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ore (天马), 信区: Green
标  题: 尼赫鲁最大的失策——中印边界风云 (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11日11:42:2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无可挽回的崩溃
    被尼赫鲁选中执行“里窝那”计划的考尔是一个“有非凡勇气和干劲的军人”,
在考尔离开新德里前往边境指挥第四军的第二天,印度报纸登出大字标题,说印度“
成立特种部队赶走中国军队,考尔将军亲赴东北边境特区指挥,印度陆军待命大举出
击”。但是,考尔是尼赫鲁的爱将,却不是尼赫鲁的战将,他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队,
只是靠了他的吹牛拍马、拉帮结派以及与尼赫鲁沾亲带故当上了印军事实上的统帅,
指望他打胜仗是不可能的。第四军本身是一个空架子,它的兵员来自印军各个部队,
临时性的组合使他们走到一起,总体上缺乏协调和配合。印军准备仓促,很多人仍穿
着单衣,只带了一条毯子,结果有的人还没有到达集结地就死掉了。考尔原以为一切
准备就绪,印军只要稍微冲一下,中国军队就会望风而逃,他还可以回去当他的参谋
局长。看到部队这种样子,他多少有点担心。但是,预定的作战计划不能改变,印军
将于10月10日发动进攻,这是印度政府可以接受的最后期限。结果,中印双方在10日
发生了冲突,中国军队进行了反击。考尔这才如梦方醒,对第七旅旅长达尔维说:“
我的天啊!你说对了,他们真的干起来了。”
    但印度政府并没有从这一冲突中清醒过来。它仍然认为中国不会采取什么进一步
的措施。中国的警告被视为恫吓。10月11日晚,考尔回到新德里,参加尼赫鲁主持的
会议,商讨最后的局势。考尔在会上对10日冲突的经过作了一翻绘声绘色的描述,建
议继续在前线固守,并说“如果有机会能过河去干它一家伙”。尽管有人主张将军队
撤回,但最后还是遭到否决。尼赫鲁在印军惨败后告诉议会,说文官政府并没有命令
军队在情况不利的地方坚持下去,但军队自己不愿撤退,结果遭到相当大的损失。
    这次会议没有决定放弃前进政策和里窝那计划,这从尼赫鲁对记者发表的讲话可
以得到证实。有记者问,政府给边境特区的部队下达了什么命令?尼赫鲁回答说:“
我们的指令是要解放我们的领土。”记者问:“什么时候?”尼赫鲁答:“我不能定
个日期,这完全是陆军的事。”当记者问会不会同中国谈判时,尼赫鲁再次保证:“
只要侵略继续存在,看来就没有进行会谈的机会。”尼赫鲁的讲话,在印度被视为让
印度放手大干的指令,在国外则被视为一个准备打仗的声明。如《纽约先驱论坛报》
社论的标题是《尼赫鲁对中国宣战》,英国《卫报》则说这是一个最后通牒。国防部
长梅农的讲话比尼赫鲁还要坚决,他说:“印度政府的政策是要把中国部队从东北边
境特区赶出去,不管是要用十天、一百天、还是一千天的时间”;而在西线则要坚持
打下去,“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考尔在前线威胁说,里窝那作战计划没
有改变,要继续前进,不执行命令的军官将会被撤职,送交军法审判。
    20日上午 7点半,中国方面一再克制的反击开始了,密集的炮火粉碎了尼赫鲁的
中国不会反击的幻想,粉碎了“里窝那”计划,粉碎了印度的前进政策。中国军队的
炮兵首先急袭了东线的克节朗河印军据点。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后来回忆说:“第
一批炮弹在头顶上呼啸而过时,有几分钟我们都吓得目瞪口呆,……这种场面与迄今
为止的沉寂状态相对照,更令人胆战心惊。”
    是的,中国军队反击了!受欺越深,反抗越烈。印度政府如此肆无忌惮地蚕食中
国的领土,视强大的中国为无物,站起来的中国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了。首次作战,集
结在东线的中国军队即达万余人,对印军形成了局部优势,集结在西线的部队也有一
个团。在中国军队强有力的打击下,印军第七旅很快溃不成军,印军建立的哨所被各
个击破,达尔维落荒而逃,最后成了中国军队的俘虏。印军退往达旺,第七旅不复存
在。
    如果尼赫鲁能在中国军队的首次打击下清醒过来,那么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因
