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Green
标  题: 坦伦堡之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r  4 17:58:16 2004), 站内信件

    1914年8月4日清晨,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爆发。 

德军率先在被称为西线的西欧战场发难,击破比利时后立即兵分5路直扑巴黎,德军的如意
算盘是先占领法国,再隔海抗拒英国,然后挥师东向,拿下俄国,夺取全面胜利。作为法
国和英国的盟友,俄国方面早就作好了战争准备,计划一旦德军在西线开战,俄军就在东
线动手,迫使德军两面作战,并欲以东西夹击之势击败德军。

果然在1914年8月中旬,俄国方面已组织起一支拥有65万人之众的西北方面军,该方面军由
俄军总参谋长日林斯基将军任司令,下辖第1、第2两个集团军,其中第1集团军由连年坎普
夫将军率领,第2集团军由萨姆索诺夫将军掌印。根据战争爆发前的盟约,俄西北方面宫浩
浩荡荡向德国东部连界进发,东线战场一触即发。 

当时,德军在东线的军事办量明显处于下风,仅有普里特维茨将军的第8集团军,计有14
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近1000门火炮,除装备略优外,兵力与俄军相差悬殊。从8月17日
到20日,俄军在一系列战斗中获胜,特别是8月20日在贡宾年——戈利达普一线的战斗中,
俄第1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与德第8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遭遇,德军被击败,并被迫向西全线撤
退。这时俄军如果全力追击,并部署正确的话,德第8集团军将难逃被歼的厄运,德国的东
大门就毫无遮拦地敞开在俄军面前,德军的败局亦无可挽回,也许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提
前数年结束。但是,俄军在通讯方面的蹩脚表现却将如此好的战机白白浪费掉了,而且还
搭上了西北方面军数十万将士的身家性命! 

奇怪的俄军明文电报 

在俄军步步紧逼,德军节节败退之时,德第8集团军的无线电侦察部队却破天荒地截获了8
月20日俄第1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将军发给俄第2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夫将军的明文电报
,电报立即被翻译为德文,内容如下:

“本集团军(编者注:指俄第1集团军)由于补给车辆未到,3天内暂停前进,需要等待辎重
军需列车的到来,故目前不能进行联合作战”。 

在大战的关键时刻居然敢用明文电报互通军情,无异于将绞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是天
字第一号昔包才干的事!俄军怎么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呢?

原来早在1901年,俄国的盟友法国就派出一位名叫卡蒂埃的少校军官帮助俄军建立起了相
当完善的无线电通信和密码联络制度。1902年又将当时一种极为机密的加表密码送给俄陆
军和海军,俄国人亦钭其视为珍宝,只复制了一份并锁在彼得堡的一个保险箱里。在一战
开战前才将这一新式密码交给西北方面军统帅日林斯基,日林斯基深知德军无线电侦察的
水平很高,所以在开战时就决定弃用俄军的老式密码,这种老式密码早已被德军掌握。但
是日林斯基却并没有将新密码都发给两个集团军,而是只发给第1集团军,并命讼第1集团
军将老式密码销毁。 

新密码本身并无问题,其编制得新颖、复杂,且一直未使用过,要想破译不是一朝一夕之
功可以成就的,但问题却是既简单桑中笑:第1集团军有新密码,第2集团军却没有;即使
想用老式密码来联系,第1集团军对第2集团军发来的老式密码电报却无法破译。这样一来
,俄第1、第1集团军之间根本无法用无线电进行联系!在战斗进行到8月20日时,这个问题
更加突出,当时两军相隔100多公里,中间是马祖里湖,既无公路,也无铁路,无法做到有
线通讯,只能依靠无线通讯。

当双方都看不懂对方电报的时候,只好向方面军司令部请示,方面军司令部不知是由于被
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是官僚义义作怪,竟命令两集团军可以使用明文电报联络,于是就有了
8月20日那份奇怪的明文电报。 

德军自然是大喜过望,因为根据电报他们至少在三天内不必担心俄第1集团军,只需全力以
赴对付俄第2集团军!德军怎样经过精确布署歼灭俄军?

