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爱谁是谁), 信区: Green
标  题: 惩越战争中的惊险一幕——敌后侦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07日13:45:2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人们常说:炮兵是战争之神。
  而侦察兵则是炮兵的眼睛。可以这么说,没有侦察兵,炮弹是打不出去的。
  侦察兵要么深入敌后侦察,要么跟随步兵配合作战,要么独立作前进观察,因而在
实施中充满惊险和传奇的故事。尤其是在敌后那种危险的环境中侦察,令人心惊肉跳,
几乎每前进一步,就多了一个惊险,因此充满了传奇的故事。
  在侦察兵的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最有惊险之处莫过于“敌后侦察”。大家也许看过
一部黑白电影故事片《侦察兵》,这就是典型的敌后侦察。当然在实际作战中,是没有
那么戏剧化的。
  朔江的敌后侦察
  解放军炮兵第**团在支援陆军第1**师歼灭朔江守敌进攻战斗中,为改善观察条件,
派出敌后侦察组。在步兵侦察分队和向导的配合下,利用夜暗潜入坂洋地域,坚持敌后
侦察三天三夜,有力地支援了步兵的穿插迂回和纵深战斗。带队的炮二营副营长吴**同
志荣获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全组荣立集体一等功。
  军事态势
  坂洋位于朔江以东四公里。该地区群山环抱,沟深谷窄,洞穴繁多。从平孟至高平
的公路穿行其间,蜿蜒曲折。公路北侧是重叠的石山,参差耸立;南侧是绵延起伏的土
山,层林茂密。另有二条简易公路,一条通向胡志明展览馆,一条通向让涌。整个地区
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素有“天险”之称。
  坂洋地域的守敌有越军的一个团部,两个步兵营。其部署:二四六团团部设在坂洋
,并有三七高射炮掩护,二营配置在坂洋至溯江南山地域;八五一团一营配置在坂洋至
让涌地域;无坐力炮配置在前沿阵地和公路两侧要点上。越军多利用天然石洞、坑道和
掩蔽部设置明暗火力点,构成交叉火力网;其阵地前沿及主要道路、山隘口都布有防坦
克、防步兵地雷,埋有竹签、铁剌,设有防坦克鹿砦、陷阱等障碍。敌人企图依托工事
、障碍,凭险固守,阻止我军前进。
  陆军第122师奉命歼灭朔江之敌。师首长决心集中主力分兵2路直插坂洋,首先歼灭
坂洋地域之敌,尔后与正面部队配合围歼朔江南山之敌,打通平孟至河安公路。
  炮团首长根据战区地形和任务,全面分析、研究,认为按当时的指挥观察难以完成
这一任务,其理由是:1、战区山高林密,云多雾大,视度不良,不能直接观察目标区域

2、地图陈旧、误差大,图上量取目标坐标、决定射击诸元的精度没有把握;
3、坂洋位于敌纵深内,观目距离远达9公里,无法观察射击效果、修正射击,达不到
摧毁的目的。
  鉴于上述情况,为改善观察条件,保证射击指挥,有效打击越军,有力支援主力进
攻坂洋,炮兵群指决定利用山岳丛林地便于渗透的有利条件,派遣敌后侦察小组。
  侦察准备
  人员组成:由炮兵团二营副营长带领侦察排长、侦察班长、侦察兵各一名、收信班
长、无线电班长各一名,共六人组成,步兵某团派出卫生员一名、侦察参谋一名和侦察
兵十三名负责护送警戒,另有三名民兵当向导。
  潜入路线及潜伏位置:从陇牙南山贯通中越两国边境的隐蔽山洞出境,经郎伞、总
坡潜入敌后,预伏位置在坂洋东北500米石山上。
  战斗编组:共分三组,第一组为前卫组,由侦察参谋带领一名侦察班长、五名侦察
兵及三名向导,负责前方开路;第三组为后卫组,由另一位侦察班长率四名侦察兵及卫
生员负责后方警戒;其余为第二组,由二营营长带领。
  情况处置:如有人掉队,则在原地隐蔽等待,用规定的信号联系;如与敌散兵遭遇
,尽量避开,敌若首先开火,由侦察参谋用微音冲锋枪还击,其他人迅速占领有利地形
,见机行事;如遇敌伏击,由后卫队担任掩护,其余分小组突围;如陷入重围,突围无
望,情况危急时,则砸烂机器设备,销毁文件,与敌战斗到底。
  侦察实施过程
  2月16日18时30分,敌后侦察组按预定计划从隐蔽的山洞出发,向预定地点潜入。当
天晚上,天漆黑一片,他们一个紧挨着一个,摸索着前进。20时许,行至朗伞附近,突
然发现对面200米处的半山腰洞口,有二盏马灯来回闪动,据向导介绍,敌情有了变化。
估计敌人在这里新设了火力点。山洞的前方是村庄,后面是悬崖。除了山洞与村庄之间
大约百米宽的草丛可以通过外,没有其他路线可以选择。面对突然而来的敌情变化,他
们当即决定从敌人的眼皮底下通过。前卫组在前轻轻地拨草开路,同时将踏上会发响的
石头拿走或垫上草,一声不响地向前摸去。正当他们爬行至敌人火力点与村庄之间时,
突然村里的狗“汪汪”地叫起来,接着在距他们50米的地方,又有一个敌人搜索而来,
步步逼近。他们迅速分散隐蔽在草丛里,敌人过来大约30米,用电筒照了照,没有动静
便调头而去。
  途中,喝过的水壶会发出响声,于是商定,每次大家集中喝完一壶水,再喝另一壶
,以减少响声。到达让涌以南的一个村庄时,已是深夜2时许,正准备从村庄旁边摸过去
