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uxi (i have a dream¥¥¥ict),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二章 分与合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18 16:55:43 2002) , 转信
第二章 分与合
引言: 《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地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然而仔细统计一下它们各自所
占的时间,其结果令人瞠目。
一 历史上的中国
既然要说分与合,即统一和分裂,不得有一定的范围,要不就毫无意义。我们
既然要说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就先得讲清楚历史上的中国有多大的范围。但
这一点并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因为“中国”一词的含义从古至今已经有过很大的
变化,它所指的范围自然也完全不同。
国与“中国”
根据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的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
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证据,是1963年在陕西鸡贾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为
古代的洒器,用青铜制成)上的铭文。铭文写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
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
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铭文的
前面还提到“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礼”;可见是周成王时的纪录。
在《尚书》的《梓材》一篇中,也记载了周成王追述往事的话:“皇天既会中
国民越厥疆于先王”。由于《尚书》中不少内容是出于后人的追记,又经过很多人
的整理甚至篡改,往往被弄得真假参半。有了何尊铭文这件物证,《梓材》上的话
就完全得到了证实。可见在周武王和他的儿子周成王时的确已经使用“中国”一词
了。
关于周武王灭商的确切年代,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但一般认为是在公元
前十一世纪。这样看来,“中国”一词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当然,可能在周武王之
前就已经有人用过,或者已经出现了,但即使有,也不会太久,因为在商人使用的
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过“国”或“或”(与国字相通)二字。
“中国”的本意是什么呢?这还得从“国”字说起。“国”与“或”字相通,
原意是指城、邑。当先民因农业的发展而定居下来以后,以部落首领的居住地为中
心,逐渐形成了初期的居民点和城市,城里称为国,城外近处就叫做郊人。开始时,
国的差别并不大,但以后有的国发展较快,有的则已经扩展到原来几个国的范围。
于是大的单位就被称为“邦”,小的单位还称国。再行后,由于一位首领或一个宗
族已经拥有不止一个城、邑,即不止一个“国”,因而就将其主要的、或首领居住
的城邑称为“国”;这也就是以后将都城称为“国”的来历。
正因为一个“国”不过是一个部落或一个宗族的聚居地,所以一般范围很小,
大的也不过相当于今天一个小县城,小的大概只等于一个“三家村”。由于绝大部
分国人也得从事农耕,国中也包括大片农田,所以一个国的范围比单纯的居民点还
是要大些。可以想像,这样的国的数量必定很多。相传大禹召集各国在涂山(今地
说法不一,以在安徽蚌埠市西淮河南岸一说较早)聚会,据说参加并表示接受大禹
领导的有“万国”之多。当然,“万”并不是实数,但数量一定也不少。到商朝第
一位君主汤的时代,已经减少到3000多个。周武王出兵攻打商纣王,到达盟津
(一作孟津,今河南孟津县西南黄河上)时,原来归属于商的国(史称诸侯,实际
是用了以后的名称)有八百个投向周王。到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据说还有1
773个。
西周时,周王被称为天子,由他分封或得到他承认的国称为诸侯;但无论天子
还是诸侯,他们居住的城邑都是“国”。既然同时存在那么多的国,在名称上就渐
渐产生了区别。天子所住的“国”(京师)处于中心、中枢地位,理所当然地被称
为“中国”。前面提到,周武王在灭商后,认为上天将“中国”交付给了他,就是
因为已经占有了商的京师。《诗经.大雅》中的《民劳》篇中“惠此中国,以绥四
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的诗句,很清楚地说明,所谓“中国”就是指京师。
“中国”的扩大和变化
最初的“中国”只指周王所在的丰(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沣河以西)和镐(在
今陕西长安县西北丰镐村一带)及其周围地区。灭商以后,依据周人的习惯,将原
来商的京师(殷,今河南安阳市)一带也黍“中国”。到周成王时,武王的弟弟周
公旦主持扩建了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一带),称成周,将商的遗民迁
来集中居住于此,又在附近筑王城(在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迁来周人居
住,作为周的陪都,用以控制东方。洛邑既居陪都的重要地位,又位于“天下之中”
的交通枢纽,也被称为“中国”。这说明,“中国”的概念开始由唯一的政治中心
扩大到了地理中心。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犬戎(关中西部戎人的一支)攻入镐京,
杀了周幽王。犬戎虽然暂时退出了镐京,但随时威胁着周人。第二年,幽王之子平
王适都洛邑。周人大多随平王东适,丰镐一带都给戎人占了,自然就丧失了“中国”
的地位,而洛邑及其周围地区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当时秦人的首领襄公曾
出兵救周,又护送平王东迁,被平王封为诸侯,平王还做了个现成的人情,将已被
戎人占领的岐(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以西的地方封给了秦襄公,让他们自己从戎人
手中夺取;还答应只要秦人能夺回丰、镐,也归秦国所有。以后秦国果然夺取了关
中,但却并没有随之成为“中国”。
东适以后的周天子已经丧失了往年的权威,政讼所及不出王畿的范围,不久就
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不得不依靠有实力的诸侯来扶持了。与此同时,几个周王
近支宗族的诸侯和地理位置居于中心的诸侯国凭借有利条件迅速强大起来,它们吞
并了周围的小国,成为拥有十几个至几十个城邑的大国。如郑国,始封的国君是周
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当时只有一个郑邑(在今陕西华县)。三十多年后郑桓公东适
至今河南新郑、荥阳之间。三年后(周平王二年,前769年)灭了郐国(在今新
郑县西北),在新郑(今新郑县)建都。二年后,又灭了东虢(在今荥阳县东北);
很快就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这些大诸侯国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与周天子平起平
坐的地位,它们的国就也称“中国”了。在诸侯国的内部,国都就等于周天子的京
师,俨然就是国中的“中国”。就这样,春秋时期的“中国”已经扩大到周天子的
直属区和晋、郑、宋、鲁、卫等国,大致相当于当今河南大部、山西南部、山东西
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国”的范围不断扩大。如齐国虽是大国,地理位置却并
不在中心。齐桓公时取得了霸主的地位,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多次出兵维护
周天子的利益和诸侯国间的秩序。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自然应该进入“中国”
的行列了。
春秋时的“中国”还具有民族意义。如秦国,不仅已经从戎人手中夺取了丰、
镐和周人的发祥地周原,而且向西征服了戎人各部,其势力已足以与晋、郑等国抗
衡。这样一个大国,又占有原来的“中国”,照理可以名正言顺地称“中国”,但
由于秦人出于东夷,又长期处于戎狄之间, 因此在春秋时代始终被“中国”的诸侯
看作“夷狄”,挤不进“中国”诸侯会盟的圈子。又如楚国,在西周初就被封在荆
蛮地区,与中原的交往不多,自己也以“蛮夷”自居。春秋时,楚国已非常强大,
攻灭了周围不少小国,还多次出兵中原,威胁郑、蔡等国。但楚国非但没有因为实
力强大而被承认为“中国”,还被认为与北方的狄一样危害“中国”的南夷,楚国
灭邓、谷,伐郑、蔡的行动被看成是与狄人灭邢、卫相呼应。对这样的形势,《春
秋公羊传》的作者惊呼:“夷狄也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夷和狄严重地危害中国,北边的狄人与南边的夷人相呼应,中国的命运就像一根线
一样维持着。)齐桓公救助邢、卫、郑、蔡的行动被称为“救中国”的“王者之
师”,受到高度赞扬。孔子提到辅佐齐桓公的管仲时,也极口称颂他的“仁”,说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袒矣!”(要没有管仲,我就得披着头发,袒露左臂,作
夷狄的服饰了。)可见“中国”的标准有极强的民族界限。
在民族标准中,文化比血缘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如吴国的国君出于太(泰)伯,
而太伯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长子,论血统是最高贵的。但太伯到了江南后“文身
断发”,完全服从当地荆蛮的习俗,当了荆蛮的首领。燕国的始
祖召公与周同属姬姓,在周成王时曾与周公享有同样地位,以陕(今河南陕县)为
界划分两人治理的范围。但燕国四周也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可能也有不少戎狄
成分。所以在春秋时,吴国和燕国都被排除在“中国”之外。
到了战国,小国已被灭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七雄中,齐国本来就是“中国”;
韩、赵、魏是从晋国分出来的,自然继续为“中国”;秦、楚、燕三国也被承认为
“中国”了。随着这些诸侯国疆域的扩展,“中国”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例如秦国
灭了巴、蜀,疆域向南扩大至四川盆地,秦国还向蜀地大量移民。巴蜀成了秦国的
一部分,又有来自秦国的移民居住,就取得了与秦国一样的“中国”地位。到战国
后期,“中国”的范围向南已到达长江中下游,往北已接近阴山、燕山,西面延伸
到陇山、四川盆地的西缘。
秦汉时代,原来的诸侯国都已包括在统一国家的疆域之内,秦国的旧地不仅已
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且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是首都所在,更是“中国”中的“中国
”。而且从理论上说,秦汉疆域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算“中国”,显然,随着统一
国家的形成、疆域的扩大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概念是在不断变化和扩大
的。一般说来,一个中原王朝建立后,它的主要统治区就可以被称为“中国”,而
它所统治的边远地区以及统治范围之外就是夷、狄、蛮,就不是“中国”。
“中国”之争
正因为“中国”的概念是变化的,范围是不固定的,所以经络是模糊、不确切
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内部,人们也可以把其中比较边远偏僻的地区看成为非“中国”
