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越之间的老山、者阴山之战及两山归还越南的内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29日09:54:4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为维护祖国的主权,打击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的嚣张气焰,保障我西南边陲安
全,我边防部队继取得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后,又于1984年4月至1989年
10月,集中优势兵力,经过5年多磨战,成功地进行了攻击和坚守老山、者阴山的
作战,为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疯狂挑衅 制造事端
  老山位处我云南省麻栗坡县西部的中越边境交界处,其主峰海拔1422.2米,瞰
制着云南至越南西北边境重镇河江市的咽喉要道及附近地区。1979年,我边防部队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回师后,越军抢占老山主峰及边界线我方一侧的有利地形,
建立了四个军事据点区。
  者阴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地区边缘,1979年3月,越军占领占了者阴
山5个高地,1981年收缩了3个高地的兵力,重点加强了1250高地和1052.4高地的防
御力量,并在这两个高地上修筑了永备工事和半永备工事。
  越军以“两山”为基地,不断进行挑衅,1979年3月至1984年3月,向麻栗坡县
境内开炮690多次,发射炮弹2.8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民300多人,炸毁民房上百
幢,对我境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保卫边疆安全,捍卫国家
主权,我边防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夺取老山、者阴山地区,以正义之剑斩断侵略
者的魔爪。
人力拔点全线炮击
  老山、者明山地处亚热带地区,山岳连绵,山势陡峭,海拔一般都在500m左
右,坡度都在30-60之间。各高地山脊狭窄,两山之间多为深沟峡谷,谷深达数十
米至数百米,道路稀少。这里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密,多数高地被森林和杂草覆
盖;自然洞穴很多,每洞能容纳几人或几十人。该地区河流密布,雨多雾大,高温
高湿。整个战区地势险要,环境恶劣,易守不易攻。越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对这里气
候适应的有利条件,企图长期占领并威胁我安全。我边防部队受领任务后,认真研
究了敌情、地形,决定在作战第一阶段,首先集中所有炮兵,突然、猛烈、灵活和
持续不断的火力,给敌人以毁灭性打击,为以最小的代价夺回老山和者阴山创造有
利条件。
  1984年4月2日凌晨,老山、者阴山地区万籁俱寂,作恶多端的越军此刻做梦也
没有想到,我边防炮兵部队的几千门各型重炮正缓缓地昂起打击侵略者的臂膀;夜
暗中,边防战士一双双复仇的眼睛,在急切地注视着天空,等待着惩罚敌人的信
号。突然,3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夜空。霎时间,我边防部队炮火似闪
电、象霹雳,一门门火炮喷射出愤怒的火舌,几十万发炮弹飞向越军的阵地、指挥
所、仓库等目标。顿时,敌人阵地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被击中的弹药库二次爆炸
声响彻山谷,经久不息。越军被我打得晕头转向。我边防部队集中炮火先后对越军
1600个重要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火力突击,尔后转入持续而有重点的炮击和反炮击作
战。到27日止,历时26天的第一阶段作战行动结束,全线炮击强有力地震撼和打击
了越军,为收复老山、者阴山创造了条件。
出奇制胜 一举夺取
  在炮击作战即将结束时,我攻击部队开始向进攻出发阵地秘密开进。为达成攻
击的突然性,我边防部队连续利用三个晚上隐蔽接改。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几千
人未发出一点音响,未露出一丝光亮。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有的战上摔到很深
的山洞也一声不吭,摸索着爬上来,又继续前进。战斗打响的前一天,部队已经神
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潜伏在老山半腰的丛林里。潜伏中,面对肆
虐的蚂螨和一叮一个包的小咬,战士们咬紧牙关,纹丝不动。战斗打响前十多个小
时,越军向我隐蔽地域发散了十多发迫击炮弹,五个战士负伤,但将士们不惧流血
牺牲,一动不动。我军收复老山后,一个穿着裤权就当了俘虏的越军沮丧地说:
“你们真是天兵天将,不知道是从天上掉下来还是从地下钻出来的,睁开眼我就当
了俘虏。”因为,盘踞在我境内高达1400多米的老山主峰的越军,可以通观我方二
三十千米的纵深,其观察台昼夜不停地监视着我方的情况,竟未发现我边防部队早
已布下的天罗地网。
  1984年4月28日,第二阶段攻击老山和者明山的作战行动拉开帷幕。凌晨,正
当越军的老山和东山观察台同时向上级报告“一切正常”时,潜伏在敌人鼻子底下
的我边防部队突然发起攻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老山主峰发起猛攻。我边防部
