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ryou (飞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印巴起冲突,印度与中国也要对峙?(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30日20:59:3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在中心边境西段,1846年英国吞并查漠——克什米尔后,声称拉达克(原本属
中国西藏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区,是克什米尔的一部分,应归英印政府统治。在未等清朝
政府同意的情况下,便悄悄占领拉达克地区。后来,在标定拉达克和西藏的边界中,英
国侵略者为了寻找一条侵略我国新疆腹地的捷径,于1865年派遣印度测量局官员约
翰逊潜入新疆南疆地区,通过“勘察”,绘制地图,把阿克赛钦、摩河谷及喀喇昆仑山
以北广大地区划入英属印度的克什米尔版图,即所谓“约翰逊线”。阿克赛钦是中国的
领土,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洪线。英印政府的势力从未进入该地区,也未在该地区行使权
力或建立行政机构。
  英帝国主义在中印边境东段秘密炮制的所谓“麦克马洪线”,在西段围绕所谓阿克
赛钦问题提出的边界方案,是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和新疆的产物。正如周恩来指出的;
“英国企图抹煞中印之间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线,用割裂中国领土、扩大英属印度领土
的办法,来达到它的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
  二、印度政府继承与扩大英帝的衣钵,挑起边境冲突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旧中国历届政府都没有承认的英
属印度当局对中印边界非法、无效的划分,而且进一步侵占我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企图通过武力手段把极不合理的大片领土要求强加于中国。
  印度独立后,西藏地方政府认为印度脱离了英国和管辖,西藏同样也应从英国侵占
的特权下摆脱出来。为此,西藏地方政府与印度驻拉萨“代表处”进行了交涉。对西藏
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却以大国主义的傲慢态度宣布,它就是要继承英帝的衣
钵。英国侵略者虽然炮制了“麦线”,但好长时间未敢侵入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和非法
的“麦线”以南地区,只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趁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困难时期,
乘人之危派兵侵占了这个地区的一小部分,如瓦弄、噶拉塘等。印度独立后,印度当局
不仅继承了殖民主义者对中国领土的侵占,而且还对中国领土进行新的蚕食,逐步向“
麦线”推进。1951年2月,印度政府乘新中国成立之初忙予内务无暇顾及中印边界
问题与抗美援朝战争,之机,派兵100余名越过西山江、达旺河,侵占门隅首府达旺
,强迫一直在那里行使管辖权力的中国西藏地方政府搬它;印度在侵占达旺前后,还侵
占了“麦线”以南门隅的马果等地。10月,印军一部又在直升习机的配合下,侵占了
上珞瑜的巴恰西仁地方,在梅楚卡等地强行建立兵营。西藏解放后,印军继续向传统习
惯线以北、“麦线”以南各地开进,遭到当地居民的抵抗。1953年阿萨姆邦的印军
一个来福敌连共70余名官兵,逆苏班西里河西而上,侵入塔吉村时,被埋伏在丛林中
的珞巴族居民用弓箭将其全部射杀。到1953年印军基本上侵占了门隅、珞瑜、下察
隅各地。在此基础上,印度政府于1954年在已被和即将被其侵占的“麦线”以南、
传统习惯线以北9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上,建立起它的“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政官
方地图,特非法的“秤克马洪线”原来一直按明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
定界”,企图使其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然而,印度军政人员自知“麦线”
不合法而感到心虚。1955年4月6日,侵驻下察隅的印度官员发出一份绝密文件称
:“我奉命通知,今后‘麦克洪线’一词和‘边境线’的说法应停止使用,……‘麦克
马洪线’的提法,应立即用‘东北边境’一说代替。”此后,印军又越过“麦线”向北
推进,侵占了西藏的兼则马尼等地。
|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尾 页|

--
       ----飞天---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