。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人们往往只是根据习惯,所以不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就是在同一时代,说法也会不一样。有些地区已经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经济文化
有了一定的提高,自以为可以跻身“中国”了,可是在老牌的“中国”看来,它们
还没有称“中国”的资格。以后它们被承认为“中国”了,又有相对落后的地区被
看作非“中国”。
在西汉时代,今天四川盆地的汉人聚居区对周围少数民族地区早已以“中国”
自居了,因为从战国后期归入秦国至此已有百余年时间了,这些汉人又大多是关
中移民或其后裔。可是在关中平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的眼中,四川或许还没有称“
中国”的资格。今天的江西,那时已经正式设置了郡县,是汉朝疆域的一部分,却
还没有被一般人当成“中国”。到了唐宋时代,江西、湖南的大部分早已被人们接
受为“中国”了,但偏僻的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却未必能享受这一殊荣。到了明
朝,江西、湖南称“中国”就不成问题了,但云南、贵州一带还被当作非“中国”。
“中国”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且始终有强烈的民族含义,一般即指汉族文化
区,所以不仅与地理概念不一定一致,而且与领土的归属有时也有矛盾。一方面,
即使是边远地区,只要聚居了大批汉人,或者汉族传统文化相当发达,就可以被认
为是“中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非汉族接受了汉族文化,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不仅这些人口会得到汉人的认同,他们聚居的地方也可能被承认为“中国”的组成
部分。
河西走廊从公元前2世纪末归入汉朝以后,人口的主要来源是中原的贫民、戍
卒和罪犯,以后又迁入了大批西北的少数民族,汉文化的水准很低,所以长期被排
除在“中国”之外。但从西晋末年开始,中原文化层次高的移民不断迁入,在十六
国时期的特殊条件下,河西走廊地区的汉文化迅速发展,到了北魏初期俨然成为正
统的儒家文化基地、人才的渊薮,人们刮目相看,自然不再认为那里是非“中国”
了。
今天的福建,从公元3世纪末就是秦朝的疆域,设有闽中郡。但汉武帝征服东
瓯和闽越以后,将当地越人内迁,以后虽然恢复了若干县治,但汉人迟迟没有迁入。
所以直到东汉末年,这里明明是汉朝会稽郡的属地,而从今浙江坐船由海路到达今
越南北方的大学者许靖却说他一路过来“不见汉地”。福建连汉地都不被承认,当
然更不是“中国”了。
相反,从东汉后期开始,黄河流域的北部不少地方逐渐成为匈奴等少数民族的
聚居区。到了北朝时,这些地方人口的民族成分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由于他们已
经变牧为农,接受了汉族文化,就从来没有人对那里是“中国”的一部分提出异议。
可以说,广义的“中国”就等于中原王朝,凡是中原王朝的疆域范围都是“中
国”。狭义的“中国”则只能是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汉族聚居区或汉文化区。两种
标准同时并存,不仅引起了地区之间的“中国”之争,也引发了政权之间的“中国”
之争。
在处于分裂的情况下,“中国”就成为王朝法统的同义词,在成为分裂的双方
或各方争夺的主要目标。西晋灭亡以后,东晋和南朝政权虽然被迫离开了传统的中
心地区,但都以西晋继承者自居,自认为只有它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而北方政
权只是外来的“索虏”(扎着头发的下贱人),岂有称“中国”的资格?但北方政
权却认为自己灭了西晋,夺取了这块传统的“中国”地区,当了“中国”的主人,
当然就成了“中国”;而东晋和南朝政权只不过是偏于一隅的“岛夷”(海岛上的
野蛮人),早已丧失了称“中国”的权利。
这场双方都感到理直气壮的“中国”之争,到隋朝统一才得到解决。隋朝继承
了北朝的法统,当然承认北朝是“中国”;但它又不能否认南朝的“中国”地位,
更何况南朝也已归入了自己的版图。所以隋朝给了双方以平等的地位,南北方都被
承认为“中国”。继承北朝传统的唐朝也肯定了这一观点,唐初修前朝历史,南方、
北方分别编纂。尽管由于作者个人的立场和感情,修成的史书实际并不会完全公正,
但至少在政治上的地位是相同的,都被列为正史。
类似的争论也出现在北宋、辽之间和南宁、金之间,兼有双方疆域的元朝也采
取了五隋朝相同的办法,承认双方都是“中国”,同时修了《辽史》、《宋史》和
《金史》。
中国和中央帝国
在明朝以前,外国人如何称呼当时的中原王朝,我们还不大清楚,因为像《马
可波罗游记》这样专门记载中国情况的著作毕竟不多,而东方的历史文献大多用汉
文,与中国的没有什么区别,西方和阿拉伯的又很不一致。但从明朝后期开始,来
中国的西方人一般都用中国或中华、中华帝国、中央帝国来称中国,而不是用明朝
、清朝或大明、大清。鸦片战争以后,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开始被作为国家或清朝的
代名词。
但是人们概念还是相当模糊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就是著名的官员和学者也
在所难免。像魏源(1794-1857)这样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也是如此
。在他的著作中,“中国”一词有时是指整个清朝,和今天的用法已经完全一样;
但有时却只指传统的“中国”范围,即内地十八省,而不包括蒙古、西藏、青海
、新疆、东北和台湾在内。
17世纪以来的西方著作中也往往将清朝建省的地区称为中国或中国本部、中
国本土,而称其他地区为鞑靼、蒙古、西藏或新疆(中国突厥)等等。我们以前往
往将这类称呼看得非常严重,认为这是西方人别有用心,意在侵略。其实应该在时
间和对象上加以区别,可以认为大多数西方人并无恶意,而只是概念上的不同。这
种混淆连魏源这样一位爱国的杰出学者都未能避免,外国人这样用也就不心大惊小
怪了。
有的学者注意到,早在康熙二十八年(1698)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时
,清朝提供的满文本和拉丁文本中已经使用了“中国”一词。以后在列强同清朝订
立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清朝也使用了“中国”作为国家的名称。不过我们应该
肯定,即使到了晚清,尽管中国作为国家的概念已经相当明确了,清朝的正式名称
还是清、大清或大清国。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清朝在对外交往和正式条约中之所以
愿意使用“中国”一词,实际上还包含着一种传统的心态,即着眼于“中国”二字
的字面含义--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国家。同样一个名词,西方人的理解只是
一个国家,即China,并无特别尊崇的意思。就像我们称The Unite
d States of America为美国,并无称赞它美丽的意思;称F
rance为法国,自然也毫无该国崇尚法律的含义。但在清朝却理解为Cent
ral Empire(中央帝国),当成一个尊称而乐意接受。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国才成为国家的正式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
词。中国也有了明确的地理范围--中华民国所属的全部领土。
历史上的中国
说到这里,道理就很清楚了。我们今天讲历史,讲历史上中国的统一和分裂,
应该有我们的特定含义,而不是运用当时人那些模糊不清、前后不一致的概念。我
们所说的中国,绝不应该等同于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这些中
原王朝,也不应该等同于汉族聚居区或中原地区,而必须包括我们所明确规定的地
理范围内的一切政权和民族。
那么能不能就用今天中国的领土为范围呢?这自然是最简单的,但显然不妥当
。因为由于一百多年来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中国已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攫
取了。今天的中国领土已经不能包括十八世纪中叶清朝的最大疆域,甚至不能包括
中华民国立国之初的领土,无法反映当时的实际。所以我们讲历史上的中国,应该
以中国历史演变成一个统一的,也是最后的封建帝国--清朝所达到的稳定的最大
疆域为范围。具体地说,就是今天的中国领土加上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以东,
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本文所谓昔日的天下,就指这一辽阔的地区。在
这一范围内的地区,大多在历代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有的曾经归属中原王
朝的管辖,有的曾由当地民族或非汉族建立过政权,而这些民族已经成了中华民族
大家庭的一员。
应该强调,我们选择这样一个范围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广大,而是由于它能比
较全面地反映中国疆域发展变化的结果,便于从整体上说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
裂,并能前后采用同一个标准。事实上,这一范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大疆域所
至,例如唐朝的西界一度到过咸海之滨,元朝的北界远达北冰洋,朝鲜的北部曾经
是汉朝的郡县,而越南曾是明朝初年的一个布政使司(行省)。
二 分合大势之一
中国的传说社会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代,有关的记载虽然都是后人记录的
,但从目前已有的考古发现看,在黄河流域普遍分布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在
其他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大致可以证实这些传说所反映的历史事实。
不过,这些发现也同样证实了当时还不存在能够统治大半个中国的政权,一般还处
在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阶段。传说中的夏朝,也就是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至最一位君
主这一段历史,还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不过从商、周二代的情况看,我们也可以
肯定,当时的夏政权(如果的确存在的话)所能管辖的范围是相当有限的。
从万国到七国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证明史书上记载的有关商人的活动和商朝的历史基本是
可信的。在商人取代夏朝前有过八次迁移,商朝建立以后,都城还是经常迁移;但
都不出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范围,而且没有到达这三省的全境。当然它的
统治区还可能大些,但不会超出黄河中下游的范围。只是到了末年,商朝的势力才
扩展到淮河流域。
周人起源于关中,到公刘氏迁到豳(今陕西橡邑县西)。传至古公颤父(约公
元前12世纪)时,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境)。大约在公元前11世
纪,文王(姬昌)建了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南沣河以西)为都城,又向东迁移了
一次。武王(姬发)建的镐京与丰相距不远。
武王灭商以后和其后的成王时代(约公元前11世纪)分封了一大批诸侯国,
其范围大致北起燕山,南至长江中下游,西起关中盆地的西缘,东对山东半岛中北
部。以后,各个诸侯国分别征服了周围的一些其他部族或小国,范围扩大了,西周
名义上的统治区也随之有所扩大。
可见,要说商、周时已经统一了中国,那是绝对不能成立的;更不用说在此以
前的夏朝了。
