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科索沃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大国背景 [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27日09:28:5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发信人: songjy(sashimi), 信区: US_JP_Research
标 题: 科索沃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大国背景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Wed Nov 27 08:28:37 2002)
《科索沃危机的历史根源及其大国背景》序言
● 龚文庠
若干年前,在讨论中美文化差异时,一位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打趣说:美国人关心国
际事务,对身边邻居的隐私则不问不闻;中国人对世界大事没多少兴趣,却很喜欢打探左
邻右舍的家长里短。
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情况全然不同了。远的不说,近几个月来,中国人就都
在谈论“远在天边”的南联盟和科索沃。5月8日,袭击中国驻南使馆的北约导弹如同一声
炸雷,从天边劈到了眼前。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愤怒了!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群
众包围美国和北约国家驻华使领馆,示威者向使领馆扔鸡蛋、石头,焚烧美国国旗…抗议
的浪潮以多年未见的规模迅速席卷全国。时值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周,清华的一个学生把
这一系列活动称作“五八运动”。有人提出抵制美国货,不喝可口可乐不吃肯德鸡;有人
提议将5月8日定为永久纪念的“国耻日”;有人呼吁大幅度提高军费,改进导弹装备;有
人喊出“导弹瞄准美国”、“抗美援南”等激烈口号…在这愤怒的声浪中,一些人开始担
心群众情绪的急剧升温会导致失控的局面;另一些人,其中不乏学者和专家,则引用毛泽
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说法,称赞群众运动“好得很”而不是“糟得很”,他们
当中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民气可用”。
就在抗议高潮中的某一天,在北大教师住宅区,一个工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走来问我:
老师,北约是不是在北美洲?我说,北约国家多数在欧洲。他又问:北约是不是属于美国
?我说不是。他问,那么北约轰炸中国使馆,为什么美国总统要道歉?接着又问,中国使
馆里是不是有贵重电器比如录象机什么的,是不是有象电影里那样的秘密发报机?我与他
素不相识,但他认真求知的精神令我感动,而他的无知却又使我担忧。
我爱我的祖国,我恨侵犯中国、残害中国人民的人,我乐于看到中国人有团结一致、
健康高昂的“民气”。然而我觉得,健康“民气”的基础应当是知识、真理和人民的良好
素质。无知的民气和大轰大嗡的民气只能助长“傻气”,这种傻气比“一盘散沙”好不了
多少,因为它用感情和意气取代人的头脑,蒙蔽人的双眼,使人们看不清事实,也看不到
国家和人民的现实和长远利益之所在。无知的民气(它的标准语言是“肺都气炸了”)若
被“四人帮”那样别有用心之徒利用,结局就是祸国殃民。十年动乱期间中国人以革命的
名义搞“全面内战”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
我无意责怪行为过激的爱国群众,但使我惊讶和担忧的是少数具有专家、学者身份的
人物没有履行严肃地传播知识和真理的职责,却努力扮演宣传家,利用媒体和各种讲台以
偏激的言辞和观点去煽风点火。更有谙熟所谓“知识经济”门道的人物,打出名牌大学或
别的光辉旗号,公然使用下作的剽窃手法,以最高效率出版了一批装潢华丽醒目的“热点
书”来抢占书摊。书中标题之耸人听闻,内容之错漏百出,语言之粗俗低劣,观点之幼稚
偏狭,真令人不忍卒读。作者的钱包是满了,可他是否想过,自己的大作培养了怎样的“
民气”?
在这个时候,我读到北京大学孔寒冰博士的书稿。尽管作者的有些观点目前不那么时
髦,论述也有不够缜密,有待推敲之处,但从书稿中,我读到作者深厚积累知识,广泛搜
集材料,认真探寻真理的治学精神;我读到他敢于面对事实,直抒己见的勇气;我也读到
他满腔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爱国不是争喊迎合大众情绪的口号,爱国知识分子的最高责
任是充当民族的头脑和良心。
疾风知劲草。突发事变往往是对国民素质的考验和锻炼,这“国民”自然也包括我们
的学术界。可以说,专家学者们担负着更多的思索、研究和向民众传达实情与真知的责任
。爱国是一种正义、高尚的情感,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正如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一样,
好事也能转化为坏事。爱国的感情有时也会变得脆弱而暴躁。脆弱则不能持久,如鲁迅所
说,激动得快的平和得也快,因此颓废得也快;暴躁则会失去理性,听不进也容不得任何
不同的声音和见解。学者们当然也应该爱国,然而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不是用尽量“
左”的言辞来表态,而是坦率地奉献自己通过谨慎而科学的研究得出的真知灼见。有个国
君问墨子,忠臣的标准是不是“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 ?墨子答曰
:“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影(影子)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回声)也
。君将何得于影与响哉?”国家和人民又能从象“影子和回声”一样的学者那里得到什么
益处呢?
话说远了。我对科索沃问题没有进行过专门研究,受作者之托写这一篇序,算是一个
外行说了一番题外的话。
1999年6月5日于北京大学燕北园
引言:世纪末的黑色之春
● 孔寒冰
如果以2000年为又一个新世纪开端的话,那么,1999年就是永远逝过去的一千年的一
个句号。经过十个世纪的世事苍桑、战乱的痛苦、和平的欢乐、发展的亢奋,世界本应以
崭新的面貌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不论
他属于哪个民族,肤色怎样,信仰什么和贫富如何,都充满希望地期待着二十一世纪
。希望是人们心里想要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状态,也是人类生生不息一代一代延
续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所讲的那样:“在
被称作文明的社会里,希望是唯一的源泉,是持久的勇敢精神。”总而言之,即将逝
去的二十世纪应当有一个圆满的终结。
春天是一年中的希望季节。气候转暖、万物更新,到处都应当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在
这生命的绿色的衬托下,或瓣、或朵、或簇的各种花儿,都应当开起来、艳起来、香起来
,世界各地都应当洋溢着希望的春天。总而言之,春天应当伸向四海、遍布五州、弥漫全
球、辉映大千。
然而,“应当如何”的良好愿望不能代替残酷的现实。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春天里,并非整个世界和所有的人都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憧憬
着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世界的许多地方春天似乎还没有到来,个别地方甚至好象正处
于高寒的严冬;在这样的地方,春天不是绿色的,而是黑色的;不是充满着生机,而是遍
布死亡;不是希望,而是恐怖。
有这样的地方吗?有,它就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以下简称南联盟)。在这儿,意
味着战争危险祸根的各种危机已经激化并且还在不断地加深。
1999年3月15日发生在拉察克村的惨案使塞尔维亚族与阿尔尼亚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达
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3月35日凌晨的爆炸声揭开了北约对南联盟狂轰滥炸的序幕,吃人
的摩洛1张开血盆大口扑向将过来。在飞机的轰鸣声中,在导弹的爆炸声里,南联盟的工厂
、桥梁、机场、发电厂、电视台、政府大楼、民居……倾刻化为瓦砾、废墟;在飞机的轰
鸣声中,在导弹的爆炸声里,上千名无辜的平民死无完尸,惨不忍睹;在飞机的轰鸣声中
,在导弹的爆炸声里,几十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在飞机的轰鸣声中,在导弹的爆炸
声里,这里的春天没了,希望也没了。
南联盟成为世界的焦点,善良的人无不企盼着发生在这里的战争悲剧早日结束,留住
这里的春天,也留住这里的希望。
热爱和平的中国人虽然也怀着同样焦虑的心情呼吁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当事各方通
过和平谈判解决冲突,不过仍然感到这一切离自己毕竟是很远很远。可是,5月8日清晨,
战争的悲剧突然地降临到中国人头上。北约的几枚导弹不仅摧毁了中国驻南联盟的大使馆
,而且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三名优秀的中国记者永远地离去。惊天地,泣鬼神。中国人
为死难者而悲恸,他们亲人那种令人肝肠寸断的哭声、那无数哀悼他们的蜡烛与鲜花、被
称为“铁面”的朱容基总理流下的柔情泪水……无不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中国人、世界上
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中国人为北约不顾国际法准则、联合国宪章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野
蛮袭击中国大使馆的罪恶行径而愤怒,示威者向肆意侵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北约发出的谴
责声音、要求讨回公道的声音震撼着整个世界。在举国上下的悲愤和声讨氛围里,中华民
族形成一股空前的爱国主义浪潮。
然而,在对死难者的沉痛哀悼和对北约的愤怒的声讨的同时,中国人更应当做的是理
性的思考。南联盟内部的民族矛盾久久不能化解?为什么北约要并且能够对南联盟进行持
续不断的狂轰滥炸?为什么对狂妄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实质上是支持的国家多,而对流血的
南联盟给予真正支持的国家少?为什么南联盟在流血时、情况十万火急的时候,国际社会
的调解、斡旋却在不紧不慢地进行?联合国、安理会、秘书长哪儿去了?北约为什么敢野
蛮地侵害中国的主权?科索沃危机向中国人昭示了什么?如何看待北约轰炸南联盟以来的
中国对外政策?科索沃危机对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此等等,太多太多的为什么都有待于人们做深刻的理性分析,只有在这些深刻的分
析基础之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只有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本小书的立意主要不在于对科索沃危机的各种场面进行充满情感的外表描写,而是
更侧重于说明危机背后的深远历史根源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不仅仅告诉读者科索沃危机怎
样发生的,更要告诉他们科索沃危机为什么会发生;科索沃危机对世界、对中国、对现在
、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一章:千载恩怨
● 孔寒冰
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是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现象,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政
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国内的、国外的因素在综合地起作用。如果所有的现象都清清如
水、一眼就可以望到底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了。科索沃危机的产生与
发展在这方面尤其典型。因提出“文明冲突”论而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塞缪尔·亨廷
顿讲的这样一段话可能更适用于解释科索沃危机:“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
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
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是在伊斯兰国
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上,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
方和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
的冲突。”2
为了更好地理解科索沃危机的发生、发展以及今后的结局或走向,让我们还是从遥远
的时代、从多种文明的交汇与冲突开始、一步一步按着时间顺序谈起。
1)科索沃在哪儿
这表面上像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空间地理位置问题,但实际上涉及到了十分复杂的地缘
政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所拥有的自然条件、人文条件
,对其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诞生于太平洋、大西洋、亚洲、欧洲和非洲
之间蓝色大海之中的古希腊文明,由于相对分散的地理条件而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由于
土地贫瘠和粮食的匮乏而没有巨大的贫富差别,由于水路四通八达而使工商业非常发达、
社会也比较开放,因此是以多元化的民主和自由为特征的;而诞生在黄河流域内陆地区的
古代中华文明,由于相对集中的地理条件而很早就出现了统一的国家,由于土地的肥沃和
富足的农业而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的两极社会,由于不
便的交通、发达的农业而使工商相对比较落后、社会也比较封闭,因此是以专制与服从为
特征的。
所谓地缘政治,指的是“为认识国家力量的地理基础而针国家当作三维空间现象所进
行的研究。它在考察国家行为时以这样一些特性为背景材料:如疆域、气候、有机和无机
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特征,如人口分布、文化属性、经济活动和政治结构。每一个
国家作为整个世界政治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而产生的国际关系模式构成了此项研究
的一个关键性成分。”3科索沃之所以在世纪之末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
由地缘政治决定的;科索沃虽然从来都没成为一个国家,但必须考察它的地缘政治特征,
否则就无法读懂它。
科索沃在哪儿?
科索沃在欧洲。
由欧亚大陆一些向西凸出的半岛组成的欧洲在地球六大洲中排倒数第二,只比大洋洲
大,总面积1040平方千米,被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库马河、马内奇河和里海
所环绕。欧洲的大部分是起伏不大的低地,除了广袤的北欧平原、东欧平原之外,斯堪的
纳维亚、伊比利亚、亚平宁、巴尔干等半岛,冰岛、大不列颠群岛等岛屿是它的重要构成
部分。
欧洲民族众多,如果从语言上来划分,大体上有三类:罗曼语族,日耳曼语族和斯拉
夫语族。它们虽然都同属于印欧语系,但各有起源。罗曼语族起源于拉丁语,属于此类的
国家有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等。这些民族的祖先是克尔特人,在古
希腊和古罗马的文献中被称为高卢人;日耳曼语族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和丹麦古
代民族的一种通用语言,属于此类的国家有德语、英国、荷兰、挪威、瑞典、冰岛等。这
些民族的祖先便是日耳曼人,或自称为德
意志人;斯拉夫语族是东欧和东南欧的典型语言,属于这类的国家有俄罗斯、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
科索沃在东欧。
如果单从自然地理上说,东欧指的是原苏联的欧洲部分;二战以后约定俗成的东欧或
东欧国家,同西欧或西欧国家一样,是地缘政治概念,指的是二战以后在中欧和东南欧、
特别是巴尔干半岛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制度并且随后走上社会主
义道路的国家,主要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匈牙利和德意民主共和国等8个国家。它们都是中小国家,领土面积加一起才1
2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总数1亿4千万左右。之所以这些国家被称
为东欧或东欧国家,一是二战之后确立的雅尔塔体制在政治上将欧洲一分为二,形成
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这些国家都属于苏联控制之下的东方集团;二是针
对西欧和西欧国家而言,因为它们也不仅仅指地处欧洲西部的国家,实际上还包括中欧和
南欧的国家。
从1990年到1993年,东欧国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
联邦共和国,从东欧地图上消失;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
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等五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地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其它国家则没有变
化。这样一来,原来的8国就变成了12个国家。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意义的东欧或
东欧国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于是便出现了“中欧”、“另一
个欧洲”、“中间地带”、“东中欧”等说法。4考虑到这些国家与西欧国家之间的巨
大差别、特别是经济上的差别仍然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焦点之一,本书
仍把它们称为东欧国家。
科索沃在东欧的巴尔干。
巴尔干是土耳其语,意思是“山脉”。在地理上,它是指欧洲三大半岛中最东边的一
个,总面积50多平方千米;但在地缘政治上也指居住在这里的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黑
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希腊、摩尔多瓦、罗
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等国。据说,巴尔干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指的是
奥地利和土耳其1699年1月26日签订了《卡尔洛夫奇条约》(也译作《卡尔洛维次和约》)
之后仍处于奥斯曼帝国控制之下的地区,5大体上就是指上述那些国家。
巴尔干是欧洲最复杂的地区,被称为“迷你(mini,小的意思)欧洲”。首先,它居欧
、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处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地中海、亚德里亚海和爱奥尼
海之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列强在角逐东欧、欧洲甚至全世界
的时候,或以巴尔干为突破口,或干脆就在巴尔干火拼。其次,这个地区民族众多,
信仰各异。从民族方面说,20多个民族可以分为五部分: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希
腊人、罗马尼亚人和南部斯拉夫人。其中南部斯拉夫人最多,包括
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从宗教方面说,斯洛
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信奉天主教;塞尔维亚人、黑山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信奉东
正教;阿尔巴尼亚人和一部分波黑的塞尔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正
因如此,巴尔干地区各种矛盾十分尖锐,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欧洲的火药桶”。
前南斯拉夫国际问题专家兰科·佩特维奇对此还提出过“巴尔干既非‘火药桶’又非
‘和平区’”的命题。
科索沃在巴尔干的南斯拉夫。
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个南斯拉夫国家。
第一个南斯拉夫在1912-1913年巴尔干战争结束了土耳其在巴尔干地区的统治、1918
年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于1919年成立的,开始时称“塞尔维亚人??克罗
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8年又改称为“南斯拉夫王国”。其疆域包括以塞尔维
亚、黑山、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奥地利在达尔马提亚和斯洛文尼亚的领土
、多瑙河以北的匈牙利的土地。这时的南斯拉夫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
第二个南斯拉夫是1945年11月宣布成立的,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
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等六个称为共和国
的联邦主体组成。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还管辖两个被为自治
省的少数民族地区,一个伏伊伏丁那,另一个就是科索沃。
第三个南斯拉夫就是现在的南联盟,1992年4月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
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先后宣布独立之后,由原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而成,
仍实行联邦制,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仍隶属于塞尔
维亚共和国。
南联盟领土的总面积是102173平方千米,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面积是88361平方千米
,黑山共和国的面积是13812平方千米。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的面积是10887平方千
米,伏伊伏丁那的面积是21506平方千米,其余的55968平
方千米领土是塞尔维亚的。在人口方面,根据1991年的普查,南联盟全境人口一共是
1041万。其中,塞尔维亚共和国为979·2万(塞尔维亚582·4万、伏伊伏丁那201·3万、
科索沃195·5万),黑山共和国为61·5万。南联盟的周边国家,北部是匈牙利,东北部是
罗马尼亚,东部是保加利亚,南部是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西部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西南端濒临亚得里亚海。
南联盟境内有两条大河,一条从西边克罗地亚流入的萨瓦河,另一条是从北边匈牙利
流入的多瑙河。在这两条河的汇合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称为
“白色的城堡”,它就是南联盟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科索沃就在南联盟的南部。
从自然自理上看,它的北边和东边是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北是黑山共和国。巴尔干半
岛的另两个国家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在科索沃的西部和南部。除了拥有近30万人口、面积
为854平方千米的首府普里什蒂纳以外,科索沃的主要城市还有佩
奇和普里兹伦。
从人文地理方面看,科索沃居民的90%是阿尔巴尼亚族,余下的是塞尔维亚族、黑山
族和马其顿族。阿族信奉伊斯兰教,是穆斯林;塞族人、黑山人、马其顿人主要信奉东正
教。由于阿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男子可以多妻,生育也不受限制,所以,科索沃在社会经
济发展方面无论是在过去的南联邦还是在目前的南联盟都是落后的地区,只有人口高速增
长(1991年自然增长率高达23·6%,而塞尔维亚全境平均自然增长率为5·3%)。下面表
格里的数字虽然是1990年的,但
基本上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塞尔维亚共和国 黑山共和国 塞尔维亚 伏伊伏丁那 科索沃
GNP(亿美元): 286·7, 186·71, 83·53, 15·83, 14.82
人均GNP(美元): 2921·6, 3205·86, 4150·38, 809·57, 2407·86
职工月平均工资(美元): 334·83, 347·25, 348·67, 195·42, 266·83
基础学校 (所): 4595, 3103, 525, 967, 496
专门科研机构(个): 140, 126, 9, 5, 12
专业图书馆(个): 530, 407, 87, 36, 12
医生人数(名) : 7184, 4923, 1539, 722,412
不难看出,就民族、语言、宗教来说,欧洲最复杂的地方在东欧;东欧最复杂的地方
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最复杂的地方在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最复杂的地方之一就是科
索沃。这种复杂性在科索沃、在南斯拉夫、在巴尔干真的表现为亨廷顿所说的那种“文明
冲突”,即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从古到今,这些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列强在东欧、巴
尔干、科索沃角逐与统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这样讲,东欧、巴尔干、南斯拉夫、科索沃
是列强千百年来留下的一份又一份太重太重的遗产,这里的人们一代又一代以泪水、以鲜
血、以生命来继承着。南斯拉夫学者米拉·马尔科维奇在其政治日记中写的那样:“欧洲
该明白,在欧洲史上,射向巴尔干的枪弹最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2)巴尔干半岛上的民族起源
“巴尔干种族的多样性是19世纪土耳其战争和巴尔干战争以及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
后人口大量迁居、移民、驱逐和国界变更的结果。”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至少近代是
如此。但是,问题的起源还不仅仅限于近代。
前面曾提到过,在巴尔干地区的20多个民族可以分为五部分,其中最多的一部分就是
南部斯拉夫人,可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上。在最早生息于此土著居民中
,最重要的是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
古希腊是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其疆域除了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地区之外,还包
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古希腊人就分布在这里,其祖先是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从北方陆续迁
入的印欧语族的亚加亚人、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和多利安人。阿尔巴尼亚人是古代伊
利里亚人的后裔。伊利里亚人是一支古老的印欧语族,最早居住在中欧地区,大约在铁器
时代之初南迁,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便居住巴尔干半岛古希腊的北部地区,因而受希腊文
化影响比较大。8世纪以后,伊利里亚这个名字才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它的一个部落的
名字??阿尔布里亚。阿尔巴尼亚就是它演变而来的。
在以后的漫长的岁月里,尽管巴尔干半岛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希腊和
阿尔巴尼亚两个民族基本上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习俗,其生息领地也大体没动,所不同的
只是面积小了。
作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古老部族,斯拉夫人早在公元1-2世纪就反映在拜占庭和阿拉
伯的文献当中,史前时期居住在亚洲,公元前3000-2000期间移居到欧洲东部,一般指分
布在西起喀尔巴阡山,东到顿河、北达波罗的海、南抵黑海的广袤的东欧大地上,操印欧
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各部族集团。
与克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不同,斯拉夫人后来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又进一步分化。
民族大迁徙也称“蛮族大迁徙”,指古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后期以日
耳曼民族为主的各“蛮族”(这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除他们本身以外的古代各民族的
统称),长期移徙、转战和建立国家的过程。
什么因素促成长期几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呢?“一般认为,直接推动这一大规模迁徙
浪潮的,是来自亚洲的一批匈奴人。公元四世纪上半期,匈奴人自东而西到达黑海北岸,
迫使当时占据那一地区的哥特人西迁。其中的一支称西哥特人转徙到达西亚,又得罗马当
局准许,渡多瑙河进入米西亚和色雷斯一带……与此同时,其他日耳曼部落也纷纷迁徙并
先后建立国家。”
受民族大迁徙的影响,5-6世纪时,斯拉夫人也开始了大规模流动。一部分斯拉夫西
进到达奥得河与易北??萨勒河之间的地带;一部分斯拉夫人北上至第聂伯河上游;还有一
部分斯拉夫人南下到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巴尔干地区。这样一来,斯拉夫人就分成了东
西南三大部分。
西部斯拉夫人主要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卡舒布人、卢日支人等;东部
斯拉夫人主要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等;南部斯拉夫主要包括斯洛文尼亚
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等。另外,从伏尔加地区来到巴尔干的
保加利亚人虽然属于混合族源,但讲斯拉夫语,所以也被划为南部斯拉夫之列。这三部分
斯拉夫也都各具特点,西斯拉夫人的文化和政治生活与西欧比较接近;东斯拉夫人数最多
,分布地域最广。从西边的德涅斯特河和喀尔巴阡山脉到东边的顿河、奥卡河和伏尔加河
,从北边的达拉多湖到南边的黑海的辽阔东欧大地,都可谓他们的发祥地;南部斯拉夫民
族众多,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也很大。
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西部斯拉夫人在历史上有着共同的依靠,不仅宗教信仰相同,
而且各方面的利益也基本一致,所以,彼此之间矛盾不大、冲突不多;东部斯拉夫人中的
