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hl (水流沙),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美空军的第二次较量(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2月18日22:10:0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中美空军的第二次较量
 ——援越抗美期间的人民空军
刘炳峰
⒈“北部湾事件”发生后,美国扩大了侵
越战争规模。胡志明来华求援,毛泽东风
趣直率地说:“胡主席,你从越南来,我是
湖南人,都有一个‘南’字,咱是一家子
嘛!有什么困难?你说!”随后,大手一挥,
下达了派谴空军高炮部队与陆军一道“出
兵援越”的命令。
1954年7月,随着法国代表在日内瓦停战协议上的签字,法军撤出越南和整个印度支那,
北纬17度线以北的越南北方获得解放。然而,法国军队刚刚撤走,美国便欲取而代之,
不断插手越南事务,支持南越吴庭艳政权,试图将南越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和军事基地。
南越人民奋起反击,展开了反对美国侵略者的武装斗争。
为了镇压南越人民的反美斗争,美国对越干涉不断升级,并于1964年8月5日将战火扩大
到越南北方,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越南局势的发展极为关注。8月6日,面对美国对越南的猖狂入侵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侵略暴行。声明称:“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
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中国人民决不会坐视不救!”
8月8日,首都百万工人、农民、机关干部、民兵和街道居民纷纷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
浩大的抗美示威游行。10日,北京10万人举行了盛大集会,声援和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
救国斗争。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参谋长罗瑞聊以及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黄文欢等,出席了集会。
但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抗议和谴责,熟视无睹,继续增兵越南,扩大战火。
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队武元甲等,受胡志明委托
来华求援。毛泽东这时不在北京,刘少奇代表中国政府表示:援越抗美是国际主义义务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的方针是,凡是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都
尽力帮助。”不久,胡志明亲自来华,会见正在湖南长沙的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已估计到了越南局势。两党主席亲切握手、拥抱后,毛泽东开口便说:“胡主席
,你从越南来,我是湖南人,都有一个‘南’字,咱是一家子嘛!有什么困难?要人有
人,要物有物,你说!”。
毛泽东风趣直率且乡音很重,胡志明依然听得懂。他是中国通,既会普通话,又会广东
话和上海话。听毛泽东一说,胡志明顿觉心里踏实了,于是他同样直率地向毛泽东讲述
了越南当前的情况,并提出了请求中国援越的具体要求。
毛泽东知道,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是为侵略越南北方,并为扼制中国找借口。那时
,美军在越南已有18万多人,而且正在继续增兵,如果听任美国这般咄咄逼人,就会留
下后患,对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格局都是不利的。
毛泽东爽朗地答应了胡志明的各项要求,大手一挥,下达了“秘密出兵,援越抗美”的
命令。
空军高炮部队、工程兵部队与陆军“老大哥”一道,闻令而动!
中美空军的第二次较量,在这种背景下拉开了帷幕……
⒉中美空军的二次较量在“北部湾事件”
后展开。初次交战,飞行员驾机撞敌失控。
刘亚楼闻迅后电示:“这不是蛮干,是勇敢!”
空军官兵“吃堑长智”,共商对策,徐开通
以“固定环,近距离,连续射击打肚皮”的
战术,首次击落美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
早在“北部湾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和第二天上午,中央军委便两次召开紧急会议,分
析研究中南半岛形势,确定空军、海军、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立即进入战备状态,以加
强广西、云南和海南岛地区的防空力量。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连夜召开空军作战会议,传
达军委作战会议精神,研究并具体部署防空作战问题。会议提出调动部分航空兵和高炮
部队至广西南宁和云南蒙自、昆明等地,并在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地,新建和扩建一批
机场及配套的指挥保障设施。
海军根据军委作战会议精神,建议将海军航空兵一个师调往海南岛。
空军和海军的建议,立即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准。
人民解放军西南、中南各防空部队,迅速按要求部署完毕,严阵以待……
1964年10月13日,一架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从友谊关上空,进入我国境内进行侦察
活动。这种飞机造价低、体积小、机身和机翼长、电磁反射回波弱,可在17000-20000米
高空飞行,时速800公里。由于它颜色灰暗,飞行时发出一种怪声,人们叫它“黑乌鸦”
。它虽无自卫和攻击能力,但体积小、飞得高,我们的飞机难以达到同样高度,因此要
打掉它非常困难。
这天接到命令,我空四师飞行员周广宇驾一架“歼-6”飞机截击。但在我机最大升限高
度瞄准目标后开炮,至炮弹打光也没击中目标。
“一定干掉它!”周广宇决定驾机撞击目标。他先使飞机升到极限高度,然后冲着敌机
迅速拉杆升高。但因动作过猛,造成失速,在没有希望重新控制飞机的情况下,周广宇
弃机跳伞……
事故发生后,飞行员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周广宇为了个人立功,摔了一架飞机,应当
受到处分。有的说:周广宇明明知道连炮弹都打不着,却硬要驾机去撞,显然是蛮干!

