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眼镜蛇), 信区: Green
标  题: 东溪战斗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May 21 14:25:28 1999), 转信

第四十三军坦克团东溪穿插战斗情况 
[ 军事论坛 ] 
-----------------------------------------------------------------------出其不意 克敌制胜 棗第四十三军坦克团东溪穿插战斗 这是我军装甲兵作战史上,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最为成功的一次战斗。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第四十三军坦克团配属给陆军第一二六师,组成一支坦
克、步兵、工兵等多兵种合成的特遣队,执行向东溪穿插的任务。 
东溪是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是越南边防地区重要交通枢扭。横贯越南北部的
四号公路与东溪椄春凸吩诖嘶愫稀6虮痹?0公里就是省会高平; 向南约
80公里可达谅山;向东北19公里直通复和。东溪四周群山环抱,并有靠松山为天
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兵家必争之地。 
合成特遣队由第四十三军坦克团第一、第二营、步兵一个加强营(4个连)、工
兵一个排以及保障分队、通讯分队、防化分队等编成,成一路纵队,坦 克搭载
步兵实施快速穿插。编队行军序列是: 前方尖兵连棗第四十三军坦克团第一营
第一连; 运动保障队; 前卫营棗第四十三军坦克团第一营第二、第三连搭载步
兵一个连; 第四十三军坦克团前进指挥所; 第四十三军坦克团基本指挥所; 
第四十三军坦克团第二营搭载步兵一个营; 第四十三军坦克团技术保障所及救
护所。 穿插路线是是从布局到东溪一条只能走牛车的崎岖山路,路窄坡陡、弯
多路急。道路两侧悬崖峭壁、高山林立。路上共有6座桥梁,其中5座木桥坦克
无法通行。东溪地区属热带岩溶山岳丛林地,气候多变、晴雨无常;晨雾浓厚
、观察不便、机动不利,但有利隐蔽。东溪东北的靠松山海拔701米,山高 林密
、坡陡草深,是穿插路线上最复杂的地形。 东溪守敌主力为: 石安县独立营
(4个步兵连) 一个公安连及部分武装民兵共1000余人。 为阻止我军的进攻,
敌人共设置了4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在班陡至无名地区,由公安连及特工队防
守; 第二道防线在那娘、东马地区,由县独立营一个连防守; 第三道防线在
靠松山、北广高地地区,由县独立营两个连重点防守,营指挥所设在靠松山顶
部;第四道防线设在东溪镇,由县独立营一个连防守。 守敌凭借地势险要,层
层设防,并筑有碉堡、堑壕和掩蔽部,构成马蹄形防御体系。在我军必经之路
上,设有地雷、反坦克陷井等多种障碍物,并以猛 烈火力予以掩护。 
二月十七日5时许,特遣队在我国境内编队并搭载步兵完毕。6时许,坦克奉命
前出,在我强大炮火掩护下,于6时55分到达布局以西的预定出发阵地。 
这时,天色刚晓、晨雾蒙蒙,加上密集的炮弹炸起的尘土,使坦克难以观察穿插
路线,队形有些混乱。尖兵连当机立断,所有指挥员冒着生命危险露头指挥,
冲出硝烟和晨雾,进入穿插路线,奏响了东溪穿插战斗的序曲。为按时完全任
务,尖刀连政治指导员林梦珠一马当先,指挥108号坦克冲在最前 边。 
前卫营进入班波地段后,地形渐趋复杂,路亦越来越险,路宽大多不足3米,
而且路的一侧是深谷悬崖,稍有不慎,就可能车翻人亡。 当108号坦克行至一
个狭窄地段时,掉入越军预先用茅草覆盖的反坦克陷井内,进退不得,堵塞了
前进道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尖兵连一排长车奉命撞翻掉沟的坦克,后续坦
克压着108号坦克的一侧履带、倚着山壁,顺着山壁顺利地克服了敌人预设的陷
井。 前卫营进至班波西侧的山垭口哩,又被一块巨石挡住去路,前进受阻。山
垭口两侧高地上的越军乘机向前卫营猛烈射击。由于坦克搭载步兵数量太多(每
辆坦克搭载20多名步兵),加上步兵没有搭载经验,用被包带将身体和重武器绑
在坦克上,结果在越军疯狂射击时,很多战士无法及时解开绳索而中弹牺牲。由
于步兵不能及时下车,坦克也无法及时发扬火力。在工兵炸石来不及、坦克火炮
开劈通路距离又太近(不足10米)、步兵伤亡增大的危急关头,又是尖兵连指导
员(换乘其它坦克继续冲在最前面)急中生智,果断指挥驾驶员加大油门,用坦
克的钢铁身躯猛撞巨石。连撞5次,巨石被撞 碎,通路开劈了。 
前卫营在坦克第二营以及步兵和掩护下,冲过山垭口,向靠松山挺进。坦克第
二营和步兵在有效地压制了山垭口两侧敌军后,不恋战,不纠缠,收拢队 形继
续向东溪穿插。 