一支后来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俄罗斯,别的东部斯拉夫人也依附于它;南部斯拉夫人则
不同,不仅形成了不同的南斯拉夫民族,而且分别受制于或依附于不同的大国,信奉了不
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利益。所以,南部斯拉夫各民族之间及它们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矛盾
和冲突就特别多并且纠缠在一起。以后南斯拉夫出现的各种危机的原因虽然有政治上的、
政治上的、内部的和外部的,“然而,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在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
族矛盾。”
总之,希腊、阿尔巴尼亚等民族是巴尔干半岛上的最早居民,而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
南部斯拉夫人是6-7世纪以后才逐渐来到巴尔干、来到南斯拉夫、来到科索沃的。
3)、罗马帝国对巴尔干的影响
巴尔干半岛上的各个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并不像西部斯拉夫人和东部斯拉夫人那样一致
,而是耶稣、天主、安拉各有所求。造成这种局面首先与罗马帝国的兴衰有关,因为在公
元前3世纪以后一千多年中,先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解体后又是拜占庭帝国(即东罗
马帝国)统治着整个巴尔干或巴尔干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与佛教、伊斯兰教相
提并论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从反对罗马帝国的暴政到成为其统治工具,以后又伴
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而分裂。再往后,巴尔干半岛又被从小亚细亚半岛上兴起的土耳其奥
斯曼帝国统治了五百年。所所这些都在巴尔干地区居民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即信奉不同的宗教。
古代罗马原本是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的一小村落,后经过几百年的扩
张,最终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国。它的兴起与许多动人的传说连在一起。
相传小亚细亚北部有一个古城,叫特洛伊。该城的王子帕里斯在神的帮助下拐走了斯
巴达王麦尼劳斯之妻海伦。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统帅的希腊远征军围攻特洛伊城长达十
年,难分胜负。于是,希腊人的军师奥德修斯设了一个木马计,将在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
木马的腹中,然后佯装退兵。特洛伊人将木马当作战利品搬进城内。入夜,埋伏在木马腹
中的精兵出来打来了城门,里应外和,一举攻陷的特洛伊城。
据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李维撰写的《罗马史》记载,特洛伊城被攻陷之后,一部分逃出
来的特洛伊人在海上漂泊许久之后才在拉丁区这个地方上了岸,在这儿建立了小城,称阿
尔巴·隆伽。几代以后,国王努米托尔当政时,其弟阿穆利乌斯逐走其兄、杀死其侄并迫
使侄女蕾阿·西尔维娅去当不能结婚的维斯塔女祭司。然而,西尔维娅后来遭到了强暴并
且产下了一对孪生子,但她声称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是战神马尔斯。阿穆利乌斯监禁了西尔
维娅,命令奴隶将她的孩子扔到台伯河里。这两个孩子并没有被水冲走,先是被一只母狼
喂活,后又被一个牧人抚养,哥哥叫罗慕洛,弟弟叫勒慕。长大成人后,兄弟俩领导阿尔
巴·隆伽城人民起义,杀死阿穆利乌斯,然后在台伯河岸他们获救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新城
。可是,这座新需用谁的名字命名呢?兄弟俩发生了争执。最后,哥哥杀死了弟弟,用他
的名字将新城命名为罗马。
古罗马出现了之后,经历了王政(公元前753-510年)、共和国(公元前510-27年)
、和帝国(公元前27年到公元476年)三个时期。对外发动战争、进行领土扩张是古罗马,
特别是帝国时期罗马的重要特征。公元前三世纪初,古罗马就通过一系列战争基本上统一
的意大利;到公元二世纪中叶,又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等占领了迦太基(北非)、
马其顿和希腊以及西班牙等地区。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到安东尼王朝(96-196年)时,
罗马帝国达到顶盛,其疆域西起不列颠、西班牙,东到幼发拉底河,南抵非洲北部,北达
莱茵河、多瑙河。诺大的地中海也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于是便有了“条条大路通罗
马”的说法。
自从公元1世纪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之后,罗马人在这里“实行了统一的行省制,大
力扩建道路网,修筑守备城和军团兵营,发展经济,推广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在罗马人统
治的头200年里,巴尔干各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得到空前的进步。多瑙河流域成为产粮区
,半岛西部和中部办起采矿业;由于道路畅通商业活跃起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的都市
化有进展,除军营外矿区、集市、部族所在中心都成为聚会场所,在其周围出现了城镇、
输水渠道、大型公共浴池、剧院、寺庙等罗马文明的成果。经济生活的开展使原有居民摆
脱闭关自守状态,接受了拉丁语和罗马文化的影响。罗马人还给当地人士授以罗马公民权
,让他们参加政治活动和行政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督教传到了巴尔干半岛。
前面讲到,巴尔干的早期居民受希腊文化影响较深。就宗教而言,希腊的宗教和神话
是连在一起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神人同形同性”。众神都居住在那高高的奥林匹斯山
上,以雷电为武器维护着天地秩序的是众神之首宙斯,其下有女神希拉、火神和锻冶之神
赫费斯托、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迪美兹、商业和通讯之神赫尔美斯、美神和
恋爱之神阿芙洛提、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等等。与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城邦制度
相适应,古希腊并没有形成至高无上的宗教主宰。
古罗马则不同了,为了维护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精神统
治者。这就是基督教,不过它经历了从反对罗马暴政到维护其统治的转变过程。耶稣基督
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创始者,耶稣是本名,基督则为希伯亚语中的“救世主”。《圣经》说
,耶稣的父亲约瑟是个木匠,其母玛利亚从“圣灵”怀孕,将他降生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恒
。是否真有耶稣基督,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他是否是上帝的独生子,也不得而知。但是,
基督教确实在公元初兴起在罗马的东部,是从犹太教基础之上的发展起来的,以后迅速传
遍欧洲和北非。由于信奉者多为反对罗马暴政、为富不仁,主张平等、平均的下层贫苦人
民和奴隶,所以,早期的基督教具有反抗的性质。
开始时,罗马统治者采取了镇压政策。但是,随着有钱人入教数量越来越多并在教会
占据主导地位,基督教又创造了“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等新的教义,其反
抗性质越来越淡,到了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统治者开始利用基督教并将它作
为自己的统治工具,于4世纪定为国教。所以,罗马帝在它四处扩张的同时,也将基督
教传播开来。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希腊等早期居民都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基督教。
这时候的斯拉夫人还不知道基督教是何物,他们信奉的一直是多神教,既崇拜自然力量,
又敬重祖先,同时还供奉着灶神。
不过,罗马帝国对内的残酷专制统治和对外的大肆扩张了加剧了自身的衰败,284年戴
克里先建立将元首的称号正式改为君主之后,罗马帝国进入了后期。306年继位的君士坦丁
为挽救帝国的颓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建立了更完备的官僚机构,将帝国正式划分
为高卢、意大利、伊利里亚和东方四大行政区等等。由于看到历经战乱的意大利已经很难
再作为罗马帝国的中心,而财赋所出多在东方,再考虑到对多瑙河、叙利亚等地的控制,
君士坦丁330年将首都迁到原希腊旧城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所做的一切都没能阻止罗马帝国的崩溃。君士坦丁死后,先是最
高统治集团里出现内讧,接着各地人民的反抗运动不断,再往后外族接连侵入,罗马帝国
的内忧外患、芨芨可危。这样,罗马帝国395年在狄奥多西大帝死后终于分为东西两个罗马
。西罗马每况愈下,476年最后一个皇帝慕洛被奥多亚克推翻而灭亡。东罗马就是下面要讲
的拜占庭帝国,一直存在到1453年。
在罗马帝国一分为二的同时,基督教也发生了分裂。其实,自从被罗马帝国承认之后
,基督教内部就出现了分化,出现东西两派。东派传播在希腊语区,西派流行在拉丁语区
。罗马帝国分裂后,两大教派的分化也更加剧烈。以君士坦丁大主教为首的东部教会受制
于东罗马,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则与西欧封建社会相勾结,相互分庭抗礼。1054年
,君士坦丁大主教和罗马教皇互相宣布革除对方的教籍,基督教正式分裂。东部教会自居
为“正宗”,故称为正教或东正教,首脑称大主教;西部教会称天主教,或公教、罗马公
教、加特力教等等,首脑自五世纪起称教皇。后来,天主教中又分化出新教。
这样一来,巴尔干半岛及至整个东欧所受的外界影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大体上说
,受拜占庭帝国影响的东斯拉夫人和巴尔干半岛东部、南部的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
黑山人、马其顿人、希腊人等便信奉东正教;受西罗马影响的西斯拉夫人和巴尔巴干岛西
部、北部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阿尔巴尼亚人等便信奉天主教。这种教派的划分
对后来巴尔干半岛和整个东欧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东斯拉
夫信仰东正教、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不同,南斯拉夫人却是一半信仰东正教,另一半则
信仰天主教。这就使得南斯拉夫人内部各民族的关系更为难处。
拜占庭帝国在它所统治之处开始东正教的传教活动,而西罗马虽然灭亡了,但统治世
俗政权的天主教会的势力远远大于服从于世俗皇权的东正教会。代表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东
正教和天主教在巴尔干交汇,并通过民族冲突表现出来。南斯拉夫学者对此是这样认为的
:基督教的大分裂以巴尔干半岛为界,将南斯拉夫人分为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因此,“
我国人民处于东西方的分界线之间,当早就存在的东西方矛盾激化并向两极发展时,我国
人民的全部生活就受到这两股源流的影响。”
4)拜占庭帝国与塞尔维亚人的“文明摇篮”问题
拜占庭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扼守黑海、地中海、欧洲和小亚细亚之间的咽喉要
道,最早是希腊人于公元前7世纪建造的。史学界通常将330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至此并改
称君士坦丁堡视为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的开端。
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前后变化比较大,就其顶盛时期而言,是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幅
射到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地区。此后,巴尔干
半岛的民族、宗教形式便开始更加复杂起来了。
在斯拉夫人南下到巴尔干之后形成的诸多南斯拉夫民族中,有很重要的一支,它就是
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人主要居住在萨瓦河以南的多山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波斯尼亚??黑
塞哥维那和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以南的地区。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和外界的阻挠,
塞尔维亚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形成自己的统一国家。
在阻止塞尔维亚人建立统一国家方面,首先应提及的是比斯拉夫人稍稍晚一点南下到
巴尔干的保加利亚人。
保加利亚人的祖先是黑海草原的保加尔人,属游牧的突厥部落。南下到巴尔干之后,
他们联合一部分斯拉夫人(主要是塞尔维亚人)于679年大败拜占庭。根据681年签订的和
约,拜占庭承认了由保加尔人部落和塞尔维亚人部落联合组建的国家。由于保加尔人在其
中起主导作用,所以这个国家也被称为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塞尔维亚人臣服于保加利亚人
。尽管9-10世纪时在东部的拉什卡地区也曾建立过较大的部落联盟,也曾一度打败过保加
利亚人,但最终还是被保加利亚征服了。几个世纪后,1018年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被拜占庭
所灭,塞尔维亚人仍没能得到解脱,又成了拜占庭帝国的附庸。
相对而言,拜占庭对塞尔维亚人的统治要缓和得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塞尔维亚
人要求统一起来、摆脱外族的压迫和统治的愿望更加迫切。“从12世纪60年代起,斯提芬
·尼曼雅在拉什卡地区树立了政权。他联合其他公爵,与拜占庭展开长期的斗争,终于在
1190年获得对塞尔维亚独立的承认。”15又过了10年,斯提芬二世加冕称王,把所有的塞
尔维亚人统一起来了。这个统一的国家被称为塞尔维亚王国。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到了国王斯提芬·杜尚当政14世纪上半叶,塞尔维亚王国政治、
经济达到了顶盛时期。对外,杜尚趁拜占庭内忧外患之机,先后吞并了马其顿和阿尔巴尼
亚等地,并且于1346年4月将首都从拉什卡迁到马其顿的斯科普里,宣称自己是“塞尔维亚
人和罗马人的皇帝”,同时将王国改称塞尔维亚帝国。“杜尚把帝国分为两部分,马其顿
、希腊和阿尔巴尼由他本人直接治理;塞尔维亚本交由他儿子乌罗什治理,并授以国王的
称号。”
对内,为了以法律形式来巩固业已形成的封建专制国家,塞尔维亚王国的世俗和教会
贵族会议1349年在斯科普里通过了《斯提芬·杜尚法典》,几年之后,又编成的该法典的
补编。这个法典规定不仅规定了贵族如何占有土地,如:大贵族占有世袭领地,小贵族占
有军事采邑;不经过领主同意,国王、王后及王子不得剥夺、购买或交换世袭领地;而且
还规定了对反抗的农民和奴隶的严惩措施。
塞尔维亚王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凸起为时并不太长。领地分封制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倾
向,国家统一的确立和维持主要是靠强大的武力镇压,所辖领土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再
加上来自外部强国的威胁,14世纪末开始塞尔维亚王国便走向衰败。
如何看待这个塞尔维亚王国或塞尔维亚帝国?首先应当肯定,它的建立确实是塞尔维
亚人长期与异族进行不懈的斗争的结果,首次实现了塞尔维亚民族的统一,并且曾经还比
较强大,甚至连统治过塞尔维亚人的保加利亚都承认杜尚为宗主。16也可以说,这个时期
塞尔维亚人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但是,也必须看到,塞尔维亚王国与古罗马帝国、拜占庭
帝国、第一保加利亚王国以及后来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等一样,都是以对其它民族的征
服为前提的。比如,巴尔干半岛上的土著居民阿尔巴尼亚族,9世纪时被并第一保加利亚王
国所并吞,后又被拜占庭帝国统治。塞尔维亚王国达到顶盛时期,同样也没有放过它,将
它划成若干领地,分封给各位王公。
所以,提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历史和文化的摇篮”这样的命题时,17还应必须考虑
到在此之前已经生息了多少世纪的阿尔巴尼亚族,否则的话就会有失于片面。正因如此,
有的书比较公正地认为科索沃是“塞族人的摇篮、阿族人的家园”18;还有的书客观地讲
述了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的占地运动19。
另外,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王国到底是什么关系,也还值得研究。塞尔维亚王国建立时
政治、经济中心是拉什卡,后又是斯科普里。虽然15世纪时塞尔维亚人在科索沃这儿同土
耳其侵略者进行过著名的战斗,但是,这也很难与政治、经济中心等同起来。当然,不管
怎么说,在塞尔维亚王国顶盛时期,科索沃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5)安拉的教化
使巴尔干半岛民族、宗教问题更进一步复杂化的是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及其对该地区的
征服和伊斯兰化。
奥斯曼帝国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当塞尔柱
突厥于12世纪向外侵略时,他们也从中亚细亚呼罗珊地方向西迁移。塞尔柱突厥于12世纪
在小亚细亚一带建立鲁姆苏丹国,奥斯曼突厥部落加紧向小亚细亚迁徙。鲁姆苏丹国也在
蒙古军的袭击下解体。13世纪30年代,奥斯曼突厥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从鲁姆苏丹国手
中得到一块不大的封地,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萨卡利亚河沿岸,与拜占庭的领土接壤。他
的儿子奥斯曼(约1282-1326年)袭封之后,就宣布为独立公国。奥斯曼不断进行扩张,
占领鲁姆苏丹国的大部领土,并于1326年从拜占庭手中夺取了布鲁萨城,定为首都。这个
新国家后为奥斯曼帝国,在征服中建立这个国家的土耳人称为奥斯曼土耳基人。”
以后,奥斯曼土耳人不断地向外扩张。1453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灭了拜占庭帝国之后,将首都迁移至此改名为伊斯坦布尔。1529年攻陷了维也纳之后,奥
斯曼成为一个疆域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在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巴尔干半岛时,在塞尔维亚王国科索沃这个地方发生过两场激
烈的战役,科索沃因此名声大振。第一次科索沃战役1389年6月15日,对垒的一方是由苏丹
穆拉德一世率领的三万土耳其军队,另一方是由塞尔维亚公爵拉扎尔率领的塞尔维亚、波
斯尼亚、保加利亚和瓦拉几亚的两万联军。当双方战斗正处在胶着状态的时候,一名叫米
洛什·奥贝利克的塞尔维亚贵族佯装逃兵溜进土耳其军队大本营,用由毒药浸过的匕首将
穆拉德一世刺死在大帐之中。不过,土耳其军队在穆拉德一世的儿子统帅下,最终还是包
围了并打败了塞尔维亚的联军。拉扎尔也成了俘虏,后被处死。这次战役最终的结局是塞
尔维亚人不仅向土耳其称臣纳贡,而且保证要土耳其军队中服役。接着,土耳其人于1393
年征服了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1396年又在尼科堡附近大败匈牙利、波兰、捷克以及法、
德等国的骑士的联军。塞尔维亚王国于1459年正式并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
第二次科索沃战役发生在1448年10月17日,对垒的一方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
,另一方是由匈雅提率领的匈牙利军队。土耳其军队1446年在瓦尔纳打败了十字军以后,
穆拉德二世便率军进入摩里亚,迫使当地的希腊统治者向他俯首称臣。接着,他又带领大
军去攻打斯坎德培。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著名的民族英雄,在阿尔巴尼亚被奥斯曼帝国
征服之后,1444年率领300多名骑兵举行反土的武装起义,还联合各地的公爵建立了阿尔巴
尼亚联盟。匈雅提正是率领匈牙利的军队前来支持斯坎德培的,但在科索沃这个地方与穆
拉德二世遭遇,结果匈牙利军队大败。
两次科索沃战役都是反对奥斯曼土耳其人,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都在这里英勇
斗争过,科索沃对他们来说都是民族的圣地。然而,这个圣地在以后的日子里却没有将这
两个民族紧紧地连在一起,相反成了分歧的焦点。
从14世纪后半叶开始大举入侵巴尔干开始到15世纪末,土耳其人几乎征服的整个巴尔
干半岛,统治这个地区长达500年。
一手持剑,一手拿着《古兰经》的土耳其占领者,比起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更加
注重对巴尔干地区各民族心灵上的征服,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所占地区传播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也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7世纪起源于阿拉伯半岛,是
与基督教、佛教相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创始人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
语中,伊斯兰是指“顺从”;伊斯兰教所信奉的唯一神叫安拉,也称真主或胡达;斯兰教
的信徒中“穆斯林”,意为“顺从者”,即以“顺从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为已任。伊兰
教产生初期,主张取消血亲复仇,禁止高利贷,扶弱济贫,对于缓和阶级对立有很大的进
步意义。不过,在土耳其人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伊斯兰教在广泛传播到亚、非、欧的同时
也成了奥斯曼帝国对殖民地区进行精神统治的重要工具。
土尔其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之后,便实施改变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政策,在此之前,
当地居民一部分信天主教,一部分信东正教。其中,塞尔维亚人是东正教徒,而阿尔巴尼
亚人是天主教徒。不过,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占领者并没有采取强硬的做法,而是运用了
“软刀子”。根据奥斯曼帝国的法律,主要纳税人是那样被征服的异教徒。也就是,统治
的异教徒越多,帝国的财政越有保障。所以,“奥斯帝国没有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改变当地
居民的信仰,没有规定非信伊斯兰教不可,他们允许东正教、天主教的存在,但教徒必须
向当地政府缴纳人头税,而这种税款相当高,几乎使一般人无力承担得起。”但是,“如
果有谁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就可以免交此项税款。”21
对被征服者来说,改变宗教信仰无疑是一种减轻经济上重负的途径。不仅如此,改变
宗教信仰的人还可以免除政治上的迫害、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在巴尔干地
区有主要两部分人改信了伊斯兰教,成了穆斯林。信仰天主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再一次改变
宗教信仰,皈依伊斯兰,成为穆斯林;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一部分信仰东正教的塞尔
人也皈依伊斯兰,成为穆斯林。所不同的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穆斯林在相当长的
时期里并不是一个民族,仍是塞尔维
亚人,只是所信宗教不同。
这样一来,巴尔干半岛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所信仰宗教是两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三派(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如果说,各个民族、各种宗教能够平等地和睦相处
,那也就无所谓了,问题在于这些宗教的背后都是有着列强对异族征服的血腥。发生在10
96-1291年间的十字军东征在世界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原本是西欧的封
建主、意大利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的侵略性远征,可是打出的
旗号却是从异教徒(即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与想要掠夺新的领地、农奴
的西欧封建主和力图控制东部地中海商业的意大利商人不同,罗马教会参加十字军东征除
了讨伐伊斯兰教外,还盘算着要吞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和财源。
两次科索沃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督教两派与伊斯兰教的搏斗。
由于宗教信仰的彼此冲突,奥斯曼帝国在统治巴尔干的几百年里,也充分地利用了宗
教和民族矛盾。这一点在科索沃表现得十分突出。那些不肯改变宗教信仰,但又难承税收
重负的塞尔维亚人“纷纷迁徙到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这种长途跋涉在17世纪达到高
潮,历史资料表明,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约有三四万塞尔维亚人移居到哈布斯堡帝
国统治的匈牙利地区或亚得里亚海的克罗地亚地区。”另一方面,“土耳其统治者将流亡
者留下来的土地与房屋分给了改变了宗教信仰的阿尔巴尼亚人,并把居住在相邻地区的阿
尔巴尼亚人迁入科索沃。到18世纪,科索沃已成为阿尔巴尼亚人占多数的地区。据土耳其
1910年人口普查,科索沃省的阿尔巴尼亚人已经占当地人口的60%以上,其余为塞尔维亚
人、土耳其人和保加利亚人。”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巴尔干、南斯拉夫和科索沃的500来年里,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
亚族和塞尔维亚的穆斯林是受益者,而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则是受难者。原本仅仅是
一种信仰的宗教在大国的炒作下,成为控制弱小民族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罗马帝
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给东欧、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科索沃留下的不仅仅是天
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而是播下了各民族彼此间的纷争和相互仇视的种子。
6)战火中诞生的统一国家
从16世纪初起,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其突出表现便是长期受它统治的各民族纷纷开
始争取独立。19世纪上半期,由于土耳其在对外战争中连连失败,北非的埃及已经取得事
实上的独立,巴尔干半岛上的希腊和塞尔维亚也获得高度的自治权力。再往后发展,奥斯
曼帝国的日子更是一天不如一天。俄土战争失败后,土耳其1878年被迫签订《圣斯特凡诺
条约》,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独立,允许保加利亚实行自治,割让卡尔斯和巴
统给俄国。这样一来,它在欧洲(主要是在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土只剩下了马其顿、阿尔
巴尼亚和色雷斯了。23俄土战争之后,土耳其实际上已经沦为半殖民地,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一方面继续分割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另一方面加紧对土耳其的财政经济控制。奥斯曼帝
国虽然到1922年才以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凯末尔领导的新政府推翻为标志最终瓦解,事实
上它早就是一副空架子了。
然而,就在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岛的影响日益收缩的同时,德国、奥匈帝国、俄国、
意大利等列强加紧了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渗透和争夺。对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些小国来说,真
正的独立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以塞尔维亚为例,虽然在1878年就独立了并于1882年再
度建立了王国,但只是名义上的。“20世纪初,欧洲列强加剧了争夺巴尔干的斗争,致使
南斯拉夫生活在5个国家的统治、11个省政府和13种不同的立法制度下。”
面对诸多虎视耽耽的列强,巴尔干各民族在历史上首次结成同盟。1908年,奥匈帝国
利用土耳其发生内乱的机会宣布并吞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对奥匈此举极大不
满,于是便在俄国的支持下与黑山一起准备进行武装抗衡,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对陈
兵边境。后来由于日俄战争之后力不从心的俄国退却,奥匈帝国将波黑收归已有。在这种
情况下,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深感大国是靠不住的。1911年意大利和土耳其发生战争,结
果土耳其大败。塞尔维亚和保加
利亚利用这个机会于1912年3月签订了反对土耳其的同盟条约,5月希腊与保加利亚也
订立了相同的条约,8月黑山也加入进来。这样,巴尔干半岛上的四个小国结成了反对土耳
其的军事政治同盟。当然,在这个同盟的背后有俄国的积极支持和法国、英国的赞同。不
过,它们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这种同盟反对德国和匈奥帝国,而不是反对已成强驽之末的
土耳其。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国家首次、也是历史上唯一的反对共同的敌人。1912年10
月,土耳其拒绝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黑山首先宣战。接着,保加利亚、塞尔维亚、
希腊也陆续参战。半年之后战争以反对同盟的胜利而告终,除了伊斯坦布尔和色雷斯一小
部分之后,土耳其几乎失去了它的全面欧洲领土,实际宣告了土耳其人在巴尔干半岛上的
统治。
可是,由于各自参战的目的不同,战争的尘埃尚未落定,反土联盟内部便因分赃不均
峰烟四起。企图拆散巴尔干同盟的奥匈帝国唆使保加利亚与盟友反目为仇,塞尔维亚、希
腊、罗马尼亚则寻求俄国的支持。于是,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黑山、土
耳其为另一方于1913年6月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其结果,保加利亚投降,失去了在马
其顿和色雷斯的大部分领土。
对塞尔维亚人来说,两次巴尔干战争最大的意义是收回了被土耳其统治了500年的科索
沃。想到祖先在这里曾有过的辉煌和悲壮,塞尔维亚人感慨最多的大概是:无论如何,再
也不能让它丢了!然而,塞尔维亚人没有想到的,在以后的岁月里科索沃会给他们带来什
么,是运气,还是灾难?