那么能不能说商、周时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或中原呢?也不行。因为当时的实
际情况是诸侯林立,还谈不上是统一的国家。即使是由周朝分封的诸侯,它们与周
天子的关系也不是后代的行政管辖及归属的性质,而是“分土而治”的。就拿西周
来说,从建国开始,它所控制到的土地就被分封给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了,天子直接
统治区--王畿的面积很有限。而在各个诸侯国中,情况同样如此,诸侯又把国都
以外的土地分组合给本国的卿大夫,自己只直接统治国都。卿大夫也可以把自己
的封地再分封给子弟和家臣。自上到下的层层“分土而治”的结果,是从天子到每
一个最小的受封人都没有多少直接统治的地方。
在商、周的统治区,或者说它们的分封区之外,还有不少其他部族,有的已经
形成了原始的国家,有的还处于部落联盟的阶段。如商朝时,在四川盆地有蜀和巴
,长江中下游有楚、濮、南巢氏、越,淮河流域有淮夷,山东半岛东部有莱夷,湟
水流域有羌,陕、甘、川相交地区有氐,北方有鬼方,渭北高原有戎,东北有肃慎
等等。西周时,除了江淮、江汉一带属于商、周系的诸侯有较大的扩展以外,其他
周边地区的变化不是很大。
总之,在当时并无统一可言。在林立的诸侯国和部族之间,也还不存在较大范
围的真正统一的国家。
经过春秋时期(前770-前475年)的激烈兼并,到战国开始时就只剩下
十多个主要的诸侯国了。除了秦、楚、齐、燕、韩、赵、魏这七国外,还有越、鲁
、宋、郑、陈、中山等国。到战国后期,形成了七国争雄的局面。
在各国统治区扩大的过程中,行政区域开始出现,并逐步形成制度。新设置的
郡、县都是国君的直接统治区,与以前的大小封国或封邑完全不同。随着郡、县的
普遍建立,“分土而治”过渡到了“分民而治”,一个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体。就
这样,统一首先在七国内部完成了。
六国灭,四海一
秦王嬴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将内史腾灭了韩国。十九年,秦将王翦攻
入邯郸(今河北邯郸市),俘获了赵王迁,赵国亡。赵国的公子嘉逃往代(今河北
蔚县东北),称代王。二十二年,秦将王贲破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魏王投降,
魏国亡。二十四年,秦将王翦、蒙武攻破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楚王负刍,楚国
亡。二十五年,王贲攻占辽东,俘燕王喜,燕国亡。接着又攻下代,俘代王嘉。第
二年(前221年),王贲自燕南下,攻下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齐
王建投降。仅仅十年时间,称雄二百多年的六个诸侯国就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
就在王翦等平定楚国的江南和越国旧地以后,秦军就越过崎岖的山岭和茂密的
森林,进入了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征服了当地的越人政权,设置了闽中郡。秦始皇
二十九年(前218年)前后,尉屠睢率领五十万秦军翻越南岭,开始了对南越人
的征服。三十二年,秦始皇派史禄开通了连接湘江和漓江的运河--灵渠,开辟了
通向岭南的水路。秦军再次南下,夺取了今广东、广西和越南东北一带,设置了南
海、桂林和象郡三郡。
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赶走了在河套一带的
匈奴人,收复了战国时赵国的旧地。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立了九原郡
,管辖新设的三十四个县(一说四十四个)。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又将原来秦国
、赵国和燕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缮补建,筑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
),沿黄河、阴山,东至辽东(今朝鲜平壤西北海滨)的万里长城。
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
江的上游,占据了邛(今四川荥经县东一带)、作(今峨边县一带)、冉(今松潘
县一带)和毵(今茂汶县北一带)等部族地区。向南又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从
今天的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的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
构。
这样秦朝拥有了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
大陆,西至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的辽阔疆域。能在如此大的范围
内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但是也应该看到,并不是在秦朝的全部疆域中都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的统一。
在南方新占领区,秦朝还没有取得完全的控制。在今天的浙江南部、福建、云南、
贵州、四川南部、广西西北等地往往只控制了交通线和沿线的据点,当地的部族的
“君长”依然保持着他们的权力。
这个帝国也没有像秦始皇设想的那样维持“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就在他死后的第二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揭
竿而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六国贵族也趁机起兵,当年关东(函谷关以东,指今
河南灵宝、太行山一线以东)的大部分已不在秦朝的统治之下。到公元前206年
,刘邦、项羽的军队先后进入咸阳,秦朝就灭亡了。
如果从秦灭六国算起,到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秦朝的统一维持了十二年。如
果从秦始皇完成疆域的开拓算起,统一只保持了六年。
由楚河汉界建起的西汉帝国
秦亡以后,项羽凭借他的军事实力夺取了反秦盟主的地位,自立为西楚霸王,
又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国。被封为汉王的刘邦只占有巴蜀,即今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
和四川大部。经过三年多的苦战,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发动垓下之战,消灭了项
羽,但他却远远没有恢复统一。
北方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统率下,向西占据了以西地区,进而赶走了原在
河西走廊的月氏,威胁着乌孙,使西域(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大多数国家不得不服
从它的统治。往东并吞了东胡各族,控制了今大兴安岭两侧。向南夺回了“河南地
”(河套地区,今黄河支流乌加河以南),而且一度推进到今陕西、山西的北部。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刘邦亲率30万大军出击,结果在平城(今山西
大同东北)以东的白登被冒顿围困了七天七夜,派人向冒顿的妻子送了厚礼后才突
出重围。汉朝缺乏对付匈奴的实力,只得采取“和亲”政策,即把皇族女子冒充公
证嫁给单于,但匈奴的侵扰并没有停止。
东南原闽中郡境内的越人君长在秦末恢复自立,并起兵助汉。汉高祖六年,闽
越首领无诸被立为闽越王,以今福建闽江下游为中心建立了闽越国。汉惠帝三年(
前192年),封勾践后人摇为东海王,因国都在东瓯(今浙江温州),所以又称
东瓯王。这两个政权表面上服从汉朝,实际上并不受约束。
岭南原来担任秦朝龙川县(治今广东龙川县东)令的中原人赵佗,在秦末代理
南海郡的尉(负责郡内军事和刑事的长官)。秦亡后,赵佗起兵吞并了南海、桂林
、象郡,在公元前206年自立为南越王。大约在公元前一八一年前后,南越灭安
阳国,疆域扩大到今越南北部和中部,直到北纬13度今巴江下游一带。汉高祖十
一年(前196年)派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虽然接受了封号不再
自称皇帝,但依然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在汉朝内部也处于实际上的分裂之中。为了借助各路诸侯和将领的力量对付项
羽,刘邦不得不承认或封予他们诸侯的地位,所以在他称帝后也建立了7个以功臣
降将为王的异姓诸侯国。出身“细微”的刘邦为了巩固他的家天下,在逐步废除6
个异姓诸侯国的同时,又封了自己的子弟家属为王,设置了9个同姓诸侯国。因此
,朝廷直属区只有15个郡,相当于今陕西、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西部、湖北
、四川大部、黄河以东南的宁夏和甘肃,而以东的大多数郡就是十个诸侯国的统治
区。这些王国自己任命郡守以下的官员,征收赋税,用种种方法与朝廷抗礼。
到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同姓诸侯国的分裂终于爆发为以吴王濞、楚王
戊为首的七国之乱,但也为消除这一分裂因素提供了机会。在叛乱平息后,朝廷采
取了一系列削弱诸侯国的措施,国内的分裂威胁基本消除了。
经过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武帝初年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官方的积蓄也
相当充足。在这样丰富的物质条件下登上帝位的汉武帝,自然要施展他的雄才大略
,汉朝的疆域也就扩展到了空前的范围。
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受到闽越围攻,向朝廷求援,武帝立即派出军
队迫使闽越解围,并就此将东瓯人全部迁至江淮之间,取消了东瓯国。
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开始,汉军向匈奴连续发动进攻。元朔二年(前1
27年),卫青率汉军从云中(今内蒙古默特川一带)和陇西(今甘肃东部)两路
出击,驱逐了匈奴的楼烦、白羊王,收复了“河南地”,使边界恢复到了阴山山脉
一线。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军主力在霍去病的指挥下从西路出击,攻入河
西走廊。在汉军的接连打击下,匈奴的浑邪王杀了休屠王,率四万人投降。汉朝的
疆域扩大到了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
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曾征发巴、蜀二郡的士兵从棘道(今四川宜宾
市安边场)向羊可江(今北盘江和红水河)筑路,并在“西夷”地区(今四川西昌、
盐源一带)新置了行政区。因要集中全力对付匈奴,暂时停止了在西南的开拓。元
狩元年(前122年),武帝恢复了对“西南夷”的推进。经过几年经营,川西高
原和云贵高原的部族都已纳入汉朝的统治,在这些地区新设置了五个郡。元封二年
(前109年),又在滇和昆明这两个部族地区设立益州郡,汉朝的西南界推进到
了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
从战国后期开始,燕国和秦朝先后控制过朝鲜半岛的北部。西汉初,燕国人卫
满率数千人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以燕、齐(今山东半岛)移民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
政权。这个朝鲜国的范围大致包括今辽宁东部、吉林西部和朝鲜半岛的西北部。元
封二年,武帝用兵朝鲜,次年朝鲜投降。汉朝设置了四个郡,辖境南至今朝鲜半岛
中部江华岛一线。
对岭南的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汉军分四路越过南
岭,次年冬攻下南越的都城番禺(今广州),灭南越。南越的旧地被分为九个郡,
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珠崖和儋耳二郡在今海南岛