,不料村里的四、五条狗又狂叫起来,敌哨兵闻声而出,用电筒四下乱照,侦察兵们立
刻卧倒观察,待狗不叫时又行动,狗又狂叫,只好又卧倒。就这样反复几次,敌哨兵麻
痹了,他们才悄悄地从村旁竹林里穿了过去。
  第二天12时,正当他们不断把观察效果报告给指挥机关时,突然发现几个越南公安
人员和地方武装人员在让涌西南侧的山头指指划划,对敌后侦察组所占的山头观察了半
个多小时,随后退回让涌公安屯。至16时,约有30多名越南公安人员占领了无名高地的
四周山头,又在主要路口埋上地雷,并数人一组地在山的周围巡逻。情况越来越紧急。
为了防止万一,18时,他们向指挥所发出告急信号,同时作好对策。如果敌人攻上山来
,就砸烂机器,销毁文件,与敌决一死战。
  到了晚上19时许,指挥员召集全体官兵布置了转移任务。当时,转移有二条路线:
一是往回走,向距敌后侦察组5公里左右的我军前沿步兵先头营靠拢;二是冒着危险继续
前插,向预定的巴然西北无名高地前进。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
任务,夺取战斗的胜利,决定继续前进,并确定通过敌人料想不到的西北面200米高的陡
坡转移。这条路很隐蔽,但很难爬。行至半山腰,一个侦察兵踩塌了一块石头,滚至山
脚下惊动了敌人。机智的侦察员,马上学山上野兽的叫声,巧妙地骗过了敌人。
  下到沟底,为了迅速摆脱敌人,避开地雷区。大家商议,决定巧装成让涌退下来的
越军。于是大家急忙换上越军服,大摇大摆地走向公路。为了应付敌人问话,把懂得越
语的民兵向导分别安排在队伍的前后。急行军1公里后,发现有几个打着电筒的人从巴然
村庄向他们走来,他们迅速隐蔽在一条沟里,避开了敌人。
  经过一夜的行军,于十八日凌晨五点钟开始攀登巴然西北的无名高地。快到主峰时
,遇到了一个5
0多厘米宽、40厘米高、200厘米长的石缝,它的右边是石壁,左边是悬崖。整个石缝就
象华山上的“老虎嘴”,非常惊险,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悬崖。就这样,身子贴着石壁,
一点点地爬过去,爬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才安全通过了“老虎嘴”,到达了主峰。这时
,大家已两天两夜没合眼,水壶空了,干粮咽不下,只好找点野果充饥。同志们不顾连
日的劳累,搜索山洞,伪装器材,展开侦察。同时,根据山顶都是黑的特点,将雨衣反
穿身上,伪装得象石头一样。敌人始终没有发现他们,天亮后,他们观察到敌人正在他
们昨天所在的山头上进行搜索。事实证明这次转移是正确的。
  十八日天亮后,我军侦察兵对朔江南山之守敌进行了侦察。朔江南山设有越军246团
前进指挥所,并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固守,修建了规格化的堑壕,交通壕,“A”字形掩
蔽部和“X”字形打防结合的工事,构成完整的火力防御工事体系。工事坚固,堑壕象蜘
蛛网一样。我军只有拿下这个高地,才能全歼朔江的守敌,造成对高平的合围。因此,
他们进行分段仔细侦察。侦察排长发现,在那瓦附近的稻田地里,有敌炮阵地。经反复
观察,认真分析,发现虽有伪装,但工事设置较明显;虽有掩体,却无人活动,也未发
现火炮发射的征候,因此判断很可能是敌人设置用来迷惑我军的假炮阵地或预备阵地。
他们认为:有假必有真,有预备的就有基本的。于是就扩大了观察面,对草丛、树丛和
村庄都不放过,进一步搜索侦察。
  终于发现在坂涯北侧有一个经过伪装的炮兵阵地,于是他们紧紧盯住,并用测距机
、方向盘测定,在地图上定出了坐标。十点多钟,精心伪装的敌火炮突然向平孟方向的
我军射击。敌炮刚一发射,他们马上把坐标报告给指挥所,该团三营立即一个连行4发急
促射,摧毁了敌85加农炮一门,毙、伤敌各十余人,残敌将火炮扔下一门,拖着另两门
仓惶逃走,接着侦察兵又指挥炮兵延伸射击,把逃敌全部炸飞。
  是日黄昏,他们发现从坂黄一线溃退下来的约二个连的越军中,有人拿着地图,正
慌慌张张地与朔江南山守敌用信号联络。侦察兵认为:这群溃军一旦与朔江南山守敌汇
合,将增加我军步兵攻占朔江南山的困难。于是,他们将白天已经决定了的敌人可能通
过的桥梁、路口等坐标报告指挥所,待这群敌人刚行至路口时,他们立刻指挥炮兵射击
,首先一个三发急促射击,炸点离敌群中心差400米,修正后又行4发急促射,全部正中
敌群。这次射击,消耗炮弹82发,毙敌200余名。
  在步兵主力发起总攻前,我炮兵依照敌后侦察组所提供的情报,大规模对越军阵地
、工事、堑壕、掩蔽所及各火力点进行狂轰烂炸,把敌军苦心经营的工事几乎全部摧毁
,由于我炮兵打得猛烈,准确,使残敌躲在山洞内不敢动弹,步兵***团迅速接敌,将其
全部肃清。此次战斗,敌后侦察组先后十次报告敌情和射击效果,二次直接指挥射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日下午2时,步兵***团进至坂洋地域,敌后侦察组的任务已胜利完成。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3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