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LION), 信区: Green
标  题: 匈奴,远离我们而去的民族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04日11:26:4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匈奴人进入欧洲时,他们离开他们传统的家园已经有三百多年了。而在这以前,除了中
国的史书,关于他们的记载很少,特别是他们从中国北方向西迁徒的经历更是鲜为人知
。大体上我们可以知道,北匈奴西迁途中经过康居、大宛、鄯善等等西域诸国。这些国
家过去曾遭受匈奴的征服和奴役,因而对于他们的过境没有给予欢迎,反而乘其落魄之
际进行报复。匈奴因此不得不继续西迁,寻找新的生存家园,其间他们在中亚地区停留
了大约两百多年的时间。最后一次离开时,匈奴人把老弱留在当地,选精壮继续西征。

一些欧洲的历史学家认为他们在文化上甚少成就,他们只是一支生活在马背上的,有着
不寻常的军事天才的游牧民族。在罗马史家马西里那斯笔下他们是一群不知使用火,不
懂欣赏美味,吃任何动物的肉和草根的野人。这显然含有相当的歪曲和误解的成份。匈
奴人的社会组织方式是军事部落联盟。他们长于征战,有着极强的作战机动性。他们善
于骑射,善于佯作后退诱惑敌人,然后迂回包抄。他们可以根据远方马匹奔跑掀起的烟
尘,判知敌方人数的多少。据认为有些马具是他们发明的,比如骑马用的脚蹬子。
有人认为他们由于长途的迁徙,所经历的地域和民族也很多,所以在体质上变化非常大
。但是据西方古代史籍对阿提拉形象的描述,可以看出具有典型的黄种人特征。我们可
以这样设想,匈奴人在西迁途中收编了一些其他的种族作为自己的同盟。两三百年间这
些外族人与匈奴人有不同程度的混血,而后来的匈奴人实际上混杂了多种不同的成份,
但在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心理上都认同自己为匈奴人。
匈奴人在社会生活上有一个十分野蛮的习俗,妇女丧夫后要被自己的继子所收继。蔡文
姬当年流落胡邦时曾遭此辱。她的丈夫,南匈奴的左贤王去世后,其前妻之子请求嗣娶
继母,文姬当然不干,向曹操写信求援。曹操劝其从胡俗。文姬无奈,只得下嫁。尽管
据说造成这种习俗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不让自家的财产及权力、地位外流,但这仍然是
一个无人伦的恶习,终将被抛弃。到了蒙古人的元朝时,已经有很多妇女视此为奇耻大
辱。
匈奴人打败了阿兰人之后,曾暂时安置在顿河草原一带。在匈奴人联盟的西面,还有两
个日尔曼人的部落联盟:一个是第聂伯河以西至德涅斯河以东的东哥特人联盟(Ostrogo
th), 另一个是德涅斯河以西至喀尔巴阡山之间的西哥特人(Visigoth)联盟。在西哥特
人联盟的西南方,就是罗马帝国的领土。罗马帝国在征服了高卢之后,在北方主要是与
日尔曼人为邻。最初多是罗马人向日尔曼人地区进行扩张和掠夺。到三世纪以后,帝国
日趋衰落,边防松驰,各日尔曼蛮族部落不断蚕食渗透。当时的局势有些类似于同时期
中国的“五胡乱中华”(为什么日尔曼人的进攻改变了西欧的历史政治格局,而同时期
的汉帝国在经过了“五胡”的侵扰之后,又归复于隋朝?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历史课题
)。这些日尔曼蛮族部落后来向罗马帝国展开了全线进攻,最终成为帝国的征服者。
在罗马帝国的时代,日尔曼人由于文化上的落后而被称为蛮族。当时的日尔曼人住在森
林里,他们基本上以打猎为生,衣兽皮,食兽肉,住草棚,无文字,无礼仪。他们从来
不洗浴,身上奇臭,文明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当时的罗马人诅咒说“不要让我遇见一
个日尔曼人”。日尔曼人身材高大,碧目白肤,头发金红,身体极壮,小孩子象动物一
样不加看顾地放敞着养大,妇女常常干很重的体力劳动。日尔曼人的部落组织是原始军
事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最高军事长官。日尔曼人部落间长年打仗,所有男子都是战
士。他们的马很矮小,主要用于骑乘而不是打仗。一旦与敌人对阵时他们就从马上跳下
来,用一种短剑与敌人博斗,这时他们的马会很听话地站立不动。在他们的道德里面,
忠诚勇敢是占第一位的,如果国王战死而士兵活着回来,则被看成奇耻大辱。在罗马人
看来他们唯一的可取之处是他们对待妇女的态度。日尔曼人实行一夫一妻制,而且他们
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尊重妇女的意见。比较《高卢战记》和《日尔曼尼亚志》可以看出,
日尔曼人进步很快,前后不过三百年左右,他们已经相当程度地学会了农业和酿酒。与
匈奴人相比,日尔曼人的生存条件要好得多。他们有森林和适于耕种的土地,而匈奴人
则长期生活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北方大草原上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