上。灭南越的汉军又在第二(元封元年)灭了闽越。
但汉朝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却进行了很长的时间。武帝曾出动十来万军队、十
来万民工和十几万头牲口征服了大宛(在原苏联费尔干纳盆地)。由于交通线太长
,补给困难,汉朝虽然控制了天山南路,却还不能稳定地占有天山北路,那里的国
家还受到匈奴的威胁,不敢完全服从汉朝。又经过了多次战争,到宣帝神爵二年(
前60年),汉朝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北路,并设置了西域
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的辖境包括自玉门关、阳关(均在今甘肃敦煌市西)以西的天
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所辖的国有
五十余个。
武帝后,汉朝的疆域有所调整收缩,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海南岛上行政区域的
撤销。由于岛上的土著居民不断反抗,汉元帝接受贾捐之的建议,在初元三年(前
46年)将行政机构全部内迁。
此后西汉的疆域保持稳定,直到公元九年王莽代汉。这一疆域比秦朝扩大了很
多,东北由朝鲜湾沿岸一角扩大到今江华一线以北部分,南方延伸到了北纬十三度
,西北增加了河西走廊和西域都护府的辖境。
王莽代汉后,全面挑起了边疆地区的战争,不仅引起匈奴的对抗和入侵,东
北高句丽人的逃亡,而且导致与西域交通的断绝和西域都护府的废弃。天凤四年(
17年),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起义和各地的起义先后爆发,到地皇四年(23
年)王莽政权覆灭,形成分裂割据局面。
如果从汉朝恢复了秦朝疆域的元封三年(前108年)算起,统一维持了一百
三十年。
但即使在西汉疆域的极盛时期也还没有包括整个中国,在西汉以外存在着匈奴
及其他政权。
匈奴的冒顿单于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即位后,就开始了武力扩张
,成为一个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强大的游牧国家,也是汉朝以外疆域最辽阔的一个
政权。经过与汉朝的连年战争,实力遭到很大的损失,扩展的疆域先后丧失,又遇
到了自然灾害,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匈奴内部分裂
,五个首领争当单于于不久形成南、北单于对峙的局面。南单于呼韩邪被北单于击
败,于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向汉朝投降。公元前49年(恐龙元年)北单于
率部西迁,以后在中亚的康居国东部(原苏联塔拉斯河一带)被杀。
南单于降汉后,汉朝让他留驻在边塞附近,给予粮食和物资的资助。几年后,
南单于部众增加,实力恢复,汉朝与他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后,同意他返回蒙古
高原复国。汉匈之间以长城为界,边境的和平延续了六十年。
在匈奴以东,今大兴安岭东西是鲜卑人,西辽河和沙拉木伦河流域是乌桓人的
聚居区。他们都是东胡族的一支,在匈奴打击下由西部迁来。黑龙江流域、松花江
流域直到日本海沿岸,居住着夫余、肃慎、沃沮等部族,这些部族虽然还很落后,
但都已具有初期的政治实体,有了大致稳定的活动范围。
西南今澜沧江流域和缅甸东北部是哀牢人的部族政权。青藏高原上有吐蕃的先
民唐旄和发羌的部族。
盛世难再
公元二五年,刘秀称帝,成为东汉的开国君主。但在当时,他不过是众多军事
力量中的一支,其中同样称帝的就有好几个。如赤眉军在长安立刘盆子为帝,公孙
述占汉中和巴、蜀称帝,刘永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县东南)称帝,张步占有齐地十
二郡(今山东),隗嚣占有天水、陇西等郡(今甘肃陇中、陇南),窦融据有河西
走廊,卢芳在三水(今甘肃陇东北部及宁夏中部)被匈奴立为汉帝,彭宠攻下蓟城
(今北京)称燕王。直到建武十二年(36年),汉军最后消灭了公孙述政权,国
内才大体平定。但卢芳在匈奴扶植下一度占有北方几个郡,匈奴人不断南下杀掠,
汉朝只得放弃了河套至今山西和河北北部的疆域,将当地的八个郡内迁。建武二十
五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降汉。第二年,汉朝的八郡才迁回原地,汉朝
与匈奴的边界恢复到西汉后期的势态。而南匈奴受到北匈奴的打击,无法再
在蒙古高原立足,要求迁入汉朝北部边区,接受保护,汉朝同意南单于驻在美稷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
永平十六年(73年),汉将窦固分四路出击北匈奴,推进到今新疆东部,打
通了与西域的交通线。第二年,汉军又征服了车师(在今吐鲁番和吉木萨南一带)
,重新设置了西域都护府。但由于汉军对北匈奴还没有稳定的优势,西域都护府曾
两度置废。延光二年(123年),汉朝又置西域长史府,但以后就忙于对付羌人
的反叛和内部的危机,无暇顾及西域,长史府常常不能行使正常的职权。
东北的高句丽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后期建国,开始在鸭绿江流域,以后逐渐扩张
到盐难水(今浑江)上游,占据了西汉玄菟郡的旧地。约公元三年,高句丽建都于
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东),以后不断向朝鲜半岛发展。
在建武二十二年(46年),乌桓人乘匈奴内乱,击败匈奴人,迫使匈奴北迁
。汉朝将乌桓安置在北方缘边,分布在今内蒙古河套和山西、河北二省的北部。
鲜卑人开始也接受汉朝的招抚,并一起攻击北匈奴。以后一部分鲜卑人西迁,
填补了南北匈奴间的空白。章和元年(87年),鲜卑对北匈奴发动进攻,北单于
西逃,从此鲜卑控制了匈奴在漠北的旧地。到2世纪中叶,鲜卑结成了部落联盟,
占有今阿尔泰山、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北至贝加尔湖的辽阔地域,并在从辽
东到阴山一线逐渐蚕食汉朝的边疆。
二世纪后期,由于西北羌人的不断反抗,汉朝对西北地区的控制越来越弱,不
少政区不得不撤销或者迁往内地。北方的鲜卑逐渐南侵,移居入塞的匈奴也在扩大
活动范围。到了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黄巾军起,汉朝再也顾不了边疆,大
致后退到今桑干河、吕梁山、黄河和六盘山一线。这以北被称为“羌胡”所有,实
际上是由匈奴、鲜卑羌等多种民族聚居或杂居。
从建武二十六年(50年)基本恢复西汉主要疆域(不包括西域都护府),到
光和七年黄巾军起,东汉国内的统一时间是134年。
黄巾的主力虽然在当年就被镇压了,但其余部及各地乘机而起的各种势力却纷
纷割据称雄,而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中平六年(189年
)汉灵帝死后,董卓利用外戚与宦官的冲突,率部进入洛阳,掌握了朝廷大权。关
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各地的长官或将领纷割据或拥兵自保,如
刘表据有荆州,公孙度割据辽东,刘虞保有幽州,袁绍夺得冀州,袁术盘踞南阳,
刘焉控制益州,陶谦拥有徐州,曹操则通过收编黄巾们部迅速崛起。建安元年(1
96年),曹操出兵迎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县东),朝廷的大权从此落入曹操手
中。曹操利用这一政治优势和自己的军事实力,先后攻灭了袁术、吕布、袁绍、刘
表、张鲁等割据势力,控制了整个北方。
与些同时,孙权、刘备在南方建立并巩固了政权,形成了与曹操鼎立的局面。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即帝位,史称为蜀汉或蜀
。孙权起初接受魏的封号称吴王,实际上并不受魏的控制,到229年也称帝。三
国之间虽不时发生战争,但疆域大致稳定。
263年,魏灭蜀。二年后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晋太康元年(280年
)出兵灭吴,三国鼎立至此结束。
西晋的统一非常短暂,如果从太康元年灭吴算起,至永宁元年(301年)“
八王之乱”,仅仅21年。即使在这21年间,西晋也远没有恢复东汉盛时的疆域
。鲜卑日益南下,渭北高原以北至河套已为“羌胡”所有,内迁的匈奴实际上控制
了今山西的北部。当持续了16年的“八王之乱”终于在306年结束时,西晋已
经到了彻底覆灭的前夜,十六国中的汉(前赵)和成汉已经建立,其他割据势力也
已形成。
东汉在朝鲜半岛上还保留着乐浪郡,末年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又设置了带方郡(
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沙里院南)。但高句丽于209年自国内城迁都丸都城(今
吉林集安市境内)后,日益强大,终于在西晋末年(313左右)完全占领了乐浪
郡。差不多与此同时,带方郡也被南方的马韩吞并。从西汉开始中原王朝在朝鲜半
岛设置正式政区的历史就此结束了。427年,高句丽迁都今平壤。尽管当时高句
丽相当大一部分疆域还在今天中国境内,但它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朝鲜半岛,已
成为中国以外的独立政权。
西汉以来,汉朝疆域的南端是日南郡的象林县。192年(初平三年;一说1
37年,永和二年),当地人区逵建立了林邑国,脱离汉朝,因而汉朝的南界从北
纬14度退到了16度一线。三国期间,林邑又向北扩张,占了汉朝的西卷县,推
进到北纬17度一线。
大分裂的十六国和南北朝
从东汉开始陆续迁入黄河流域的匈奴、鲜卑、羌、氐、羯、卢水胡、丁零等族
,到西晋时已经有了不小的数量。在长期与汉族和各族的杂居中,经济文化水平又
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各簇的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大多已具有相当的政治、军
事才干,适应了中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民族的首领既要摆脱汉族统治者对他
们的歧视和压迫,也要乘机夺取权力和财富,成为地区以至全国的主宰。西晋皇族
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火并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于是十几个政权先后在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和四川盆地建立起来,又匆匆地在其他政权的吞并中消失(见附表)。
五胡十六国简表
国名 创始人 民族 公元年代 主要都城 灭其国者
汉、前赵 刘渊 匈奴 304-329 平阳、长安 后赵
成汉 李雄 巴氐 304-347 成都 东晋
前凉 张定 汉 317-376 姑臧 前秦
后赵 石勒 羯 319-351 襄国、邺 冉魏
冉魏 冉闵 汉 350-352 邺 前燕
前燕 慕容皇光 鲜卑 337-370 龙城、邺 前秦
前秦 苻洪 氐 350-394 长安 后秦
后秦 姚苌 羌 384-417 长安 东晋
后燕 慕容垂 鲜卑 384-407 中山、龙城 北燕
西燕 慕容泓 鲜卑 384-394 长子 后燕
西秦 乞伏国仁 鲜卑 385-431 金城、苑川 夏
后凉 吕光 氐 386-403 姑臧 后秦
南凉 秃发乌孤 鲜卑 397-414 乐都、西平 北凉
西凉 李嵩 汉 400-421 敦煌、酒泉 北凉
夏 赫连勃勃 匈奴 407-431 统万 吐谷浑
北燕 冯跋 汉 407-436 龙城 北魏
北凉 沮渠蒙逊 卢水胡 397-439 张掖、姑臧 北魏
建兴四年(316年),愍帝出降刘曜,西晋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
史称东晋。东晋末年,大权落入刘裕手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
建宋朝。以后,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如法炮制,先后建起齐、梁、陈朝;但都限
于南方,维持着与北方政权对峙的局面。
由于东晋和南朝一直忙于防御北方和对付内部的权力之争,顾不上西南边区的
经营和开发,加上地方官治理不当,甚至残酷压迫当地民族,规模不等的反抗时有
