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zpzheng (新的起点,新的自我), 信区: Green
标  题: 有中印战争看西藏边防(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5日20:11:2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国在军事上取得了绝对优势和胜利。其击溃印军、向前推进
速度之快,有时连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都无法控制。印度人自己的书这样写:
  在这场速战速决的闪电战中──实际上,战争持续了不超过十天──中国人到达东
北边境特区麦克马洪线以南两百英里的阿萨姆平原的边缘,抵达了卡门边区伏特山他们
的主张线。在东北边境特区另一端的鲁希特边区,他们向南和西南方向推进了100英里,
强占了从基比杜到瓦弄和哈渝梁的大片领土,他们还到达了距迪格搏伊油田仅剩下85英
里的地方……
  据印度国会披露的官方数字,印军死伤6765人;中国方面宣布俘虏包括一名印军准
将和16名军官在内927人。
  1962年11月21日,在开战一个月后,中国单方面宣布停火,立刻撤军,并宣布为了
表现诚意,不仅退回到战争开始以前的实际控制线──即“麦克马洪线”,还从“麦克
马洪线”继续后撤20公里,与印军脱离接触。
  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
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种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
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
  我在西藏期间,曾就中国为什么自动撤军寻找答案。透过毛泽东的帝王意气、国际
政治的万千风云,在那些浓艳色彩背后,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要归结到一个老老
实实的技术问题(当然也是实力问题)──在西藏高原上保障后勤的困难。
  后撤的原因在于后勤困难
  西藏军区林芝军分区的防卫区正是当时对印作战的东线主战场,从林芝军分区原副
司令李春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那时中国军队的后勤系统多么落后:
  反击战开始后,我们沿江一路下推,一个连击溃了印军上千人。没有公路,印军想
不通,中国军队靠什么供给给养?以为我们有什么高级食品,吃一顿能管好几天。其实
,我们就是靠老乡支前,靠牛运输。那一仗,支前的牛就有三万多头。这边的所有物资
,还有伤员烈士,都是靠老乡背。一○○迫击炮弹,一人只能背一发。50人运,几分钟
就敲出去了。家家户户都出人,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支前。当地老乡十二三岁就能背一百
四五十斤,不穿鞋。德东下边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岁,跟爸爸妈妈一起,他背了四筒
罐头,有八斤重,爸爸牵着他爬山支援我们。没有老乡,我们根本没法打胜仗。
  当时战区老百姓支持中国军队,未见得是把他们当成共产党汉人军队,而是从统一
西藏的角度。那一带历史上为藏文明覆盖,被称为“风流神王”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

措,就出生在“麦克马洪线”以南印控区,老百姓对西藏保持向心力并不奇怪。


--
                            阿拉丁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