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忽必烈征日本之文永之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24日10:30:43 星期二),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coco 所发表 】
1206年,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汉国,忽必烈成为大汉后,蒙古帝国得到
进一步发展。宪宗九年(1259年),高丽投降,蒙古已与日本隔海相望。但此时,日本
仍不与蒙古通好。忽必烈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存在。
  从至元三年(1266年)起,忽必烈连续四次遣使往日本,要求(威逼)日本臣服,
可是一直没有结果。于是,忽必烈在高丽设置屯田经略司,命令高丽筹备兵马、舰船、
资粮等,以备经略日本。但此时也没放弃外交努力,又两次遣使,先后告吹。于是,忽
必烈下了征讨日本的决心。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六月,高丽已造好大小舰只900艘。八月,忽必烈任命忻都为
征东都元帅、洪茶丘为右副帅、刘复亨为左副帅,统帅蒙汉军2万人、高丽军5600人,加
上高丽水手6700人,共3.2万余人,东征日本。爆发了第一次日元战争,日本史书称之为
“文永之役”。
  十月三日,元军从高丽合浦(今镇海湾马山浦附近)出发,三日后成功登陆对马岛
,全歼岛上守军。十四日傍晚,元军400余人登陆壹岐岛。守军左卫门尉平经高率百余骑
与元军激战。日军战败,退守城内。次日城破,平经高自杀。元军准备到博多湾登陆,


在逼近肥前沿海岛屿时,遭到肥前守护松浦一族(松浦党)的英勇抗击,松浦党死伤惨
重。十九日,元军成功登陆博多湾,但由于地形不利于大部队展开,距太宰府也有一日
行程,所以当晚元军撤回船上,准备次日进攻太宰府。
  到此时,日军的抵抗完全是由太宰府西守护所少贰兼任“三前两岛”守护藤原经资
指挥,日本朝廷和幕府在二十日才知道对马失陷。
  二十日晨,元军分两路在博多湾登陆。西路军在百道原登陆,藤原经资率500骑前来
迎战,但日军的作战方式明显比元军落后,据记载,日本当时会战的惯例,由主攻部队
放射“鸣镝”,表示进攻开始,先由一单骑驰前搦战,然后大队跟进冲杀……当逼近元
军时,元军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弓矢齐飞,火炮轰鸣,日本武士心惊胆战,战马惶恐
不前。此时,东路军在博多湾东部的箱崎方向成功登陆,击败守军,占领岸边松林,从
背后突袭在百道原同元军作战的日军。日本武士腹背受敌,死伤惨重,余部向太宰府水
城方向撤退。元军乘机追击,但却由于副帅刘复亨在追击中中箭受伤,攻势减弱,而且
天色已晚,元军便停止了进攻。
  当晚,元军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只有高丽将领金方庆认为当时的形势对元军有利
,主张坚持苦战,攻取太宰府,以待援军。其余将领皆认为形势不利,很多人都高估了
日军数量,而且国内没有派遣援军,主张撤退。于是忻都下令撤退,但很不幸,撤退当
晚遭到了风暴……据史料记载,在这次征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
不是战死,而是死于这场风暴。
  在这次征战中,元军从战术上来说非常成功,利用分进合围击败了日军,但由于副
帅受伤攻势减弱。从战略上说,元军失败了。忽必烈发动这场征战的目的是想利用战争
使日本臣服,而不是占领日本,所以说这是一场政治战争。要不为什么他只派3万人,而
且没有后续部队呢?当然,假使元军那天副帅没有受伤,继续穷追不舍,并攻下了太宰


可能的是日本并不投降,纠集部队反扑,那么远来疲惫的那么一点点元军在没有第二梯
队的支援下,很可能在异国的土地上全军覆没,丧师辱国。忻都应该说是明智的,他选
择了主动撤兵。
  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东征日本,本来就是非正义之举,理所当然遭
到了日本的顽强抵抗;第二,低估了对手,只派出了少量的军队;第三,元军中有很多
汉族和高丽的部队,这些也是被征服者,是不会为元朝卖命的;第四,没有组织第二梯
队,使陆上战斗无法继续进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