发生。梁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乱爆发,宁州刺史奉命救援京师,当地爨蛮
的豪族乘机而起,在550年脱离了梁朝。在宁州爨蛮的影响下,周围的部族纷纷
自立,因此在今四川长江和大度河以南、湖南以西、广西西部已经不再有南朝的郡
县存在。
南方的林邑国继续向北扩张。大约在南朝后期,又占了原日南郡剩下的三个县
,南朝疆域的南界退到北纬十八度一线。
315年(晋建兴三年)鲜卑拓跋部曾建代国,至376年为前秦所灭。三八
九年前秦亡后,拓跋圭收集旧部复国,史称北魏。皇始三年(398年)迁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北魏从后燕、夏夺取了大部分疆域,又先后灭北燕、北凉,到太
武帝拓跋焘在位时(424-451)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
93年)迁都洛阳。
北魏刚统一北方时的疆域大致北至今中蒙边界稍北。蒙古高原和今叶尼塞河上
游、贝加尔湖一带有柔然、高车(敕勒)、契骨等部族,其中柔然与北魏为邻,最
强大。以后北魏的东界退至辽河以西,控制今大凌河下游。辽东成为高顺丽的范围
。其西界达到焉耆(今新疆焉耆)和鄯善(今若羌)一带,但未能扩展到西域其他
地区。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以后又分别为北齐和北周所
取代。西北吐谷浑的首领夸吕(552-591年在位)称汗建国,540年以伏
俟城(在今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为都。西魏的西域部分为吐谷浑所占,伊
吾被柔然占有,西界退至敦煌。
在西晋以后的近三百后间,在中国的范围内始终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的政权,
多的时候有十余个政权。南北的分裂尤其明显,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直分属不同
政权。
三 分合大势之二
隋开皇八年(588年)发动了灭陈之战,第二年就攻克陈都建康,当年自江
南至岭南全部平定,南北分裂的局面至此结束。隋朝存在的时间尽管很短,建立正
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却超过了以往。
在北方,于仁寿二年(602年)大破突厥,夺回了河套地区,把边界扩展到
阴山以北。在西北,从突厥人手中夺取了今新疆哈密地区;又趁吐谷浑被铁勒打败
之机,出兵灭了吐谷浑,把正式行政区的范围扩大到今新疆若羌、且末和青海湖西、
兴海县东一带。在南方的海南岛重新设立了珠崖、儋耳、临振三郡,从此大陆政权
对海南岛的行政管辖再也没有中断过。
在东北,隋朝对高丽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终,边界仍然是在辽河一线。
随着隋朝的覆灭,除了海南岛以外,扩大的疆域不仅全部丧失,而且隋末唐初
的割据势力还招致外敌的入侵。如东突厥就大肆南侵,武德七年(624年),因
突厥多次侵扰边境,威胁长安,唐高祖甚至准备迁都,经李世民(唐太宗)劝阻才
作罢。隋末形成的各个割据政权也直到该年才全部消灭。
大唐帝国的形成
唐太宗即位不久,唐朝就转入攻势,收复并开拓了疆域。贞观四年(630年)
,李靖大破颉利可汗于阴山,东突厥灭亡,唐朝的实际控制区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
设置正式行政区的范围也扩大到了“阴山以北六百里”,超出了今国界。到贞观十
四年灭高昌,政区扩大到今新疆东部。另外,唐朝还一度取得黄河上游的河曲之地
和大渡河上游一带,设置了州县。在西南今贵州东北部、云南大部和广西恢复了正
式行政区。
随着军事行动的胜利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服从,唐朝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单于
(云中)、安北(瀚海)、安西、北庭、安东、安南六个都护府和若干边州都督府,
用以行使对这些地区的管辖权。因此唐朝拥有的疆域最西曾经抵咸海之滨,最北曾
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至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在北纬十八度;在中国历
史上是空前的。
但这并不是说唐朝的统一范围一直有那么大,因为它从来没有同时达到过这样
的范围,而且达到最远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例如,唐朝控制咸海以东是在龙朔元
年(661年)后,但到麟德二年(665年)就撤到了葱岭,实际上只维持了三
年时间。而那时还没有灭高丽,东部的边界仍在辽河一线。开元三年唐朝又扩展到
葱岭以西,但灭朝鲜后在当地设置的安东都护府已退至辽西。天宝十载(751年)
唐将高仙芝的三万大军在怛罗斯(今哈萨克东南部江布尔城)被大食(阿拉伯)击
败,唐朝的疆域又退至葱岭一线。北方自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灭薛延陀,置
燕然都护府,辖有今内蒙古洒套以北、蒙古和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周围地区。
但到仪凤四年(679年)突厥再起就撤至阴山以南,也只维持了三十二年。所以
尽管开元、天宝是唐朝的黄金时代,但它的疆域极盛阶段却已经过去,六都护府的
控制大为削弱,有的已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倾全力对付,驻守西北的军队全
部东调,吐蕃就乘机攻占唐朝西北部领土。到广德元年(763年)叛乱平息时,
今陇山、六盘山和黄河以西以及四川盆地以西已成吐蕃领土,当年吐蕃还一度攻占
了长安。开始时河西走廊有些地方还由唐朝的地方官守着,不久就完全陷落。
在西南,今云南全省、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已被南诏占有,大渡河成了双方的
界河。南诏还不止一次入侵四川,甚至攻入成都。而且西南的少数民族纷纷摆脱唐
朝的统治,到唐末,今贵州、湖北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广西西部都已不在唐朝管辖
之下了。
随着渤海国的兴起和扩张,东北的疆域也已收缩到今辽宁中部。
大中二年(848年),沙州(治今甘肃敦煌西南)人张议潮驱逐吐蕃 守将,
收复沙州。 到大中五年,张议潮率沙、瓜、伊、西等十一州归入唐朝。这样唐朝
的西部疆域恢复到了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河西走廊和陇东、关中又连成一片。
但由于唐朝国力衰退,对边疆已鞭长莫及。当地汉人实力有限,因而陇右、河
西的土地又陆续被吐蕃和回鹘夺去,只有瓜、沙二州始终为张氏所据,孤悬于中原
之外。以后曹氏政权取代张氏政权,直到北宋时才灭于西夏。
在隋唐时期,中国境内还有好几个与中原王朝并存的政权:
突厥 起源于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后迁到今新疆天山北麓。5世纪被柔然
征服,又被迁于阿尔泰山地区。但到六世纪中叶,空厥迅速强大起来,灭了柔然,
建立起一个疆域广阔的汗国,其范围包括今内蒙古中西部、蒙古高原、贝加尔湖周
围、西伯利亚南部、今新疆大部和中亚咸海、巴尔喀什湖以东的阿姆河、锡尔河、
楚河流域。582年(隋开皇二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大致以阿尔泰山为界。
东突厥于630年(唐贞观四年)灭于唐。682年,骨咄禄自立为可汗,起
兵复国,传至其弟默啜时脱离唐朝而独立,疆域大致恢复到被灭以前。但其内部部
族众多,各有领地,统治很不稳定。末年国内大乱,744年(唐天宝三载)灭于
回纥。
西突厥在统叶护可汗(?-630或628年)在位时疆域达到极盛。但在统
叶护死后,汗国陷于分裂。659年被唐军破灭。
回纥(回鹘) 在北魏时称袁纥,隋时称韦纥,大业年间(605-618年)
因反抗西突厥,与附近的仆固、同罗、拔野古等部族结成同盟,总称为回纥。曾助
唐朝灭东突厥、薛延陀、西突厥;灭突厥后即是到唐朝承认,基本继承了突厥的疆
域。后因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朝关系进一步密切。788年(唐贞元四年)起
自行改称回鹘。以后又越过阿尔泰山向西扩展,取得天山以北地区,并一度进入中
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回鹘的后期重蹈了突厥的覆辙,在内乱和天灾中,灭于在自己
疆域内的黠戛斯。
亡国后的回鹘人大部西迁,其中主要的两支以后在天山东段建立了西州回鹘(
高昌回鹘),在河西走廊中段建立了河西回鹘。另外一支回鹘人迁至葱岭以西的楚
河流域,投奔葛逻禄,称葱岭西回鹘,在10世纪初与葛逻禄共同建立黑汗(喀喇
汗国)。
吐蕃 青藏高原上的各部族到七世纪初形成了三大势力--吐谷浑、苏毗(孙
波、孙波如)和吐蕃。吐谷浑灭于隋朝,唐初复国,但在632年(唐贞观六年)
再次被灭,成为唐朝的一部分。而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征服了苏
毗、羊同等部,又取得吐谷浑旧地,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拉萨),基本上统一
了青藏高原。又向西征服了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安
史之乱后向东、向南扩张,在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
东至陇山、四川盆地的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
至喜马拉雅山南麓。
8世纪后期发生内乱,国势转衰。到9世纪后,疆域大致维持在青藏高原。
南诏 云贵高原上部族众多,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当地六诏(乌蛮的
六个部分)之一的蒙舍诏在今云南巍山建立大蒙政权。8世纪初,吐蕃侵入云贵高
原,威胁唐朝的西南。为了对付吐蕃,唐朝支持蒙舍诏首领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并
迁至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天宝年间皮逻阁并知了东爨和西爨。天宝九载(7
50年)反唐,次年击败前往征讨的唐军,从此脱离唐朝。
南诏在八世纪末迁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其极盛时疆域包括今云南全部、
四川大渡河以南大部、贵州西部,以及缅甸北部那加山脉和萨温江以东、寮国北部
等地。
902年(唐天复二年),权臣郑买嗣夺取政权,次年建大长和国。九世纪前
期段思平取得政权,建大理国。
渤海 高丽被灭后,其故将大祚荣被安置在辽西的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
。以后契丹叛乱占了营州,大祚荣率旧部进入革未革曷地区,成了革未革曷人的首
领。698年(唐圣历元年),大祚荣建振(一作震)国,以显州(今吉林敦化)
为都。713年(唐先天二年)受唐封为渤海郡王,改称渤海。八世纪中叶,迁都
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极盛时疆域西至今吉林农安、梨树,
辽宁昌图、宽甸,东至于海,北至黑龙江鹤岗、同江、抚远及以东至海,南至辽宁
丹东市东北至朝鲜龙兴江一线。
926年(契丹天显元年)为契丹所灭,改为东丹国,成为契丹附庸。辽太宗
三年(928年)被迁至辽东,982年(辽乾亨四年)废。
分裂和分裂的继续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再也没有真正统一过,外族入侵、藩镇割据、武将叛乱、
农民起事不断发生,但名义上唐朝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阶段,藩镇势力受到打击,
朝廷的权力有所恢复。到907年(天祜四年)朱温废唐昭宣帝自立,就连表面的
统一也不复存在,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见附表)。在此期间实际存
在的独立、半独立政权还不止以上所列,但范围有限,存在时间也不长。
五代十国简表
朝代或国名 创建者 公元年代 都城 灭其国(朝)者
后梁 朱温 907-923 洛阳、开封 后唐
后唐 李存助 923-936 洛阳 后晋
