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padeAce (寒山寺钟声), 信区: Green
标  题: 军史评论:明朝灭亡的真相(下) (8)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24日18:54:4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13.史可法战略
  史可法是典型的文人出身,缺乏军事才能,却身居兵部尚书之职,后来更是担负起
扬州督师。扬州城破后,清兵开始大规模的屠杀,大约有八十万人左右被杀死,史称“
扬州十日”,那是一段极为惨烈的历史。史可法扬州守卫已经是大势已去。
  他所效力之南明弘光朝腐败已达极致,同时还受马士英阮大铖牵制。他的对马阮之
流退让,放弃了特殊时期的中央集权,尤其是对兵权的控制。他不顾实力(这点和袁崇焕
大相径庭),只顾报君父之仇。在当时情况下,自顾南保半壁尚不足,却还要欲图合师进
讨,问罪秦中,先讨伐李自成军,使得北岸清兵赢得时间和精力。他前期战略失误,最
后要作困兽斗,固守一城而不知不应计较一城一池之失的兵家常识。史可法到底是怎样
考虑战略的呢?
  读史可法的“复多尔衮书”,这是当时史可法死守扬州,多尔衮劝降时候,史可法的
答复,应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史可法的想法和思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他的战略观来
。先看史可法对当前形势的判断。
  “越数日,遂命法视师北上,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叁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
,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殿,抚辑群黎,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
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
”已乎!谨於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
次江淮。”这一段是为吴叁桂引清兵入关最佳辩辞。
  言下之意很清楚,如果我史可法是吴叁桂,我也会这么做的。吴叁桂引清兵入关,
做的对。史可法的态度是和南明一致的,也就是说,明朝的继承人包括朝廷、大臣都理
解并且赞同吴叁桂的引清兵入关。这一点从战略上讲并没有错误。如果吴叁桂不引清兵
入关,死守山海关,则必死于李自成的大顺军之手,一旦李自成部队把守住山海关,挡
住满清入侵,甚至是和满清谈和,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南明更是岌岌可危。再看史可
法对未来战略的观点。

--
                             寒山寺的钟声是
                             我涉水抵达你的木鱼
                             你的脸色
                             掠过乌蓬船的心情
                             惊起一只水鸟
                             我轻轻地踩着江枫渔火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59.226.4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