巴尔干战争之后,巴尔干的政治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反土同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
之的是两个集团。一个是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另一个是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在它
们的背后是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各个大国都在巴尔干找到了代理人,这里形势异常的复
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其名著《大外交》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俄罗斯与正苦
于民族主义甚至恐怖主义派系林立的塞尔维亚绑在一起,而且因为没有什么可输的,所以
对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一点也不在乎。法国则对日俄战争后亟思恢复自尊的俄罗斯打下包
票。德国则对奥地利亟欲保护其斯拉夫省份,免于受俄国在背后指使来自塞尔维亚的煽动
,也做出同样的保证。欧洲各国自愿成为巴尔干各好斗国家的代理人。”
如果说,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半岛的占领、影响主要是依次
单独进行的话,其范围除了领土控制外,还特别注重民族和宗教的征服,那么,第一次世
界大战之前则各大国或大国集团对巴尔干的渗透和干预,其焦点完全是各自的实际利益,
为了得到这些利益,不同的大国都采取支持不同的巴尔干国家的做法。所以,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战火是从巴尔干燃起来的。
现在波黑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是波斯尼亚的首府。
它地处在波黑东部一块狭长的谷地当中,周围群山环抱,米梁河穿越市区。在萨拉热窝市
区,有两处不同凡响的景点。一个是在发电厂门口矗立着的一尊大理石白色塑像,它便是
中国人民十分熟悉的瓦尔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是南斯拉夫人进行反抗法西
斯侵略者战斗的最激烈战场之一。瓦尔特这位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最后就牺牲在这个发电
厂门口。
另一个景点是普林西普桥。这座桥原名叫拉丁桥,它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914年6月
28日,为了征服波黑人民,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并把塞尔维亚人作为假设
敌。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还特意偕妻子前来检阅这次演习。不甘再忍受异族压迫耻
辱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气愤不过,于是策划了一起谋杀行动。当斐迪南夫妇检阅完军事
演习、在波斯尼亚总督和萨拉热窝市市长的陪同下一起返回萨拉热窝市政厅的途中,埋伏
在路旁的一名塞族青年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向斐迪南夫妇乘坐的汽车投了一枚炸弹。由于稍
稍迟一点,这枚炸弹只炸伤了一名随从。然而,事情就没有就此结束。当斐迪南夫妇乘车
从市政厅返回经过拉丁桥的时候,另一名塞族青年普林西普飞身上前,开枪击毙了斐迪南
夫妇。后来,南斯拉夫为了纪念这位热血青年,把这坐桥更名为普林西普桥,在桥头上树
起一个纪念碑,上面嵌着他的一双据说是他留下的脚印。
拉丁桥上的枪声终于将战争的“潘多拉匣子”打开了。维也纳希望利用这个机会,“
跟塞尔维亚人来个一劳永逸的清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则建议:“要末现在就清算,要
末永远不算”,“必须消灭塞尔维亚人,就是在现在”。267月23日下午,奥匈帝国政府向
塞尔维亚政府提出了最后通牒,28日正式宣战。俄国随即宣布它不能对此坐视不管,立即
开始军事总动员以示对塞尔维亚人的支持。31日,站在奥匈帝国一边的德国政府分别向法
国和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停止军事总动员和要求法国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俄
国拒绝了德国最后通牒并于8月1日对德宣战,法国也以军事总动员来回答德国。8月3日德
国对法国宣战,4日支持比利时中立国地位的英国对德宣战。以后又有其它一些国家卷入战
争之中,这样,
4年3个月又3天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全面爆发了。
在这场有三十多个国家参加、卷入相当于世界总人口75%的13亿多人的第一次世界大
战中,死伤达3000多万,交战国家的经济损失在2700多亿美元。“许多城市和乡村变成了
废墟,大批工厂、铁路、桥梁和房屋被毁坏。各国经济紊乱,通货膨胀,物价高涨,赋税
加重,人民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27这次战争是由奥匈帝国欺辱塞尔维亚人直接引起的
,所以,塞尔维亚人在这场战争中无疑也要蒙受重大损失。然而,福祸相依,战争也给塞
尔维亚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战后建立起了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
在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俄国于1917年10月爆发了革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领导工人阶级夺取了政权,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受十月革命的鼓舞,巴尔
干半岛各民族人民也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1918年10月,塞尔维亚、斯洛文
尼亚、克罗地亚等地的国民委员会宣布自己是奥匈帝国境内斯拉夫人的最高机构;11月,
塞尔维亚军队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2月,以卡拉乔治维奇为君主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
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宣布成立并脱离哈布斯堡王朝。1921年6月,王国立宪会议通过
了《维德节宪法》(有的书也译成《圣雄多夫节宪法》),正式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王国国
体。1929年1月,由于议会上发生枪杀事件,国王亚历山大发动政变,解散国民议会,废除
宪法,取缔一切政党,实行君主军事独裁统治,将国名更改为南斯拉夫王国。1934年10月
亚历山大国王遇剌身亡,新组建的以帕夫莱亲王为首的摄政委员会和新政府都采取了新法
西斯的政策。
7)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与大塞尔维亚主义
抛开国家政体不说,在1918年以后的22年里,无论是“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
洛文尼亚人王国”,还是南斯拉夫王国,确确实实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基本上奠定了
以后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基础。在以往数百年、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南斯
拉夫民族主要是受制于人,12-14世纪出现的塞尔维亚王国大体上是单一民族的。这两个
王国则不同了,不仅包括了所有的南斯拉夫各民族,甚至还包括了像科索沃阿尔巴尼亚这
样的异族。国家虽然统一了,可是,问题也就跟着产生了。
前南斯拉夫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萨格勒布大学政治系教授、南共联盟中央社
会调查中心主任杜尚·比兰吉奇博士70年代曾写过一部洋洋50余万言的《南斯拉夫社会主
义联邦共和国史纲》。在这部书中,他讲了这样一段话:“民族间冲突激化的根本原因之
一就是在于大国霸权思想加速了民族继续得到发展与加强的进程本身。把一个中央集权式
的国家强加给多民族的共同体,这现在是,今后将是南斯拉夫王国政治制度危机、特别是
国家体制危机的原因。”28这里虽然是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着的南斯拉夫王国,实际
上,后来的南联邦和南联盟也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科
索沃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南联盟的战争了。
比兰吉奇所讲的大国霸权思想指的就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它有哪些表现呢?
比如,1918年成立统一国家名字叫“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
,这种非常繁琐、冗长的名字本向反映的就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和与此相适应的民族岐视。
对此,中国学者也作了深刻的剖析:“新成立的南斯拉夫国家是在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
解体的基础上,以塞尔维亚王国为核心而组成的,它联合了长期分隔的南斯拉夫各民族。
新国家本来应当大力贯彻民族平等的政治,妥善解决民族间的历史纠纷,消除隔阂和分岐
,增强民族团结。可是以卡拉乔治维奇王朝为首的执政者却否认不同民族的存在,抹煞现
实生活中的民族矛盾,提出‘一个国家,一个国王,一个民族’的口号,认为南斯拉夫只
存在有三种称呼(即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统一民族’,说黑山
人是塞尔维亚人的一支,马其顿是南塞尔维亚人,而穆斯林则是宗教信仰问题,不是民族
的标志。因此认为南斯拉夫基本上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只存在人数不太多的若干少数
民族。于是在国家结构形式上强制推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不实行联邦制,并用形式上的
公民平等来代替民族平等,而实质上则是实行大塞尔维亚霸权主义政策。”《维德节宪法
》最大特点就是否认不同民族的存在和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
比如,政府和军队的重要职务主要掌握在塞尔维亚人手中。比兰吉奇写道:“残忍的
政治暴力是大塞尔维亚资产阶级统治的主要工具。几乎整个国家机器,特别是重要的领导
职务均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例如在二十四届政府中(1918年至1929年),塞尔维亚人任总
理的占百分之九十七,任国防部长的占百分之百,任内务部长的占百分之九十二,任外交
部长的占百分之八十三,任司法部长的占百分之八十七,直至1941年前夕,军官团主要由
塞尔维亚人组成,1941年时,在一百六十五名军官中,有一百六十一名是塞尔维亚人(包
括黑山人),两名克罗地亚人和两名斯洛文尼亚人。”30至于非南斯
拉夫民族,在国家政府中更是没有任何地位了。这种政权结构表面上是维系了中央集
权制的国家,可实际上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不平等,由此而产生的民族离心力更强、各民
族对统一国家的认同感更弱。
比如,与政治上塞尔维亚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状况相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也主要
是维护塞尔维亚人的利益,对其它民族则采取了排挤或轻视的政策。“1919年实行币制改
革,统一国内的货币,规定原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流通的克朗按4:1的比率兑换第纳
尔,但按实际购买力1第纳尔还不及1克朗。这使得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资产阶级和广
大人民受到巨大的损失。1919年2月政府实行土地改革,1100万农村居民中只有21·2万农
户获得土地,其中绝大多数是塞尔维亚人。1919年~1929年修建的铁路、公路和桥梁,4\
5在塞尔维亚,一小部分在马其顿和科索沃。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南斯拉夫,为了
解决农民的困境,决定由农业银行发放优惠低息贷款,1930年全部贷款的一半以上发给塞
尔维亚。1932年春国内最大的银行之一克罗地亚第一储蓄银行由于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而破
产。”31经济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基本前提之一,而南斯拉夫统一国家从一开始建立
就不是采取有效政策来缩小各民族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相反,通过强化塞尔维
亚的做法来扩大这种差距,统一国家的基础也因此而大大削弱了。
再比如,在宗教信仰方面,这个时期的南斯拉夫国家对塞尔维亚人所信奉的东正教给
予特别的关照,拥有比较大的权利和利益;而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所信奉的天主教
却享受不到这些权利和利益;至于说阿尔巴尼亚族和波黑塞族穆斯林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更
谈不上了。
当然,人们会说,这个时期的南斯拉夫的国家是封建专制性质的,参与执政的也都是
资产阶级政党。在这样的国体下,似乎出现大塞尔维亚主义和民族岐视就不足为怪了;似
乎一俟国体改变、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切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样
的看法是肤浅的。诚然,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会为消除上述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创造良好
的条件,可还应看到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都有它的延续性,好的方面如此,不好的方面也是
如此。
何谓政治文化呢?1987年出版的一本“世界公认的迄今最具权威的政治学学术工具书
”是这样解释的:它是“关于一种旧观念的相当新的解释。它与决定着一个民族或集团政
治行为方式的文化、精神、情绪或价值观的概念有关。它和政治分析本身一样由来已久。
亚里士多德曾描述过促成政治稳定或变革的‘心态’,伯克则认为‘习惯凝聚’会影响政
治机构的运行。托克维尔、戴西和白哲特都将政治价值观和情感置于他们政治稳定和变革
的理论中的显著位置。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直到最近还在论述‘民族特性’和‘传统’在
决定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32中国大百科全书则更明确地写道:政治文化是“客观政
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
政治价值观等。如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
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制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都
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上述解释好象是干巴巴的,但如果把它同东欧、巴尔干、南斯拉夫、科索沃的过去和
现在联系起来,就会越琢磨越有味道,就会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一切又都有一定的
历史必然性。“心态”、“情感”是千百年历史的一种沉淀、积累,延续,对它们的“净
化处理”是非常之难的。
8)民族分离主义与南斯拉夫被瓜分
如果说在此时的南斯拉夫民族情感、民族心态在塞尔维人那里表现为一种优越感的话
,那末,它们在其它民族那里必然表现为分离倾向和分离行为,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各民族
对统一国家的认同程度越来越低。不仅如此,“由于这个国家实行大塞尔维亚沙文主义政
策,压制其他弱小民族,蔑视了其他民族的感情和上千年的历史,常常表现出令人难以置
信的骄横,引起了其他民族,尤其是克罗地亚人的愤怒。”
1921年6月,南斯拉夫制宪议会通过《维德节宪法》时,投票赞成的占议员总数的53·
22%,反对的占46·78%,而持反对态度的议员主要是斯洛文尼亚族和克罗地亚族议员。
此时,议会里各政党之间的争斗在很大程度上是各民族之间的较量,所以有时就会产生不
可思议会的政治行为。1928年6月20日,激进的黑山族议员普尼沙·拉契奇在国民议会中开
枪打死了克罗地亚农民党议员久拉·巴沙里切克和巴弗莱·拉迪奇,同时将农民党领袖斯
特潘·拉迪奇打成重伤。血案发生后,农民党便领导克罗地亚族的工人、学生和市民等不
断地进行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黑山之间的民族对立最终导致亚历
山大国王在1929年1月6日宣布废除宪法、解散议会、实行独裁专制,禁止和取缔了一切“
旨在改变现存制度或具有宗教和民族性质”的政党组织,严惩一切“反国家的政治活动”
。为了突出大塞尔维亚主义,亚历山大还将国名改为单一的南斯拉夫王国,把原来的33个
州改为9个行省,塞尔维亚人在其中的5上占有多数。
在民族对立加剧和塞尔维亚王国实行高压政策情况下,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也采取了
暴力恐怖的做法。逃到国外的克罗地亚民族主义分子1929年在意大利法西斯的支持下建立
了乌斯塔沙组织。乌斯塔沙在克罗地亚语中是“起义者”,它的礼仪和服饰完全仿照意大
利的法西斯党。显而易见,这个组织是直接反对塞尔维亚王国的,并且带有法西斯政党的
性质。1934年10月9日,乌斯塔沙分子在马赛剌杀了访问法国的亚历山大国王。以后,南斯
拉夫王国在保罗亲王摄政时虽然与克罗地亚农民党领袖就解决克罗地亚、防止南斯拉夫再
遭肢解等问题进行过协商并达成了初步协议,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南斯拉夫被占
领而没有付诸实施。
另一个对后来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是本书主题的民族问题就是科索沃的阿尔巴亚族。
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人长期处于异族的统治和压迫之下,直到19世纪30-40年
代才开始进入“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1912年12月英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俄国、奥地利等六国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阿尔巴尼亚为独立国家,但必
须处于国际监督委员会的管辖之下,由德国人威廉·维特公爵担任国家元首。不过,这次
会议以及1919年召开的凡尔赛和会都把科索沃划归了塞尔维亚。不难看出,本来人数就不
算多的阿尔巴尼亚人又被他成为两部分,也是大国之间争斗和交易的结果。阿尔巴尼亚族
没能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为巴尔巴干半岛也留下了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科索沃虽然重新回到了塞尔维亚人手中,但此时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为信奉伊斯兰教
的阿尔巴尼亚族。在过去的500年间饱受土耳其岐视之苦的塞尔维亚人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如何对待阿尔巴尼亚族呢?“1919-1941年期间,南斯拉夫王国统治者对科索沃的阿尔巴
尼亚人进行了岐视与迫害,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报复措施,将许多阿尔巴尼亚人驱
逐到土耳其,让其他地区的斯拉夫人移居到科索沃。他们加强宣传阿尔巴尼亚人不是科索
沃的土著居民,是外来者,因而在各方面给予岐视,许多基本公民权利被剥夺。这种岐视
与迫害,剌激了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使他们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民族统一的
激进情绪。”
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南斯拉夫民族与阿尔巴尼亚族之间这种无止无休的冤冤相报的
做法,除了不断加深彼此之间的仇恨之外,更为外族的入侵和统治创造了机会。
1941年3月24日,南斯拉夫王国摄政的保罗亲王在法西斯德国的威逼下派首相与外交部
长前往纳也纳,与法西斯签订了条约,加入轴心国。此举引起了广泛的反对。26日晚,南
斯拉夫军人发动政变,逮捕了首相、外交部长,将保罗亲王全家流放。新继位的国王彼得
二世不仅宣布同法西斯签订的条约无效,而且在4月5月与苏联政府签订了友好互助条约。
希
特勒和墨索里尼对此大为震怒,于4月6日不宣而战,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大规模进攻
。17日,南斯拉夫最高统帅部宣布投降,国王和王国政府流亡英国。
南斯拉夫投降后,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瓜分的南斯拉夫,除了对抵抗者
进行镇压之外,在所占之地采取了利用南斯拉夫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的做法
。
纳粹德国纳粹德国支持乌斯塔沙分子在克罗地亚、波黑及斯雷姆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
“克罗地亚独立国”。该政权在克罗地亚境内进行大规模的恐怖活动,屠杀了60多万塞尔
维亚人、犹太人,还配合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击队作战。“乌
斯塔沙分子在所谓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建立的恐怖政权具有法西斯秩序的所有因素。从帕韦
利奇接管政权的时候开始,他就立即仿效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法律,制定了关于种族属性、
保护克罗地亚人民的雅利安血统和荣誉、禁止使用基里尔字母、排除‘外来语’对克罗地
亚语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扩大它同塞尔维亚语的区别的各项法规。最黑暗的方面是他企图
建立一个纯粹的克罗地亚民族(乌斯塔沙分子把穆斯林族也列入了克罗地亚民族,并把他
们视为‘最道地的克罗地亚人民’的一部分),为达此目的,他们就要把居住在克罗地亚
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百九十二万五千名塞尔维亚人迁走一部分、同化一部分、杀
掉一部分,并要消灭四万名左右的犹太人和吉卜赛人。”
意大利法西斯则在巴尔干半岛南部扶植了一个大阿尔巴尼亚,除了阿尔巴尼亚以外,
还包括南斯拉夫南部的科索沃大部分、马其顿的西部和黑山的一小部分。“由于阿尔巴尼
亚人民与塞尔维亚人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以至于在法西斯入侵科索沃的时期并未遭到阿
尔巴尼亚人的反抗,相反当地居民对于加入统一的大阿尔巴尼亚感到格外的兴奋。”
克罗地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的所做所为反过来更激起塞尔维亚人的仇恨。“就在极端
的乌斯塔沙分子大肆屠杀塞尔维亚人的同时,忠于塞尔维亚国王的极端‘切特尼克(塞语
就是义勇军之意)’分子也对其他民族展开了屠杀。他们认为:‘所有的克罗地亚人都要
对斯塔沙的罪行负责。他们全部都是把南斯拉夫交给德国人的乌斯塔沙分子和卖国贼。’
他们还说:‘对克罗地亚人、穆斯林和一切其余的人都应当加以最严厉的惩罚,而在受到
某种报复以后,必须完全向塞尔维亚人屈服。’”
多么可怕的复仇心理!
对于上面所讲的一切,比兰吉奇有一段非常深刻的总结,即使站在今天的高度来看也
是相当精辟的。他说:“1941年对南斯拉夫的占领和瓜分是在南斯拉夫各民族发展的历史
时刻发生的,当时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首先由于南斯拉夫王国奉行的不平等政策已经恶化
。民族资产阶级未能把民族动力用于建立比较和谐的关系方面,反而在相互争斗中助长了
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气焰。大塞尔维亚的资产阶级宁愿‘同意’南斯拉夫王国的垮台,
也不愿意对建立平等关系的要求做出合理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进步的民族意识之
外,还出现了误入岐途的极其反动的民族意识。”
第二章:五十年风雨
● 孔寒冰
从1945年11月29日立宪会议宣布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南联邦)1成立,到1
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统一的、多民族
的南斯拉夫整整在东欧、在巴尔干存在了47年;如果从1943年11月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
解放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决定建立各民族平等的联邦制国家算起,它在东欧、在巴尔
干整整存在了49年。就凑个整数,把它算成是50年吧。
这50年对于南斯拉夫各族人民来说,仍旧是极不平常的,前进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坎
坷不平,外部的大国压力从来没有断过,内部的民族问题也没有断过。就后者而言,科索
沃问题最为典型,伴随着南联邦的始终,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一直就没有能
够得到解决,而且时有恶化。所以,当南联邦已不存在的时候,科索沃问题便以空前的规
模发展起来,成为科索沃危机,再往后发展便世纪末这场灾难空前的科索沃战争。
与不了解以往的一千年,就不能理解今天的南斯拉夫、科索沃一样,不了解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50年,也不能理解今天的南斯拉夫、科索沃。
1)南联邦的酝酿与潜伏的民族危机
目前的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起的,科索沃危机又是由科索问题发展而来的。
所在切入正题之前,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科索沃问题,指的是科索沃这里的民族问题,具体讲就是阿尔巴尼亚族要求从南斯拉
夫分离出去。西方学者吉尔勒认为:“如果一个民族被整个地包含在现存的一些大国的疆
域内,就必然使民族主义运动每次都成为分离运动,并且如果同一个民族的成员所占据的
地区与一个以上的国家相邻,肯定要对国家的疆域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重新划定。”2由于
民族的主体是相邻的另外一个国家,再加上阿尔巴尼亚与塞尔维亚人由来以久的种族、宗
教冲突以及长期的历史恩怨,所以科索沃的这种民族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科索沃危机,指的是由于上述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而潜伏的危险祸根。这种危机有一
个量上的逐渐积累过程,并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时涨时低。
科索沃战争,主要是指的是以美英为首的北约今年3月以来对南联盟持续不断的狂轰滥
炸,当然这也包括此间或此前发生的南联盟武器与科索沃阿族解放军之间的武装冲突。战
争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
武装冲突,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
从问题到危机、再从危机到战争有着必然的内在的逻辑。战争往往从危机开始的,而
危机往往又是从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引起的。东欧、巴尔干、科索沃在民族、宗教等方面可
能比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具有矛盾与冲突基础,有它们进一步激化的温床。二战结束以后
,南斯拉夫再一次统一起来之后,如何认识和处理科索沃的民族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各
民族之间对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的认同感也显得更为重要。
遗憾的是,南联邦从成立之日起在这两方面就没有良好的开端。为了说明充分地说明
这一点,让我们从南联邦的建立谈起。
南斯拉夫最高统帅部投降之后,法西斯国家瓜分了南斯拉夫:“德国割去斯洛文尼亚
北部;意大利取得卢布尔雅那和斯洛文尼亚的其余部分,意大利还分得许多岛屿和达尔马
提亚沿海的一些重要地段,对名义上独立的门的内哥罗(即黑山??引者)实行军事管制;
保加利亚并吞了马其顿和塞尔维亚南部的一些地区;匈牙利得到多脑河上富饶的巴其卡省
和北部较小的梅久穆列和普雷科穆列地区。”3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王逃
跑了,政府投降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克罗地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依附的德国法西斯和意大
利大法西斯,奋起高举反抗法西斯的民族解放大旗的是铁托领导的共产党。
南斯拉夫共产党于1919年4月在贝尔格莱德成立,当时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1
920年改称共产党,1952年11月召开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又将党名改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
盟(简称南共联盟)。南斯拉夫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是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年5月
25日,铁托出生在克罗地亚的库姆罗韦茨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中,早年当过五金工人。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铁托在喀尔巴阡山前线同沙皇俄国军队作战时成为俘虏并被带到俄国
。十月革命以后,铁托在苏俄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1920年回
国后又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党,1934年任南共克罗地亚省省委委员、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
局委员,1937年当选了南共中央总书记。
法西斯对南斯拉夫侵略开始后,南共中央于1941年4月15日发表了《告南斯拉夫全国人
民书》,号召各族人民:“不要意志沮丧,要加强自己队伍的团结,昂首挺胸,去迎拉最
严重的打击。南斯拉夫的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将坚持斗争,直至胜利。永远站在反对侵略
者的人民斗争的第一线。就是在这一斗争中暂时失利的情况下也不要一蹶不振,因为新的
世界正是在这一血雨腥风瓣帝国主义战争中诞生,帝国主义的战争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将永
远铲除。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真正独立的基础上将要建立一个自由的、兄弟友爱的共同体
。”
接着,南共中央又成立了以铁托为首的军事委员会,建立起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击队
,由铁托任总司令。12月底,铁托又组建了正规的抵抗法西斯的武装部队??无产者第一旅
,在德意等法西斯的猖獗进攻的艰苦环境中领导人民进行抵抗斗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共产党领导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壮大,1942年秋天时已达到15万多人。1950年12月,铁托就
南斯拉夫军队建立九周年与米兰·日日利少将和米洛拉德·亚乌科维奇少校谈话时说:“
在整个战争时期,无产者第一旅始终同其他无产者旅一起完成最重要的任务。它走过的道
路是光荣的。无产者第一旅的建立表明这是我们的一个很成功的想法。无产者旅是我军的
胚胎。”
在反抗法西斯、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过程中,铁托领导的南共还十分注重政权的建设
,将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初,南共在各解放区建立
起实际上是行使政府权力的人民委员会(也称民族解放委员会)。紧接着,1942年11月,
各解放区的各族人民代表在比哈奇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宣布成立全国性政治代表机构??南
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投降之后,南共加快了政权建设
,其主要举措就是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于1943年11月29日在亚伊策召开了第二次会议
。
这次会议建立南斯拉夫联邦的第一步,它通过了《关于在联邦原则的基础上建设南斯
拉夫的决定》。这次会议宣布:人民解放委员会是南斯拉夫最高的立法和代表机构,是作
为整体的南斯拉夫的各族人民和国家享有主权的最高代表;成立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
作为具有人民政府全部特点的执行机关;剥夺流亡政府所拥有的权力,禁止国王彼得和王
国政府成员返回南斯拉夫。
关于各民族在未来国家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关于在联邦原则的基础上建设南斯拉
夫的决定》明确写道:“在各民族均有自决权、包括分立或同其他民族统一的权利基础上
,根据三年共同的人民解放斗争期间所表明的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真正愿望,和这一斗争
所形成的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南斯拉夫反法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做出下
述决定:
……为了实现南斯拉夫人民的主权原则,使南斯拉夫成为各族人民的真正祖国,并在
任何时候都不做任何霸权主义集团的领地,南斯拉夫要根据联邦原则来进行建设,而这一
原则将保证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的完全平等,即
保证塞尔维亚人民、克罗地亚人民、斯洛文尼亚人民、马其顿人民、黑山人民及波斯尼亚
和 黑塞哥维那人民的完全平等。”
虽然这个决定中也宣称将保证各少数民族的所有权利,可是没有具体提及任何一个少
数民族的名称。不仅如此,上面规定“完全平等”的民族中也没有这些“少数民族”,也
就意味着这些“少数民族”不能够与它们平等。
这里涉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民族?划分“非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
的”的标准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怎样?
