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uxi (三个代表首席宣传官¥¥¥美圆==我喜欢), 信区: Green
标  题: 金庸笔下的明教与历史的真实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Sep 26 17:03:38 2002) , 转信



作者: 林悟殊
 
明教本来只是少数学者所注意的一个古代外来宗教,这个宗教如今也已湮灭,
然而,自本世纪七十年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把其引入《倚天屠龙记》,作为这部风靡中
国海峡两岸和东南亚的小说的主角後,明教这个默默无闻的教派便引起了千万读者的无比
兴趣,成为他们茶余饭後的谈资。无疑,金庸氏写这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时,确曾研读
过有关明教的一些传统学术著作,也曾参考过与明教有涉的其他一些民间秘密宗教的史籍
,并利用其中一些资料作为其小说的素材。因此,在金庸的这部著名小说中,其所描述的
明教徒及其活动状况,不无历史的真实背影。但是,武侠小说到底是武侠小说,其毕竟不
是历史著作,金庸笔下的明教与历史上真实的明教当然也有距离。

一.明教的起源

明教究竟是一个甚麽教派?在小说的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借主人翁之口 
有一个比较正式的介绍。书中称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开书来,
但见小楷恭录,事事旁徵博引,书中载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於唐武后延
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二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唐大
历三年六月二十九日,长安洛阳建明教寺院“大云光明寺”,此後太原、荆州、扬州、洪
州、越州等重镇,均建有大云光明寺。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
自此之後,明教便成为犯禁的秘密教会,历朝均受官府摧残。明教为图生存,行事不免诡
秘,终於摩尼教这个“摩”字,被人改为“魔”字,世人遂称之为魔教。

对明教的这段论述,大体根据传统的学术资料,不过由於金庸撰写该书系於七十年代,故
不可能接触八十年代学者对该教研究的著作。历史上真实的摩尼教,为公元三世纪中叶波
斯人摩尼(Mani)所创立(图一)。其教义吸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派(Gnosticism)、琐
罗亚斯德教等多种宗教的成分,而以“二宗三际论”为其出发点。二宗,谓光明和黑暗,
即善和恶;三际谓初际、中际和後际,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摩尼认为,在未有天地之前
,存在著光明王国和黑暗王国,光明王国充满善美,而黑暗王国则尽是丑恶,两者断然分
开,互不干扰。後来由於黑暗侵入光明,引起光明和黑暗的大战 遂进入中际时期。在中
际,光明和黑暗相混合,天地和人类是这种混合的产物。摩尼的创立正是为了超度人类的
灵魂,使之早日摆脱黑暗的纠缠,重新回归光明王国。

摩尼认为,世界的末日终将到来,那时地球将毁灭,光明和黑暗又将截然分开,回复到初
际的情景,这亦就是後际。因其教阐明宗,用除暗惑,故在中国又被称为明教。但明教这
一称谓并非自始就有,宋、元、明三代的文献,确实把这一教派称为明教,而在唐代的文
献则还找不到确凿的资料,足以证明唐人把摩尼教也称为明教。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摩
尼教是以其创立者摩尼之名字命名,初入中国时,自然也就照名音译,但时长日久,该教
逐渐华化,为中国平民百姓所接受。人们对其称呼,也就取其崇尚光明之教义,称为明教
,而少用音译的名字。


二.明教的传入中国

根据摩尼教史,该教刚一创立,即在波斯帝国。时处萨珊王朝时代,境内广为传播,并迅
速进入北非、欧洲、小亚细亚 中亚一带。同时,由中亚传统所谓丝绸之路,入传中国内
地。以往学术界多认为,摩尼教始人中国的时间,是在唐武则天延载元年,即公元六九四
年。因有宋代文献《佛祖统纪》作依据。该书云在这一年,有位波斯的摩尼高僧带著一部
名为《二宗经》的经典朝觐武后。不过,近年一些学者根据宗教,尤其是摩尼教传播的规
律,结合古文献上的一些记录,认为在武后之前,摩尼教便已在中国传开了。

从有关的史料看,摩尼教在武后时期得到优容,一直到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仍处於合法地位。但到了开元二十年便遭到禁止,朝廷认为该教并非名门正派,妄称
佛教,欺骗百姓,故不准中国民众信奉,只许在西域人中自行流传。
  
