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侵南战争、美国战略东移与台独新表现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Oct 14 08:01:47 1999), 转信

侵南战争结束已经几个月了,这场战争不仅违反了基本的道义和国际准则,对中国而言
也昭示了相当的的危险性。许多国人对其危险性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即认为它会对
台独藏独疆独产生一定的鼓励作用。对于其带来的真正危险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
一、 侵南战争是美国战略东移的转捩点
在几十年的冷战中,美国一直是执行欧洲优先的战略,主要矛头直指苏联。在苏联解体
后的几年内,美国内的亚洲优先派更趋活跃,然而传统欧洲优先势力毕竟仍然强大,一
时也难分胜负,所以就有了江克互访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而互
访也并无成效,这正反映了两派斗争的结果。
侵南战争是正式结束美国战略欧亚摇摆的局面,确立了美国战略东移和亚洲第一的原则
,中国将取代俄罗斯成为美国的第一位的战略对手。俄罗斯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全面配合
了美国的行动,并较为积极地促成了美国战略的顺利转移,侵南战争中若俄罗斯态度坚
决,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如俄罗斯运入200枚C-300PUM这样的防空导弹,北约将无法把空
战进行到底。地面战争米氏不怕。而普里马科夫在印度访问时不恰当地呼吁中俄印结盟
,几乎断送了叶利钦总统的良苦用心,从情感而不是从理智出发在国家重大战略上犯错
,因而遭到解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能理解西方媒体所说的“科索沃战争是最后的一场欧洲战争”。
俄罗斯已失去与西方对抗的意志,战线将会东移,下一场战争将会在亚洲爆发。中国大
使馆被“误炸”事件就是这一涵义最好最形象的体现,同时也是提前发给中国政府和民
众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值得让人回味的是,在五六十年代苏联与中国争着当老大,而现在则避之惟恐不及,对
中国拱手相让。然而,理智的选择并不能平衡感情的伤害,侵南战争不辄是在打在俄罗
斯脸上的一记耳光。俄罗斯国内已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复仇情绪:要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
与美国作战。
二、 中国已经站到最前沿将要承受美国越来越大的战争压力
现在国内许多政界高官常常提到冷战思维还在继续。应该指出:这是一种错误和有害的
说法。它不仅没有反映冷战后美国霸权的新动向,而且还麻痹了国人自己对危险的认知
。如大家所周知:冷战主要是两个超级大国的游戏,中国并不是其中的任何一方,而且
在冷战的后期,中国甚至是冷战的受益者。
当然,在五六十年代,美国在欧洲搞冷战在亚洲搞热战,曾企图直接威胁新中国的生存
。援朝援越战争是新中国争取生存权的战争。六十年代以降,美国的军事战略经由“两
个半战争”、“一个半战争”、“两场局部战争”,现已发展到“预防性战争”;这个
过程集中反映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苏联由盛转衰进而解体的世界局势变化;美
国战略也从防御性战争转向进攻性战争,这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演变而是一个质的飞跃
。和日本叫嚣的表面上针对朝鲜消灭其导弹以“安全” 为目的而进行的预防性战争不同
,美国主张对中国的预防性战争的目的要深刻和广泛得多,其目的是要防止中国经济的
崛起和国际影响的上升。用亨廷顿的话说:就是要避免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的地位发
展下去”从而“对美国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这样一种结果。下一场美国强加给中国的
“预防性战争”将是以防止中国的强大和繁荣为目的,中国人民要争取发展权就必须赢
得这场战争。
其预防性战争要一劳永逸地达到目的,可以经由以下途径:中断和逆转中国的经济发展
进程;促使中国发生内乱和分裂(分成七块以上);消灭中国的多数人口。
打击中国经济的目的已经无法用经济手段达到,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封锁制裁和排
斥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往往还被其他国家填空占便宜,以经济手段打击中国经济美国难
免会感到力不从心。另外还有一招,若中国肯与美国进行前面军备竞赛,也可以拖跨经
济,使美国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虽美国用尽手段,从妖魔化中国,叫嚣预防性战争到
炸使馆的实际刺激,但中国就是铁定一条心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相信美国会死