民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西方政治学中没有单独的概念,而是与种族、国家概
念混用。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对民族概念解释最权威的当属斯大林的一段话,即“民
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
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6关于种族、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马克思主
义政治学权威的看法是这样的:“民族不同于种族,种族是以人的体质形态上所具有的某
些共同遗传特征(肤色、眼色、发色、血型等)为标志,属于人类学和生物学范畴。而民
族则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传统文化和心理素质为特征,属于社会学和历史学范畴。
同一种族的人,通常形成为许多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的人,往往包含有不同的种族成分
。民族也不同于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疆界和
民族聚居区域,有时是一致的,形成单一成分的国家;但多数情况是不一致的,在一个国
家的地域上居住着众多民族的情况相当普遍,而同一民族的人们分散在几个、十几个,乃
至几十个国家的现象亦非罕见。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单一民族的国家只
占少数。”
由于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种族的等多方面原因,即便是同处一个国家里的各民
族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甚至冲突,这就是民族
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差异。马克思主义在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一个
基本观点是:“民族大小,应该一律平等;民族只有发展上的先进和后进之别,而无优劣
、高低、贵贱之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有多方面的聪明才智,都是人类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然而,从南联邦开始酝酿成立时,南共实际上对南斯拉夫境内的民族作了一种大概在
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划分,即分为“主体民族”或“正式的民族”和“少数民族”或“其
它的民族”两类。“一类是nations(塞文原文为narodi),指主体民族在南斯拉夫的民族
,即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另一类是nationalit
ies(塞文原文为narodnosti),指社会是南斯拉夫邻国的民族的成员,包括阿尔巴尼亚人
、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罗马尼亚人等。”
这种划分带有最大的问题就是民族的政治地位不同,具有很强的民族排他性。事实上
,从人口数量上的看,有的主体民族人数并不多,有的少数民族的人数并不少。太早的人
口统计数字作者没有看到,但根据1971年南斯拉夫的人口普查,在全部2050万人中,五个
主体民族的人数是:塞尔维亚人为840万,克罗地亚人为480万,斯洛文尼亚人为170万,马
其顿人为120万,黑山人为60·8万;而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阿尔巴尼亚人,有130万,
也就是多于马其顿人和黑山人。10所以,中国学者认为将nationalities视为“少数民族”
并不完全符合情况;而西方学者罗宾·雷明顿更尖刻地提出:“尽管大讲兄弟情谊和平等
,‘信用差距’对共产党的南斯拉夫的决策却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南斯拉夫的不同民族对《关于在联邦原则的基础上建设南斯拉夫的决定》有不
同的反映。斯洛文尼亚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于1944年2月,克罗地亚反法西斯人民解放
委员会于5月,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于7月,黑山和博卡反法西
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于8月,塞尔维亚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于11月,先后作出决定批准了
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在亚伊策作出的决定。
但是,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是1942年建立起反法西斯游击队的,但对这个决定却十
分不满。“1943年12月31日、1944年1月1日和2日举行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人民解放委员会
代表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该决议包含自决的原则立场和只有通过并入阿尔巴尼亚的途径
方能实现该 原则的想法,因此受到了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反对。”不仅如此,1
944年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并且成立了军政府,宣布禁止塞尔维亚人和黑山返回科
索沃,但后来被南斯拉夫军队镇压了下去。这样,“有关科索沃地位的最后决定是在1945
年7月8日至10日举行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的会议上通过的,会议决定
,把这一地区加入民主联邦南斯拉夫的联邦单位??塞尔维亚,并享有自治地位。”12从当
时的背景看,科索沃阿族被迫作出这种决定,是多么勉强和多么不情愿。可是,到底怪谁
呢?在责任方面,大概谁都逃脱不了。不过,更多的还是沉重的历史遗产。
美国学者丹尼森·拉西诺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事实上同时发生了
三种战争,在战争中个人与集团的联合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一种是反对德国、意大利和其
他占领者的民族解放斗争,另两种为国内战争:一是南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战争,一是复旧
派和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和政治经济体制的革新派之间的战争。于是这个故事就包含了各
种成分:既有荷马式的巴尔干史诗,又有战争各方一些领导人的希腊式的悲剧,而且它还
是一本研究在不发达国家中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教科书。”
不管怎么说,南联邦还没正式诞生的时候,科索沃问题就潜伏在里面。
2)集权时期国家结构的悖理
南联邦正式建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1945年8月7-10日,南斯拉夫反法
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三次会议,并将自己改组为南斯拉夫临时国民议
会;同年11月11日,在南共纲领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阵线在立
宪议会大选中获胜;11月29日,立宪议会第一次会议宣布:南斯拉夫废除君主立宪制、建
立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任命铁托为联邦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1946年1月31日,立宪议会
通过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宪法》将这一系列政治成果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下
来。立宪议会以后也就成了国民议会或联邦议会,是南斯拉夫的最高权力机关。
在一个国家中,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叫作国家结构。国家结构分为两大
类,一类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即若干个行政区域构成一个具有单一主权的国家,它包括中
央集权制国家和非中央集权制国家;另一类叫复合制国家结构,即按照协议联合起来的国
家联盟,它包括联邦制和邦联制。联邦制就是由若干个联邦单位组成统一国家,是复合制
最基本的形式,而邦联制则是由两个以上的享有独立的外交主权的国家为达到政治、军事
、经济或贸易等共同目的而结成的国家联合。
一个国家究竟采取什么的国家结构形式,往往取决于它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
民族、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由于民族、宗教以及历史等因素,战后的南斯拉夫实
行的联邦制,应当说是符合它的国情的。根据亚伊策会议的决定,南联邦有6个联邦主体,
即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它们称为
共和国。在塞尔维亚这个最大的共和国中,建立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即伏伊伏丁那自治
省,另一个是科索??梅托希亚自治区。也就说,此时的科索沃是一个比伏伊伏丁那还低的
三级单位,直到1963年科索沃才由“区”升格为“省”。
欢??谡?ㄗ橹?绞缴希?狭?钤?945-1950年间又采取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做法,各个联邦
主体的自主权限很小。为什么会这样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战后诞生的所有其它社会主
义国家一样,南斯拉夫也照搬了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也称斯大林模式,根据起来说,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纯粹的、非
商品的、非市场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军事共产主义实践相结合。实现
这种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不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不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富裕程度,更不
是国家政治制度上的民主化,而是以行政手段对社会各方面的控制程度。其最大的特点就
是的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性。
斯大林模式也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关的著述也很多。14如果将做一下归纳整
理,对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
经济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与此相适应,在阶级结构上除工人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
之外,苏联已不存在其它阶级了;非均衡的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
业,在重工业中又优先发展军事工业;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所谓指令性,
是指国家的计划具有法律效力,国有企业由国家经营,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品供
销、价格等统统由国家规定,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这种经济与商品经济完全对立,认为
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解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必须保证国民经济中的公有部分战胜私营部分;
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决策权、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配权
全部集中在中央,党和政府通过发布命令、作出决议的办法和采取行政组织手段,与各企
业和经济组织发生关系,组织社会经济生活。
政治方面,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国家机构从属于党的领导机关,党的领
导机关实际上是直接管理国家,党内实行的是总书记个人集权;领导干部自上而下的委派
制和终身制,选举制形同虚设。民主成为说好不说坏的奉承和机械的举手程序,人民的监
督权限日益缩小,行政官僚替代了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安全机关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各
种社会团体的作用明显弱化等等;个人迷信盛行。在苏联无疑就是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最初开始于1929年斯大林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上到党政首脑,下到平民百姓,都在各种场
合、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对斯大林歌功颂德,大搞造神运动。
除此之外,斯大林模式在对外关系上还表现为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起来,恪守
"一国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两个平行市场"教条,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
状态之中。
南联邦在建国初期照搬的苏联模式,主要表现是:
第一,1946年1月31日立宪议会通过的宪法就是以苏联1936年的宪法为蓝本的。其中规
定:人民政权的性质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劳动人民的政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国家所有
制、合作社所有制和私有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进行土改、限制私有土地份额等。
南共和南联邦另外一个重要领导人爱德华·卡德尔对此讲道:“十月革命及其整个进
一步发展的传统,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而展开的斗争,以及我们当时所处
的国际局势,这些都是因素,促使我们的宪法在很大程度上,至少就形式而言,是苏联宪
法的翻版。”
第二,国家政权、军队、国家安全和警察完全掌握在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手中,处在各
国家机关领导岗位上的几乎都是共产党员。
第三,1947年4月,议会通过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47年至1951年国民经济发
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法令》。这个计划的重点就是建设重工业,要求五年内工业生产必须增
加5倍,而农业则增加1倍。
第四,农村大搞合作化运动,把农民当作“资本主义残余”来消灭。1945-1948年,
南斯拉夫的合作社分别有154、280、638、1217年。1949年1月南共发出关于合作社的指示
后,就猛增到6238个,1950年增加到6913个。
所以,无论是南斯拉夫学者,或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学者,都一致地认为这一时期
的南斯拉夫联邦实行的中央集权制,或中央集中主义,即“将国家组织或其他政治机构和
社会机构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全部地或大部地集中和掌握在中央机关手里……不允许任何地
方自治、任何自上而下地下放职权。下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职权很少,自主性和主动性很小
。”16这样一来,南斯拉夫这个联邦制的国家就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政治现象,很多人用八
个基数词对它进行了这样的概括:一个政党和一个领袖,即南共和铁托;二种文字,即使
用拉丁字母和基里尔字母;三种官方语言,即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
其顿语;四种宗教,即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和伊斯兰教;五个主体民族,即塞尔维亚族
、克罗地亚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和黑山族;六个共和国,即塞尔维亚共和国、克
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和黑山
共和国;七个邻国,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
利;八个“联邦单位”,即六个共和国再加上两个自治省。
如此这般概括是否完全符合事实,也还值得推敲,比如,南斯拉夫人信奉的到底是四
种宗教还三种宗教、到底是八个联邦单位还是六个联邦单位。不过,这样生动的概括至少
说明了南斯拉夫的国家结构和政权形式等方面的矛盾性。“关于民族问题,在南斯拉夫战
后初期社会发展的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矛盾,令人吃惊的不合乎逻辑。南共在
联邦原则上建立起新南斯拉夫,同时它又实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不可能建立的全盘中央
集权体制。”
这种矛盾性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在民族问题上,特别是在科索沃的民族问题上尤为
突出。对阿尔巴尼亚人来说,压抑感由于自主性小、自治性差而更加强烈;对塞尔维亚人
来说,优越感由于集权性大、集中性强也更加强烈。当然,由于中央政府拥有无限的权力
和强力机构,阿尔巴尼亚等少数民族虽有不满和怨气,却也显得无可奈何。
其实,在南联邦建立期间,科索沃阿族要求独立不成之后,就退而求其次,要升格为
共和国。但是,南联邦却采取强硬的政策,坚决不同意。在这方面值得提及的一种思潮和
一个人物。尽管南斯拉夫、科索沃复杂的民族问题并不能归于某种思潮或某一个人,但突
出代表者总还是有的。
这种代表思潮就是“一元主义”,也称政府主义,是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理论基础。它
与联邦主义不同,要求国家的绝对统一,管理职能完全归中央机关,权力在组织上是统一
,而体制在结构上是不可分散的。前南斯拉夫的舒瓦尔博士对此曾这样评价说:“就一元
主义观点和态度而言,不管是有意或者习惯和善意的反应,都可以发现把民族划分为‘大
的’和‘小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国内最好的’和‘不可靠的’,‘居于
领导地位的’和‘居于辅助地位的’,‘居于核心的’和‘居于外围的’,等等。
换言之,一元主义就是大民族对小民族搞霸权主义的内在倾向,是使各民族一体化的
倾向,大民族在其中吸收并同化小民族。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我们把一元主义视为民族主
义的危险式”。
这个代表人物就是亚·兰科维奇。兰科维奇长期负责南联邦国家保安和南共的组织工
作,1953年以后还担任南联邦副总统。1966年7月1日,南共联盟中央在布里俄尼召开的第
四次全会指责他将保安机关置于党和国家之上,长期不受党和国家的监督,甚至滥用国家
保安机关的职权。除了这些罪名之外,在处理民族问题,特别是对待科索沃阿族的态度上
,兰科维奇也采取了极其强硬的做法,是“一元主义”的主要坚持者。1966年9月,塞尔维
亚共盟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国家保安局的某些部门所从事的种族歧视和不法行
为,特别是对待阿尔巴尼亚族,是极端沙文主义的做法,他们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南共联盟
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规定,削弱了我们共和国的共盟盟员和劳动者迄今努
力在保障小民族全面的、平等的社会主义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3)科索沃问题的初期发作
在中央高度集权的背景下,科索沃问题直到60年代中期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局面还
算稳定,但决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科索沃问题在两个方面越积累越多。
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战后整个时期,科索沃的发展一直比南斯拉夫其它
所有地区都缓慢。科索沃的社会产值按1947年人口计算是南斯拉夫平均社会产值的四分之
四十九,而1953年为百分之五十二。但是,从那时以来,科索沃一直处于落后状况,1957
年的社会产值下降为南斯拉夫平均社会产值的百分之四十二,1962年为百分之三十三。19
64年,斯洛文尼亚国民收入按人口计算是七千一百八十八第纳尔,而科索沃为七百三十第
纳尔,几乎只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尽管那一年科索沃达到了1947年南斯拉夫国民收入的平
均值 。”21另外,在60年代中期,每南斯拉夫平均13个居民中有一个在社会所有部门劳动
,但是,阿尔巴尼亚族每17人中才有一个,塞族则每4人中有一个,黑山族第3人中有一个
,土耳其族第7人中有一个,其他民族也是4人中就有一个。
另一方面是政治参与程度差。南斯拉夫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战斗报》1970年5月19日
登载的一篇文章指出:“阿尔巴尼亚人进入国家机关和在军队里担任领导是相当困难。他
们进入中央政权机关的人远比其他民族的人要少得多。例如,在联邦官员中来自科索沃的
有九人,来自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有五十六人,来自黑山的有五十四人,来自克罗地
亚的有三十九人,来自马其顿的有三十七人,来自斯洛文尼的有三十九人,来自塞尔维亚
的(本土的)有八十二人和来自伏伊伏丁那的有十五人。”
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科索沃地区与其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与其它民族的巨大差
距。这就是列宁和斯大林多次论述过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实质和
根源。尽管科索沃问题由来久远,但是,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南联邦如果能能够注
重各民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发展,问题可能就会好得多。列宁和斯大林是世界上第一
个多民族折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许多论述还是值得回味的。列
宁是这样讲的:“在民族问题上,夺得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的政策不是象资产阶级民主制
那样从形式上宣布民族平等”,而是要“清除资本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不信任和隔阂的一
切痕迹”;22斯大林则以苏联为例更明确地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民
族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消灭过去遗留下来的某些民族的事实上的落后性(经济的、政治的、
文化的),使各落后民族有可能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赶上俄国中部。”23当然,苏联
本身在民族问题上也没有处理好,但这更加证明了列宁、斯大林所讲的这些话的重要性。
科索沃问题与南联邦结伴而来,虽然有休眠并无消除,而且在不断地积累、发展。于
是,到了60年代末,科索沃问题终于爆发了。
其背景是什么呢?
从直接原因上看,1966年7月召开的南共联盟八届四中全会撤销了兰科维奇党内外一切
职务,10月召开的八届五中全会又将他及其同伙清除出党。兰科维奇等人的罪名之一就是
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实行的种族歧视政策。24与此同时,一元主义和中央集权主义等主
张也都受到的批判。
但是,还有更深远的原因,这就是南斯拉夫1948年与苏联闹翻、并被欧洲九国共产党
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之后,面对以苏联为首的其它东欧国家经济上的封锁、政治上的高压
和军事上的威胁的形势,逐渐改变了苏联模式而走向的一条政治和不结盟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种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非集权化、非集中化。
先看经济方面。1950年6月,南联邦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劳动集体管理国家经济企业
和高级经济组织的基本法》,简称《工人自治法》。该法宣布变国家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
,国营企业的一切生产资料不再属于国家,而属于全社会、特别是属于全体劳动者。在此
基础之上,企业的生产经营由全体职工远记名投票选出的工人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管理
委员会来管理。在生产者必须直接管理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思想指导之下,1964年4月
,南联邦国民议会又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经济制度和基本方向的决议》,将工人自治
推向了社会自治和联合劳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有
更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这样一来,劳动者就从中央集权主义和官僚主义下解放出来,直
接生产者
在再生产过程中得以独立地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寻找最合适的实现社会进步途径。
25在农村,农民可以自愿地退出或解散生产合作社,废除农产品征购制,取消指令性的农
业计划。
再看政治方面。与经济的自治制度相适应,南斯拉夫逐渐地建立直自治的政治制度。
1946年,南斯拉夫宣布实行联邦制的时候,最高权力机构联邦议会由联邦院和民族院组织
;1953年实行工人自治后,联邦议会的组成有所调整,民族院与联邦院合并,另增设由生
产、运输和商业部门的职工选出来的代表组成的生产者院;1963年又把生产者院改为经济
院、文化教育院、社会福利院、组织政治院,分别由各个系统的劳动者和群众政治组织的
代表组成。由于这些地方利益共同体的出现,自治也扩大到了政治领域。但与此同时,民
族院的地位被大大地削弱。在这种情况下,1967年、1968年,南联邦又两次修改宪法,加
强了联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不仅扩大了共和国的自主
权,而且也使自治省拥有了联邦组织因素的地位。1971年的宪法修正案又设立联邦主席团
作为国家集团元首,主席团主席由南联邦总统也就是铁托担任,副主席由各共和国和自治
省的代表轮流担任。
可以从许多方面研究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以中国为例,50-60年代把它当作修正主
义来批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呢???三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就是最典型的文章。
这个时期出版了大量有关南斯拉夫经济政策和政治的制度的译著,都是供批判专用的灰皮
书。80年代以后,中国又掀起了研究南斯拉夫热潮,但已不再是批判修正主义,而把它当
成社会主义改革的先驱来研究,所以现出版有关南斯拉夫的译著许多都成为正规的出版物
了。
如果从民族关系角度看,南斯拉夫实行自治,也就是对各联邦主体下放分权、对各非
共和国的民族也是放松控制的过程。正是在这样条件下,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索沃问题
才“脱颖而出”,成为南斯拉夫政治生活中的焦点。
从根本上说,这时期科索沃问题还是集中表现在阿尔巴尼亚族人以不种方式要求提高
科索沃和自己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1968年,科索沃共盟自治省委员会(即南共联盟科索沃的地方党组织)书记韦利·德
瓦在同《共产主义者》周刊编辑谈话时提出,联邦中央政府在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同时,应
当保证“尽可能迅速地阻止扩大科索沃和我们共同体的其他地区发展中的差别。如果这一
点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共盟就应从其纲领中取消有关必须缩小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别的立场
。”
问题如果仅仅限于经济方面可能还好解决,很快就回到最重要之点,即民族文化上面
去了,于是便出现了阿尔巴尼亚人在南斯拉夫是一个大民族(主体民族)还是一个小民族
(少数民族)讨论。阿尔巴尼亚族另一个政治领导人法迪尔·霍扎提出:“阿尔巴尼亚科
索沃民族并不存在,世界上只有一个阿尔巴尼亚族,它在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内,我们
是这个民族的一部分……在南斯拉夫我们是一个小民族……这丝毫不会使强调各民族的特
征问题受到怀疑。”26所以,在以后的几年中,科索沃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实际步骤。如
1969年4月,首府普里什蒂纳召开了一次“语言咨询会议”,提出“全体阿尔巴尼亚族应该
有一种语言、一种文字,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1970年普里什蒂纳大学建立并且用阿尔
巴尼亚和塞尔维亚两种语言进行教学。
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也好,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教学也好,归根到底是到争得整个民
族的平等权。这种平等权能否真正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科索沃的政治地位。在南联
邦内,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共和国与自治省之间的差别不言而喻的。比如在联邦院22
0名代表中,每个共和国可能选派30名,而自治省只能选派20名;在民族院的88名代表中,
每个共和国可以选派12名,而自治省只能选派8名。所以,1968年11月27日,阿尔巴尼亚在
科索沃许多城市包括首府普里什蒂纳都举行了游行示威,要求将科索沃升格为共和国。在
这过程中,还发生了塞尔维亚族与阿尔巴尼亚族之间冲突。这是战后二十多年来科索沃问
题第一次以如此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对南联邦中央政府提出的“最尖锐、最直接的挑
战”27
其实,南联邦这个时期出现民族问题还仅限于科索沃。1969年8月,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与南联邦之间围绕着如何分摊建设南斯拉夫公路的国际贷款问题上发生了激烈冲突,前者
认为后者严重地损害了自己的民族利益,甚至要挟联邦政府下台。同年,克罗地亚共盟提
出,国家中央集权制已经成为发展自治的主权障碍,要求在南斯拉夫社会的发展中必须考
虑各民族的特点。这种观点当时被视为民族利已主义并威胁了国家的统一。
如果将在科索沃、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地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就不难看出,
南斯拉夫存在的各种民族问题在沉寂了多年之后都开始显现了。科索沃问题不过是其中之
一。
面对着危机四伏的局势,南联邦一方面坚持不对各共和国或自治省做实质性的让步,
如同意科索沃升格为共和国等等,但是另一方面也力图使问题不要进一步扩大化,采取措
施来安抚它们,给予更多的、更大的自主权。因此,1971年制定的宪法修正案之后,南联
邦又加紧制新宪法工作。1974年2月21日,南联邦颁布了第四部宪法。
在少数民族地位和权利方面,这部宪法规定:
法律和社会政治共同体的章程以及联合劳动组织、其他自治组织和共同体的自治文件
,保证在某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在官方使用中实现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平等,并规定
实现这一平等的方式和条件;
保障每一个少数民族为了行使表达自己的民族性和文化的权利,自由使用自己的语言
和文字,发展自己的文化,并为此而建立组织和享受宪法规定的其他权利;
保障公民表达民族归属的自由,表达民族文化的自由以及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
由。公民没有义务表明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也没有义务确定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任何
宣传或推行民族不平等以及任何煽动民族、种族或宗教的仇恨或不和的行动,都是违反宪
法和应受惩处;
各少数民族的成员,仿照宪法和法律,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以及与行使公共权
力的国家机关和组织交涉时,有权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成员在各个
共和国和自治省的领域内,依照有权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
这样的措施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和那些非主体民族
不满情绪,稳定的社会。从这个角度说,这些措施是成功的;但另一方面,它也在某种程
度上又激活非主体民族要求实质上的平等甚至独立的希望,引起社会的进一步动荡。从这
个角度说,这此措施又是不成功的。看上去,这种解释似乎是矛盾的,然而几十年来南联
邦所发生的又如何不是矛盾的呢?在各民族不能从根本上以平等相处、心存芥蒂、情感难
以相容的大的背景下,应急性的、落后于现实发展的各种措施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如
果这部宪法在二十年前通过,情况或许要好得多。
4)、走向危机
可以将南联邦比作一艘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一条船,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是摇橹
的船工,铁托就是掌舵的船长。尽管船工们各怀心事,但无奈船长的权威,还得听他的口
令向前划。可后来,掌舵的船长没有了,这艘还能不能行驶、该怎样行驶呢?
1980年5月4日,南共联盟终身主席、南联邦终身总统铁托去世;在此前不久,1979年
2月10日,南共联盟和南联邦另外一个重要领导人卡德尔去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战后
的南斯拉夫各民族是以他们俩,特别是铁托为轴心而聚在一起的。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
是因为铁托是南斯拉夫独立的一面旗帜。是他,30年代出任南共总书记后首先将党的领导
机构从莫斯科迁回国内,其目的就是摆脱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控制;是他,40年代初在反法
西斯斗争中,身先士率,与人民一起与法西斯进行浴血奋战;是他,40年代末期,顶住了
苏联为首的共产党情报的压力,也拒绝了西方的诱惑而领导南联邦走上的不结盟的道路;
还是他,50年年代中后期又顶住了几乎世界所有共产党批判的压力。连曾积极参加过这种
大批判的毛泽东后来都说:“铁托是铁,不怕压”。29所以,铁托成了南斯拉夫独立的象
征,因而在南斯拉夫有着无人可以替代的威信和权威。
另外,铁托和卡德尔都不是塞尔维亚,前者是克罗地亚人,后者是斯洛文尼亚人。这
是否也说明点什么呢?近几年国内外也有人说铁托时期对塞尔维尼人也实行了压制的政策
,“南共联盟第一号人物铁托和第二号人物卡德尔,分别是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
他们实行抑制塞尔维亚的政策,1946年,人为地变更共和国版图,将塞尔维亚的一部分领
土划归克罗地亚,引起塞族不满。1968年有意提高塞尔维亚境内的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
个自治省的地位,使它们成为‘准联邦单位’,1974年又将其变为正式‘联邦单位’。19
71-1974年,铁托和卡德尔还清洗了4万多名塞族党政干部,并片面强调各民族一律‘机会
平等’,实行‘轮流坐庄’的原则,严重损害了占总人口40%和土地34%的塞尔维亚的利
益,埋下了了民族矛盾的祸根。”
铁托和卡德尔应不就该这样做,暂不做评价;也不可否认,铁托在南斯拉夫的民族政
策上至少有失误的地方。不过,这里想说明的是,铁托确实是战后几十年来南联邦的主要
维系者,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果真,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首先从科索沃以冲突的方面爆发,并且一步
一步地朝着民族危机方向发展。
1974年颁布了新宪法、大大地提高了科索沃自治省的自主权力和地位以后,科索沃同
样也没有完全静下来,而是时常发生阿族人小规模的闹事,到1979年又有进一步恶化的趋
势。在这种情况下,87岁高龄的铁托来到了科索沃,亲自解决此事。在普里什蒂纳发表的
讲话中,铁托除了要求科索沃不要单纯地发展原料工业,还要发展加工工业,全国要继续
大力帮助科索沃尽快地赶上其它发达共和国之外,特别强调了民族团结和警惕民族主义分
子。正是在这里并且就民族问题,铁托留下了他的政治遗嘱:“在我们这里,兄弟情谊和
团结是最重要的。你们不要让那些试图破坏你们的团结的各种预言家们钻进来。因为,正
是这一团结才使你们能如此顽强地斗争并取得成功……国外有人总希望南斯拉夫各族人民
产生不和以
便捞到什么好处,他们夸大、歪曲我们的每一个困难。……不应该忘记在我们国内有
破坏兄弟友情和团结的情况,科索沃也有。科索沃也遇到民族主义者、伊里登主义者(即
民族统一论者??作者注)和敌对教会分子以及其他思想敌人的加紧活动,在多民族的居民
中进行挑拨离间。”
讲完这番话后二个月,铁托就卧床不起,1980年5月4日去世。
1981年3月11日,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发生大规模的阿族骚乱。这次事件的最初起因
是普里什蒂纳大学的学生们嫌学校食堂伙食不好,先是在校园进行抗议并举行小规模的示
威游行。后来,大学生们走出校园、到了街上之后,事态就进一步扩大了,所抗议已经由
学校的伙食不好转向最敏感的科索沃的地位问题,很快地就变成了政治性的事件,从首府
扩展到自治省的其它地区,参加者已经主要不是学生了。示威者提出了“要社会主义不要
资本主义”、“要科索沃共和国不要自治省”、“我们是阿尔巴尼亚人而不是南斯拉夫人
”等激进了口号。32这些示威游行及其口号所反映的无疑又是要求科索沃升格为共和国,
要求阿尔巴尼亚人独立等由来以久的情绪和要求。
开了这个头,科索沃几乎再无宁日。
“自1981年以后,科索沃的局势就再也没有平静过。据普里什蒂纳官方报纸《再生报
》1987年7月1日报道:‘1981-1986年间,15万多科索沃人受到过警察询问;5万多人受到
过惩罚或谴责;7000多人被捕入狱(包括近千名未成年人);1234人被判处20年徒刑。同
一时期,在有40多万阿尔巴尼亚人居住的马其顿,有1300多人被监禁。’又据大赦国际对
南斯拉夫的报道:‘1982年的594起政治犯逮捕中,64%牵涉到阿尔巴尼亚族成员。1975-
1985年这10年间,南斯拉夫共有35例死刑判决,其中仅在科索沃就有16例。’1987年10月
和1988年,南斯拉夫联邦政府两次派军队进驻科沃。1989年3月联邦政府在科沃下戒严令,
1990年2月21日至3月10日再次实行宵禁。”
不难看出,从80年代开始,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要求升格为共和国、要求独立的力
度加大,手段也更加激烈。南联邦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强硬,甚至不惜用武器来进行镇压,
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之间矛盾也进一步加深。在这方面,有这样一些事件:
1986年1月15日,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人在报纸上发表由2000人签名的呼吁书,反对阿尔
巴尼亚族的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倾向;
1987年4月24日,当时任塞尔维亚共盟中央主席的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在科索沃对向
他控诉日益增长的阿尔巴尼亚族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塞尔维亚人表示坚决支持,“谁也
不敢杀死你们”;
1988年10月17-21日,阿尔巴尼亚族人在科索沃的许多城市举行反对塞尔维亚民族主
义的示威游行;
1989年2月,阿尔巴尼亚族的矿工举行罢工,抗议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政治领导人被撤
职;3月28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对宪法第9-44条的修正案。根据这个修正案,1974年
宪法赋予自治省的部分立法、管理和司法权力被收回。迫于压力,科索沃自治省议会也通
过了这个宪法修正案。当天,科索沃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并且造成22名示威者和2名警
察死亡。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不能用轻飘飘的民族问题来说明发生在科索沃的事态了,而变成
了沉甸甸的民族危机了。而且,反抗与镇压之间的这种“浮球效应”使民族危机不断的发
展,塞阿两族之间真地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就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一日,我在北京大学南门旁边“风入松”书店买了一个被称为
“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政论名著之一”??《政治的罪恶》。此书是根据伦敦费希尔·安
文出版公司1898年版译出,作者为法国人路易斯·博洛尔。联想到塞族与阿族之间历史上
的恩恩怨怨,书中的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狼与狠之间不会互相残食,但人类却不是
这样……每一种动物以另外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敌人,但是人类的最大敌人却是人类自
己。”34与此相联系,我又想起马尔科维奇在《黑夜与白昼》里讲的一句话:“遇到大雪
的时候,连狼都聚在一起”。
面对过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等等诸多的共同敌人,生
存在东欧、南斯拉夫、科索沃的各族人民为什么没能和睦相处呢?