后晋 石敬瑭 936-946 洛阳、开封 后汉
后汉 刘知远 947-950 开封 后周
后周 郭威 951-960 开封 宋
吴 杨行密 902-937 扬州 南唐
南唐 徐知诰 937-975 扬州、金陵 宋
吴越 钱缪 907-978 杭州 宋
楚 马殷 927-951 长沙 南唐
闽 王审知 909-945 福州 南唐
南汉 刘垄 917-971 广州 宋
前蜀 王建 907-925 成都 后唐
后蜀 孟知祥 934-965 成都 宋
荆南(南平) 高季兴 924-963 江陵 宋
北汉 刘景 951-979 太原 宋
注:李存X,钱X,两个刘X之名无法打出。上下文中宋的年号景祜,祜的古
实为右,但也无法打出。
在唐末的天祜三年(906年),交州(治宋平,今越南河内)土豪曲承美驱
逐了唐朝的地方官,自称静海军节度史。五代初期,南汉曾两次出兵取消静海军节
度使,恢复了对交州的统治,但很快又被当地人逐走。939年,交州人再次驱逐
南汉,由吴权称王。越南从此脱离了中国,尽管以后还接受南汉及中原王朝的封号,
但实际上已逐渐成为中国以外的独立政权。
960年,赵匡胤通过兵变取代了后周,建立宋朝。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北宋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基本上恢复了唐朝后期的疆域。但是它的
北界已经退至今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及天津市区一线。五代十国的结束并不是统一
的到来,因为新建立的宋朝只是消灭了山西和南方的割据政权,却接受了与北方的
辽朝的对峙局面,并且从来没有打算取消西南的大理国。以后,西北又建立了西夏。
因此,辽宋时期仍然是分裂的继续。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取代了辽朝以后,重现了
南北朝的势态;同时还存在西夏、西辽、大理和以后崛起的蒙古。
1034年(宋景祜元年)西夏建国后,宋朝的西北界就大致稳定在今甘肃兰
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山一线。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到北宋后期的熙宁、大观年间,经过多次征伐和“招抚”
,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贵州东北和广西西部重新归入版图,设置了
正式州县或羁縻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攻占开封,次年宋徽宗和钦宗二帝被掳北上,
北宋覆灭。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史称南宋。建炎三年(
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建为行在所(临时首都)。
与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汉有什么变化,但北界却因金人的入侵
而大大南移了。经过多次争夺和谈判,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皇统元年),
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次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及今
秦岭以南。以后虽有局部变动,但基本上稳定在这条界线。
据赵汝成书于宝庆二年(1226年)的《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澎湖列岛已
隶属于福建路的晋江县。这标帜着大陆政权对海上岛屿行使管辖的加强。
与北宋、南宋并存的其他政权还有:
辽 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发祥于潢河(今沙拉木伦河和西辽河)流域,五代初崛
起,疆域迅速扩大,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幅员辽阔和大帝国。辽朝的稳定疆域,西起
金山(今阿尔泰山),北至蒙古高原北缘和外兴安岭,东抵萨哈林岛(库页岛)。
其南界的西段大致按今中蒙国界分别与西州回鹘、西夏相接;东段在今内蒙古、山
西、河北境内与北宋为界。辽灭渤海后,还一直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原属渤海国的
一块土地,因此辽与高丽的边界大致在今朝鲜咸兴至鸭绿江口南岸一线。1125
年灭于金。
于阗 唐后期以来成为独立政权,11世纪初的辖境约有今新疆且末、麦盖提、
莎车以南地和帕米尔高原。北宋时灭于回鹘黑汗王。
黑汗(喀喇汗) 10 世纪末,楚河流域的葛逻禄(割禄)联合西迁后的一
部分回鹘人趁伊朗萨曼不至王朝瓦解之际,取得了河间(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地
带,建立黑汗(喀喇汗)王朝,定都于八剌沙衮(原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东
南)。11世纪的疆域包括今新疆西部伊宁、塔城一带和塔什干和喀什一带,阿姆
河中游达尔甘塔以东、锡尔河中段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地。1140年归入西辽。
西夏 宋雍熙二年(985年),党项族首领李继迁袭据银州,从此开始了与
宋朝的对抗。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死,子元昊继立;1035年(宋景
祜二年)灭沙州曹氏政权,占有河西走廊。1038年(宋宝元元年)元昊称大夏
皇帝,宋称为西夏。
经过与宋、辽的反复交战,西夏的疆域大致稳定在北起今中蒙边界,南至祁连
山脉、今甘肃兰州、靖远、宁夏同心、陕西靖边、佳县西南一线,西起今甘肃西界
,东至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乌梁素海、包头市西、东胜、陕西神木、佳县西一线
这样的范围内。金灭辽和北宋后,西夏的东界与金为邻,北部与蒙古为界,大致与
辽时相同。在南宋初,西夏取得了河湟地区(今青海东部)。1227年灭于蒙古
。
金 1114年(辽天庆四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以鸭子河(今权花江哈
尔滨以西一段)一带为基地,起兵反辽。次年称帝,国号大金。至天会三年(11
25年,辽保大王年)灭辽,五年(宋靖康二年)灭北宋。金灭辽后,取得了它的
大部分疆域,但始终没能征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因此即使在金全盛时,它的
西界也只到达今大兴安岭北段、蒙古乔巴山、蒙古二连浩特一线。以后随着蒙古的
日益强大,金的边界不断后撤。贞祜二年(1214年),在蒙古的军事压力下迁
都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此后疆域日渐缩小,1234年亡。
西辽 在辽覆灭的前夜,宗室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年)自立为王,
率部西迁。在占据了西州回鹘和黑汗国旧地后,又向西扩展到阿姆河流域。113
2年(一说1131年)在起儿漫(原苏联中亚布哈拉西北)称帝,以后建都于虎
思斡耳朵(原苏联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西辽的最大疆域包括今新疆
全部,帕米尔高原以西至咸泫南的阿姆河西岸,巴尔喀什湖以东北至今蒙古西部。
蒙古兴起后,西辽的东北部日渐为蒙古所占。1211年及蛮王屈出律夺取政权,
但仍用西辽国号,至1218年为蒙古所灭。
大理 937年段氏大理建立时,安全继承了南诏(大长和、大义宁)的疆域
。进入宋代后,由于宋朝一直受到北方的军事威胁,无力经营西南,大理也一度接
受宋朝的封号;双方相安无事,边界长期稳定。至1253年(蒙古宪宗三年)被
忽必烈所灭,后置为云南行省。
吐蕃 诸部仍处于分裂状态,因而除了与宋、西夏接壤地带的一些部族与之有
军事冲突外,没有向外扩张的能力。
疆域空前的元帝国
13世纪初在中国范围内存在着七个分裂的政权或区域:蒙古地区、西辽、西
夏、金、南宋、大理、吐蕃地区。这七个单位中,五个是由一个政权统治着的,其
中又以宋、金统一程度最高;吐蕃和蒙古地区内部也是分裂的。但将这七个单位统
一起来的历史任务却由蒙古完成了。
蒙古族领袖奇渥温铁木真于1206年首先统一了蒙古各部,被称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蒙古进攻西夏,围国都中兴府,迫西夏求和而去。
又攻西辽属国畏兀尔,取得今新疆乌鲁木齐、吐钽番和哈密一带。六年(1211
年)攻取西辽另一属国剌钽,将疆域扩展到今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同年秋,蒙古
进攻金国,不久就攻入居庸关,威胁金的中都(今北京),并攻陷了今山西、河北
、山东、河南大批州县。九年(1214年,金贞祜二年)初,蒙古军进抵中都,
金宣宗求和,成吉思汗退兵。五月,金宣宗迁都南京(汴京,今河南开封)。蒙古
军再次南下,并在次年二月破金中都。
十三年(1218年),蒙古军杀及蛮王屈出律,原西辽疆域全部由蒙古占领
。蒙古军又先后攻下河东(今山西)、河北和山东。至成吉思汗十六年(1211
年,金兴定五年),金黄河以北土地基本上已落入蒙古手中,只剩下河南的半壁江
山了。二十一年(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攻西夏,夺取甘、肃等州,次
年六月灭西夏。七月成吉思汗病死在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行营。
他的儿子窝阔台汗(元太宗)继位后,继续对金的进攻,并与南宋议定南北夹
击。六年(1234年)正月,蒙、宋军破蔡州(今河南汝南),金哀宗自杀,末
帝死于乱军,金亡。同年窝阔台就与臣下议定攻宋,蒙古军袭败北上宋军。此后,
灭宋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四十多年,在长江小游的四川、中游的襄阳和淮河中游,战
争进行得尤其激烈。蒙哥汗(元宪宗)二年(1252年),命忽必烈征大理。次
年攻破大理城。四年大理国主段智兴被擒,大理国亡。
大约在此前的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吐蕃宗教领袖八思巴的叔父萨斯
迦班智达曾会见过蒙古的大将阔端,表示接受蒙古大汗的管辖;但一部分吐蕃贵族
不愿服从蒙古。因此在灭大理后,蒙古军进入吐蕃,镇压了不服的贵族,完全控制
了吐蕃地区。
在攻占了襄阳,夺取了四川大部以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宋咸
淳十年)下诏伐宋,发动全面进攻。至元十三年(宋德祜二年)正月,元兵逼近临
安(今浙江杭州),宋廷奉表投降。尽管文天祥、张世杰等在继续抵抗,但终于回
天无力,到十六年(宋祥兴二年)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上)战败,宋朝的残余
势力也覆灭了。
从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的至元十六年开始,到元末红巾军起并形成割据的至正十
二年(1352年),元朝的统一局面维持了七十三年。
从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进行第一次西征开始,蒙古帝国的疆域迅速
扩张到中亚、西亚直至欧洲。成吉思汗晚年实行分封,将今天山、阿尔泰山、额尔
齐斯河以西的土地都封给了三个儿子。由于大家服从成吉思汗,帝国还是统一的。
窝阔台当大汗时,也还可以指挥各部。但到蒙哥(宪宗)、忽必烈(世祖)时,各
部已不相统属,互相争夺大汗的位置,蒙古帝国分裂成元帝国与三大汗国。
从元朝开始,整个青藏高原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与中国其他部分结成了一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吐蕃地区普遍信奉喇嘛教的实际,元朝将它划归掌管全国
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至元初设时称总置院,二十五年改名)管辖;并根据
当地需要设分院驻理。这些机构有的管理军事,有的办理民事,有的兼管军民。因
