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31天), 信区: Green
标  题: 远程进攻的柏举之战(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10日17:02:32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tsingh 所发表 】

远程进攻的柏举之战

 

  春秋末期,吴国崛起,与楚长期争霸江淮。周敬王五年(公元前 515年),吴国阖闾继
位后,采取疲楚误楚方针,派一部兵力游击袭扰楚国边境,长达六年之久,使楚国疲于奔
命,极大地削弱了楚军的战斗力。

  十三年,蔡 (今河南新蔡) 、唐(今湖北随州西北)两国国君为报被楚拘留三年之仇,
背楚与晋结盟。次年,蔡又在晋的支持下灭了楚的附属国沈。楚国大怒,发兵进攻蔡国。
蔡向吴国求救。吴国君臣认为攻楚良机已到。当年冬天,吴王阖闾率领他的弟弟夫概及伍
子胥、伯痞 、孙武等大将,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决定避开楚国正面,从其守备薄弱的东北
部突入其境,实施出其不意的攻击。

  吴王率军乘船顾淮水西进,至州来弃舟登陆前进,在蔡、 唐军的引导下,以 3500名
精锐步兵为先锋,穿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呃(恶)三个险要关口 (今河南信阳南,河
南、湖北交界处) ,直达汉水东岸,深入楚国腹地,达成对楚战略奇袭。楚昭王急派令尹
子常、左司马沈尹戎、武城大夫黑及大夫史皇等率军赶赴汉水西岸抵御。经商定,采纳沈
尹戎意见:由子常坚守汉水西岸,正面牵制吴军,沈尹戎去方城(今河南方城东北)调集用
于对付中原的部队,迂回至吴军侧后,毁其舟船,阻塞三关,断吴军退路,尔后前后夹击
吴军。

  但子常贪功,轻信速战速决主张,又错误估计形势,认为仅凭自己实力即可击败吴军
,遂不待沈尹戎军到达,亲自率军渡过汉水,使自己处于背水一战的不利地位。吴军侦知
楚军企图,又见其渡河来攻,为避免腹背受敌,决定改变原在江汉腹地歼敌计划,退至丘
陵、山地作战,以发扬吴军步兵多、机动灵活的特点,抑制楚军兵车多、利于平原作战的
特长。吴军撤退,子常误认吴军害怕楚军,紧追不舍,先后在小别(山名,今湖北黄冈地区
大崎山)、大别(山名,今湖北大别山脉)之间连续三战受挫,锐气大减,始知一时难以取胜


  吴军见疲敌的目的已经达到,遂停止后撤。十一月十八日,在柏举 (今湖麻城东北,
一说今汉川北) 迎战楚军。夫概认为,子常不得人心,楚军士气低落,可以先发制人,定
能打败楚军。阖闾考虑胜败在此一举,务求万全之策,不同意冒险进攻。夫概见机行事,
亲率所部5000人猛攻子常军。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突击成功,当机立断
,投入主力,发展战果。子常弃军逃往郑国,史皇战死,楚军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
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一直追至清发水 (今湖北安陆境温水) 。阖闾本想立即发动进攻,
后又采纳夫概半渡而击的建议,再歼楚军一部。吴军追至雍滋,今湖北京山西南),恰与由
息(今河南息县西南) 回救的沈尹戎遭遇,经反复拼杀,沈尹戎重伤身亡,楚军失去指挥,
大败而逃。

  吴军几经战斗,于十一月二十八日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动大象队惊退吴军,始得逃
脱,投奔随国(今随州)。第二年,楚国得到秦国出兵救援,才免于亡国,但从此元气大伤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9.217.252.70]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