5)联邦落日
船长和舵手没了,接着船工便因争权夺利而撕破面皮打了起来,于是,船就不能再向
前行驶了。此时大海上又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于是,这只船便翻了。
这不这要编童话,南斯拉夫就是如此退出历史舞台的。
如果说,前面讲的上千年的历史过程所揭示的是南斯拉夫这艘航船的各位“船工”彼
此不能同舟共济的根本原因的话,那末,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就是就是导致南斯拉夫倾覆的狂风暴雨。这也是科索沃危机加剧加剧并转变成科索沃战争
的的历史背景,须要不吝笔墨加以说明。
英国《泰晤士报》特约评论员约翰·理查森在评价本·福凯斯的《东欧共产主义兴衰
》一书时说:“同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一样,东欧的共产主义制度是应该永世长存的,然
而它却不幸在瞬间消失了。东欧共产主义既是一部辉煌的史诗,又是一出令人感伤的悲剧
。”36为什么造成这场悲剧?国内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各有各的说法。认为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实施结果的有之,说是民主社会主义这艘“特洛
伊木马”搞的也有之,但是更多的人主张是由苏联东欧国家自己没搞好,自毁长城。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似乎更应该从这个角度来总结,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外因
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哪没搞好呢?就共性的方面而言,一是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提高不大。
总体上说,苏联不如美国,东欧不如西欧。而且,似乎不不仅仅是“不如”的问题,而相
差甚远的。仅以苏联为例,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57·9%,1983年则下降到
55·7%;80年代初,工业方面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55%,而农业方面的劳动生产
率仅相当于美国的12%;在能源耗费上,每生产一个国民收入的可比单位,要花费比美国
多2·2倍的石油、3·7倍的铁、3倍的钢和2·9倍的水泥。37人民长期生活在短缺经济的危
机之中;二是民主、法治制度不健全。党内没有竞争机制,选拔领导干部不是择优挑选,
优胜劣汰,而是靠后台、凭关系;官僚主义盛行;高级领导人独裁专制,搞夫妻店等等。
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政治参与热情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挫伤。
这些弊端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这种社会主义模式。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那样:“正是
这种体制模式成为阻止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像在苏联国内出现的工业
化道路、集体化道路、破坏法制、不尊重人的社会价值等严重偏差,在东欧各国都重复出
现。”38长期以往,面对着苍白的现实,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和
信心逐渐在淡化和消退。这些因素在所有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剧变的重要原因。
但是,对于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还有比较特殊民族问题方面的原因。其中,
最为典型的就是苏联和南斯拉夫。
苏联的解体最初就发端于一些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苏联也是由各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
邦制的国家,1922年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俄罗斯、乌克兰、南高加索、白俄罗斯等四个加盟
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于1925年,塔吉克于1929年加入苏联;1936年南加高索加
盟共和国为分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三个加盟共和国,同时原来低一级的自治
共和国哈萨克、吉尔吉斯升格为共和国;1940年,摩尔达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
维亚被强行并入后,苏联最终拥有15个加盟共和国。
1978年,生于苏联格鲁吉亚、后移居到法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埃莱娜.卡雷尔.唐科斯出
版了一本轰动当时的书,名字就是《分崩离析的帝国》。作者在书中认为:在苏联面临的
所有问题中,最急需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是民族问题;苏联在民族问题已经陷入危机,非
俄罗斯民族反对"一体化"和"俄罗斯化",宗教的复苏已同民族斗争结合起来。虽然在
苏联"不存在民族独立运动",但各少数民族同中央政权的矛盾日益尖锐,苏联当局将象
沙皇俄国一样,"无法走出民族问题的死胡同"。39十年以后,唐科斯所预言的成了现实
,这个帝国正是在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声中瓦解的。
1987年8月,也就是苏德条约签订48周年之际,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的首
都同时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抗议苏德条约和关于这三个国家加入苏联的决定。二年
之后的8月29日,三国的民族主义组织??人民阵线在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共产党领导人的支持
下,联合举行了规模更大的抗议苏德条约的行动。这次行动称为"波罗的海之路",200多
万人手拉手形成长达600多公里的人链。在15分钟的持续时间里,抗议者高唱三国独立时期
的国歌,高呼"俄罗斯人从波罗的海滚出去"的口号。三国参与这次活动的居民达到40%
,可见规模之浩大。也是在1989年,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于7月率先通过了主权宣言,宣布
它的法律高于苏联的法律。
进入到1990年,波罗的海三国争取独立运动更加高涨。首先,共产党独立。立陶宛共
产党于2月、爱沙尼亚共产党于3月、拉脱维亚共产党于4月宣布建立独立的党组织,不再受
苏共控制。然后,宣布国家独立。立陶宛于3月首次进行了自由选举,结果是产生了苏联境
内第一个非共产党人控制的最高苏维埃。第二天,新的最高苏维埃就正式宣布立陶宛独立
,并且改国名、换国微和变国旗。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也于3月通过了向独立过渡的宣言。
拉脱维亚最高苏维埃于5月通过了关于恢复该共和国独立的宣言。
与此同时,苏联的南高加索地区也起狼烟,其中,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加盟共和
国之间的领土纠纷日益严重并升级为武装冲突。面积4400平方公里的纳卡自治州位于阿塞
拜疆境内,人口18万多,其中80%左右是亚美尼亚族,其余的是阿塞拜疆族和格鲁吉亚族
。1921年成立自治州以前,纳卡地区曾属亚美尼亚。从宗教信仰上说,阿塞拜疆人是穆斯
林,信奉伊斯兰教,而亚美尼亚人和格鲁吉亚人信奉基督教。因此,占人口大多数的亚美
尼亚族一直要求脱离阿塞拜疆管辖,提出将该州划归亚美尼亚,但阿塞拜疆坚决反对。19
88年2月,纳卡州人民代表苏维埃自行通过决议,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引起阿塞拜疆族的激
烈反对,随即发生两族之间的流血冲突。对于这样的决议,亚美尼亚共和国最高苏维埃通
过决议同意接收,而阿塞拜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则认为是非法的。以后,纳卡州的两族之间
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共和国支持下冲
突越来越激烈。到1989年底,双方动用了现代化的武器展开激战,范围也向周边其它
地区扩展。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对于联盟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关系关注得并不多。随着政治体制的
改革、思想上多元化和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民族分离、民族纠纷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戈
尔巴乔夫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到民族问题上来。一方面,为了平息少数民族的不满,戈尔巴
乔夫许诺重新划分联盟和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权限,在维护联盟存在并在联盟拥有国防、
军事、外交和经济重要部门的前提下,扩大加盟共和国对内政治、经济的自主权;另一方
面,对于各民族的独立行动实施高压政策,1990年1月对纳卡州实行紧急状态,派8万多联
合部队前去维持秩序,3月派军事进驻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并进行经济封锁。
1990年6月10日,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通过了主权宣言,规定俄罗斯联
邦宪法和法律在其全境居于首要地位。俄罗斯的这种做法不仅拆掉了苏联的主要支柱,而
且在其它加盟共和国中间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乌兹别克与摩尔多瓦于2月20日、乌克兰于
7月16日、白俄罗斯于7月27日、土库曼和塔吉克于8月23日、哈萨克于10月25日、吉尔吉斯
于12月12日发表了独立宣言。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苏联正式解体于1991年底,但
实际上在1990年底已经接近名存实亡了。"40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过程就像从苏联解体克
隆出来的一样,略有不同的是场面上更为火爆,是在血与泪中完成的。
1989年,在东欧其它国家以改变执政的共产党的名子、性质和社会地位为标志的政治
剧变的冲击下,南共联邦于10月召开的全会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纲领》,宣布放弃一党
垄断地位和在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可是,这样做的结果非但没有给南斯拉夫带来预期的
政治稳定,相反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动荡不安。1990年1月提前召开的南共联盟第十四次代表
大会本来是想寻求摆脱困境的办法,可是,斯洛文尼亚共盟的代表要求将南共联盟改组为
由各个独立自主共和国的共盟组成的联盟,在这个要求没有被接受的情况下,他们便退出
会场,大会被迫中断。5月大会再次复会时,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三个共和国的
共盟拒绝派代表出席。南共十四大最终也没能够正常举行,筹备委员会最后只好建议将党
名改为民主社会会,以民主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1991年1月,南共联盟将全部权力移交给
1990年11月成立的“南共联盟??维护南斯拉夫运动”。至此,已有70多年的历史、执政45
年的南共联盟退出历史舞台。这也意味着共产党在南斯拉夫的消失。
作为统一国家的主要维系者的南共联盟瓦解后,各共和国的共盟在1990年纷纷改变自
己的名称,去掉身上的共产党的色彩。斯洛文尼亚共盟改称斯洛文尼亚共盟??民主改革党
,同年10月又改名为斯洛文尼亚民主改革党;克罗地亚共盟先是于2月将党名改为克罗地亚
民主改革党,后又于11月改称民主纲领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盟于5月改名为波黑共
盟??社会民主党;马其顿共盟也于5月将?趁?奈?砥涠倜裰鞲脑斓常蝗???枪裁嗽蛴?月与塞
尔维亚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合并而成立了塞尔维亚社会党。所有这些党在改名后,都重
新制定了纲领和路线,宣布将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
经济上实行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
在接下来的多党制大选中,除了塞尔维亚社会党和黑山共盟之外,其它几个共和国由
共盟演变而来的党派全都落马失利,政权落入主张独立的民族主义政党手中。这些党上台
后,便加紧脱离南联邦的步伐。在这方面,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是先锋,最早在萨瓦河
上吹响了独立的号角,于1991年6月25日同时宣布脱离南联邦;马其顿也不甘落后于9月上
旬举行全民公决投票,也宣布退出南联邦独立;波黑共和国的议会在塞族议员抵制的情况
下也于10月通过了声称自己是主权国家的《波黑主权问题备忘录》,1992年2月底举行了脱
离南联邦的公民投票。南联邦剩下的两个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至此,南联邦一分为五,南斯拉夫的统一国家不复存在了。
读了前面讲述的复杂历史过程,就没有必要再讲南联邦解体的原因或根源了,在特定
内部外部的环境中,一切都似乎是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写到这里,我的心已经不由得沉
重起来,再往下写会更不轻松。
社会主义自三位“托马斯”(即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人托马斯·康帕内拉和
德国人托马斯·闵采尔)起到马克思、恩格斯多少先驱者荜路蓝缕、苦心求索追求的目标
和理想,不管是“乌托邦”、或是“太阳城”,或是“千年王国”,或是“每个人的自由
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不管叫什么,一切都应当是美好的,至
少不能重复资本主义出现的各种弊端。不幸的是,十月革命以后诞生的斯大林社会主义模
式,在很大程度上非但没有能实现社会主义本来的目标,反而将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一些弊
端夸大了,最终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里的全面失败。当然,必须强调指出,这里讲的失败
是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失败。
一本书写道:铁托是共产党人,他一生致力于创建自己的理想王国,希望建立一个公
平、民主、自治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然而,“铁托这个理想国,随着他的去世而受到
很大冲击和破坏。经济渐渐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老百姓生活每况愈下,人民怨声载道;官
场黑暗,领贪污腐化成风,所谓的轮流掌权实则变成轮流发财、渎职;曾被掩盖和淡化的
民族矛盾日益突出,过去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战友,一下子变为仇敌,明争暗斗
。恐怕死了的铁托也难以瞑目,毕竟十几年后所发生的一切确实离他的理想国相去甚远。
”
在这样大的背景衬托下,各种矛盾更为集中的科索沃会怎么样呢?
第三章:滑向战争的深渊
● 孔寒冰
东欧剧变、苏联和南联邦解体,对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刺激因素。此
时,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已不再限于在南联盟内升格为共和国了,而是要像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马其顿那样成为独立的国家,甚至进一步重温大阿尔巴尼亚之梦;他们所采取
的手段已不限于举行游行示威,而是拿起了武器,通过暴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所依
靠的已不限于自己的同族兄弟,更指望国际社会的干预。南联邦四分五裂之后,由塞尔维
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对一门心思想独立
的阿族也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政策。泪水和鲜血就是在这种各不相让的对峙中流了出来,整
个科索沃、整个南斯拉夫、整个巴尔干半岛、整个东欧、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的灾难就
是在这种各不相让的对峙中发生了,二十世纪将用血色和黑色划上句号。
1)波黑内战树立的榜样
上一章曾提到,南联邦的解体是在血和泪中完成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斯洛文尼亚在
独立过程中,南联邦的人民军、内务部人员与斯洛文尼亚军队发生交火;克罗地亚在独立
过程,先是克罗地亚的塞族警察与克族警察发生火拼,后来扩大为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两
个共和国军队之间的战斗。然而,最激烈的还是由于波黑独立而引起的长达4年之久的内战
。正是在这场发生在巴尔干半岛上南斯拉夫的“三国演义”,不仅揭开了战后各民族血腥
杀戮的序幕,而且也开了冷战之后国际社会对巴尔干介入,甚至武装干预的先河。总之,
波黑内战是今天仍在进行了科索沃战争的一次全面预演,或者说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榜样
”。所以,在正式写科索沃战争之前,还是先回顾一下波黑内战,并将后来成为科索沃战
争主要角色的国际性的和地区性的组织作以介绍。
波黑位于前南斯拉夫中部,是仅次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第三大共和国,人口约44
0万,其中43·7%是穆斯林,31·4%是塞尔维亚人,17·3%是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
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之后,波黑的三大民族围绕围绕着共和国的前途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
执。塞尔维亚人主张波黑留下南联邦之内,而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则要求独立。不过,克
罗地亚人和穆斯林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前者提出将波黑分成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穆斯林
三个地区,组成一个联邦;后者则打算在波黑独立后成为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中央集权
国家。1991年10月15日,波黑共和国议会在塞尔维亚民主党72名议员反对和退场的情况下
,通过了《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宣布波黑为独立主权国家。在1992年2月29日和
3月1日进行了全民公决之后,在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两族的支持下,波黑脱离南联邦;而坚
持要留在南联邦内的塞尔维亚人
于1992年4月单独建立了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
南斯拉夫和三大民族的对立直接导致波黑内战的爆发。1992年3月1日发生在波黑首府
萨拉热窝枪击塞族人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不久战争全面爆发。在以后的几年时,塞
尔维亚、克罗地亚和穆斯林三大民族在波黑境内展开了火并。
仅以战斗最激烈的第一年为例,有原南斯拉夫人民军作强大后盾的塞族武装在军事实
力方面占上风,控制着波黑的60%以上的领土;克族也不示弱,已经独立的克罗地亚共和
国的武装人员也前往波黑,支援那里的克族,一些西方国家也暗中帮助,因此大约控制着
30%的领土;穆斯林人口虽然占优势,但在实力在显得单薄,只控制着10%左右的领土。
所以,它决心在战场上拼争,力图用血与火夺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波黑内战爆发后,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交战各方数十次达成停火协议,可没有一次
真正奏效。各方都利用协议争取喘息时间,调动部队、补充兵源和武器弹药。连天的炮火
约波黑造成成了巨大的灾难。到1992年底,已有12·8万人丧生,20多万人受伤,200多万
无家可归,沦为难民;整个波黑80%以上的经济设施和一半以上的住房毁于战火,直接经
济损失达到1500多亿美元;昔日美丽的萨拉热窝市也变得弹痕累累、瓦砾遍地。1
造成这三在民族火拼的原因也是由来已久的和多方面的。从宗教上说,塞族信仰东正
教,克族信仰天主教,穆斯林则信仰伊斯兰教;从民族积怨上说,历史上克族和塞族之间
、塞族与穆族之间的仇恨都是很深的;从领土上说,这是生存的基本物质保证,所以三大
民族都想扩大自己的版图;从外界来说,波黑冲突三方都不是孤立的。塞尔维亚共和国为
实现“所有的塞尔维亚都生活在一个国家里”,便不遗余力地支持波黑塞族武装,将8万从
原南斯拉夫人民军部队改为塞族地方武装;克罗地亚共和国为了建立大克罗地亚,也在人
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波黑克族,并派了5万多人直接参战;世界各地的穆斯林也
想方设法支持波黑的兄弟。历史上曾经占领过南斯拉夫的奥地利、土耳其、德国、意大利
等国都视波黑为一块肥肉,竭力染指,一方面对塞族进行武器禁运、经济制裁、海空封锁
,另一方面又暗渡陈仓,向克族和穆族提供
各种援助。外部势力的卷入,使得波黑形势更加复杂。
当然,国际社会对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插手主要不是指这些见不得人做法,而是指联合
国及地区性组织正式地干预。
最早对南斯拉夫内战进行干预的欧共体。
欧共体(European Community, EU)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57年3月,主
要是西欧国家为促进欧洲经济联合而建立的一个经济组织,其前身是1951年4月法国、联邦
德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荷兰等6国建立的欧洲煤钢联盟(European Coal Steel
Community, ECSC)。根据由6国首脑和外长签署的由《欧洲经济共国体条约》和《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条约》构成的《罗马条约》,欧共体的基本宗旨是:建立共同市场,逐步实现6国
之间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撤销相互之间的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协调经济、
财政、金融和社会政策,协调对外贸易和对外政策,加强共同体与海外殖民地和海外领地
的联系等等。英国、丹麦、爱尔兰于1973年,希腊于1981年,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86年陆
续加入欧共体。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后,欧共
体便发展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EC)。丹麦于1985年退出欧共体,奥地利
、芬兰、挪威于1995年加入欧盟,所以,现在欧盟有15个成员国。
1991年,塞尔维亚与斯洛文尼亚发生冲击后,欧共体先是于7月8日决定实行对南斯拉
夫进行武器禁运;10月14日各成员国在海牙召开了关于南斯拉夫问题的国际会议;在这一
切都不见效的情况下,欧共体于11月8日宣布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制裁,不过很快这种经济
制裁只是针对塞尔维亚和黑山的了。由于是一个经济性组织,所以,欧共体所采取的措施
也只能是经济方面的,对于激烈冲突各方显然是无能为力,而且引起了南斯拉夫的强烈反
对。
因此,接下来介入的便是欧安会。
欧安会是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Conference on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
e)的简称,原来是为缓和东西方在欧洲对抗而召开的国际会议,根据美苏达成的协议,欧
安会从1972-1975年分三个阶段举行,参加会议有欧洲31个国家及美国、加拿大、土耳其
、塞浦路斯等共35国。90年代东西方关系进一步缓和之后,欧安会第二次首脑会议于1990
年11月在巴黎举行,欧洲32国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首脑出席并签署了《新欧洲巴黎宪章
》。这次会议决定:通过部长理事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外长会议,作为欧安会政治协商的
中心,同时在维也纳设立防止冲突的中心。
10月10日,欧安会各成员国为解决南斯拉夫危机召开了紧急会议,呼吁南斯拉夫冲突
各方停止交火,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问题。这种呼吁同样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最主要的干预者还是联合国和安理会。
联合国(United Nations, UN),是1945年成立的全球性的国际政治组织。根据1945年
6月26日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
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权利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以解决国际
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
尊重,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到上述目的。联合国有很多具体的机构,其中比较
重要的就是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秘书处。安理会是世界维持和平与
安全的主要机构,也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由中、法、俄、英、美等五个常任理事
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和联合国比较起来,欧共体也好,欧安会也好都是地区性的。所以,联合国的干预是
名正言顺的。在波黑内战中,联合国的干预主要有四种方式。
第一,派遣维持和平部队。随着冲突的扩大,南联邦主席团于11月9日通过决议,要求
联合国安理会向克罗地亚派谴维持和平部队。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向南斯拉夫派遣
维持和平部队的721号决议,但具体实施要到1992年2月以后。1992年2月21日,安理会又通
过向南斯拉夫派遣1·4万“联合国保护部队”743号决议。波黑内战全面爆发之后,安理会
又通过了一系列有关派遣维护部队的决议,如1992年6月8日通过758号决议,批准1000名维
和部队接管萨拉热窝机场,以保证人道主义物品折运送,另增派1000名步兵、60名军事观
察员、40名警察等;8月7日通过769号决议,扩大驻克罗地亚联合国保护部队的编制。9月
13日通过776号决议,批准向波黑增派6000名费用自理的联合国保护部队等等。
第二,实际经济制裁和封锁。在这方面,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如5月3
0日通过的对南联实行经济制裁的757号决议;11月16日通过了在海上和多瑙河上对塞尔维
亚、黑山共和国实行经济封锁,并提出各国及地区性组织有权使用武力支持这种封锁等等
。
第三,派特使进行和平斡旋。刚刚接替德奎利亚尔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也派美国前
国务卿赛勒斯·万斯为特使前往南斯拉夫。1993年初,万斯与欧共体第二位调停人戴维·
欧文提出了一个万斯??欧文和平计划。波黑冲突三方、南联盟、克罗地亚在万斯、欧文主
持下多次以过个计划进行谈判,终因各方分歧太大使这个和平计划失败。
第四,设立国际法庭。波黑内战爆发以后,冲突各方互相进行“违反人道主义”的令
人发指的行为被国际舆论不断地披露出来。比如“种族大清洗”、“集体强奸”、“死亡
集中营”、袭击联合国维和人员和记者等等。2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
主要是冲突各方相互攻击、指责的工具,而且在指责对方的同时也对自己进行开脱。因此
,其中的水分是不难想象的。西方媒体侧重宣传的主要是塞尔维亚人、南联盟如何对克族
、穆斯林进行迫害,相比之下对于克罗地亚、穆斯林迫害塞尔维亚人提及就不多,带有明
显的偏向性。
联合国和安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传播媒体的这种影响比较大,1993年2月22日和5
月25日通过的关于成立国际法庭的808号和827号决议,都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对于有关
前南斯拉夫境内,特别是在波黑共和国出现的普遍而公然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的连续报告,
其中包括大规模杀戮、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拘留和和强奸妇女,以及继续‘种族来绝’
的做法(包括为获取和坚守领土实行种族灭绝)的报告,再次深表忧虑。断定这种局势继
续对国防和平和安全构成威胁。决心结束这种罪行并采取有效措施把对这些罪行负责的人
送交法院审判。”3所以,国际法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的战犯者是波黑塞族的政治、
军事领导人,如“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拉多万·卡拉季奇、比利亚娜·普拉夫希奇
和军队总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等等,而克族和穆族的战犯则不多见。
然而,以后来科索沃、南联盟仍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北约和美国对波黑
内战的插手和干预。北约,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
tion, NATO),是欧美一些国家1949年4月以缔约方式建立的一种军事组织。1948年1月21
日,法国和英国向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建议签定一个政治条约,以便共同抑制苏联。经
