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clovely (〾⺷雪岸线⺷〾), 信区: Green
标  题: 79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国敢死队遗书[原稿]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Fri Jun  2 12:24:17 2006)

马洪报烈士家信(原信) 
  
  敬爱的父母、哥哥、妹妹亲人们: 
  
  祝你们岁岁平安,事事如意,一切都好!父母亲,这次下来休息20多天后,接上级命
令,要拿下166高地,连队抽10个人组成行动突击队(333夜猫别动队),人员都是各连抽
的,主要以党员为骨干组成的,在5月1日前完成任务。昨日到偏麻观察,地形险要,这次
去以炸、偷袭为主,来取得战斗的胜利。在此战斗中危险比较大,每人都准备了死。所以
,今日给你们留下几句遗言。…… 明天(5月24日)“八一”电影制片厂来给我们拍电影
,专门以我们的这次行动人物为主要镜头(名叫《幸福在哪里?》)。 父母亲,你们上封
来信说,现在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后退不能缩。我坚决地牢记你们的教导,现在是党
考验的时候到了,也是为党流血牺牲的时候,我决不退半步,宁愿前进一步死,也不后退
半步生!我为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利益,“四化”的建设献身而感到光荣、高兴、自豪。
你们养育我19年,来到部队受了党的培养和教育3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这时是关键之时
,胜利之时,我应理直气壮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每寸领土,保卫“四化”建设和人民的
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死也是甘心情愿的。有战争、必然会有流血牺牲。 父母亲,儿在您
身边长到19岁,你们慈母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养育我这么多年,没有报答你们的养育
之恩,儿深感遗憾。遗憾的是不能在你们身边孝敬,没有享受到儿给你们的一点晚年幸福。 
  
  尤其在你们生病之时,儿没能到身边给予一点精神安慰,就随部队来参战了。最后,
祝家乡的亲人岁岁平安,万事如意!再见吧!父母亲、哥哥、妹妹们。 
  
  儿:洪报 1985年4月23日 
  
  一师二团九连烈士马洪报家乡政府的宣传材料 
  
  马洪报(1964—1985年),城北乡新湖村姬家洼人。1982年毕业于城北中学,1983年
元月应征入伍。参军后,马洪报训练刻苦认真,工作任劳任怨。在国防施工中,他经常带
病工作,高标准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成绩显著,先后受到部队13次嘉奖(团3次、
营4次、连6次)。
  
  1984年3月,马洪报被选送到团教导队参加战备训练。1985年元月,部队抽调骨干,参
加对越防御作战。马洪报当即向连党支部递交了血书,书中表示:“我坚决上前线,严惩
越南侵略者,情支部批准我的请求,把我放在战斗中考验吧!”他又连续 4次找连长。指
导员请求参战,终于被批准。2月,马洪报被提升为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
月中旬,攻打142高地,马洪报担任前沿供水任务。他每次步行两里多山路,沿途要穿过敌
人两道炮火封锁线、两道步兵轻武器封锁区,冒着枪林弹雨,几天共背水500多斤,独自完
成任务,保证了部队用水。 
  
  1985年4月,在老山猫耳洞,马洪报和战友一齐打阻击,iT退了敌人多次反扑,打死、
打伤数名敌人,坚守20天,使越军未能前进一步。4月20日,马洪报所在连奉命占领和保卫
 116高地。为消灭 116阵地东南侧残敌,连队决定,以党员骨干为主,成立了“333夜猫别
动队”(代号),又叫“敢死队”。马洪报一马当先,向连党支递交了血书,要求参战。
4月24日,“八一”电影制片厂以片名《幸福在哪里》为这次出征英雄摄下了珍贵镜头。4
月3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也为“敢死队”小伙子们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在生死决战的关头,马洪报向家乡父老、亲人寄了录音带,写了诀别信。信中说:现
在是党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为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利益、四化建设而献身,我感到光荣
、高兴自豪……
  
  5月1日随连队出发,5月4日战斗打响。马洪报第一个接近敌哨,用两颗手雷准确击毙
两名哨兵,占领了哨所,并掩护其他战友迅速夺取第。个哨位,占领了166高地。敌人纠集
了一个连的兵力,疯狂地向 166阵地反扑。敌人的炮火雨点般落在阵地上,马洪报同战友
程东义一齐寻找并背回负伤失散的战友史华利。敌人再次组织反扑。马洪报和程东义在一
个被炸毁的屯兵洞上修建了一个观察哨,以便向所在连队的炮兵报告敌情,准确打击目标
。他和程东义两人一一直坚守在这个哨位上。5月。日晚,敌人又纠集了一个连的兵力向1
66阵地反扑。马洪报负责了望,程东义阻击,打退了敌人 19次进攻。在战斗间隙,马洪根
正在整装弹药,突然,--一团火球落到他的身前,顷刻,一枚手榴弹爆炸了,马洪报浑
身被炸得血肉模糊。程东义打退了偷袭越军后把马洪根抱到洞里,发现他的头、颈、胸、
腹、腿部全都受了伤,两条腿被炸断,马洪根昏了过去。马洪根苏醒后,又顽强地爬出洞
口,投入战斗,但终因流血过多而光荣牺牲。马洪报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生前的誓言:
“为我祖国土,何惜我头颅,任务不完成,誓死不回。”全班战士在他的精神鼓舞下,死
守阵地,赢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部队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为他追记二等功。中共凤台
县委、县政府1985年7月作出“关于学习马洪报等烈士英雄事迹的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马洪报
等烈士学习!
--
-欢迎来文化艺术区人物春秋版~~~
http://ark.hit.edu.cn/luntan/attachments/forumid_13/xinsrc_16205032619445641253389_4CWz898HyUde.jpg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17.253.6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