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zpzheng (新的起点,新的自我), 信区: Green
标  题: 有中印战争看西藏边防(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25日20:11:5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那种靠牛和老百姓的双肩维系的后勤支援,不可能长久,也只适用于最前线。战争
主要的物资供应,是靠汽车从上千公里外的中国内地运上来。
  西藏的冬季,道路随时可能被大雪封住。积雪有时达几米深,人畜皆不能通行,更
别说车辆。中国军队在西藏边境进行战争,装备给养来自中国内地,而从中国内地进藏
的几条干线公路全有被大雪封山可能,从干线公路通向中印战场的支线公路,因为大都
需要进入或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更随时可能封闭。我在九十年代数次驾车在西藏长途旅
行,到过当年与印度战争边境,对那里行车艰难深有体会。30多年以前道路只会更为恶
劣。
  冬雪夏雨随时切断运输线
  西藏纬度低,降水量相对较多,尤其是与印度接壤的喜马拉雅山脉,常常受印度洋
暖流影响,气候无常,雨雪集中。夏天的雨水常常造成山洪、泥石流、山体塌方,阻断
公路。至今从四川进西藏的川藏公路,每年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不能通车。我曾在那
里被泥石流困过三天。我也曾在新疆进西藏的公路见过长达几公里的大塌方。公路全部
被埋在倒塌的山石下。从云南进西藏的公路有一段80多公里的塌方区,严重时可同时出
现上百处塌方。密布在西藏高原上那些数不清的大小河流更让人提心吊胆,说不定什么
时候就把车陷在河中间。每年从夏季一直延续到十月,西藏的雨季算才过去。
  中国军队62年之所以选择10月下旬对印度发动进攻,我想正是因为需要躲过雨季,
以使运输作战物资的道路条件更有保障。然而进入11月,西藏便开始面临大雪封山的威
胁,加上天寒地冻,道路冰雪,行车困难又开始增加。现代战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作战
物资的大量消耗,犹如一部巨大的吞吐机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地调动、运输和分
配尽可能多的物资、给养和武器弹药。而西藏高原上的运输问题是中国军队后勤体系几
乎无法解决的瓶颈,试想中国如果不及时停止作战,即使开始阶段可以获得大胜,一旦
大雪封山,运输线中断,胜利是否还能保持住呢?
  印度当时在军事实力上不如中国,但是从保证后勤的运输条件上,却比中国有利得
多。其背后是南亚平原,有条件修建良好的公路网,运输几乎畅通无阻。一旦战争变成
长久对峙,双方在运输条件方面的差距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何况,应印度政府的
要求,美国和英国已经开始将大批军火运抵印度,尼赫鲁还向英美要求提供十五个轰炸
机中队,以空中打击阻止中国军队。当时急于遏止中国及共产主义势力的西方国家正在
介入,而中国那时已经与苏联吵翻,得不到“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世界舆论异口同
声指责中国。印度国内则掀起了空前的爱国主义浪潮,朝野一致,发誓要把战争进行到
底。

--
                            阿拉丁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