过协商,五国签署了为期50年的《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也称西
区联盟条约。这种条约规定:在任何缔约国遭到侵略的时候,其它缔约国应当自动给予援
助。虽然序言部分也提及要防止德国可能的侵略,但是,条约是以苏联为假设敌人的。五
国同时还成立了西方联盟防御委员会和以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为首的作战司令部,并且着手
实现装备计划,进行各种军事演习。继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开始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
冷战步骤之后,西欧联盟条约又开辟了冷战的军事领域,为美国将军事触角伸进欧洲创造
了条件。
因此,美国立即对西欧联盟条约表示热烈的赞赏和支持,并且决定参加地区性或其它
集体性的军事部署,提出要同西欧联盟条约的缔约国建立共同的防御体系。1948年6月11日
,美国参议院以64票对4票通过了外交委员会主席范登堡提出的议案,即著名的“范登堡议
案”。这个议案以联合国宪章第52条认可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自然权利”为依据,一改
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同意美国政府在和平时期与美洲以外的国家签署同盟条约,将
西欧联盟扩大到大西洋北部地区。布鲁塞尔条约和范登堡议案就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
基础。
1948年7月,美国军官在兰尼兹尔将军率领下到伦敦参加西欧联盟条约缔约国常务委员
会会议。由于联合国宪章规定只许缔结不能反对第二世界大战时期同盟国的防务性条约,
所以,美国国务院便发明了一个“北大西洋地区”并且打着自卫的幌子。经过协商,西欧
五国和美国、加拿大都同意建立北大西洋防御体系以保障北大西洋国家的安全。一直主张
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的杜鲁门在总统大选中获胜,更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出笼开了绿灯
。这七个国家在共同制定北大西洋公约草案的同时,还试图将这个条约扩展到北欧和西南
欧,把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也拉进来。结果,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美国国务院大厅里签
署北大西洋公约的国家,除了西欧五国、美国和加拿大以外,还有丹麦、冰岛、挪威、意
大利、葡萄牙。最初北大西洋公约一共有12个缔约国,后来希腊和土耳其于1951年、联邦
德国于1955年、西班牙于1982年也先后加入。
北大西洋公约的主要内容是:一旦欧洲、北美洲、阿尔及利亚或北回归线以北大西洋
中的岛屿遭到“侵略”、某一缔约国的船只、飞行器遭到攻击的时候,每个缔约国可以根
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即可以单独或者征得其它缔约国的同意后,采取它认为必要的行动
,包括动用武力,以恢复和确保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任何对北约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国的
攻击都应当被视为是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在组织上,北大西洋公约受由各成员国外交、
国防和财政部长组成的北大西洋理事会领导,最高决策由北约首脑会议和外长理事会作出
,秘书长负责执行和处理日常事务。军队一体化是北约的重要特点,为此,北约在巴黎设
立了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在它的下面还分别在奥斯陆、枫丹白露、那不勒斯设立了北欧
、中欧和南
欧地区性的指挥机构。北约的陆海空部队由各成员国按比例提供。
北约对波黑内战的干预是1992年11月参与对南联盟进行海上封锁开始的,从1993年开
始加大了干预力度。先是北约秘书长韦尔纳在1月底宣布,如果波黑冲突得不到政治解决,
国际社会就应进行军事干预,而北约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接着,在联合国的授权下,
北约在4月12日开始派飞机实施波黑禁飞行动。波黑禁飞区是美国最早提出、欧共体12国外
长同意,最终联合国安理会1992年10月通过决议确定的。根据这项决,任何飞机末经联合
国批准都不得进入波黑禁飞区,否则一经发现并且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就要将它击落。
谁来监督执政这项计划呢?联合国只有请出北约和美国,于是,美国、英国、法国、
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各种种样的飞机都来到了巴尔干、来到了南斯拉夫,开始了战后首次
在北约防区以外的军事行动。再往后,北约又应加利的要求对波黑塞族的阵地、弹药库等
军事目标进行空袭。最后,根据1995年12月在巴黎签署的波黑全面和平协议后,北约正式
派出6万多名军人参加多国维持和平部队,其中的主力无疑是美国。
美国为主的北约部队在冷战结束以后,终于来到了巴尔干半岛上。不过,公正而论,
此时北约的介入一方面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另一方面也的确是为了防止一时给以平息
的波黑内战进一步蔓延,还要考虑到有北约以外的部队参与。所以,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世人对此并无微辞。但应当看到,北约也正是从这时开始走出自己传统的地区,改变了
自己的防御性质,人们由此产生的担心也就不是没有道理的了。
波黑内战虽然早于科索沃战争,但是,塞尔维亚人、北约、美国等几个重要的角色却
是相同的。从塞尔维亚人说,北约与南联盟早就交过手了。
2)塞阿两族的大规模冲突
当历史进入90年代的时候,人类并没有能团结友爱、共同发展地为二十世纪划上一个
圆满、让人无限留恋的句号,相反,发生在非洲、中东、巴尔干等地区接连不断的战火在
人类的心灵中刻下了一道又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也留下了对二十世纪末最痛苦的回忆。
1990年对科索沃来说也是一个时代的界线,其突出标志就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
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达到了新的阶段,即一步一步地滑向战争的深渊。
第一个事件发生在1-2月。,科索沃许多地区的阿尔巴尼亚人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进而导致武装冲突和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直接起因是阿·弗拉西的被撤职和受到审判。
弗拉西原是科索沃自治省阿尔巴尼亚族的领导人,1988年11月被塞尔维亚共和国撤职,19
89年3月被捕入狱并从10月开始对他进行审判。1988-1989年科索沃为爆发的示威事件和流
血冲突基本上都是由此而起的。1990年1月,先是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4万多名学生和
工人走向街头游行,要求释放弗拉西并且取消对科索沃的非常状态。接着,科索沃的其它
城市,如普里士伦、乌罗舍瓦茨、苏瓦雷卡、铁托米特罗维察等许多城镇的工人也都纷纷
罢工,示威者用石块袭击警察、砸坏橱窗、汽车等等,甚至还开枪向警察射击。警察先用
警棍、水龙头驱赶示威者,后也开枪还击。与此同时,科索沃阿族的一些反对派组织还在
普里什蒂纳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发表宣言,呼吁取消非常状态、停止政治审判、释放政治犯
、实行多党制的议会民主、举行自由选举。
到了2月中下旬,科索沃的事态发展得更难以收拾。各地的阿尔巴尼亚人举行更大规模
的示威游行,要求取消非常状态、禁止游行和集会的法令,反对警察使用暴力,要求成立
科索沃共和国等等。针对这种局面,南联邦内务部、塞尔维亚内务部和科索沃内务部于2月
19日联合发表公报,呼吁全体公民、工人、农民和学生遵守南联邦主席团颁布的各种法令
,不要游行和集会,保持平静,恢复正常生活等等。然后,南联邦主席团又于20日决定派
拥有飞机和坦克的人民军进驻科索沃配合当地的警察平息骚乱。到2月底,在冲突中,示威
者有27人被打死,110多人受伤;警察方面也有80多人受伤。
就在这次骚乱尚未完结的时候,科索沃又火上加霜,又出现了阿族学生“中毒”事件
。
3月22日和23日,普里什蒂纳分别有400多名和240多名小学生被送进了医院,患者中大
多数是阿族人。这些孩子得的病都是一样的:皮肤和肺部发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有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说法。阿族领导人宣称有人
在科索沃几个城镇学校的教室里喷上或倒上的一种不知名的化学药品,是塞尔维亚人有组
织进行的。结果,这又引起阿族人的抗议,在示威过程中还不断发生针对塞尔维亚人的暴
力行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方面则说,这起“中毒”事件是阿族人操纵的,其目的是想制造
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建立大阿尔巴尼亚的借口;而科索沃自治省主席团在声明中认为,学
生“中毒”事件大概是有民族分离主义者插手造成的,目的是想促使阿族与其它民族、与
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南联邦进行对抗。后经南联邦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卫生部门联合专家小组
对中毒学生进行血、尿和胃液化验,最终认定并没有传染病和中毒的症状。
这一事件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可能永远也不会搞清,因为各方观点大相径庭。但有一点
是共同的,那就是都想利用这一事件来攻击对方,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从这个角度说,
这些无辜的孩子们是否真是中毒无所谓,重要的是这个事件本身可利用的程度。路易丝·
博洛尔说政治是一种罪恶似乎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带有根本性的还是科索沃阿族与南联邦之间的宪法冲突。
7月2日上午,科索沃自治省议会的114名阿族议员在议会大厦门前散发《宪法宣言》,
声称科索沃是“南联邦内平等的独立单位”。这实质上就是宣布科索沃从塞尔维亚共和国
分离出来,成为南联邦的一个共和国。
如果是一般的阿族群众在示威游行中喊出“科索沃共和国”口号,那只能算情绪上的
挑战;现在是议员提出正式的文件,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就最高权力机构而言,在南联
邦议会之下,各共和国和自治省也自己的议会,是地方的自治机关和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
务范围内的权力机关。其主要职能是:决定共和国或自治省权利与义务范围内的一切重大
问题;在同联邦的宪法与法律保持法规的一致性和总则的非抵触性的前提下,制定各自的
宪法和法律;就联邦议会共和国与自治省院行将作出决定的问题,为派往该议院的代表团
确定立场和方针;制定本共和国和自治省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确定其它自治组织内的劳
动者与公民的利益,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和决定全区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4这就是说,各
共和国和自治省议会的一言一行须要以南联邦议会的宪法和法律为准绳。阿族议员这种做
法已经是对南联邦的宪法发出挑战了。
由于科索沃只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因此,它不能制定宪法,只能有章程
,而且还要经过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批准才能生效。根据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当天下午,
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就发表公报,宣布科索沃阿族议员散发的《宪法宣言》没有任何法律
效用,是“阿民族主义者和分离主义者政治暴行的又一表现”。但是,南联邦主席团委员
里·萨蓬季尤、科索沃自治省政府主席尤·泽伊努拉胡和副主席伊·拉马伊利这三位阿族
人都表示支持这个宣言,后两位还在上面签了字。
为了控制住局势,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于5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立即生效的解散科
索沃自治省议会和政府的法令。根据这项法令,科索沃自治省议会的权利与义务都由塞尔
维亚共和国议会接管,自治省政府的工作由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接管,直到自治省新议会
和新政府产生时为止。在此期间,科索沃自治省议会和政府作出的一切决定都无效。同时
,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还对普里什蒂纳电台、电视台、阿文报纸《再生报》报社以及几个
重要的铅锌矿都采取了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撤换了它们的领导人。
对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高压做法,科索沃的阿族最初一段时间采取了消极抵抗的办法。
散发《宪法宣言》的114名阿族议员针锋相对地宣布:他们不承认塞尔维亚共和国解散科索
沃自治省议会和政府的决定;科索沃自治省政府的阿族领导人抗议塞尔维亚议会此举是“
非法的、不民主的暴力行为”,是“以违反宪法的方式侵犯了自治省的职能和地位”,有
的人还退出了南共联盟;各个企事业单位的阿族领导和群众则走上街头进行和平示威;《
再生报》也不顾禁令继续按原来的方针出版发行;2000名阿族警察也交回了武器和证件,
拒绝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几务部领导下工作。对此,新华社记者是这样评价的:“目前科索
沃的民族矛盾已进一步激化,阿族和塞族之间的鸿沟已明显扩大和加深。此间观察家认为
,塞尔维亚光靠强硬措施很难取得争取阿族人民的成效。尽管表面上局势比较平静,至今
尚未出大乱子,但科索沃这个火药桶总
有一天可能发生爆炸。”
这种估计是正确的。
可是,这样沉寂的局面没有持续多久还是被科索沃的阿族打破了。9月7日,早已被解
散了的科索沃自治省议会的111名议员在一个叫卡查尼克的地方秘密举行会议。除了宣布延
长科索沃自治省议会和政府的任期之外,这次会议最令塞尔维亚共和国、南联邦震惊的举
措是通过了《科索沃共和国宪法》。这份长达31页的宪法包括序言和9章共140条,其主要
内容是:科索沃共和国是阿尔巴尼亚族和其它民族的民主国家,是南斯拉夫联邦的成员;
科索沃的领土是统一的和不可剥夺的,只有根据科索沃共和国议会的决定才能改变它的边
界;科索沃共和国要主权地履行国家政权,普里什蒂纳是科索沃共和国的首府,另行规定
国旗、国微、国歌;科索沃共和国实现和保障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国际地位以及同
其它国家的关系。
塞尔维亚共和国立即对这个所谓的《科索沃共和国宪法》作出了强烈反应。它在公报
中宣布:阿族分离主义者通过的这个宪法及其它文件都是不合法的,是旨在破坏塞尔维亚
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也威胁着南斯拉夫甚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宪法事件出现之后,在南斯拉夫地区明显形成两派力量。各共和国的阿族和斯洛文尼
亚人对这个宪法表示坚决支持,认为这是合法的;而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和马其顿人则支
持南联邦,认为这个宪法是违法的。当然,在塞尔维亚强大的压力下,科索沃没有不可能
成为共和国,因而这个所谓的宪法也不可能生效。事态发展到这一步,科索沃阿族人与南
联邦、与塞尔维亚共和国、与塞族已经没的什么共同语言了,他们之间的对立已经到不可
调和的地步了。
3)米洛舍维奇与鲁戈瓦
这是两个当今世界风云人物,前者有正式名份,是南联盟总统,目前几乎成了塞尔维
亚人统一的象征;后者没有正式名份,是所谓科索沃共和国“自封总统”或“伪总统”。
或许他们个人之间并没有过结,可是,多少个世纪以来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之间世
仇宿怨又都集中在他们身上,悲剧性的历史造就的两个悲剧性人物。
米洛舍维奇基本上算是近些年来崛起的“新星”,特别是在与北约对抗过程中更是名
声大振,有人说他是“玩火天才”,有人叫称他是巴尔干的“不死鸟”,也有人称他是“
独裁者”,还有人讲他是一个“铁腕政治人物”。不管别人怎么说,或褒或贬,米洛舍维
奇在内外政策上的强硬态度可以说是他公认的基本特点。
1941年8月29日,米洛舍维奇出生在贝尔格莱德南部的波扎雷瓦茨。对于米洛舍维奇家
庭情况,正规的简短介绍讲得都很少,倒是法国人让-路易·马尔佐拉蒂写出了一点,可
信度有多大暂且放在一边,至少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背景资料。6米洛舍维奇出生时刚好是
法西斯军队占领了南斯拉夫,据说,父母于是就给他起了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斯洛博丹”
,即塞尔维亚语中的“自由”。还据说,米洛舍维奇的父亲是黑山人东正教牧师,对神学
极感兴趣,一生迷恋于宗教,后来又回到了黑山,再后来在1962年竟开枪自杀了;可是,
他的母亲却是一个十分坚定的共产党人,一生为革命而战,不过1974年也在自己教书的学
校自缢而死。是她动员了米洛舍维奇加入共青团,并于1959年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党。
1964年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之后,米洛舍维奇却主要从事经济工作,曾经担
任过国营天然气公司的经理和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大银行总裁。1984年步入政坛7之后,先后
担任过塞尔维亚共盟贝尔格莱德市委主席、中央主席团主席、南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塞尔
维亚共盟改组为塞尔维亚社会党之后,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在这期间,米洛舍维奇“给塞
尔维亚人引入一种新的民粹主义的政治风格,他越过南共联盟的领导层直接向塞尔维亚人
呼吁,特别是他要求联邦政府恢复塞尔维亚对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的全面控制
。”德国前外长金克尔则认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民族主义色彩很浓的塞尔维亚人,一
心想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即使动用武力亦在所不惜……不可能改变米洛舍维奇的认知
”8
中国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由于这涉及到米洛舍维奇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政策,
极有必要把它加以引证:“按照南联邦宪法,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伏、科两自治省在联
邦主席团中也有代表,并参与轮流坐庄,但是他们在关系塞尔维亚人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
上并不站在塞尔维亚一边,这引起了塞族人的强烈不满。许多塞族人强烈要求修改宪法,
以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表决方式。但米洛舍维奇毕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通过一条
‘间接路线’巧妙地满足了塞族人的要求。在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他暗中鼓动塞族人搞
‘串连’、‘游行’、示威”和群众大会,抨击自治省的领导人。通过这种‘群众运动’
的方法,米洛舍维奇撤换了两个自治省的领导人,并安上自己的亲信。此后,塞尔维亚又
修改宪法,取消了两个自治省的自治权。这样,就避免了直接拿自治省‘开刀’所可能引
发的动荡。”9
1989年,米洛舍维奇接替了大学时期曾是自己政治引路人的伊·斯坦博利奇的职务,
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1997年7月在大选中获胜,成了南联盟的总统。在讲米洛舍维奇和
平的同时,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到,那就是他的妻子米拉·马尔科维奇(报刊书籍上多译
为米里亚娜·马尔科维奇),也就是前面我们多次提到过的《黑夜与白昼》、《东方与南
方之间》两书作者马尔科维奇。中外学者都一致认为,米拉对米洛舍维奇一生的影响太大
了,以致于被认为是造就出米洛舍维奇的二位女人之一(另一个是米洛舍维奇的母亲)。
米拉小米洛舍维维奇一岁,生于1942年7月10日,是铁托的战友、1983-1984年南共联盟主
席德·马尔科维奇的侄女。上大学之前,他们就相识、相爱了,以后又一起走进贝尔格莱
德大学,不同的是米洛舍维奇学的法律,而马尔科维奇学的是社会学。据说,政治热情极
高马尔科维奇绝不满足于同米洛舍维奇结婚,更是要将他培养成一位绝顶的政治家,正是
由于她,米洛舍维奇才结识了斯坦博利奇并且追随了二十来年。马尔佐拉蒂讲道:一次,
米洛舍维奇与妻子在铁托的一个巨幅画像前走过,当时米拉对他说:“有朝一日,你将是
第二个铁托,你的照片将挂在墙上。”
单纯看个人的升迁,米拉的目的确实达到了,她是成功者;然而,看看今天的南斯拉
夫,她仍然算成功的吗?真不知道今天马尔科维奇还怎么当贝尔格莱德大学自然科学数学
系教授、贝尔格莱德美利坚??法兰西管理学院的教授、贝尔格莱德国际管理学院的教授?
因为,整个贝尔格莱德、整个南斯拉夫都在流血、流泪。这些大学可能也快成为一片废墟
了。
比起米洛舍维奇来,鲁戈瓦似乎就算不了什么人物了。可事实并非如此,他也代表着
一个方面。
单从名字上看,人们就不难知道易卜拉欣·鲁戈瓦一定是个穆斯林,鼻子上架着的一
幅金丝边眼镜和脖子上围着的一条格子围巾更使他多几分文静,像个文人。的确,出生于
1946年的鲁戈瓦“酷爱文学,并拥有符号学博士学位。年轻的时候他也曾梦想当个作家,
用笔直书人世间的欢乐与悲哀。然而世事难料,本想走向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的他却深深
地卷入了政治旋涡。”10的确如此,乱世出英雄。比如,波黑内战期间赫赫有名的卡拉季
奇原本是一个职业道德非常高的医生,被推上政治冲突的前台后就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最终成了国际海牙法庭通缉的头号战犯之一,被迫东躲西藏。1999年1月15日,克罗地亚的
《环球》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前南战争嫌疑人的秘密生活》文章,说卡拉季奇正在一个
地下水电站撰写回忆录,但需要每隔三天、四天就要换一个地方,以免落入联合国维和部
队手中。11
与大多数阿族一样,鲁戈瓦也梦想着科索沃能成为一个与塞尔维亚平起平坐的共和国
,能够成为一个与南联盟平起平坐的独立主权国家,能够成为一个与巴尔干其它大国平起
平坐的大阿尔巴尼亚,这是他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80年代末90年代初,鲁戈瓦也走
到了政治前台,成为科索沃阿族最重要的政治领导人之一。1990年7月,鲁戈瓦担任了新成
立的科索沃最大的民族政党??科索沃民主联盟主席;没有得到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南联盟认
可的科索沃共和国成立后,他又被推上了“总统”的“宝座”,与当初的卡拉季奇一样也
成了各种矛盾的焦点,由于鲁戈瓦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实现阿族人的最
终目的,即先升格为共和国,再宣布独立,最后与巴尔干的所有阿尔巴尼亚人联合成大阿
尔马尼亚,所以,阿族内部的激进派反对他;由于鲁格瓦主张科索沃要升格为共和国、要
独立,不仅塞尔维亚反对,就是西方社会至少在表面上也并不支持。所以,鲁戈瓦当的这
个总统大概是最烦心的,但是,作为一种政治追求,他又不肯、也不能轻易地放弃。虎已
经骑上了,下可就难了。也许1999年5月5日,鲁戈瓦举家离开普里什蒂纳来到意大利的罗
马能成为一种解脱。然而,此时的他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名高级难民的,国和家对他来说都
没了。
4)科索沃解放军的由来
随着在科索沃的地位问题的冲突加剧,阿族中间出现了一些更为激进的人。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争取科索沃升格为共和国,而是直接提出要独立、要建立大阿尔巴
尼亚;他们不满足于用和平的方式、非暴力的方式达到目的,也不满足于用游行示威等比
较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是要直接诉诸武力;他们不满足于在南联盟内部靠与
塞尔族的斗争来逐渐地达到目的,而是要使科索沃问题国际化、求助外部力量的干预,一
蹴而就和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于是,他们就拿起枪支组成武装力量,以暴力恐怖的活动方
式不断地将然而引向战争,同时也将外部势力引到科索沃、南斯拉夫来。这些人自称科索
沃解放军。
限于资料,科索沃解放军详细由来并不是十分清楚。比如关于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有
的书说“1994年,阿族中的激进分子在某些境外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科索沃解放军’
(现已达3万人),试图通过暴力活动争取独立。”12有的书则写道:“‘科索沃解放军’
是1992年在马其顿共和国首次出现的一个‘非法’阿族武装组织,在最初成立的几年中,
它一直默默无闻。”13这种情况是自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信息的来源不同,更重
要的是科索沃解放军本身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而在政治中凸现也只是近二年的事。如果将
各方面的资料汇集在一起,还是可以看出它的基本面貌的。
第一,它的成员人数不多,成份混杂。关于科索沃解放军在成立之初的人数,有的书
说不到500人,有的文章说只有200人;关于它目前人数(截止到今年4月),有的书说已达
2万人,有的书说已达3万人,还有的文章说估计正规军1-1·2万人和2·5万人左右的非正
规军,也有人估计不过几千人。14成员中大多数是科索沃阿族激进分子,但军官多半是参
加过波黑内战的穆斯林,还有一些从海外回来的阿尔巴尼亚族人。总地看来,科索沃解放
军还是一支杂牌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界的插手,它的战斗力会不断地增强。
第二,它的活动以制造恐怖为主。由于在力量对比上无法与南联盟人民军相提并论的
,所以,科索沃解放军主要采取偷袭和制造恐怖活动方式与南联盟对抗;而且从策略上说
,它也想通过这种途径不断地刺激南联盟军队发动进攻,为外界的武装干预创造条件。从
成立时起,科索沃解放军就没有停止过这样的行动,所以,不仅在南联盟而且在整个世界
的名声并不好。
第三,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外部。一是海外50万科索沃阿族人和阿尔巴尼亚富商的捐
赠;二是通过阿尔巴尼亚向欧洲其它地欧走私海洛因获得的暴利;三是其它地区穆斯林兄
弟的经济援助。
第四,它的武器也是来自于外部。对此,军事专家的说法是:“‘科索沃解放军’的
武器装备,也几乎全部都是通过阿尔巴尼亚边境获得的。1997年阿尔巴尼亚动乱中流失了
大量武器,包括70万支自动步枪和10亿发子弹,据报道其中大量流入了科索沃。它所拥有
的武器主要是步枪、机关枪、手雷、火箭筒,而且大多是中国造的陈年老货。这些武器本
是中国20多年前出售给阿尔巴尼亚的。1997年阿尔巴尼亚因金融危机陷入无政府状态,老
百姓将军火库中的枪支弹药拿回家中卖钱。据美国五角大楼统计,阿尔巴尼亚散落在民间
的武器多达65万件。”但是,“后来‘科索沃解放军’从西方国家获得了一批现代化的武
器,如德国专利、新加坡生产的反装甲武器、精确度极高的狙击手专用枪支、现代通讯器
材等。有消息说,‘科索沃解放军’目前甚至拥有防空系统SA-7。”
第五,它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雇佣军。今年4月49日出版的美国《工人世界》半月刊上
有一篇由记者加里·威尔逊写的题为《德国文件披露美中央情报局的秘密作用》文章,对
这个问题作了综合性的描述。具体说,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美国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
阿尔巴尼亚训练科索沃阿族解放军;二是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的特种部队在科索沃
指导科索沃解放军;三是科索沃解放与美国弗吉尼亚的MPRI有联系。MPRI是美国
高级军官建立的一个秘密组织,原来是训练克罗地亚军队的,现在用于训练阿族解放军;
四是科索沃解放军经常通过卫星电话向北约官员指明北约飞机应轰炸的目标。16
当然,西方支持科索沃解放军实际上只是一种利用,事实上既瞧不起他们、怀疑他们
内部的凝聚力,也害怕被其恐怖形像所牵连,更担心他们的暴力行为造成整个巴尔干半岛
没有宁日。所以,西方与科索沃解放军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或明或暗,若即若离,耐人
寻味。
需要指出,上面引用的资料只能是参考性的,谁也不能肯定权威性到底有多大。之所
以将它们写出来,主要还是为了认识科索沃解放军。不过,我认为,在各方面的具体数字
上可能会存在误差,甚至存在不小的误差,但总的事实是不能否定。
科索沃解放军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是阿德姆·德马齐。关于德马齐,人们所知就更少
了,只是由于他作为科索沃解放军政治代表参加了今年3月的朗布依埃和谈,新闻媒体对他
的情况才有所披露。据说,德马奇1998年6月才成为科索沃解放军的领导人,“是科
索沃独立运动的资深活动家,是一名激进分子,曾因民族主义活动在前南斯拉夫的监狱中
服刑27年,常被称为‘阿族的曼德拉’。他说:‘美国要我们享有一点自治的塞尔维亚
殖民地。这是不够的。’”17所以,德马齐为首的科索沃解放军反对以鲁戈瓦为首为温
各派的非暴力主张,因而宣称决不放下武器,一定将争取科索沃独立的战争进行到底。
正因如此,今年3月2日,当科索沃阿族温和派决定接受和平协议的时候,德马奇宣布
辞去科索沃解放军政治代表的职务,并且宣称:“科解放军是有既定原则、理想和纲领的
,而该组织新领导人准备签署并接受朗布依埃会议协议,完全背离了以全民公决这一政治
意愿为基础的谈判原则。”18
作为一个暴力恐布性质的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的所做所为,特别是它求助于外界
势力进行科索沃战争,犯下了不饶恕的罪行。不过,换个角度想,又是谁造就出科索沃解
放军这批极端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者呢?或者说,是谁把一部分阿尔巴尼亚人一步一
步地逼到这种地步呢?大塞尔维亚主义没有责任吗?
