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padeAce (寒山寺钟声), 信区: Green
标  题: 军史评论:明朝灭亡的真相(下) (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24日18:54:10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福王继位后,组成了东林党和阉党混合的内阁,阉党因为拥戴有功,掌握朝廷权力
,竭力排挤,打击东林党人,史可法受排挤,离开南京,督师扬州,高弘图被迫辞职。
阮大铖入朝后,任兵部尚书,借作“顺案”之名,恢复了特务机构东厂,处死了东林党
和复社人士。史可法曾上书要求给士兵加饷,然而马士英却将奏折扣下,将史可法的士
兵的薪水全扣了下来。当时众将怂恿史可法反南京,以“清君侧”为名,将马士英杀掉
,但史可法以大局着想,没有同意。朱由崧在政治上毫无作为,生活上荒淫透顶,政事
全委托给马士英处理。
  皇帝如此,大臣们也不逊色。将领们一样只知道吃喝玩乐,对目前的现状毫无了解
。江北四镇中,二刘之兵皆“虚夸不中用”,惟高杰兵战斗力强。高杰凶悍桀骜,却毅
然拒绝清肃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诱降,疏请以己重兵驻归德,冒大雪,
沿黄河筑墙,专力防御清兵,并联络河南睢州总兵许定国“以奠中原”。不料许定国暗
通清兵,设计于酒后谋害了高杰,渡河降清,并引清兵至仪封。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
势危急之际,拥有数十万重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发兵南下,要“清君侧”、“除马
阮”。马士英却公然提出:“宁可君臣皆死于大清,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当时有人
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议守淮者斩”,朝议之后,竟诏史可
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史可法扼守扬州,以身殉国。他的顽强抵抗招致满清的“扬州
十日”大屠杀。
  孙可望后期的飞扬跋扈,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卖身投靠。
  郑成功有大志、有军事才能,却私心自用,断送华南抗清大业。之后退守台湾,一
心守护自己郑家的地盘。明清之际优秀军事家李定国也是悲剧,出滇抗清前期遭孙可望
妒恨,无法在两湖、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
北上,得到的却是郑的虚应,结果导致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最后只好死而后
已。整个南明前期是建立在错误估计形势上的,朝廷加上继承了昏庸腐朽的传统,导致
了这样的结果。后期南明团结了几十万大顺军、张献忠的战败部队,提出反清复明的口
号,共同对付清兵。但是大势已去,各个将领各自为政,没有任何政改吏治,既不得民
心,又没有军心,被吴叁桂各个击破。南明前期的战略很重要,当时满清刚进入北京,
政权不稳,而且准备也不足,南明有足够的实力收复北京。但是南明面临满清这样的强
敌无动于衷,认知上出现方向性错误。一直以李自成为敌人,认为吴叁桂携清兵入关是
救了明朝的江山,以满清为友,打如意算盘,想和满清共同讨贼,图谋划江而治的天真
战略。后来清兵兵临城下,满清早已稳定北方,只要不出现战略的重大错误,南明的灭
亡已经是无可避免,更何况南明一直应对失策,回天乏术。此长彼消之下,南明之亡毫
无悬念了。为什么南明前期会出现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呢?当时亡明者,李自成也。明朝
的国都是李自成攻克下来,皇帝也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敌是李自成,而没有把
满清当成敌人。

--
                             只要靠近你一些
                             便可听见
                             你的秀发与杨柳风
                             一起弹杏花雨
                             再靠近你一些
                             靠近一半又停住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59.226.4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