心塌地最终也只有选用军事手段达成此一目标。用常规战争打败中国难以达到上述目的
,美国的TMD、NMD实际上是为核战争做准备。
战争的进行地点最终将会在中国本土进行。在目前美国TMD、NMD的部署尚未完成盟国尚
未达成一致之前,美国可能会动手的地区将是周边地区,如台湾、南海等地区,规模也
会较小,战争将以常规武器进行,范围可能会控制在中国本土之外。有鉴于美国战略东
移和所下决心之大,台独和菲律宾所受到的鼓舞是空前的,对台独和菲律宾今年的“出
色”表现应该就不应该感到奇怪了。
总之,中国现在实际上面临着一场美国在准备就绪后将要发动的“预防性战争”,这场
战争最终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是核战争。在核战争之前的常规战争可能会在台海或者南
海进行,这样的战争中总导演和主角只会是美国。
三 台独新表现与台海战争
美国战略东移和预防性军事战略的呼之欲出,使台独分子受到空前的鼓舞。台湾重新赢
得了五十年代那种围堵中国的桥头堡地位,美国将会重新确立了与台湾或明或暗的战略
同盟关系,使台湾首次有了一战而独的机会。一些隐藏很深的暗独分子迫不及待地跳了
出来,潮流所及,政客们惟恐落后,以争当“摩西”“国父”的心情把丑剧竞相上演。
没有想到,此一行为受到美国的批评和斥责。应该说台独分子的行为总体上没错,要当
急先锋的意愿也应受肯定,但错在一个“急”字。因为美国认为还没有到与中国摊牌的
最佳时机,所以美国出来为其先锋擦屁股,重申三不政策,以安抚中国使台独免遭“断
然措施”的处置。果不其然中国政府接受安抚,甚至有偃旗息鼓的迹象。从这里可以看
出,美台的双边配合多么默契,而且美国还惟恐真的伤及台独的士气,再加上数亿美圆
的先进武器以资鼓励。台独既然屁股有人代擦,自可放心大胆地朝前走。一些国人甚至
政要希望依靠美国的帮助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殊不知台独的根子正在于美国的支持和
纵容。
除非中国听任台湾分裂出去,否则台海战争将是不可避免的。而美国介入也是必然的,
只存在一个介入程度问题。在其TMD-NMD系统尚未全面部署之前,美国打核大战的可能性
较小,介入的程度可能较浅,战争可能会以常规武器进行。
美国的布雷德利曾把朝鲜战争称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象进行了一场
错误的战争”。相比较而言,台海战争将会是在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对象进行正确的战
争。对美国而言其正确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已取代苏联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
美国有且仅有战争手段才能削弱和肢解中国达到其预防性战争的目的;以台湾为战场将
使中国凭空多了许多顾忌不敢放开手脚来打(2200万究竟是谁的人质?)。所须斟酌的
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问题是对美国唯一不利的问题,因为在近阶段战争的时间将由(或主要由)中国来
决定。在近一两年内,中国如果以坚决果敢的态度开战,美国即使干预也起不了决定作
用。台海战争可能有以下几个阶段:导弹攻击;夺取空优;空中夺取制海权;登陆作战
;分割包围。至此台独命运已定。一些人认为还应该作城市攻坚以快速结束战斗,这其
实还是没有脱出害怕美日干预的窠臼。怕是没有用的,战争应该以尽量减少平民伤亡的
方式进行,对大城市应该断其水电粮,不作大规模的攻坚作战,以减少平民和我军伤亡
。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准备,切不可存侥幸心理。
若美日进行干预,根本用不着害怕,海空力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若来陆军就在台北郊
区等他们决战。其实美日派地面部队可能性较小,和中国陆军打地面战是没有希望的。
战争的关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登陆作战,若大部队一登陆,则战争大局已定。以导弹
和充分的空中火力准备之后,登陆的成功谅无问题。若美日干预,相信他们的海空力量
不足以进行朝鲜战场那样的“绞杀战”,解放军海空力量虽弱,加上岸防火力和导弹,
护卫海峡航道应无问题。战争最后将会以中国的全胜而结束。
这样一场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的危险如何,是另一个国人谈论较多的问题。实际上国内多
数制造业面临着开工不足,各种战略军备物资(中国钢铁等多项重要战略物资产量已稳
居世界第一)也足以应付。战争费用如果仅靠国家财政可能确有困难,由于民意可用,
相信募集10000亿人民币的战争公债是不成问题的。还有更乐观的说法是:若收复台湾国
人无偿捐献就足以筹足战费。总之,无论是加工能力,物资供应还是战争经费都不成问
题。既不会引起物资匮乏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有些人在经济上作出危言耸听的假设,
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一定是别有用心。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