5),科索沃战争的爆发
科索沃战争最被是在塞尔维亚军警与科索沃解放军之间进行的。
1991-1992年间,科索沃阿族通过没有得到塞尔维亚和南联盟认同的全民公决成立了
“科索沃共和国”、选举了“总统”、建立起新的议会,从而形成了与塞尔维亚相并行的
政权。塞尔维亚共和国对此当然不会同意的,不过此时的米洛舍维奇要面对要他辞职下台
的强大呼声,要应付国际社会经济制裁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塞尔维亚同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正发生着武装冲突,随后又卷入波黑内战中,似乎腾不出空来管科索沃的事。所
以,鲁戈瓦照当他的“总统”,科索沃也照样是“共和国”。在以后的几年中,似乎只要
不出格,米洛舍维奇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就置之不理。
可是,阿族人却耐不住了,温和派四处奔波,试图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而激进派则
暗中运气,准备诉诸武力。经过几年的酝酿、积累,波黑内战暂告一个段落之后,科索沃
的“战争病毒”终于发作了。为世人公认的科索沃战争爆发时间是19982年2月28日。但是
,就像两次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兆,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德国并吞捷克斯
洛伐克和奥地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兆一样,1997年发生的塞阿两族的一系列冲突是科
索沃战争的预演。
根据法国路透社播发的一份关于科索沃大事记,1997年发生在科索沃的冲突主要有:
1月,普里什蒂纳大学塞族校长遭汽车炸弹袭击,身负重伤。在以后的几周内,塞尔维亚警
方逮捕了26名阿族人并击毙了一名科索沃解放军的领导人;3月,普里什蒂纳市中心发生炸
弹爆炸,造成4人受伤。塞尔维亚检察官指控这是非法的“科索沃民族解放运动”成员进行
恐怖活动;9月,科索沃解放军在一天夜里向科索沃10个城镇和乡村的警察局进攻;10-1
2月,阿族人用手榴弹和冲锋枪袭击塞族难民营,塞尔维亚的一个法庭以从事恐布活动罪判
处17名阿族人总共186年的徒刑。19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2月底潘多拉匣子终于在科索沃打开了。可能消息的来源不同
,更重的是倾向不同,所以对于这次引发科索沃战争的重要事件的描述差别也很大。
目前国内出版的有关书籍的说法是这样的:1998年2月28日中午,在科索沃格格戈瓦茨
地区的利科沙奈村,阿尔巴尼亚族分裂分子对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警察发动攻击。4名警察
当场死亡,2名警察受重伤。交火中,16名阿族武装分裂主义分子被打死,9人被捕。警察
同时缴获了重机枪、步枪和炸弹等大量非法藏匿的武器弹药。
新华社记派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1998年3月12日从普里什蒂纳发回的报道则这样写的
:斯比尔察位于普里什蒂纳以西50多公里的荒僻山区,多少年来这里一直是阿尔巴尼亚族
非法武装分子的基地。上月28日,阿族恐怖分子在这里袭击塞族警察,并引发了一场大规
模的流血冲突。所塞尔维亚政府发布的公报,冲突中共有67人丧生。
西方记者却有另外的说法。路透社记者库尔特·朔尔克今年2月28日写了一篇比较详细
而且也很生动的通讯,下面就是其部分内容:
科索沃战争爆发于一年前的今天,起因是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科索沃一棵古老的奇特
大树附近伏击了一辆阿族反叛者的汽车。那棵大树的树桩上长出六棵橡树,所以也称“六
棵树”。
那棵古怪的大树孤零零地矗立在岔路口,树干上弹痕累累,结结疤疤的树枝被点火重
得焦黑,干枯的树叶在风中无力地飘摇着。
科索沃战争的第一枪是于1998年2月28日当地时间上午11:20(格林尼治时间10:20)
在利科萨奈村打响的。当时塞尔维亚警察向正路过“六棵树”的一辆载有4名科索沃解放成
员的汽车开火。
司机萨比德·拉德罗夫契当即严重受伤,但他仍同车上其他人一起躲在“六树棵”巨
大的树干后奋力还击。拉德罗夫契用手榴弹发射器摧毁了塞尔维亚警察的一辆汽车,打死
两人。另一名科索沃解放战士用机关枪打坏了塞尔维亚警察的另外两辆汽车。
随着双方不断加强火力,在利科萨奈村爆发的这场冲突持续了27个小时。最后塞尔维
亚警察首先撤军,但25位阿族人在冲突中丧生,还有一些人伤情危急。塞尔维亚警察共死
4人,伤两人。可以说那天是欧洲在20世纪最后一场战争的开始。
在最初交火过后,拉德罗夫契的同事将他拖走,穿过离伏击地点不远的田野,并通过
无线电寻求援助。但他们的无线电信号受到了塞尔维亚警察的干扰。不过,当时在附近村
庄的科索沃解放军战士也在坚听塞尔维亚警察部队的的无线电通信网,因此他们得知了拉
德罗夫契等人的情况。
拉乌萨村的一对兄弟努希·盖察伊和萨比特·盖察伊兄弟抓起武器,和另外两名科索
沃解放军战士跳上一辆小汽车,冲向利科萨奈以抢救受伤的拉德罗夫契。
他们找到拉德罗夫契后,准备将他送往普雷洛茨。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他们受到塞
尔维亚警察的追捕,头上还盘旋着一架塞尔维亚的直升机。
努希突然跳下汽车,向塞尔维亚警察开枪,为其他人的逃亡争取了时间。在逃亡的小
汽车接近普雷洛茨时,塞尔维亚警察的直升机开始向它射击,使这辆车严重受损。
拉德罗夫契再次受伤,开车的萨比特·盖察伊和车内的其他两人也未能幸免。受伤的
萨比特·盖察伊重新启动汽车,开往普雷洛茨,他在转弯时撞进了一所房子。后来这4个人
被当地村民救起,侥幸生还。
其他科索沃解放军战士很快赶到利科萨奈村。当时那里已被配有装甲人员输送车和直
升机的塞尔维亚警察包围。现为科索沃解放军最高司令的人莱曼·塞利米当时同满满两汽
车的科索沃解放军战士从奥萨雷沃赶过来。
后来牺牲的下普雷卡兹村的村长阿德姆·亚沙里也带人赶到利科萨标。塞尔维亚警察
在去年3月5日还洗劫了下普雷卡兹村,导致至少50人丧生,其中包括25名妇女和儿童。
去年2月28日这天,天气特别晴朗,当时利科萨奈村很多村民正在晒太阳。塞尔维亚警
察同科索沃解放的枪战打碎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他们四散躲藏逃避塞尔维亚警察的搜捕。
现年30岁的哈奇·杰利回忆说:“当我听枪响后,就立即把孩子送到我叔叔家。我同
另外两个朋友躲在我家的阁楼里。在中午时分,我听到塞尔维亚警察闯入我邻居穆罕黩德
家中,并开了枪。”
他说:“我在阁楼上什么也看不见。但到下午4点左右,我听到他们的一辆装甲运输车
开时进阿赫梅塔伊家族的宅院内。我能听见妇女儿童的尖叫声。后来他们将宅院内的男人
带到我的住所和他们大院之间的草地上。我听见那些男人遭到毒打,但没有被枪杀。
他说:“一些肯定当时就被打死了,还有一些人到第二天早上还在遭毒打。我在第二
天(3月1日)下午3点左右爬出阁楼。阿赫梅塔伊家族中的10位男性客人的尸体都不见了。
但我看到草地上散落被打碎的牙齿、一块手表、一些袜子和很多血迹。他们肯定都被打死
了。
或许还有其它的说法。仅就这三种而言,共同点是都认为1998年2月28日在科索沃发生
了塞阿两族的流血冲突,而这次冲突是科索沃战争的导火索,不同点是发生在什么地方说
法不一,在谁伏击伏谁问题上更是大相径庭。朔尔克也承认,谁该对场战争的开始负责一
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当然,西方媒体宣传的反塞尔维亚人的政治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
。
但是,如果就事论事,如果了解了历史背景,究竟谁先伏击了谁似乎就不太重要了,
因为塞阿两族之间的矛盾积累到了这种程度,冲突实际注定要发生的。
从此以后,阿族解放军与塞尔维亚武装警察之间的军事和激战更是接连不断,造成更
多的军事人员和平民的重大伤亡,大约20多万名阿族人背井离乡,流亡国外。更多的阿族
在普里什蒂纳不断地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塞尔维亚军警制造恐怖和搞“民族清洗”。
进入1999年,两者之间的冲突更加剧烈,仅1月份头十天就发生80多起科索沃解放军袭
击南联盟军警事件,南联盟军警也加大了对科索沃解放军打击的力度。拉察克惨案的发生
将科索沃战争推向了新了高度。拉察克是普里什蒂纳南部的一个小山村,1月15日这天,塞
尔维亚武装警察与科索沃解放军发生大规模激战,结果发生了重大人员伤亡。科索沃战争
从此进入南联盟与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约对抗的新阶段。
第四章:北约介入科索沃战争
● 孔寒冰
平心而论,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斡旋者或调解者是西方国家,如
果因北约后来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而否认这一点,是不客观的。然而,在分析这个问题时
,必须要注意两点。第一,科索沃问题发展到危机、再发展到战争,是塞阿两族历史矛盾
积累、激化的结果。过去几十年这种矛盾都没能化解,到了双方红着眼拼命的时候外人再
说合、调解,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也不可能起到什么作用;第二,西方国家是在
单纯斡旋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才逐渐考虑以北约的武力为调停的后盾。比如,1998年8月4
日,北约拟订一个针对科索沃危机的可能采取的一系列军事“应急计划”,“是对南斯拉
夫政府及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的严重警告,因为双方一直未能坐到谈判桌前进行直接对话
,而且,双方
的表现也没有能像国际社会期待的那样有所克制,以至于冲突持续不断。”1
当塞阿两族在科索沃血肉撕杀的时候,国际社会绝不能坐视不理、袖手旁观。从这个
角度说,西方国家的斡旋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们在斡旋过程中,往往带有历史的、意
识形态的种种偏见,对冲突双方不能公平相待甚至带有自己感情上的好恶和利益的考虑。
所以,它们的斡旋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是釜底抽薪,而成了火上浇油。危机非但没有
解决,相反进一步激化,最后竟将科索沃战争演变成北约与南联盟之间的战争。
1)应当退出舞台的历史角色的东征
在目前科索沃战争中,北约无疑成了主要角色。通过前文的介绍不难看出,北约原本
是冷战的产物,可是却没有随着冷战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严重的倾斜。由于东欧各国相继发
生剧变,苏联也正在走向生命的尽头,华沙条约组织在存在着了36年之后于1991年3月宣布
解散。华约没了,苏联没了,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也没了,两极的世界只剩下了一极。
严格地讲,冷战已经结束,作为冷战产儿的北约也应该向没了。
可是,事态的发展却不是这样,北约一步一步走上前台,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1999年3月10日,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在英国皇家联合国防事务研究所组织的“北约
50周年纪念会”上作的题为《新时期的新北约》报告中说:
北约成立的理由已不复存在。我们的议会和媒体经常武断地问:苏联和华约已成为历
史,为什么不给自己颁发勋章庆祝胜利、然后退役呢?既然北约已没有了主要对手,联盟
为什么还要存在、甚至扩大呢?
联盟存在不一定要有对手。皇家联合国防事务研究所的档案告诉我们,19世纪以来,
欧洲既有发动或抑制战争的联盟,也有国家间进行建设性和非竞争性合作的机构。联盟有
纯军事功能,也有政治效用。
北约就是20世纪的例证。跨大西洋联盟有着广泛的政治性能。50年代联盟是安全保护
伞,籍此法德实现和解并为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初期,北约巩固了西班牙的民主
制度,并使西班牙重返欧洲大家庭。北约曾几度维持了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和平。而且,
北约的存在及其一体化指挥和集体防务形式避免了西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我要强调的
是,西欧现在统一了,但不应忘记历史上并非如此。几个世纪里,西欧强国不但没有统一
,反而经常交战。北约结束了这种状态。2
塔尔博特讲的这番话就是为冷战后北约仍然存在并且不断地东扩作论证,基本上讲出
了北约非但没有随冷战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相反根据新的形势对自己的职能和结构进
行重大的改革和调整,进一步扩大它的范围的原由。北约之所以要这样做并且能够这样做
,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首先,作为世界上唯一超极大国的美国要确立对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领导权。美国是
北约东扩的始作俑者,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俄罗斯沦为二等公民并在政治上、经济上有
求于它的机会,借助北约东扩这把利剑,一方面进一步削弱和遏制俄罗斯,另一方面阻止
西欧建立自己独立的防务,实现控制西欧、控制欧洲、控制整个世界的全球战略。这种全
球战略的重点是在欧洲,以西欧为依托营建“大西洋共同体”,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另
一个方面是在亚洲,以日本和东南亚为依托营建“太平洋共同体”,遏制正在崛起的中国
;最终在这两个共同体的基础之上,确立美国领导的世界新秩序。
其次,素有“经济上巨人、经济上矮子、军事上侏儒”的西欧虽然不满意甚至想摆脱
美国对欧洲事务指手划脚和对自己的控制,但是,面对诸如种族冲突、大规模杀伤武器的
扩散、原教旨主义势力抬头等种种威胁,仍感力不从心,还需美国作龙头老大的北约来保
障自身的安全。当然,在北约东扩这个问题上,西欧国家与美国、西欧各国之间并不都是
完全一致,其中尤以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西欧更注重北约组织内部的改革,
强调它的欧洲防务性建设,把工作重点从原来的对抗苏联的军事威胁转向在欧洲地区内外
处理危机及其维持和平行动上面。另外,为加强全欧洲合作、减少敌对压力,英、法、德
等国在提防俄罗斯的同时,有时也与俄罗斯在一起与美国分庭抗礼。
再次,作为北约东扩主要对象的中东欧国家和前苏联的一些地区,在战后几十年里一
直处于苏联的高压之下,华沙条约实际上是苏联控制其它成员的一种工具,多少年来一直
想摆脱它。不过,一旦真地离开了华约,它们似乎又失去了庇护和缺乏安全感,对于左右
两边的大国都有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与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转轨相适应,除了极个别
的国家之外(如南联盟、白俄罗斯等),其余的几乎都选择了倒向西方的做法,希望能够
成为西方大家庭的一员。从1993年开始,先后有12个国家正式向北约提出了申请,它们是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马其
顿、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最后,1991-1992年间,叶利钦及其主宰的俄罗斯所实行的向西方一面倒的外交政策
,也为北约继续存在和向东发展提供了契机。正因如此,有的学者说,北约东扩的思想是
在美俄之间的热恋中萌生的。3被视为是北约东扩第一步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1年12月
20日成立时,共有东西方两大集团的25个国家参加;苏联解体后,独联体12国家中除格鲁
吉亚之外全都加入,它的成员已达到36个。
这些因素在决定北约没有和冷战一道退出历史舞台、继续发展和扩大的同时,也使东
扩过程矛盾丛生、一波三折。无论东扩者、还是被扩者都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所
以,东扩的速度、范围、内容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经过几年的酝酿,北约东扩的号角终于在1994年吹响了。1月10日,北约首脑在布鲁塞
尔召开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发表的公报宣布:“我们重申,北约联盟的大
门对能够推进北大西洋公约原则的实施并能对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作出贡献的其他欧洲国
家仍然是敞开的。考虑到整个欧洲的政治和安全情况,我们期待也欢迎北约扩大到我们东
面的民主国家,以此作为一种演变过程的一部分。”
北约之所以此时启动东扩进程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提供经
济援助方面说得多做得少,俄罗斯人对“口惠而实不至”的西方几乎失去了信心,从1993
年开始实施兼顾东西方的“双头鹰”独立外交政策,独联体各国也加快了“从独到联”的
步伐;二是叶利钦1993年炮打白宫,西方对俄罗斯的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产生的怀疑;三
是日里诺夫斯基领导的自由民主党在1993年国家杜马选举中异军突起,仇视西方的极端民
族主义情绪在俄罗斯日盛;四是中东欧国家由原来共产党演变而成的左翼政党又纷纷上台
执政,它们虽然没有公开表示放弃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要求,但都主张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
和东方外交。所有这些都使美国及其西欧盟国感到一股寒气从东而来,一致认为如果不抓
紧时机东扩,很可能就“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失去千载难逢的机会。
做出决定并不难,可具体操作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俄罗斯方面的干扰和阻挠暂且不
说,仅仅技术性问题就使北约大大地费一番周折了。1995年9月,北约理事会通过了《北约
东扩可行性研究报告》,先提出了首批加入北约的国家所必备的条件。根据这份报告,加
入北约的基本条件,一要与西方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战略利益;二要建立民主政府
;三要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四要文官控制武装部队;五要人权记录良好;六要与邻国没
有明显的冲突;七要获得现有北约16国的一致同意。又过了2个月,北约在这份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北约军队建军指导纲要》和《北约军队作战及军事技术标准
文件》,规定了申请加入北约国家在军事上必须达到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国家控制军事
力量、军政分离;建立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军队,其编制应与北约相统一;优化军队结构
,增加快速反应和机动部队的比例,军官
与士兵的比例应达到或接近1比3;按北约的作战原则组织军事训练;加入北约统一防
空体系;有能力承担北约共同防务,包括为北约军事行动提供费用、人力和基础设施等等
。
然而,最难的还是东扩费用的估算与分摊。北约东扩到底需要多少钱,各成员国如何
分摊。对于前者,不同的评估者出于不同的考虑或论据不同的标准而得出不同的结论。19
96年6月,美国国会预算局在一份报告中认为:北约在东扩的头15年里共需耗资1247亿美元
。8月,美国的兰德公司发表研究报告,提出了可供北约东扩选择的三种模式及其费用:第
一种是自我防御方式,即帮助新入约国家提高军事力量,使其实现自我防卫,大约需资17
0亿美元;第二种是兵力投送方式,即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北约迅速出兵保护新成员国,大
约需资420亿美元;第三种是前沿存在方式,即北约在新成员国中建立指挥部、训练场、军
事基地等,可长期驻扎12-40万军队,需资820亿美元。10月,欧安组织在一项研究报告中
提出,北约在未来的15年里将耗资610-1200亿美元。1997年2月,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
联合向国会提交的一份评估北约东扩所需费用的报告中认为,从1998年至2010年,北约东
扩需要资金270-350亿美元。到底是多少,不同的评估者有不同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共同
的,即这笔费用绝不是一个小数。
至于东扩费用的分摊,克林顿在1997年2月提出,美国负担15%,新成员国负担35%,
剩下的一半由其它成员负担。然而,由于各国大小不同、经济实力各异以及对东扩过程时
间长短、所需费用总量估计有别,具体如何分摊这些费用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不过,具体的技术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产生的分歧并没有影响北约东扩的步伐。19
97年7月8-9日,北约16国领导人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东扩的对象和
进度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最重要问题,围绕着它,北约内部出现了分歧。美国认为:北约东
扩应当一步一步地来,以便不影响北约的组织效能;在中东欧12个已经提出申请加入的国
家中,只有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在政治上、军事上和外交上具备了条件。法国和意大
利则认为:北约未来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欧洲南部边缘地区,所以竭力主张在第一批新成
员名单中再加上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以便使北约在黑海和巴尔干地区拥有两个立足点
。经过协商,法国和意大利同意北约先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而美国则同意在公
报中写明两年之后开始第二轮东扩并且首先考虑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
马德里会议的召开以及最终确定第一批对象国名单,表明北约东扩计划已经开始付诸
实施。根据这次会议公布的进程表,北约与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之间就入约问题的谈判从
9月份开始,到年底签订议定书;1998年由各成员国家的议会对这三份议定书进行审议批准
;今年4月在北约成立50周年时正式吸收三国加入。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等到1999年4月
。3月12日,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的外交部长在美国密苏里州签署了加入北约的文件,
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实现了它们“返回欧洲”战略目的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北约的
成员国也由16个增加到19个,这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展。
20世纪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欧洲整体安全的旗号不仅向波罗的海,而且还
向黑海、里海乃到整个世界扩张。由于正处于开始阶段,北约东扩的最终结果还很难全面
断定,但是,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和由此引起大国之间的对峙中,人们已经嗅到了北约
东扩带来的血腥味。
2)、 隔岸观火
轰炸南联盟发生在北约东扩的过程中,但是,北约并不是科索沃战争一开始后就进行
全面的干预,而是有一个从隔岸观望到有限介入,再到全面干预的过程,有一个从充当欧
盟调停的配角到走到前台的过程。
西方国家最早表示要介入科索沃危机是在1992年。当年7月,欧共体特使、英国前外交
大臣卡林顿建议就科索沃问题召开国际会议,以防止科索沃危机进一步国际化,但遭到了
米洛舍维奇的拒绝。米洛舍维奇认为,欧共体南斯拉夫问题和平会议已经有一个专门负责
监督南斯拉夫少数民族权利的委员会,有关南斯拉夫内部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之间
矛盾与冲突可以在这里讨论。不过,由于这时西方将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波黑内战上面了
,所以,卡林顿对此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科索沃战争于1998年2月底3月初爆发之后,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北约最初的反应并不
强烈,只是呼吁双方停止武装冲突,进行和平谈判。俄罗斯外交部于3月2日就发表声明,
呼吁冲突双方要克制、避免动武,南联盟与阿尔巴尼亚族领导人之间尽快进行对话。西欧
联盟18国的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5月11日在希腊罗得岛举行会议,西欧联盟在保障欧洲安全
方面的作用和科索沃的局势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会议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通过政治方式来解决科索沃冲突。在此期间,曾是波黑冲突三方重要的调解人之一的霍尔
布鲁克,作为美国总统的特使又来到贝尔格莱德,就科索沃问题与米洛舍维奇进行了二次
会谈。刚刚协助国际社会将波黑内战的明火扑灭的北约,尽管对科索沃局势恶化非常担心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甚至讲不排除向科索沃派国际维和部队的可能,但总的说并没有
出兵的打算,而是寄希望于欧盟和俄罗斯出面调解。
这时的南联盟大体上也接受了国家社会的劝说。5月15日,米洛舍维奇与鲁戈瓦在贝尔
格莱德举行了首次会谈。事后,南联盟方面和鲁戈瓦也都认为这是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
重要一步,双方还商定下一周在普里什蒂纳继续进行政治谈判。
然而,作为温和派的主要代表,鲁戈瓦此时实际上已经控制不了激进的科索沃解放军
了。科索沃解放军不肯放弃暴力手段,南联盟对他们也采取坚决镇压的做法。所以,他与
米洛舍维奇达成的任何协议实际上都起不了多大作用。经过短暂的平静,从5月下旬开始,
科索沃解放军与南联盟警察之间又开始激战,而且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造成大量人员伤
亡和难民潮。科索沃的战事甚至波及到了阿尔巴尼亚,导致南联盟与阿尔巴尼两国军队之
间的交火。科索沃战争大有向四周蔓延之势,引起国家社会的普遍不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加强了对科索沃的关注和干预的力度。
欧盟各国首脑6月中旬在英国加的夫召开会议。对于南联盟,这次会议以欧盟委员会的
名义向米洛舍维奇提出了四点强硬要求:一是制止治安部队对老百姓采取的一切行动,撤