歼灭俄第2集团军

在接收到8月20俄第1集团军发给第二集团军的明文电报后,德第8集团军立即召开作战会议
,商议对策。会上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电报或许是俄军的圈套,引诱德军上当受骗,因为
这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俄国问题专家、首席参谋霍夫曼上校却不以为然,据他
认为,俄国人一向以工作效率低下、纪律混乱而著称,出这样的错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
这封电报应该是可信的,霍夫曼上校的意见得到与会者的同意。接着霍夫曼上校提出一个
大胆的作战方案:首先停止后撤,以少量兵力(两个师)牵制俄第集团军,利用本国极其发
达的铁路网将第9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快速转移到俄第2集团军的正面,布下埋伏将俄第2集团
军歼灭,然后回师歼灭俄第1集团军。

8月21日,德第8集团军完全停止撤退,8月23日,德军临阵换帅,由素以勇猛著称的兴登堡
将军统率,他一上任,即批准了霍夫曼上校的作战方案。

德第8集团军立即通过军列专线将主力转移至俄第2集团军正面,并将军队悄悄集中于俄第
2集团军两侧,完成了对俄军的包围之势。此时的局势虽然对德军很有利,但也并非一点风
险都没有,这时候如果俄第1集团军突然大举进攻,德军留下牵制的那两个师根本无法抵挡
,一旦俄第1集团军突破德军防线,德第8集团军将身陷前有第2集团军,后有俄第1集团军
的“死地”。 

这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是俄第1集团的行动意图是什么!

8月25日上午,兴登堡将军正在犹豫不决时,德第8集团军的无线电侦察电台又及时截获到
一份俄军明文电报,这份电报是由俄第1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将军发给所属第4军的,内
容如下:

“本集团军将继续进攻。8月25日到达威柏林——萨劳——诺基坦——波塔伦——诺尔拿堡
一线。8月26日到达梅拉乌——艾伦堡——热道恩一线”。

兴登堡将军立即召集作战会议研究这份电报,结果德国人发现俄国佬的进攻速度之慢简直
就象蜗牛爬行一般。照此发展,德第8集团军完全有时间先歼灭第2集团军。

兴登堡将军顾虑顿消,立刻下令实施歼灭作虞计划。德第8集团军的计划是先布好口袋阵,
再派诱饵部队引诱俄军进入口袋,最后围而歼之。俄第2集团军果然上当,一头钻进包围圈
。更要命的是俄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盲目自信,不许萨姆索诺夫将军撤退,强令俄第
2集团军继续“追击”德军。

就这样,到8月30日,俄第2集团军全军覆没,10万人被俘,3万人战死,500门大炮被缴获
或被击毁,俄第2集团军司令萨姆索诺将军自杀身亡。

歼灭俄第1集团军,德军东线告捷

德第8集团军在完成歼灭俄第2集团军的战斗后,又神速通过军列专线将主力调回,并将蜗
牛之师—…俄第1集团军团团围住。1914年9月7日,德第8集团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俄第
1集团军由于士气低落,装备低劣,又无外援,很快土崩瓦解。至9月15日战斗结束,俄第
1集团军伤亡145万人,俄军司令连年坎普夫将军只身一人逃回俄国,而德军仅伤亡1万人


至此,气势光光、65万人之众的俄西北方面军不复存在,东线战场以德军获胜而告一段落
。在整个欧洲战场来看,德军暂时避免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局面,可以集中精力对
付西线的英法联军。 

次战役史称“坦伦堡之役”,是历史上第一次利用无线电侦察情报来进行重大战争决策并
获得成功的战例。“坦伦堡之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通讯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谁如果做不好,谁就有可能象俄西北方面军一样,由胜而败不过瞬间之事耳! 


--
不回贴吗? ╭∩╮(︶︿︶)╭∩╮
——如果生命的两端不是黑色的,
——人们又怎会爱上她灰色的中部?
——在生命灰暗的底色里,
——我愿做一条激情奔涌的河流,
——于波澜壮阔中探寻生命的灵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9.1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