上午8时35分,前卫营接近靠松山敌人县独立营的主阵地,这时,离预定3小时完
成30公里的快速奔袭穿插任务只剩下1小时15分。此时,许世友等军区首长越级指
挥这支关系战役全局的特遣队,命令特遣队不惜一切代价,迅速攻占靠松山,按
时到达东溪。时间就是胜利!团指挥员果断指挥没有步兵支援的前卫营独立作战
,拿下靠松山;坦克第二营及它分队加速前进,恢复与前卫营的密切协同。坦克
第二营接到命令时,尚有部分坦克没有渡过班翁河。班翁的越军为阻止坦克行动
,切断特遗队的前后联系,便在班翁河上游开闸放水,企图淹没河道,以水障拦
腰斩断坦克第二营的队形。在河水不断 上涨,又无迂回道路的情况下,营长命令
剩余的坦克强行渡河,除有两辆坦克因淤陷而被淹没外,其它均强渡成功。 
坦克第二营渡过班翁河后,便迅疾向靠松山前进。 靠松山是特遣队准时到达东溪
的最后一只“拦路虎”。过了靠松山,坦克就可沿东复公路高速推进,直捣敌巢
。因此,越军在此下了最大的赌注,企图 与特遣队决一雌雄。前卫营一路过关斩
将,靠松山以前的穿插发展非常顺利。然而此时,营长却非常冷静,在他细分析
了敌情后,他下定了利用我动作神速,守敌始料不及而疏于戒备的有利条件,乘
晨雾未散之机,以最快速度冲过靠松山,强行打开通向东溪的最后一道大门的决
心。随即,他用电台下达了强闯靠松山的命令。这时,冲在最前面的仍是坦克第
一连。该连除掉掉沟的108号坦克和淤陷的坦克外,还剩5辆坦克,并全部由干部
指挥。政治指导员林梦珠身先士卒,率领全连从山脚沿盘山路向山顶猛冲,在步
、坦克脱节的情况下,他们采用双号车向右,单号车向左发扬火力:高射机枪猛
扫山顶,火炮猛轰山腰,打得越军晕头转向,尖兵连已冲上山顶,顺坡而下,直
扑东溪。前卫营主力利用尖兵连的突击效果,乘敌还未及组织还击,也快速冲上
山顶,直奔 东溪。 
二月十七日上午9时50分,政治指导员林梦珠第一个冲进东溪镇。尖兵连提前5分
钟到达指定位置。该连从穿插到战斗结束,无一人伤亡。 前卫营仅用两小时55分
钟,便胜利完成了在复杂地形下的热带山岳地穿插任务。受到许世友等军区首长
的表彰。 
东溪之敌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中国坦克从天而降,尖兵连接近东溪时,越民们还以
为是越军的坦克,并招手致意。省城高平至东溪的公共汽车也照运 行。直到坦
克冲进镇里,一阵猛打后,东溪守敌才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前卫营顺利占领东溪后,立即控制了通往高平的四号公路及桥梁,占领了东溪附
近的661高地,组织防御,并先后粉碎了越军的几次袭击。一直等到友 邻第一二
六师第三七八团穿插部队到达。 
前卫营闯过靠松山后,靠松山之敌依托工事和洞穴,以丛林深草作掩护,用火箭
筒、反坦克手雷、反坦克导弹等所有步兵反坦克武器,利用我坦克转弯减速之机
,疯狂攻击后续跟进的团指和坦克第二营,先后有4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击中起火
,坦克乘员跳车时也遭敌火力杀伤。其中一辆坦克被敌反坦克 导弹击中,引起
车内弹剧烈爆炸,炮塔被掀掉,乘员全部阵亡。坦克第二营不怕牺牲,奋力顶开
被击中的坦克和装甲车,向山顶冲击。搭载坦克的步兵 也在坦克强大火力支援
下,下车战斗,向靠松山顶攻击。经1小时激战,坦克摧毁和压制了越军大部分
明暗火力点,步兵乘势攻占了靠松山顶部一线地区,并继续向东溪挺进。当他们
进至距东溪不远的一条河流时,木桥被坦克压挎,迂回时又有3辆坦克在河中淤
陷,前进再次受阻。坦克第二营及步 兵、工兵分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全力开
劈通路。 
下午2时48分,第一二六师第三七八团赶到东溪。前卫营协同步兵在东溪组成环
形防御,保障我军后续部队向高平方向穿插。坦克第二营和工兵分队于当晚8时
开劈两条通路,在掩护另一支坦克部队先期渡河,向高平穿插后,至次日8时到
达东溪南侧,担任向七溪方向的警戒任务。至此,合成特遣队胜 利完成东溪穿
插战斗任务。 
此次穿插,坦克、步兵协同作战,基本歼灭了东溪地区之敌,共毙敌590名,俘
12名;摧毁明暗火力点131个,缴获各种枪405支,汽车5辆。 前卫营被授予“
英雄坦克营”称号。 前卫营人员伤亡很小(10余人),但坦克损伤严重,前后
有10余辆坦克战损和於陷、掉坑。 
这次战斗成功之处在于:出敌不意,动作神速;组织周密、准备充分,指挥果断
、灵活机动。 缺点在于:步、坦协同不佳,前卫营班波以后的穿插,基本上是孤
军奋战,穿插到东溪5小时后,步兵才陆续到达,幸而越军已成惊弓之鸟,倘遇其
有组织的反扑,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各种指挥车伪装不力,均装有两根以下的
天线,特征明显,帮遭敌重点攻击,损失较大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