此尽管元朝在吐蕃地区实行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但同样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和军
事机构,行使着完全的主权。
除了今新疆地区的较大变动外,元朝的疆域是稳定的:在北方,西起今额尔齐
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今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克什
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泰国北部。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
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除了吐蕃地区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正式设置过政区的阴山山脉和辽河以北地区。
退缩中的明朝
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明。
同年八月,明军攻占元大都,元帝北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平定云
南。至此,除了元残余势力(北元)据有蒙古高原及其西北地区以外,明朝基本上
继承了元朝的疆域。但明朝的疆域并不稳定,尤其是在北方和西南,处于收缩的趋
势。
在东北方面,明初是以恢复元朝的疆域为目标的。特别是由于在朝鲜半岛的王
氏高丽是亲元的,所以明太祖坚持以铁岭为界,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设置了屯驻军
队的卫、所,与高丽发生过冲突。但到洪武二十五年,高丽由李氏取代,改而奉行
亲明政策。因此明朝不再坚持在朝鲜半岛设置卫所,将这些卫所撤到鸭绿江以北,
从此鸭绿江成了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在东北女真等部族地区,明朝陆续设置了一批羁縻卫、所,用以统治或控制当
地民族。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了奴尔干都司,管辖约三百多个羁縻卫、所
;边境约包括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以北。永乐九年又
征服了苦兀,辖境扩大到库页岛(萨哈林岛)。由于属于羁縻性质,所以都司对各
下属单位的控制程度差异很大,同一单位前后也不一样。
在北方,为了打击和消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明军不止一次发动进攻。洪武时的
北界推进到了今西辽河、沙拉木伦河、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查干诺尔、阴山山脉和
贺兰山一线,并设置了不少卫、所。但以后陆续后撤,到宣德五年(1403年)
,在今北京、河北、山西境内的明朝北界已经退到了长城。在今陕西、宁夏和甘肃
境内的明朝疆域也是以长城一线为北界和西界了。
明朝初年,安南发生内乱,黎苍篡夺了陈氏的王位,又以陈氏绝后欺骗明朝,
获得了明朝册封。不久,寮国将故安南国王之弟陈天平送到,明朝于永乐四年(1
406年)送陈回国,被黎氏所杀。于是明朝派兵攻入安南,俘获黎苍。在没有找
到陈氏子孙的情况下,于永乐五年在安南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置为明朝的正式政
区。
但是越南脱离中国已经有四百多年,并不存在重新并入中国的充分条件,明朝
的统治受到当地人民的反抗。加上一些官员处置失当,更使冲突激化。尽管明朝不
断采取军事镇压,还是无法支持下去,终于在宣德三年(1428年)撤销交趾政
司。
明初,在云南布政使司下除了正式府州外,还设有南甸、干崖两个宣抚司和十
个宣慰司,以后逐渐形成了“三宣(宣抚司)六慰(宣慰司)”。明朝对它们的统
治方式和控制程序并不相同,但它们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三宣六慰”的范围
除了今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那加山脉、亲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以东地,泰
国和寮国的北部。
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
明朝所属的土司。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三宣六慰”全部落入缅甸手中。明朝出
兵反击,收复了部分失地,并加强了边区的防守。但“六慰”中除寮国之外都已为
缅甸所有,明朝仅保住了“三宣”。至此,明朝在今国界外的疆域主要还有:伊洛
瓦底江上游的迈立开江以东、今云南盈江县以北地,萨尔温江以东、缅泰边界以北
地以及寮国、越南北部的一些地方;其中包括当时的里麻司所在的江心坡(迈立开
江和伊洛瓦底江另一条支流梅开江之间地)和茶山司所在的片马(恩梅开江至高黎
贡山间地)。
明朝初建,西藏的政教领袖乌思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在洪武五年(1372年
)遣使纳贡,第二年就亲自入朝,受封为炽盛佛宝国师。明朝曾多次派使者去西藏
地区,并在今西藏大部设置了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在今昌都地区东部、四川甘孜和
青海西南部设置了朵甘都指挥使司,在今喀什米尔地区东北部和西藏西部设置了俄
力思军民元帅府;在这些机构下还分别设有主管或兼管宗教、军事、民政的阐化、
阐教、辅教、赞善、护教五王,大宝、大乘、大慈三法王,俄力思三王以及行都司
、万户、宣慰司、招讨司、卫、千户所等。尽管在明朝中期因国力衰落,朝廷与西
藏的联系不如前期密切,但始终掌握着西藏的主权,西藏一直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
今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的一部分在明朝大部分时间都外于它的疆域之外
,在这些地区建立的政权主要有:
别失八里 1370年(明洪武三年)察合台汗国灭亡后其后裔所建,辖境包
括今新疆除哈密和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以东北地区以外,境外巴尔喀什湖、塔什
干以东和帕米尔高原。都城在别失八里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1418
年(明永乐十六年)迁都亦力把里(一作亦力巴力,今新疆伊宁市),明朝人即将
它改称为亦力把里。十六世纪后期,天山以北地区的东部已为瓦剌所占,其余也分
裂为几部:吉利吉斯,在今巴尔喀什湖以东南一带;哈萨克,在今伊犁河流域;叶
尔羌,在今塔里木河流域;土鲁番,在今天山以南东部和甘肃南部。
鞑靼、瓦剌 鞑靼的名称始见于唐代中叶,是突厥统治下的部族,以后兴起的
蒙古人是其中的一支。元亡后,明朝又将蒙古高原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各部落都
称为鞑靼。瓦剌,清以后称厄鲁特,本在叶尼塞河上游,被成吉思汗征服后成为蒙
古的一部。明朝泛指蒙古高原西部和阿尔泰山一带的部族。
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廷北走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1402年
(明建文四年)取消国号,恢复部族,但各部不相统一。
1438年(明正统三年)以后,瓦剌首领脱颧统一了本部,进而征服了鞑靼
,其子也先曾短期统一了蒙古各部。1454年(明景泰五年)也先死,瓦剌瓦解
,各部又分裂。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鞑靼的达延汗出兵征服瓦剌,迫其
西迁,又统一了蒙古各部。16世纪前期达延汗死后,再次出现割据局面。鞑靼疆
域的南界已在明长城一线,东界也已越过大兴安岭至明辽东边墙一线。
统一疆域的最终形成
建立清朝的爱新觉罗家族是东北女真部落的一支,属于明朝建州卫的一部。明
万历十年(1582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建州左卫都指挥觉昌安(叫场)、父亲
建州左卫指挥塔克世(塔失)遭明军误杀。为了补偿他们的冤死,努尔哈赤被袭封
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次年就以祖、父的遗甲十三副起兵,从此开始征服建
州女真其他各部、海西女真和东海诸部。至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东
)称汗,建大金,史称后金。
后金天命二年(1617年,明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兴兵反明,接连大
败明军。以后,不仅不断攻占明朝在山海关外的据点,还多次越过长城,威胁北京
。十年,迁都沈阳,称盛京。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登位,改国号为清
。到崇德八年,清朝的疆域已经扩大到明长城以北,包括今内蒙古、东北和境外外
兴安岭以北、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间的地区。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顺治元年)三月,李自成进入北京,明亡。明
驻守山海关的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军。五月,清军占领北京。
九月,福临(清世祖)到达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北京成为清朝的首都。清军分路
进攻明朝残余势力和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
领云南,南明桂王(永历帝)逃往缅甸。至此,除福建厦门、金门等地还在忠于明
朝的郑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经拥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爽投降。次年
,清朝在台湾设府、县、总兵等官,隶属于福建省。从此,长期由当地人民自治的
台湾岛由大陆政权设置了正式政区。
在十七世纪初,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三部:土谢图汗、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
。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三部发生内乱,准噶尔王噶尔丹乘机入侵。三部
联合抵抗,但领土仍被噶尔丹侵占,只得南迁漠南(今内蒙古),向清朝求援。康
熙二十九年噶尔丹进扰漠南,康熙下令亲征,开始了对噶尔丹的全面反击。
准噶尔是瓦剌的一部分。瓦剌在十七世纪初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
、和硕特四部,先后并吞了亦力巴里、吉利吉斯、哈萨克、叶尔羌、土鲁番诸部。
其中和硕特部的固始可汗一支,自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迁至今青海和套西(河套以
西,今内蒙古蹬口以西地),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率兵进入西藏,灭了藏
巴汗,与五世达赖共治西藏。准噶尔部兴起后,强占了和硕特原有的自今伊犁至乌
鲁木齐的牧地,迫使土尔扈特部从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原苏联哈萨克塔匀巴哈
台山以南、阿拉泊以北一带)西迁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胁迫杜尔伯特
部(原在额尔齐斯河上游)中的辉特部迁往塔尔巴哈台。到17世纪70年代以后
,准噶尔部实际上控制了其他三部(土尔扈特西迁后为辉特部),占有的地域包括
今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甘肃西部和北部以及境外西起收尔喀什湖、帕米