但时来运转,到了安史之乱後,摩尼教却在中国盛行一时。缘因唐肃宗宝应元年(762)为
平史朝义之叛,借助了居於蒙古地区的回鹘军队,而当时回鹘牟羽可汗带兵进入洛阳,接
触了驻锡洛阳的西胡摩尼教师,受其感化而改宗摩尼教,并把该教定为国教,命令举国上
下一律奉行。由是摩尼教借助回鹘的势力,在中国横行直走。朝廷摄於回鹘的要求,自大
历三年(768年)至元和二年(807)先後允许在京师、荆州、扬州、洪州、越州、河南府
、太原府等地建置摩尼寺,称大云光明寺。从大历三年直到唐武宗会昌初元,约七十余年
间,是为摩尼教在中国最风光的时期。其时摩尼教在入传中国的诸多外来宗教中,其势力
之盛仅次於佛教,居於著名的三夷教,即摩尼教、景教、祆教之首。
  
好景不常。会昌初元,回鹘被另一称为黠戛斯的游牧部落所击败,国破西迁到甘肃新疆一
带,无力支持其在中国内地的摩尼教徒。於是,以反外来宗教而名著史册的唐武宗便放手
迫害摩尼教了。会昌三年(843)唐武宗连颁敕令,禁止摩尼教在华传播。这些敕令包括驱
逐西域摩尼教僧侣,没收摩尼教寺庙及其中的财产,销毁摩尼教经典画像等。在这次迫害
运动中,确有不少僧侣因遭受虐待而致死。
  
然从文献看,并未见有格杀僧侣之明令,但无论如何,摩尼教经此会昌一役,严重受挫,
其残存於中国内地的教徒,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都不能公开从事宗教活动了。在组织上
,更不能与西域摩尼教总部发生联系,只能在中土自生自灭。

三.唐之後摩尼教的分化

由於摩尼教失去与西域总部的联系,又处非法地位,故多各自为政,难有统一的组织。根
据唐之後的史料,摩尼教尽管遭受致命打击,但其经书画像尚存,民间还自行传习。不过
,对官府的迫害显然心有余悸,所以多加变通掩饰。知识阶层信奉其教者,多崇尚该教之
自律苦行精神,站在儒释道之角度,吸收该教的合理成分,自成其一宗。这些知识教徒效
法佛寺道观,陆续建立了一些明教寺院,隐居其中,自我修持,坐而论道。这些寺院,最
著名的有建於宋初或五代,位於浙江的崇寿宫。该宫今已不存,但建於元代,位於福建泉
州市晋江县华表山麓的草庵,则尚完好保存著。里边还有教主摩尼的摩崖石刻浮雕像。就
迄今世界考古的发现,草庵是当今世界保存下来的唯一摩尼教寺。

唐代之後摩尼教寺院的资料,近年学界续有新的发现。但知识教徒毕竟是少数,摩尼教寺
院即使仍有新的发现,也必屈指可数,不可能有很多,广大民众之信奉摩尼教,则多是希
望能借助这一信仰和其组织,解脱自己苦难的现实,故多采用秘密结社的形式。宋代农民
运动中,特别是在江浙和福建一带,反抗官府的农民所参加的诸多秘密会社中,不少都吸
收或渗透了摩尼教的成分。而在元代,也就是 《倚天屠龙记》故事发生的时代,无论是
寺院式的明教,抑或秘密结社式的明教,都相当蓬勃。 



四.明教与食菜事魔

在金庸的小说里,明教与食菜事魔是划等号的。金庸这样划,并非他自己杜撰,因为以往
学术界也有不少人持这种观点。但自七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的研究已逐步推翻了这一观
点。

学者们的研究证明,食菜 即是素食。许多民间教派都有这一戒律,而事魔,则是敌方人
士对这些教派的贬称,言其事奉妖魔。统治者把所有素食的民间秘密结社都指斥为吃菜事
魔,所以在官方的条令中,被指为食菜事魔的,可能是明教徒, 也可能是其他宗派的信
徒。像方腊这个著名的农民领袖,也曾被斥为食菜事魔,故以往总认为他就是明教徒。金
庸的书也是这样说。但近年学者研究的结果,证明方腊与明教实为风马牛不相及。

五.明教与明朝

金庸在书的最末一章终结全书的故事时,写道:

自此中原英雄倾心归附明教,张无忌号令到处,无不凛遵。明教数百年来, 
一直为人所不齿,被目为妖魔淫邪,经此一番天翻地覆的大变,竟成为中原群雄之首,克
成大汉子孙中兴的大业。其後朱元璋虽起异心,迭施奸谋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
是明教中人,是以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明朝自洪武元年戊申至崇祯十七年甲申,
二百七十七年的天下,均从明教而来。