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和议论,周广宇情绪低落;所在部队的领导,也在上级面前抬
不起头来。
刘亚楼看到部队的情况报告后,为鼓舞部队士气,电复师领导:“你们的心情我都了解
。出了事故总结经验是必要的,但……不能批评飞行员蛮干,这是勇敢!……要进一步
研究一下战术,……士气可鼓不可泄……”
接着,刘亚楼亲率工作组调查了解情况,再次肯定了飞行员的勇敢精神,同时指出:“
要讲科学,讲战术,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消灭敌人。”
刘亚楼说:“要力争用歼-6飞机击落‘黑乌鸦’。使用歼-7飞机,我机时速为1800公里
,敌我速度差过大,来不及瞄准和操作就可能冲到敌机之前。因此,要吸取教训,总结
经验,歼-6和歼-7部队可来个大比武,看谁先打下第一架敌机。”
不久,周恩来总理为配合我外交斗争需要,也明确指示:“要千方百计,打下一架敌机
来。”
遵照空军和中央首长的指示,我空军指战员积极研究战术。1964年11月15日,空四师飞
行中队长徐开通,终于首开记录,击落了1架“黑乌鸦”。
这是歼-6飞机第一次击落敌机,开创了人民空军成功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先
例。接着,在美国对该机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飞行高度的情况下,于1965年1月2
日、4月3日、4月18日和12月24日,一年内连续4次击落这种飞机各1架,极大地鼓舞了指
战员的士气,打破了美国吹嘘的“世界一流侦察机”,中国“没有这样的飞机对付它”
的神话。
据统计,从1964年8月至1969年底,美国无人机共入侵中国领空97架次,被我击落20架(
其中,空军航空兵部队击落14架,地空导弹部队击落3架,海军航空兵击落3架),沉重
打击了美机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地对我边境地区的侦察活动。
事后,有人问徐开通是怎样首次打下这种飞机的?徐开通微微一笑:“要讲战术嘛!--
-‘固定环,近距离,连续射击打肚皮!’”
⒊美国空军气急败坏,对我机发射“麻雀
-Ⅲ型”导弹。毛泽东震怒了!挥笔批示:
“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应该统一指挥,很好
地配合起来打!”中美空军在边境线上,
展开了面对面的“擦边与反擦边”斗争。
打击美国无人机,本是中国空军的被迫选择。“北部湾事件”后,中国一方面对美国的
侵略行径予以谴责、抗议,直至出兵援越;另一方面也尽可能避免中美间的直接军事对
抗,“对入侵美机一般不予攻击,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克制态度。”
然而,美军却视中国软弱可欺,不断挑衅。除1964年8月9日派无人机首次侵入中国领空
外,以后又多次派该型飞机入侵我领空侦察照相。尤其是1965年4月9日,美海军8架舰载
F-4B飞机竟侵入我海南岛上空,对我起飞监视敌机的4架“歼-5”飞机,发射了“麻雀-
3型”空空导弹。幸好由于我飞行员机智灵活,迅速驾机机动没被击中,却击落了一架美
国自己的飞机,成为空战史上的一段趣闻。
面对美国空军的公开挑战,周恩来感到,原来的对美斗争策略“已不大适应当前情况”
。毛泽东在获悉报告后,也大为震怒,当即批示:“美机入侵海南岛,应该打,坚决打
。……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应该统一指挥,很好地配合起来打!”