队一部在炮火支援下,仅用9分钟就攻占了662.6高地;另一部从左右两翼向老山
主峰实施向心攻击。在4个多小时的展战中,担任右翼主攻的某部第2营,攻上老山
主峰表面阵地后又被敌人压了下来,主峰阵地几度易手,争夺十分激烈。该营果断
投入第二梯队,对敌再次发起攻击,终于一鼓作气,与第3营一起攻占并牢牢控制
了主峰阵地。4月30日凌晨,我边防部队向占据者阴山的越军发起了进攻,经5个小
时的激战,全歼守敌,收复了老阴山。5月15日,我边防部队又收复了八里河东
山。至此,经18天激战,我边防部队收复老山、者阴山,第二阶段作战行动遂告结
束。
顽强坚守 粉碎反扑
  从1984年5月16日起,我边防部队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来不及休整立即由进
攻转入防御,英勇抗击越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反扑,开始了历时近三年的第三阶段
作战行动──老山、者阴山坚守防御作战。从7月12日开始,越军以整师整团的兵
力不断地向老山发动进攻并实施炮击。为支援步兵坚守阵地,1984年6月至1987年3
月,我边防部队投入了一个坦克团的兵力,支援坚守部队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
  坦克团受领任务后,根据地形和敌情研究了坦克支援步兵坚守防御的战法。在
兵力使用上,实施连集中指挥,以排为单位轮流行动,一次展开2辆坦克,最多不
超过3辆,打了就撤;在阵地的编成上,除了选择和构筑基本发射阵地外,还根据
地形在发射阵地的后方或侧后方200m~400m的背敌斜面构筑了坦克待机阵地、前
出道路和人员防炮工事;在前出占领发射阵地的方法上,为了快打快撤,实战中还
发明了“倒退进攻,前进撤退”的战术。作战中,坦克兵充分发挥“稳、准、狠、
快”的特长,打得越军鬼哭狼嚎,共摧毁越军观察台3个、炮兵阵地2个、高射机枪
阵地和火力点四个。其中,1984年7月28目的战斗,勾画出了英勇的坦克兵老山战
斗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当日,坦克第1连奉命以火力压制423高地和395高地的越军,支援步兵某团第2
连攻占156高地。守军为越军1个加强排。坦克第1连进入了南椰南侧待机地域。28
日7时30分,l号、2号坦克隐蔽前出,占领了预先构筑的发射阵地。步兵于8时10分
奇袭成功,一举攻占了156高地表面阵地,并与越军展开激战,夺占屯兵坑道。此
时,423高地、395高地及其附近的越军火力点向我步兵猛烈射击。l号、2号坦克立
即开火,摧毁越军无坐力炮1门、火力点3个,并打掉了越军东山的观察台。越军发
现我边防那队的坦克后,立即组织纵深内的炮兵向坦克阵地进行炮击。这时,灵活
机动的1号、2号坦克早已撤回待机阵地隐蔽了。当越军炮击间断时,3号坦克和连
长乘坐的指挥坦克又迅速前出占领发射阵地,以20分钟的急促射击,形成对敌火力
优势,压制了越军的炮火。此次战斗是老山地区防御作战中,出动坦克最多的一次
战斗。战斗中,全连8辆坦克分成4组轮番出击,有力地支援了步兵战斗。11时,步
兵全歼守军,坦克第1连奉命撤回。战后,3号坦克荣立集体二等功,l人立二等功;
坦克第1连受到上级通报表彰。
  到1987年4月,我边防部队与越军长期近距离对峙,抗击越军反扑,粉碎了越
军千余次袭扰和7次师、团规模的反攻。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我边防部队还对越
军前沿阵地实施了小规模的出击作战,以及多次较大规模的炮击与反炮击作战,给
越军以沉重打击。
缩小规模 正常守备
  从1987年4月起到1989年10月止,我边防部队转入历时两年半的第四阶段作
战──缩小作战规模,转入正常守备。作战中,我边防部队对当面越军进行了11次
集中。猛烈的炮击作战,粉碎越军700余次小股袭扰。同时,根据作战形势的发
展,适时减少参战兵力,逐步收缩防御阵地,转入正常守备。
  在老山地区作战期间,中央军委从全面提高我边防部队战斗力的战略高度考
虑,对参战部队实行了定期轮战制度,从而使各战区更多的部队得到了实战的锻
炼。驻广西和云南其他方向的边防守备部队,以及空军部分航空兵、地空导弹部队
和有关军区的侦察大队,也密切配合了老山地区的作战行动,在中越边境全线,有
效地牵制和震慑了越军。
排雷除障 和平撤离
  80年代末以来,中越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从1992年起,我云南边防部队开始
陆续撤出老山和者阴山地区。1993年,为促进和繁荣边点贸易,我广西和云南边防
部队奉命开始了边境大排雷行动。到1999年8月,我方全部排除了边境地区的地雷,
使昔日这片焦土,变成了安定、祥和的绿洲。充分显示了中国军队不仅是能征善战
的威武之师,也是仁义之师。1999年12月,根据刚签署的中越陆地边界协议我国政
府将老山、者阴山重新交还越南政府,两国在老山地区举行了交防仪式,两山地区
又变成了边境人民贸易,交流的桥梁,揭开了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新篇章。
  老山、者阴山之战,是一场特定条件下规模有限的边境局部作战。当代中国军
人,以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次作战表明,当代中国军人是新一代最可爱
的人;“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老山精神”,是当代军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一曲“血染的风采”,折射出以张大权、史光柱等英模为代表的当代军人对共和国
的无限忠诚。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