为中国政府在10月24日又向印度提出了和平倡议: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双方从实际
控制线各后退20公里。在此前提下,中国军队愿意回到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在军事
上占优势的情况下愿意后撤,表明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诚意,期望印度政
府能作出积极反应。但是,尼赫鲁却不想接受中国政府的好意。10月24日新德里发表
声明,说印度“不能也不会接受这样一种状态:中国军队继续侵入印度领土,占领印
度的大块土地,并且利用这些土地作为强行按照他们的条件进行解决的讨价还价的筹
码”。这样印度政府对中国的和平倡议提出了反建议:只要中国政府退回到塔格拉山
脊以北,让印度军队重返各个哨所,印度就欢迎周恩来访问新德里,但只谈中国军队
撤出阿克赛钦问题,其他问题免开尊口。战胜者强加于战败者的条件也不过如此,新
德里的蛮横无理简直令人难以理解。
    尼赫鲁为何如此强硬?一个原因是印度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尼赫鲁战后曾说:
“我们同现代世界的现实脱离了接触,而生活在一种自己创造的、虚假的气氛中。”
再者,当时印度民众的情绪已经被政府煽动起来,同意谈判就等同于投降。一个议员
曾威胁说,谁要是同意会谈,就必须按叛国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尼赫鲁实际上并
无退路,但这并不能怪罪任何人,而只能怪他自己,因为他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其
三,尼赫鲁敢于同中国对抗,在第三世界尤其是不结盟国家中反应虽然不佳,但却赢
得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欢心。他们乐得看这两个亚洲巨人争吵,更希望尼赫鲁
能代替他们教训一下中国。因此,冲突一起,美国总统肯尼迪即对尼赫鲁“表示同情
”,原先美国一直不承认麦克马洪线,但冲突发生后,美国国务院即表态承认麦克马
洪线,即使台湾的国民党提出抗议也在所不惜。美国更表示愿向印度提供援助,英国
也迅速作出类似表示。此后,西方国家的军火不断运抵印度。印度当时还没有预料到
这种举动对它的外交政策的损害,印度对华战争结束后,新德里再也不能以国际仲裁
者自居了,它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人人都知道它的不结盟政策是假的。使印度政府
更为宽心的是,原来站在中国一边的苏联政府也转向了。莫斯科貌似不偏不倚的声明
把它与北京之间的争议暴露在世人面前。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尼赫鲁的胆气便壮了
许多。他致信周恩来说:如果印度接受了中国政府的建议,便是“向一个侵略的、骄
横的、扩张主义的邻国乞怜苟活”,他重申,印度军队一定要重返他们曾经占领过的
阵地。随后,印度舆论又盲目乐观。访问过前线部队的议员说,部队士气高昂,不顾
物资供给上的困难,高呼着圣雄甘地和尼赫鲁的名字来振奋自己的热情。内政部长说
印度现在已经强大到足以击退中国“侵略者”。10月26日,印度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宣
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授予尼赫鲁政府绝对权力。印度开始组织地区辅助部队,号召
青年人参军,抵抗中国的“侵略”。但实际情况是,印军的集结稀稀拉拉,各个部队
被拆得七零八落,更糟糕的是,那个在上次进攻中因病放弃指挥职责的考尔又回来了。
第一次战役失利后,曾有人要求政府处罚考尔,蒂迈雅说:“考尔是个从没有进行过
实际作战的军人,在陆军中无法把这类事情掩盖起来。”但尼赫鲁却顶住了压力,说
考尔有在缅甸作战的经验,并说尽管印军许多军官在“勇气、主动性和勤奋工作方面
表现都不错,但我怀疑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个超过他的人”。第四军的官兵们从广播
中听到了这个消息,大家评论道:“他又回来了吗?让上帝保佑我们吧!”