根据毛泽东的命令,海军航空兵4师迅速转移至海南岛机场,待命抗击美机入侵。
1965年9月20日上午,一架美军F-104C型战斗机,从南越岘港基地起飞进入海南岛上空,
紧靠海岸北飞,沿国境线擦边移动,时进时出。
针对挑衅,我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指挥所,迅速发出“拦截”命令。
早已憋足劲的海航4师10团飞行员高翔、黄风生双机马上应命,起飞迎敌。在距敌机30公
里处,以1300公里的时速切入目标前置点。当美机“鹰”记标志清晰可见时,高翔一按
按扭,一连串炮弹射向敌机。他从距美机291米处开炮,一直打到距离39米,顿时美机凌
空开花。但因距离太近,我机被美机碎片击伤多处,一台发动机停车。高翔依靠另一台
发动机,凭着娴熟的驾驶技术,安全返回了机场。
美国飞行员史密斯上尉跳伞逃生被我民兵生浮后,面如土色,说的第一句话是:“太可
怕了,太可怕了!在这么近的距离开炮,我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为此,高翔所在团
被授予“海空雄鹰团”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荣立战功,并与全团成员一起,多次受到毛
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这是援越抗美期间中美空军的第一次面对面较量,是继击落5架美国无人机之后的又一次
重大胜利。后来,只要美军飞机“擦边”进入我国领空,立即会遭到我空军和海航部队
的沉重打击,并多次将其击伤、击落。
据统计,在这场“反擦边”斗争中,我空军和海航部队从1965年9月20日起,又在这年1
0月5日、1966年4月12日和1967年4月24日、6月26日、8月21日以及1968年2月14日计7次
,共击落美机8架,击伤3架,最终迫使美空军逐渐停止了对我边境地区的窜入骚扰,中
美空军在我西南边境线上的斗争渐趋缓和。
⒋空军高炮部队屡战屡胜,战果煊赫;美军
陷入越战泥潭,不能自拔。两度较量,两度
受挫;美军气焰锐减,中国军威大震。
援越抗美期间,除空军和海军航兵部队在我境内打击美军无人机和从南越起飞至我西南
边境线一带进行“擦边”骚扰的战斗机外,我空军高炮部队还进入越南境内,沉重打击
了美空军对我方重要目标的轰炸破坏活动。
1965年8月,我空军高炮部队各支队,奉命入越,分别担负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北宁至
谅山段、河内至老街铁路线,安沛至老街和新建的克夫至太原铁路线,以及太原钢铁基
地的防空作战任务,并负责掩护我援越工程部队的施工。8月1日,首批援越高炮部队61
、63支队,分别由云南、广西入越。至1968年3月止,先后轮留赴越的高炮部队及配属各
援越工程支队的防空部队,共达16个支队,总计15万余人。
8月5日,我高炮61支队抵达安沛。9日,2架美军F-4C型飞机便进入安沛上空,企图轰炸
、破坏我正援助兴建的一个军用机场。61支队的同志们立即做好反击准备,随着“打”
的一声令下,几分钟后1架美机即被击中坠毁;另一架则仓皇逃逸。这是高炮部队入越后
首次击落美军飞机,首战告捷,士气大震。8月23日,63支队遥相呼应,在克夫上空也一
举击落、击伤美轰炸机各1架。
喜讯传来,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并向高炮部队发出指示,要求他们“不打则己,一打就力
争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一定以胜利的战斗,表达中国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
的英雄气概,体现毛主席亲自缔造的人民军队的战斗威力。”
在中央军委指示精神的鼓舞下,我空军高炮各支队总结经验,越战越勇,屡战屡胜,先
后在克夫、布下、寨高地区,太原、宋化、外苏安以及安沛、谅山、有陇和安老沿线一
带的防空作战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战果。
从1965年8月1日至1968年3月,前后分5批入越轮战的我空军高炮部队,在越南3年多的战
斗中,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军飞行员42名(其中,生
浮美空军联队参谋长罗迫逊·诺曼尔中校),有力支援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沉
重打击了美国侵略者,使其陷入“越战泥潭”不能自拔。
1968年3月31日,美国政府迫于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开始减弱。5月31
日,越美两国开始谈判。11月1日,美国宣布停止轰炸和炮击北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
援越高炮部队于1969年3月中旬,全部撤回国内。中美空军的第二次较量,再次以美国空
军的失败而告终。
经过朝鲜、越南战争中的两度较量,美军的嚣张气焰锐减,中国的国威、军威大震。此
后,美国军队好似患了“恐高症”,再也不敢藐视哪怕十分弱小国家的防空力量,明确
承认“打不赢地面战争”,并由此逐渐形成“先打导弹--再动空军--后出陆军(维和)
”的作战模式!

--
莉莉,我爱你!
//bow 
//happy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1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