于童大志的家人来说,则认为是引火烧身
。童大志的父亲是个老党员,阶级斗争观念很强。他怕黎氏是越南派来的特务,又怕她是
一个不三不四的坏女人。他不让黎氏在他家久呆,怕因此而引来祸端。这个春节刚过,童
大志的父亲便偷偷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 

大年初三的早晨。童家门刚一打开,几名穿警服的公安人员便将黎氏位上了警车。童大志
闻讯后快步追出来,而警车却载着黎氏呼啸着飞奔而去。 

又一次离别,童大志的精神完全崩溃了,他萎靡不振,不思茶饭,常常一个人暗自泪流、
黯然神伤。 

有一天,当他驾驶着一辆与别人合伙买来的旧东风汽车拖着一潢载石块从一个高坡上滑下
时,一个年近70的老太太牵着一个6岁的小孙子突然从一岔口走上了坡道。如果按常规,他
会及时带刹、减速,而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创伤导致他颅内创伤复发,他只觉得一阵晕旋,
眼睛一黑……汽车狂奔下去,从这一老一少两人的身上辗过去……童大志被关进了监牢。
他没有落泪,因为他感到彻底地绝望。案卷一层层上递,最后消息传到了徐良慧的父亲耳
里。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黎氏再次被遣送回越南。 

这次回到越南后,她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因为此时的越南与中国正在积极努力恢复过去的
友好邦交,友谊关的大门已经打开了。 

聪明的黎氏并没有因为友谊关的大门打开而尽快飞到童大志的身边,也不没有因相聚心切
而给童大志写信。她要用勤劳的手脚,像战争以前那样,将两国的物资调配贩卖,她要赚
钱,要赚好多好多的钱。她知道童大志仍在等她,她要给童大志一个惊喜。 

在徐良慧的父亲得知童大志撞死人的消息后的第三天,两名身材高大的军事法庭法医乘飞
机赶到了武汉,又迅速乘车赶到了罗田。法医与童大志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交谈,查看了
全部案卷,然后又对童大志颅内伤及精神状况作了全面的鉴定。最后认为童大志肇事是在
颅内伤复发、精神上出现障碍的情况下发生的。 

童大志被无罪释放了。 

1985年6月,童大志接到一个名叫童爱华名字的人从凭祥发来的加急电报。童大志先是一愣
,继而又是一喜。从电文得知,童爱华就是黎氏,她已加入中国国籍,并改名叫童爱华,
希望童大志接到电报后迅速赶到凭祥去接她,她将可以堂堂正正嫁给他。三天之后,童大
志赶到了凭祥。 

当童大志在凭祥一所高级饭店见到童爱华时,他惊呆了。她就是那位越南女黎氏吗?往日
黝黑的皮肤变得如此净白:原先习惯披散的长发现在变成了中国时髦的马尾辫,辫子中还
打有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小襟褂与长筒裙被大领花衬衣和喇叭裤取代;一贯爱穿草鞋也只
穿得起草鞋的她,现在穿起了高跟皮鞋,使她原本1.60米的身材一下子增高了5公分。童大
志情不自禁地走过去,将童爱华紧紧地拥进怀里。 

童大志的家乡交通不便,土地更为匮乏。童大志一家5口人仅有土地2亩,人平不足半亩,
如果再加上童爱华每人只有三分多地了。 

童爱华的到来无疑是给童家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增添负担。不仅仅是土地的分配,就是房
屋也不够住。童大志的父母及弟妹对童爱华都十分冷淡,甚至常给她不愉快的脸色。尽管
童爱华已经加入了中国国籍,但经历了太多政治运动的童父始终对童爱华不信任,甚至仍
然怀疑童爱华是越南派来的特务。 

童爱华明白一家人对她有不好的看法,但她无法解释,也无需解释,她的目的是要与童大
志在一起生活。为了童大志,她已经历尽了千辛万苦,这一点点小小的歧视又能算得了什
么呢? 

童爱华本是山里长大的孩子,虽然她是女人,却有大山一样坚强的性格。她不要一分田一
分地,她每天上山砍柴,采摘蘑菇卖;并县在大山的坡没上开垦出了了大块旱地,种植了
许多红薯;她还在屋后用石头垒了一个猪圈,自己养了两头猪。一年过后,童爱华凭着自
己的勤劳而攒起了近2千元钱。于是她与童大志商量,他们要自立门户,要建立一个属于他
们俩的爱巢。 

她每天起早贪黑,除了正常种地、砍柴、养猪之外,一有时间就去挖土、和泥、切砖……
童大志也不怠慢,每天开车都要拣别人洗石灰而扔掉的石灰渣和一些石片、石头回来。 


1986年秋,童大志、童爱华的爱巢正式落成了。童爱华欣喜不已,亲自爬上了屋顶,按照
中国的传统习俗放起了鞭炮,并在屋顶上向乡亲们抛洒糖果及糖饼。 

1987年秋他们结出了第一个爱情的结晶??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一年半后,聪明伶俐的女
儿又来到世上。他们的生活过得十分和睦、幸福、美满。 

附记 

1999年4月下旬,笔者在一个酒席上偶尔与文中的主人公见面,他的一位战友在酒兴时谈起
了他与他的越南老婆的故事,使得在坐的朋友及笔者个个拍案称奇,为之震憾。从那时起
,笔者便不停地主动与主人公联系,要求对他进行采访,但他总是设法回避与推辞。他说
这是个人隐私不能公布于众,还说他仍是一个党员、仍是退伍军人。如果公开了会有损党
和军人的形象,更会毁了他的声誉和来之不易的爱情与家庭。笔者不厌其烦地反复做他的
工作,直到10月19日在他战友的支持下他才讲出了全部故事,但要求笔者在发表时将他的
名字改为化名。至于文中的“黎氏”与“爱华”,名字都是百分之百真实的,只是将男主
人公的化名姓“童”冠在了“爱华”名字的前面。 

11月8日,笔者又与男主人公一起来到了他的家乡罗田。笔者在他家看到了一台16?彩电,
他说那是爱华用两头猪换来的。笔者没有看到他的儿女,他说儿女都上了初中,在县城住
读去了。 

笔者提出要看看“爱华”的日记,童大志拿了出来,但上了锁,他说:“那是我老婆的宝
贝,她每天锁着,钥匙带在身上。有一天我儿子无意中拿到那把钥匙,那时儿子才七八岁
,不懂事,儿子拿出日记还没有看,她便将儿子痛打了一顿,打得鼻青脸肿,然后又抱着
儿子一起哭。她向我说过,那些日记是她唯一的精神财富,如果有一天我不爱她了,或者
她快要死了的时候,她就把那些日记全部给我。” 

笔者与他一起在天堂寨的山坡上看到了正在锄地的“爱华”。爱华完全是一个中国良家妇
女的形象。见到笔者,她说的第一句话仍像中国人说的一样:“吃饭了没有?我去给你们
弄饭。”然后便扛起锄头和水桶先下山了。望着爱华的背影,笔者的睛泪止不住地流。为
了爱情,她背井离乡;为了爱情,她改姓更名;为了爱情,她历尽艰辛;为了爱情,她默
默无语…… 



 

--
fatbear (将赖皮进行到底) 共上站 1874 次,发表过 10379 篇文章
上次在 [Fri Dec 28 13:41:15 2001] 从 [bbs.hit.edu.cn] 到本站一游。
信箱:[  ],经验值:[12345](开国大老) 表现值:[86](优等生) 生命力:[120]。
目前在站上,状态如下:
环顾四方
个人说明档如下: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186.5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5.2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