    印度政府不肯坐到谈判桌上来,中国政府只好谋求第二次打击。当印度军队陷于
混乱之际,中国军队却有条不紊地在前线集结,并把公路修到了前线。第二阶段的反
击在东线主要分两个作战方向:麦克马洪线东端的瓦弄方向,麦克马洪线西端的西山
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中国军队在这两个方向投入了4个师近3万人的兵力,印度
在这一方向的总兵力为2个师10个旅2万余人,中国军队在兵力部署上再次取得相对优
势,在重点地段优势更为明显。
    11月14日,印军在瓦弄方向发动进攻。11月14日在军事上并无特殊意义,印军实
际上也没有作好战斗准备。但11月14日在政治上有着重要性,对想升官的考尔等人来
说更是如此,这一天是尼赫鲁73岁生日。考尔想,如果在这一天从瓦弄向新德里发份
电报,报告“我们对敌军取得了首次重大胜利”,岂不是一份极好的生日贺礼?11月
16日,印度各大报刊的头条消息是“印军转入进攻”。但印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
坚决抵抗。激战6个小时,印军在山头留下67具尸体,一无所获,只好望着山头叹息。
    11月16日清晨,中国军队全线反攻。大批炮弹倾泻在印军阵地上,而印军炮兵由
于前次进攻耗弹过多,竟然无弹可射,成为这场战争的旁观者。印军前线败退,考尔
向尼赫鲁发回了一份语无伦次的电报,作为尼赫鲁迟到的生日礼物。电报称:“敌人
攻击十分凶猛,兵力十分强大,我有义务敦促你请求最高当局争取愿意帮助我们的外
国军队的支援”,并说这个建议不是“出于惶恐,而是正视严酷的事实”,过去的自
信一扫而光。11月16日晚,印军占据的瓦弄失守。
    与此同时,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的反击战也开始了。这次战役被称为“
打头、切尾、斩腰、剖腹”之战,中国军队通过穿插包围方式,全歼了印军主力5000
余人,成为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战役,印度朝野震动。中国军队所到之处,印军望风披
靡,一个连长竟丢下部队自己跑掉了。德让宗在11月18日晨失守,印军各自逃命。到
11月20日,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边界全线所有争议地区,在这场由印度率先挑起的战
争中,印度遭到了彻底失败,真是应了“玩火者必自焚”这句名言。
    新德里一片混乱,其程度与前线状况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美国大使加尔
布雷思在日记中有生动的记载:“这一天在新德里出现了极大的惊惶,这是我生平第
一次看到了公众士气的瓦解。”到处是恐惧和流言,一会儿传中国部队已经占领提斯
浦尔,一会儿传中国伞兵将在首都降落,一会儿说这次战争的主将考尔已经被俘。关
于最后这一点,拉达克里希南总统说:“这不幸不是真的。”
    尼赫鲁出现在议院,他要回答议员的质询:为什么有充分准备的印军会一败涂地?
他刚坐下,从反对党议席上就爆发出愤怒的质询和训斥,最后演变成一片鼓噪。以往,
尼赫鲁会站起来,用他尖厉的声音镇住全场,但今天他却一言不发。他对议会的统治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天晚上,尼赫鲁向公众发表广播讲话,他的声音显得衰老、疲倦,尽讲些泄气
话,那个高亢、激扬、自信的尼赫鲁不复存在。他说:“已经发生的事情是非常严重
的,也是使我们伤心的。”他对边境地区的人们说道:“我愿意告诉他们,我们很同
情他们,我们将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他们。”这听起来像是尼赫鲁在与他们告别,从此
之后,他们将处于中国的统治之下,而尼赫鲁却无能为力。
    但是,中国政府的行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以前,在尼赫鲁不遗余力地向中国
领土推进时,中国政府没有像一个遭到侵略的国家通常会作出的反应那样作出反应,
这一点颇让尼赫鲁自得;那么,在这次胜利进军之后,中国又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iri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