走用于镇压老百姓的治安部队;二是使国际机构能在科索沃进行有效的和连续不断的监督
;三是为难民和流离失所的人全部返回自己的家园和人道主义组织进入科索沃不受阻碍提
供方便;四是同科索沃领导的政治对话迅速取得进展。对于科索沃阿族,这次会议表示,
虽然反对它独立,但支持它在南联盟内享有特殊的自治地位,要求阿族明确承诺不使用暴
力和进行恐怖活动。4不难看出,欧盟的这种调解对南联盟要求是比较苛刻的,但是,最不
能接受的肯定是阿族解放军。科索沃解放不仅不会放弃暴力,而且就是想将事态不断地扩
大,然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干预。如果说,这时国际社会对阿族解放军采取一些压制措施,
然后再迫使南联盟作出让步,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在欧盟的调停的同时,由俄罗斯和西方五国(英、法、德、意、美)组成的前南问题
六国联络小组不仅发出了类似的呼吁,并且在7月9日还拟订了一份科索沃和平计划,其内
容包括:保持南联盟的领土完整,阿族不要单方面脱离南联盟;作为交换条件,南联盟要
给予科索沃广泛的自治权力,如由科索沃警察自己维持治安等等。
北约在美国的推动下也开始行动起来。此时讲北约,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那
就是它的秘书长索拉纳。哈维尔·索拉纳是西班牙人,1942年6月出生在马德里。从早年学
习经历上看,他原本想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物理学家。所以,无论是在本国上大学还到美
国留学,他都专攻物理学。投身政治生活以后,70年代当选过众议员,80年代还出任过政
府文化大臣、政府发言人、教育和科学大臣,90年代任过外交大臣。
1995年12月19日,索拉纳接替涉嫌丑闻的比利时人维利·克拉斯,成为北约第九任秘
书长。
就在欧盟首脑开会的同时,来自北约13个国家的84架飞机在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上空
举行军事演习。按索拉纳的说法,这次演习的目的就是“威慑塞尔维亚,使其停止对阿尔
巴尼亚族人的镇压”。不过,尽管如此,索拉纳在6月下旬还是讲:北约正在研究在科索沃
冲突升级情况下可能采取的各种军事方案;不论采取什么措施,北约都是以结束战争、科
索沃的阿族和塞族同意谈判并最终达成政治谅解为基本目标。
3)为调停加重法码
7月下旬,科索沃冲突加剧,“7月18-21日、24-25日,科索沃地区连续爆发大规模
武装冲突。阿族武装分子用自动武器、火箭和迫击炮向沿着普里什蒂纳到佩奇公路行进的
南联盟军队的一个纵队发动攻击。科索沃战略要地那沃村以及什蒂米列地区的一个村庄也
遭到了阿族武装组织的围攻。”5在这样背景下,由欧安组织成员国的高级外交官组成的小
组到南联盟进行斡旋也无功而返。这个小组的成员认为阿族和塞族之间已经没有任何信任
而言,因而没能说服南联盟接受国际观察团进入科索沃。
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北约开始提高动武的调门。
最早提出空袭方案的是美国。还在6月中旬的时候,五角大楼就放出风来,在对科索沃
进行任何军事干预以结束暴力事件之前,必须对它进行全面轰炸,以保护北约的飞机不受
南斯拉夫的袭击。五角大楼当时设想的空袭还只是以南联盟的60个地对空导弹发射基地和
241架战斗机为目标。
到了8月,北约便紧锣密鼓地准备行动。先是在12日,北约制定了三个以武力干预科索
沃冲突的备选方案:一是对科索沃及南联盟其它地区的目标实施广泛的空中打击;二是在
冲突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的情况下,向包括南联盟和阿尔巴尼亚交界地区在内的地带部署
北约军队以维持该地区的稳定;三是在阿族平民遭到大屠杀的情况下,向特定的目标进行
有限的空中打击。9月上旬,北约又制定了在科索沃及其周边地区采取行动的应急计划,包
括在阿尔巴尼亚部署北约预防性部队;对塞尔维亚的军事目标进行空中打击;在空中力量
的支持下部署约6万人的地面部队,以帮助科索沃实施停火或和平计划。
接着,北约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9月12日,北约及其伙伴国家举行26国军事
演习,其目的就是训练部队如何在巴尔干地区执行维持和平任务。10月13日凌晨,北约各
盟国一致同意对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武装力量实施空中打击。据说,当时北约制定的空袭
计划是这样的:第一阶段空袭主要由美国的B-52轰炸机从塞尔维亚防空力量够不着的地
方发射巡航导弹,与此同时派两架B-2隐形轰炸机在夜间袭击隐藏起来的塞尔维亚飞机和
地下军事指挥部。预计参加空袭的北约飞机有430架,其中的60%由美国提供。
不过,北约此时采取的这些步骤主要是为国际社会调停作后盾的,或者说是配合国际
社会调停的,因为10月初美国总统特使霍尔布鲁克又多次来到了贝尔格莱德进行斡旋。
第一次是在10月5-7日。霍尔布鲁克到贝尔格莱德与米洛舍维奇进行了三次短暂的会
晤。有关这次会谈结果双方都没有向外透露,霍尔布鲁克返回布鲁塞尔后在新闻发布会上
只是说“形势非常严峻”。6
第二次是在10月8日。前南问题六国联络小组听取霍尔布鲁克关于他同米洛舍维奇会谈
的报告后,进行了紧急磋商。霍尔布鲁克此次来贝尔格莱德就是受六国联络小组的全面授
权并且来了六国联络小组的“六点要求”。这些要求是:塞尔维亚安全部队及重型武器完
全撤出科索沃,人道主义机构无条件地进入该地区,与国际法庭在审判战争罪犯上进行完
全合作,所有难民返回家园,立即进行关于科索沃自治的政治谈判等等。据说,霍尔布鲁
克还带来了由美国人希尔提出的一个关于科索沃自治问题方案。其基本内容是:今后三年
中科索沃的政治地位暂不确定,但科索沃代表应该被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议会、政府
及司法机构接受,科索沃成立不受南联盟政府机构影响的议会、法院,成立自己民族的警
察以负责地方治安,联盟警察只负责对外安全如边防、海关等;国际组织在三年结束时对
上述条例进行检查。7
霍尔布鲁克与米洛舍维奇的这次会谈仍然进行得十分艰苦。11日,他们进行了8个多小
时的谈判,也没能达成一致。后来,在北约轰炸进入倒计时的情况下,经过8轮的谈判,1
3日,米洛舍维奇才决定接受六国联络小组的条件,就解决科索沃问题与霍尔布鲁克签署了
协议。这个协议的要点是:在尊重南联盟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其现有边界的原则下,遵循联
合国宪章、《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以及《巴黎协约》,和平解决所有问题,平等对待科索
沃的所有民族,尊重民族、宗教及文化价值观;9个月内在科索沃进行自由选举,组成议会
,地方政权及法律机构,法律机构的设立同南联盟法律体系一致并符合国际准则;建立地
方政权领导之下的、由当地居民形成的、能平等对待所有民族的地方警察。这个协议还对
要解决的问题作出了时间限定:10月19日前确定欧安组织等国际机构参与解决科索沃问题
所具有的地位,11月2日之前就解决科索沃问题政治方案的内容达成协议,11月9日之前制
定出科索沃赞誉程序和规则。8
从内容上看,这个协议对于解决科索沃危机不失为一个方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协议虽然没有规定北约的介入,但却规定了它的实施是以北约的武力,即空中打击来
保障的。所以,北约后来的实际介入最主要的借口就是南联盟破坏协议。然而,这个协议
实施不了,南联盟和科索沃解放军都有责任,而且科索沃解放军的责任更大,因为它从来
就不想接受任何协议,除非让科索沃独立,除非成立大阿尔巴尼亚。我认为,西方国家参
与调解科索沃危机并无过错,但是从一开始就不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压制南联盟而放纵
科索沃解放军。事实上,管不住科索沃解放军,就无法解决科索沃危机。
另外,还有两点对后来局势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是科索沃解放军对霍尔布鲁
克与米洛舍维奇达成的协议不以为然,认为科索沃问题只有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主权之外
才能解决,同时也不肯放下武器;二是南联盟坚决不同意北约在科索沃部署部队。这就为
后来事态进一步恶化埋下了伏笔。
就北约自身而言,在科索沃阿族与南联盟之间爆发武装冲突(或说战争)的7个多月里
,经过了从袖手旁观到成为国际社会斡旋的坚强后盾,再到间接地进行干预的过程。如果
将上面谈到的观点再归纳一下的话,促使北约态度不断转变的因素有:
第一,从根本上说,是南联盟与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之间矛盾、冲突不可调和所造成
的一个恶果。这可能与现在流行的观点不大一致。但是,别忘记,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
理就事物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如果南联盟与阿族之间没有这么深的
矛盾,如果在西方最初的调解下它们能够达成一致,如果阿族解放军不是有意使科索沃问
题国际化并且故意要引起国际社会的干预的话,能发生北约与南联盟之间的冲突吗?美国
为首的北约搞霸权主义绝对应当谴责,但也必须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能简单地套用
。更不能把北约说明是无缘无故地干预科索沃冲突似的。当然,这样讲绝不是为北约作辩
护,只是想说明谴责也好、批判也罢一定要找准靶子,批到点子上,否则光喊点政治口号
有什么用呢?
第二,冷战结束以后,北约面临着朝何方发展的问题。当它决定要成为一个全球性的
军事政治组织之后,当它开始东扩之后,当它宣称“要某种程度上,哪里有威胁,我们就
必须到那里去”之后,科索沃危机刚好为北约实践它的新战略提供了机会。另外,科索沃
危机的确也危及到南斯拉夫周边国家,危机到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甚至整个欧洲。在这种情
况下,一心想要管全世界“麻烦事”的北约,如果连科索沃问题都摆不平,其它一切实际
上都无从谈起。所以,北约一定要插手科索沃,原本想漂漂亮亮地把它解决,顶多扔上几
颗炸弹就完事大吉,没想到碰上一个不怕硬的米洛舍维奇和一伙不听话的科索沃解放军,
结果发展到今天,北约是骑虎难下。于是,北约也只好厚着面皮不顾什么“人道主义”、
“人权”,也不管什么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发疯了似地对南联盟施暴。如果连一个小小
的南联盟都炸不明白,北约今后还谈什么“全球化”呢!
在霍尔布鲁克和米洛舍维奇协议的基础之上,10月15日,北约与南联盟签署了一项关
于在科索沃实施空中监监督南联盟军队从科索沃撤出的协议。同一天,南联盟外长约万诺
维奇与欧安组织轮值主席、波兰外长盖莱梅克在贝尔格莱德就向科索沃派遣国际观察团问
题达也成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欧安组织将向科索沃派遣2000人的观察团,以检查霍
尔布鲁克与米洛舍维奇协议的执行情况。17日,欧安组织任命一名美国退休将军威廉·沃
克尔为观察团团长。正是这位个头不高、留着小胡子这美国人一篇谎言将站在战争悬岸边
上的北约和南联盟各推一把,跌进了战争的深渊。这是后话,稍候再说。
不管怎么讲,危机暂时地得到了缓解。但是,战争的阴云并没有散去。
4)、“拉察克事件”与沃克尔的被逐
科索沃危机重新爆发的导火索今年1月15日塞尔维亚武装警察与科索沃解放军在拉察克
村发生的激烈武装冲突。
事件发生后,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威廉·沃克尔于次日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
蒂纳发表声明称:根据他亲自核查,塞尔维亚武装警察部队15日在拉察克村屠杀了45名无
辜的阿族平民,其中还有妇女和儿童。有鉴于此,沃克尔要求海牙国际法庭在24小时之内
迅速地派出人员到拉察克村进行调查。
后来的事实表明,沃克尔讲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谎话。拉察克惨案的死难者的尸体很快
被运到了普里什蒂纳,先是由塞尔维亚法医进行检查,后来又由欧安组织派遣的芬兰法医
小组和白俄罗斯法医小组进行尸检。3月17日,芬兰首席法医、女科学家兰塔在欧安组织驻
科索沃观察团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芬兰法医无法确认1月15日发生的拉察克事件是
“屠杀”。
就像联合国特委会主席巴特勒关于对伊拉克核查报告一样,沃克尔的声明在国家社会
引起了轩然大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美国总统、意大利总理以及美、英、法、德、挪威
、瑞典等国的外长们纷纷发表声明,除了对沃克尔宣布的拉察克惨案表示“深感不安和震
惊”之外,有的呼吁国际社会对此事进行详细调查,有的“感到恐怖和愤慨”,有的则“
最强烈地谴责”肇事者,要求将他们送交海牙国际法庭审判。然而,反应最强烈的还是北
约秘书长索拉纳。他在一份声明中不仅说南联盟武装警察屠杀阿尔巴尼亚少数民族的行为
是“对国际法的肆意践踏”,而且宣布北约“绝不会容忍科索沃恢复全面冲突和镇压政策
”,它去年10月发布的对南联盟军事目标实施空中打击的命令仍然有效。
沃克尔的说法在南联盟境内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7日凌晨,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
卢蒂诺维奇发表紧急声明,政府副总理博伊奇同日也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们说:事实的真
相是,塞尔维亚武装警察15日前往拉克察村搜捕几天前杀害塞族警察的凶手时,遇到阿族
恐怖分子的袭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自卫还击,打死的都是恐怖分子,而并不是什
么屠杀无辜的平民。所以,他们谴责说,沃克尔散布的都是谎言,他本人的所做所为已不
像一位国际组织的代表,而是偏袒阿族分离主义者,实际上成为其“代言人”了,欧安组
织应当撤换他。18日,南联盟政府在召开了特别会议后宣布:沃克尔是“不受欢迎的人”
并限他在48小时之内离开南斯拉夫。同日,南联盟还拒绝没有签证的海牙国际法庭的总检
察员路易丝·阿尔布尔入境。19日晚,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贝尔格莱德约见北约最高
司令官克拉克和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瑙曼时,告诉他们:维护领土完整和保卫全体公民生
命安全是国家宪法赋予的责任,南联盟绝不能容忍科索沃解放军继续从事恐怖活动。
这样,南联盟从一开始就与西方处于尖锐的对抗状态,不过,南联盟随后又与欧安组
织达成谅解,于19日把对沃克尔的驱逐令后推了24小时,22日再次发表声明宣布:对沃克
尔的驱逐令虽然仍有效,但要他不公正的行为的后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就先"冻结"
起来。
拉察克事件是南联盟的塞族与阿族之间的冲突,但围绕这一事件所产生的更大、更严
重的对峙却是在南联盟和北约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拉察克事件和沃克尔被逐也科索沃
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冲突的双方主要是阿族与南联盟,此后冲突的双方则主要南
联盟与北约了。20日,北约宣布:由于米洛舍维奇拒绝让步,所在派遣军舰前往亚得里亚
海,试图以武力压服米洛舍维奇。
与此同时,在北约的支持下,根据法国总统希拉克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倡议,前南问
题六国联络小组开始为化解危机进行新一轮的斡旋行动。29日,六国联络小组向南联盟和
科索沃解放军提出措辞比较强硬的要求:最迟不得超过2月6日开始进行和平谈判。为了配
合六国联络小组的斡旋,北约各成员国都相继批准了对南联盟动武的决定,美国、英国、
丹麦、法国等向北约驻意大利的军事基地增派飞机,准备对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80多
个目标进行空袭。北约常设理事会于30日授权索拉纳在联络小组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发布
空中打击的命令。索拉纳对此也表示:要是国际社会在科索沃和平方面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的话,他将做出对南联盟进行空袭的决定。
北约成已经成了悬在南联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5)、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下的两次和谈
在六国联络小组的劝说和北约的威逼下,南联盟与科索沃阿族代表2月6-23日、3月1
5-19日先后在法国的朗布依埃和巴黎举行了两轮和平谈判。
为了使谈判能顺利进行,六国联络小组首先拟定了一个和平协议文本。其要点是:冲
突双方立即停止暴力活动,遵守停火协议,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维护南联盟的
领土完整,但塞尔共和国给予科索沃阿族以“实质性”的自治;规定一个时间为3年的过渡
期,以便寻求最终解决问题的机制;在这个过渡期内,由北约派出3万名维和部队来保障协
议的实施。
1月底,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将这个协议文本交给米洛舍维奇和科索沃阿族领导人,并通
知他们于6日之前到法国举行和平谈判。与此同时,六国联络小组也发表公报,确定6日为
开始和谈的最后期限;要求双方在开始谈判一周内达成协议;如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话
,谈判可以顺延一周。在北约及欧盟各国软硬兼施的劝说和威逼下,南联盟的代表和科索
沃的阿族代表先后来到朗布依埃,在法国外长韦尔德纳和英国外交大臣库克的主持下进行
和平谈判,同时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各出一名特使为调解人,他们分别是希尔、彼德里奇
和马约尔斯基。
在和谈过程中,北约、特别是美国一直威胁说,如果冲突双方达不成一致的话,就要
对科索沃附近的某些目标和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空中打击。然而,一周过去了,尽管美国
人说"坚冰已被打破",谈判实际是处于僵局并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谈判中,双方的态
度都十分强硬,也都不肯做出让步。南联盟方面虽然基本上同意让科索沃实现自治,但坚
决反对任何外国军队进驻科索沃;阿族方面由于强硬派和温和派之间分歧严重,一直没有
同意解决科索沃危机协议中的政治条款,其强硬派甚至还提出在和平协议实施和北约组织
部署军队之后为科索沃解放军的前途提供担保。他们不想放下武器,更不想解散。
在这种情况下,六国联络小组在磋商后宣布:谈判虽然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双方已经
进行了清除障碍的工作,现要需要的是在尚没有解决的问题上取得一致。所以,它决定谈
判和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延至20日格林尼治时间中午12点;一周又过去了,尽管奥尔布赖
特不远万里前来督阵,联络小组的其它5国外长也加紧对南联盟和阿族的代表施加压力,谈
判双方仍没有达成一致,六国外长在谈判取得了某些进展的借口下宣布谈判达成最后的期
限再延后3天,到23日格林尼治时间14点。
23日下午,在六国联络小组规定的和谈最后期限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后,美国国务院发
言人鲁宾宣布:参加和谈的阿族代表团决定接受和平协议,但要求把协议的签字时间推迟
15天,而南联盟代表也表示准备讨论向科索沃派国际人员问题。与此同时,和平谈判两主
席之一韦德里纳在一份声明中宣布:朗布依埃会谈取得的成果表明,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
治的政治框架已经形成,向科索沃派遣军事和文职人员以确保协议实施的基础也已存在。
然而,这并不是和谈的最终结果,事实上离最终的全面的和平协议相差甚远。谈判也
没有结束,暂停三周之后,南联盟和科索沃阿族的代表将于3月15日在法国继续举行和平谈
判。
朗布依埃和平谈判两主席库克和韦德里纳对这次和平作了如下总结:
1.联络小组的部长们在朗布依埃为就科索沃的充分自治同时尊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达成协议,进行了两个多星期的紧张努力。他们于2月23日举行了会
谈。
2.部长们指出了朗布依埃会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特征;它在联络小组1月29日在伦敦
通过的原则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开始了一个进程,把长期以来由于深刻和尖锐分歧而陷入
分裂的那些人聚拢在一起。
3就科索沃的充分自治达成一致意见,包括通过自由公平的选举产生民主机构、科索沃
治理、保护人权和国内各民族成员的权利和建立公正的司法体制等机制。
4正如朗布依埃协议所规定,政治框架现在已经建立,从而为最终执行协议的各个章节
,包括国际文职和军事人员应邀驻在科索沃奠定了基础。
5各方不应采取任何将会破坏朗布依埃会谈取得的成就的行动。充分遵守他们于1998年
10月作出的承诺和履行相关的安理会决议。我们充分支持这项活动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科索沃检查团的人员,同时我们坚决要求各方保证科索沃检查团和其他国际人员的安全。
6我们保证我们将共同努力达成一项能满足科索沃所有人民的合法意愿的解决方法。那
些阻碍科索沃协议执行的人,或进一步采取挑衅行动的人,或威胁科索沃检查团安全的人
,将为他们的行动承担全部责任。9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面对着不听话的科索沃解放军和
不肯驯服的南联盟,北约不断地发出武力威胁,迫使米洛舍维奇接受到科索沃部署北约维
和部队的要求。3月8日,索拉纳公开地说,如有必要北约将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武
装干涉科索沃。在遭到米洛舍维奇的再一次拒绝之后,北约便宣布了一项需要2·6万人的
部队去实施的科索沃和平计划。这个由七章构成的和平计划的主要内容,除了在导言部分
保证“在初为三年的一段时间里在科过沃实现自治的同时承认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领土
完整”之外,还包括以下七方面内容:
1,宪法:
议会??选举120人组成的议会,其中80名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40名由合格的民族群体
选举产生。议会选举总理、总统和两名副总统。
司法??科索沃将“一家宪法法院、一家最高法院、若干地区法院和若干高法院”。各
民族群体都将有人参加司法部门的工作。
民族群体??每一个民族群体还可以选出“在科索沃管理自己事务的机构”。
2,警察和公安:
警察??科索沃计划将拥有不多于3000人的执法警官。他们将拥有“执法权和管辖权,
并将是除了边防警察之外的科索沃的唯一警察力量”。
边??南斯拉夫的这个共和国(即塞尔维亚共和国??引者)将保卫科索沃的国际边界,
最多动用一??500人的部队。欧安组织将监督安全条款的执行。
3,选举:选举将在协议生效后9个月内举行,并将接受欧安组织的监督。
4,经济问题:
税收??议会负责我税,各市可以征地方税。贝尔格莱德将征收关税和确保商品自由流
通。
援助??国际社会将“迅速改善”科索沃“生活”条件手段。
5,执行(第一章):
委员会??将建立的一个以执行团团长为首并包括各民族群众代表参加的联合委员会。
该委员会将监督公民对协议的执行。
6,巡视官:欧洲人权法院指定的一名巡视官将监督民族群体的权利。
7,执行(第二章);
多国军事部队??“各方邀请北约组建和领导一支军事部队,帮助确保协议得到遵守”
。联合国将通过一项支持这支部队的决议。
非军事化??在科索沃的所有南斯拉夫军队和内务部队将在5天的时间内重新部署到经过
批准的地点。在90天内,50%的军事人员和装备必须撤到“塞尔维亚的其它地点”。在18
0天内,所有军人必须已经离开科索沃。内务部部队将逐步减少,整个部队必须在一年内完
全撤出。在协议生效的30天内,科索沃解放军把受到禁止的武器(任何12·7毫米或更大口
径的武器及机关炮)存放到指定储存地点。届时,他们也必须停止穿解放军军服。
3月15日,南联盟代表团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法国外交部会议中心举行第二轮和平
谈判。北约给这次和平谈判限定的时间是4天,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届时双方必须在六
国提出的和平协议上签字,否则不论哪一方都会遭受空中打击。无奈捆绑不成夫妻,南联
盟决不同意科索沃升格为共和国,更不允许其独立。塞尔维亚代表团团长拉特科·马尔科
维奇在抵达巴黎当晚就宣称:“如果北约不经邀请就擅自进入塞尔维亚,那它将被视为侵
略者和来犯之敌。在谈判过程中,我们绝不会放弃科索沃。塞尔维亚共和国绝对不会主动
把科索沃交出去的。”;而阿族中的激进派解放军则要求“三年临时自治后举行确定科索
沃地位的全民公决”写入协议当中,同时拒绝交出武装。显然易见,南联盟与阿族之间的
矛盾没有消除,又出现了南联盟与北约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塞
尔维亚军警与科索沃解放军在许多地方展开激战,另一方面南联盟与北约之间相互攻讦。
和谈实际上是无法进行下去了,更不可能达到一一致的意见。
4天过去后,18日这天,只有阿族代表和两位国际调停人希尔、彼得里奇在《科索沃和
平与自治临时协议》上签了字,南联盟的代表和另一位国际调停人、俄罗斯的马约尔斯基
则拒绝签字。第二次和谈实际上仍以失败而告终。
巴黎和谈失败后,北约加紧对南联盟施压。19日,和平谈判两主席库克和韦德里纳就
科索活问题发表六点声明,重申朗布依埃协议是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唯一方案,南联盟不签
字就是破坏该协议,为此要承接一切责任。与此同时,北约开始大规模地调兵谴将,20日
,欧安组织将在科索沃执行任务的观察团的所有人员撤出;南联盟方面的态度也更加强硬
,不仅不接受协议,而且加紧对科索沃解放军发起猛烈的进攻。
22-23日,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前往贝尔格莱德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进行了最后
的会谈,但无功而返。对此许杏虎烈士是这样评论的:“加之10天前的那次不成功的访问
,霍尔布鲁克已是两次有辱使命了。这位西方称为巴尔干专家及‘米洛舍维奇问题专家’
的特使,访问贝尔格莱德近40次,总欣然而来,得意而去,此番关键时刻的失败,主要是
因为他已不再掌握美国的巴尔干政策了。因为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态度,从最初的扶持
鲁戈瓦“总统”,到现在的支持科索沃解放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11根据北约19个
成员国的授权,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于23日深夜下达了对联盟军事目标进行空袭的命令,24
日晚8时,北约开始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地空袭行动。
--
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30.8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