尔高原,东至蒙古高原的广大范围。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清军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赤峰西北)大败噶
丹。次年,康熙至多伦抚慰喀尔喀各部,并正式任命各部首领,编审成旗,建立了
与内蒙古一致的行政区划。三十五年,康熙帝再次亲征,大破噶尔丹军,收复了蒙
古高原,喀尔喀三部回到漠北。至此,内外蒙古完全统一于清朝。
当时,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占有阿尔泰山以西各地,受到噶尔丹压迫的和
硕特部青海各部乘机脱离噶尔丹。康熙三十六年,清军继续深入,噶尔丹自杀。三
十七年,和硕特部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降清,青海和套西归入清朝版图。
在清朝统一蒙古之前,蒙古和西藏的关系已经相当密切了,这是由于从16世
纪开始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流传。喇嘛教早已流行于今青海地区,所以在蒙古的阿
勒坦(俺答)汗(1507-1582年)占领青海地区以后,喇嘛教就传到了蒙
古人中间。阿勒坦汗迎来宗喀巴的三传弟子索南嘉错,尊为达赖喇嘛(三世)。又
将他迎至归化(今呼和浩特西南)传教。从此,喇嘛教格鲁派教)就在东西蒙古广
泛传播。三世达赖死后,阿勒坦汗的曾孙被认定为转世灵童,立为四世达赖。以后
他派了一位大喇嘛去蒙古主持教务,成为以后世代相传的蒙古活佛。1642年(
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进入西藏,配合五世达赖灭
藏巴汗,驱逐了后藏的红教。1654年(清顺治二年),固始汗尊黄教领袖罗桑
却吉坚赞为四世班禅(前三世出于追认),驻后藏扎什伦布寺。至此,在宗教上,
黄教统一了蒙古和西藏;在政治上,蒙古统一了青藏地区。由于漠南蒙古早已归属
清朝,西藏与清朝的联系也开始于清朝入关之前。固始汗入藏后,就与达赖、班禅
共同遣使朝清。顺治四年(1647年),清朝派官员到达西藏,册封班禅为金刚
上师。九年,达赖到达北京朝见清世祖,次年受清朝册封为“达赖喇嘛”。康熙四
十八年(1709年),派侍郎赫寿信藏协助拉藏汗管理地方事务。五十二年,五
世班禅被封为“班禅额尔德尼”。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承认
,清朝在西藏的统治也得到确立。
噶尔丹死后,清朝让策妄布坦领其余众,停止了军事行动。策妄阿拉布坦乘机
扩张,据有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和硕特各部的统治权,自立为准噶尔汗。康熙五
十六年,准噶尔的策零敦多布率军六千从伊犁经阿里偷袭拉萨,杀拉藏汗,囚禁了
拉藏汗所立达赖。五十七年,清军自青海入藏,但在那曲遭准噶尔军围攻,全军覆
没。五十九年,清军从青海和四川两路入藏,原拉藏汗政权的官员也起兵响应,同
年八月消灭了准噶尔军,西藏平定。
雍正六年(1782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统率驻藏官
兵,督导地方行政。乾隆下六年(1751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规定
凡重大行政事务及藏官的任免、藏军的调动等均应由噶厦请示达赖和驻藏大臣办理
。在五十七年(1792年)击退了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后,又在次年制定了《藏
内善后章程》,确定了驻藏大臣的地位及其全面督导藏内事务和统一处理涉外事务
的职权,规定达赖、班禅及各地格鲁派大知佛转世时用金瓶掣签(将最后的候选人
名字放在一个金瓶中抽签决定)办法并必须受大臣监督,自噶伦(噶厦的最高官员
)以下僧俗官员必须由大臣任免;《章程》对西藏的官制、军制、司法、财政、边
防、差役、及对外事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雍正五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又不断侵扰哈密、喀尔喀
蒙古等地。清军虽多次取得胜利,但一直没有能够彻底平定。乾隆十年(1745
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发生内乱,势力逐渐衰落。乾隆十八年,准噶尔的阿
睦尔撒纳袭杀剌麻达尔札,推达瓦齐为汗,车凌乌巴什率部降清。十九年,乾隆决
定趁机进兵,以结束数十年水了的战争。阿睦尔撒纳又与达瓦齐相攻,失败后率部
降清。次年,清军分兵两路,不久进占伊犁,准噶尔部基本平定。但阿睦尔撒纳又
发动叛乱,而清军因天寒撤退,阿睦尔撒纳重新控制了准噶尔。乾隆二十二年清军
再次进入伊犁,天山北路从此纳入清朝疆域。阿睦尔撒纳逃往俄国,不久病死。
原来在准噶尔统治下的回(维吾尔)部首领大小和卓木企图割据自立,清朝在
乾隆二十四年攻下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木逃往巴达克山部后被杀,天山南
路也告平定,清朝统一中国的大业至此完成。
在这以前的康熙二十八年(1698年),清朝与俄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
,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是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雍正五年,清朝与俄国签订《
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开拉哩河(今
海拉尔河相交处的阿巴该图,经恰克图(原苏联境内的恰克图和蒙古境内的阿尔丹
布拉克),西至沙必乃达巴汉(一作沙宾达巴哈,原苏联西萨彦岭西北)的边界走
向。
从秦始皇灭六国,开疆拓土,建立秦帝国开始,经过了近二千年,中国终于形
成了一个北起飞 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
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空前统一的国家。
内乱外患,国土沦丧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以后,列强侵入中国,用武力迫使清朝签订了一
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甚至连条约也不签订,凭借实力造成既
成事实。
中国失地最多的是在中俄边界。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将两国边界最东段乌第
河以南一块列为“待议地区”,没有划定归属。俄国的势力扩张到远东后,便不经
过任何谈判就占据了这一地区。库页岛一直是清朝的领土,但清朝只接受当地人的
朝贡,从来不加经营,以至在俄国和日本都侵入该岛的还一无所知。直到1850
年(道光三十年)俄国单方面宣布库页岛为俄国领土也未加过问。1858年(咸
丰八年),通过《瑷珲条约》,俄国夺取了黑龙江北岸的土地。1860年的《北
京条约》,俄国获得了《瑷珲条约》规定为“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并且规
定库页岛上的“土人”不能再过海向清朝纳贡,实际上承认了俄国对该岛的占领。
在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的东岸,有一片汉人聚居区,称为江东六十四屯,《瑷
珲条约》规定仍归中国所有,条约签订后还划定了界线。但到1900年俄国占领
东北后,用烧杀手段驱赶中国居民,强占了这块地方。
1868(同治七年),俄国吞并了中亚的浩(霍)罕和布鲁特。1870年
,又趁阿古柏叛乱之际,占据了中国的伊犁。光绪三年(1877年),清朝出兵
平定新疆,要求俄国退出伊犁。俄国以改订《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为撤退的条件
,逼清朝签订了《伊犁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根据这两个条约而进行
的勘界产生了十一个具体的界约,到1884年(光绪十年)确定了从沙必乃达巴
汉到乌孜别里山中的中俄边界线,大致就是今天的中苏边界。这条界线以西至巴尔
喀什湖、阿亚古斯河之间的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从此不再为中国所有了。
在平定阿古柏叛乱时,刘锦棠进入帕米尔高原,将八个帕(当地地名,指以谷
地为中心的地区)中的六帕收回。1884年后,俄国继续向南扩张,英国也通过
其保护国阿富汗侵入帕米尔。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英、俄两国在伦敦订
约,瓜分了属于中国的帕米尔大部,中国内剩下一帕(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
此外,香港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起被割让给英国,以后又增加了九
龙的一部分。英国和葡萄牙还“租借”了九龙的大部和澳门。英、法帝国主义在它
们维持殖民统治的印度、缅甸、越南等国与中国的边界用种种手段侵占中国的领土
。甲午战争失败后,根据中日《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在1895年被日本占据
,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由中国收回。
1851年兴起的太平天国与清朝对抗了十四年,波及十余省,并以天京(南
京)为首都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太平天国政权的疆域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
浙江、湖北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临时占据的地区更多。在此期间,清朝内部处于分
裂状态。
在太平天国政权被消灭以后,清朝对内的统一并没有真正恢复。一方面,列强
在沿海地区设置租界,划分了势力范围,建立了一个个国中之国。对这些地区,清
朝的统治权已经部分或全部丧失。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已成为过
去,在镇压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中膨胀起来的汉族武装与地方实力 的
结合,形成了一股足以与朝廷抗衡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列强的支持、利用
和操纵下,不时出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到了末年,北洋军阀和地方实力派实
际上已经掌握了清朝的大部分权力。
以上的分合大势可以说是中国史的常识,并没有什么异议。根据这些情况,我
们可以作一个粗略的统计:
历代统一时间起讫表
第一标准统一时间 第二标准统一时间
221BC-209BC(秦)
年 108BC-22AD(西汉)
50AD-184AD(东汉)
代 280AD-301AD(西晋)
589AD-616AD(隋)
起 630AD-755AD(唐)
1279AD-1351AD(元)
讫 1382AD-1644AD(明)
1759AD-1840AD(清) 1683AD-1850AD(清)
合计 81年 950年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是八十一年。如果把基本恢
复前代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九百五十年(详
见上表)。这九百五十年中有若干年,严格说是不能算统一的,如东汉的中期、明
崇祯后期等。
如果以秦始皇灭六国的公元前二二一年至清亡的一九一一年为计算阶段,第一
标准的统一时间占总数的百分之四,第二标准的统一时间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
如果从有比较确切纪年的西周共和(公元前841年)算起,前者约占百分之
三,后者约占百分之三十五。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4.3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19.3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