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padeAce (寒山寺钟声), 信区: Green
标  题: 军史评论:明朝灭亡的真相(下) (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24日18:53:4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满清进入北京后,多尔衮在范文程、洪承畴等的建议下,提出了“经纶方始,治理需人
。凡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行处斩,鞭责似觉过宽。
自后问刑,准依明律”的用人政策。也就是说,以前的贪官污吏行为一概不计较,只要
有利于大清朝的就用,只要以后不再犯法就既往不咎。这样,满清征战方面有多尔衮及
其八旗子弟兵,有吴叁桂的辽东精兵,战略方面有范文程、洪承畴等运筹帷幄,政治制
定合适的政策,大量启用明朝的降臣治理国家,巩固占领的领土,为出击李自成和南明
,(其实军事上满清仍然没有优势,只是李自成和南明本身存在重大问题,自我溃败而已
。)以及未来的一统天下做好了准备。同样是明朝这些降臣,在崇祯手下成了空谈、亡国
之臣。在李自成手上成了阿谀奉承之辈,成了李自成军饷的来源。而到了满清手下,却
变成了中兴之臣,真是令人惊异。在人治的制度下,人才的应用直接决定了政策的制定
和实施。所以尽管有满汉之分,尽管有“扬州十日”,尽管有读书人“怀念前明”,尽
管有以后吴叁桂的“大周天下”,尽管有台湾郑氏的“反清复明”,尽管有“文字狱”
,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仍是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能够让人活下来就心满意足。清
朝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基本上都是实行的“轻赋
税”政策,顺利地完成了大乱到大治的过程。什么民族矛盾,民族仇恨,很快就被人淡
忘了。治理天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用人治国的道理,都懂,这些都是汉人总结出
来的道理。明朝皇帝明白,李自成也明白;亡国的经验教训大家都听说过,明朝皇帝听
说过,李自成也听说过。可是那个时候真正做到的确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不能不让人反省,中国的制度和道德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更不要说
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提及过的民主和科学了。我们的目光又局限在中国大陆这一片土地上
,那个时候,没有人能够有远见的看到世界战略的形成,或者说,那时的中国没有培养
有世界战略远见人才的土壤吧。
  12.南明小朝廷战略
  南明小朝廷更是将明朝的弱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甲申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崇祯吊死煤山,南京明朝大臣们面临解
决王朝继统问题,崇祯的叁个儿子都没有逃出北京,只有从藩王中挑选,而当时藩王中
尚存的神宗直系子孙,有福王、惠王、瑞王、桂王四人,后面叁者分别在广西、四川,
地处僻远,离南京近的只有从河南逃来的福王朱由崧和旁系的侄儿路王朱常芳。(在鹿鼎
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为自己拥护的皇位继承正统,这些爱国志士内斗不断)阉党阮大铖与
凤阳总督马士英密谋此事,阮大铖建议立福王朱由崧。其时福王有昏庸之名,但是阮大
铖、马士英认为这样的皇帝容易控制,于是就联络总兵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
等实力派,宣布拥立福王。兵部尚书史可法认为立福王有“七不可”,即贪、淫、酗酒
、不孝、虞下、不读书、干预有司,这种五毒俱全的人作了皇帝定会误国误民。然而,
福王朱由崧被马士英等人早早迎入南京,史可法与高弘图无奈,也只得加入了奉迎的行
列。南明控制的区域,东自黄河下游以南,西迄武昌长江以南,其物力、财赋、人力也
比清廷所控制地区雄厚。当时南明设江北四镇,共拥兵叁十万。武昌的宁甫侯左良玉,
拥兵二十万。

--
                             只要靠近你一些
                             便可听见
                             你的秀发与杨柳风
                             一起弹杏花雨
                             再靠近你一些
                             靠近一半又停住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59.226.4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5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