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jack (江湖夜雨十年灯), 信区: Green
标  题: 海湾战争的启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12 22:01:13 2002) , 转信

    海湾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在这期间世界上又爆发了一些局部战争,尽管这些局部
战争的高技术含量更高,然而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对海湾战争的研究,相反,世界各国
都对海湾战争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找到应付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一
些办法。毕竟海湾战争是二次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运用高技术武器和先进作战理论的现代
化战争。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海湾战争的进程就不难看出,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与伊拉克军队
,在人员素质、武器装备、训练水平等方面实力相差悬殊,但是美国方面在战争的准备期
、战争进行的中间,仍然大量地使用了军事谋略,成功地迷惑了伊军统帅部,确保了战役
的突然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在战争初期,美国方面并不真的希望伊拉克遵守联合
国决议,于1月15日前从科威特撤军。因此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通过外交途径对外宣称,1
月15日是撤军的最后期限,但并不等于就是联军发起进攻的最后期限,政治解决的可能性
依然存在。同时西方国家主要媒体也纷纷报道联军的集结、物资装备的调运等战争准备工
作进展缓慢,并推测要完成进攻准备至少需一个月的时间。这一切都使得伊拉克军队的统
帅萨达姆产生了错觉,即联军在短时间内不会发动进攻。为了加深萨达姆的这一错觉,联
军特意在进攻开始前五小时展开大规模的电子干扰,但进攻部队却按兵不动,麻痹了伊军
的防空警戒系统。使空袭行动达到了预期的突然性。当实施第一波攻击的轰炸机飞临巴格
达上空时,巴格达还是一片灯火通明,全无戒备。因此要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就必须充分运
用军事谋略,麻痹和欺骗敌人,才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另外,联军在地面作战时还大量运用了先进的作战理论,充分显示出先进的作战理论
对现代战争的指导作用。联军采用古老的“声东击西”战术,使伊军对美军的主攻方向判
断错误。美军大部队抵达沙特后,将主力部署在沙科边境以南的地区,并频频组织地面进
攻和两栖登陆演习,海军开始海上扫雷作业。使伊军误以为其将在科威特南部地区实施主
攻,在海上登陆的配合下攻占科威特城,因此在科威特南部一线重兵布防,并始终将注意
力放在该方向上。在战役开始前,美军突然将主力西调,通过大范围的迂回穿插,将伊军
主力包围在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境内,最终被击溃。很显然,伊军奉行的还是传统的线性
作战理论,片面强调地面战的作用,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将百万大军固守一处,因此只能
被动挨打;而联军采用的是攻防结合、前后结合的立体化的非线性作战方式,此战术好比
放大了的游击战,充分发挥了联军在协调能力、作战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掌握了战争
的主动权。这一战例表明现代高技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已使战争形态、作战手段产生
了变化,及时了解这些变化,掌握先进的作战理论才能在战争中拥有主动权。同时传统的
军事谋略只要根据具体情况赋予新的内容,就依然能产生神奇的效果。 

  以上分析表明,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在海湾战争中最终获胜,并非完全依赖高技术兵器
的运用。事实上任何高技术兵器都必须在先进的战术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发挥作用。而伊拉
克的失败一方面是其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所致;另一方面是其在战略决策和战术指挥上的
频频失误,导致了其失败的结局。因此,“斗智斗勇”仍是未来战争的核心内容。“以智
取胜”是我国传统军事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军的光荣传统,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对“
智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摆脱旧理论的条条框框,大胆创
新,深入研究现代先进的作战理论,充分发挥我军的优良传统,才能以“劣势装备”战胜
“优势装备”,才能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取得胜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