此间,张无忌系小说人物,而朱元璋则是确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小说中把朱元璋一伙说成
是明教徒,言其江山是明教中人打下的,故其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金庸的这一说
法,当源自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吴晗在一九四一年发表过一篇很出名的文章《明教与大
明帝国》,其中就认为明朝与明教有著密切的关系。但从近年学者的研究结果看来,与其
说朱元璋一伙是明教徒,不如说其与白莲教等其他秘密教派更有密切关系。较为折衷的观
点是:宗教的教义礼仪都是互相渗杂,互相吸收的,民间宗教更是如此。与朱元璋一道反
元的起义各教派,不无吸收明教的某些教义礼俗,其中也有自命为明教者。但如果说朱元
璋便是明教徒,大明帝国是明教徒打出来的,明朝国号源自明教,这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多为望文生义。

六.中土明教与波斯总教

尽管金庸所写的明教是元末的明教,但在小说中 还是和波斯总教发生了抗争。波斯总教
派了流云使、妙风使和辉月使 持圣火令,到中土缉拿叛教者金花婆婆,并声称,此後中
土明教悉奉波斯总教号令。(事见第二十九章《四女同舟何所望》)

历史上,中土明教与波斯总教究竟存在著甚麽关系呢?

根据研究,在唐代中国传播的摩尼教,并不是直接来自波斯的摩尼教总部,而是来自独立
的中亚摩尼教团。这个教团的祖师爷是教主摩尼的高足阿莫大师。阿莫是安息人,通晓安
息语文,即帕提亚语。又与东方的诸多王公颇有交情,其手下且有一批得力随员。他们或
精通教义,或谙於中亚各种语文,或擅长绘画,所以在东方传教取得很大的成功,建立了
一个庞大的教团。

根据波斯摩尼教历史,大约在公元二七四至二七七年间,波斯国王瓦赫兰一世将摩尼处死
 接著在全国对摩尼教实行全面迫害,迫使许多摩尼教徒向东逃亡。东逃的摩尼教徒投入
了中亚教团,使该教团势力大为增长。到了公元六世纪,这个教团就与设在巴比仑的摩尼
教总教会决裂,宣布独立,其领袖名为撒特·奥尔米兹。该人本来自巴比仑总部,中亚教
团的总部设在河中地区著名的撒马尔汗,学者根据汉文的摩尼教经典和摩尼教史料,对照
中亚教团的经典和史料,判定流入中国的摩尼教乃属中亚的摩尼教团。所以中土的明教并
未曾有隶属过波斯巴比仑的总教会。既然中土明教是辖於中亚总教,故中亚总教如果派遣
使者到中国,照理是经过陆上丝绸之路。小说中描写波斯总教派遣使者乘波斯船到中国寻
衅,也就纯属虚构。

更有从时间上考察。《倚天屠龙记》第三章《宝刀百链生玄光》给了一个明确年代,即,
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如是 我们可以肯定,故事所说的明教徒是生活在十四世纪,
而其时,不论是波斯或是中亚,整个西域地区已经伊斯兰化了,摩尼教在西域已销声匿迹
,哪有甚麽总教存在?所以从时间观念看,故事中有关波斯总教劳师动众到中土寻圣女,
最後把张无忌的女友小昭接回去当教主的故事(见第三十章《东西永隔如参商》)纯属作
者虚构,在史实上完全无案可稽。

七.明教的礼俗

金庸的小说对明教的礼俗有若干记述,其中有些於史有据,例如裸葬,摩尼教确有裸葬的
戒律,有的则与史实大有出入。今择其要者略作评述。

其一,明教徒要素食。这是一条重大原则,故事中提到张无忌见到所谓明教徒的朱元璋、
徐达一伙在吃牛肉,为之一凛,但徐达却辩解道:“咱们教规的第一要义是‘行善去恶’
,吃肉虽然不好,但那是末节。”(事见第十四章《当道时见中山狼》)

  徐达之言,在故事中自可成理,但在史实上,则全不可能。故事的第二十三章《灵英醉
客绿柳庄》还有一段话称:

明教教规本来所谓“食菜事魔”,禁酒忌荤,自总坛迁入昆仑山中之後,已革
除了这些饮食上的禁忌。西域蔬菜难得,贵於肉食,兼之气候严寒,倘不食牛羊油脂,内
力稍差者便抵受不住。

这段话则是小说家以今时来臆测古时之语。明教徒之食菜,并不是限定只吃蔬菜,而是谓
素食。古代西域广布绿洲,盛产瓜果,这些正是摩尼教徒最为理想的食物。他们吃瓜果时
,甚至连里边的小籽都吃下,因为他们认为这瓜籽包含的光明成分特别多,对於净化自身
的灵魂大有裨益。在历史上,明教徒素食的戒律始终并没有被取消,除非是叛教者。也正
因为其以素食为特徵,所以教外人和今人才往往易於把那些忌荤斋食的教派与明教挂勾。


其二,明教徒的服饰。小说中称明教徒穿白袍,袍上绣著一个红色火焰。 根据摩尼教文献
,摩尼教的出家僧侣应“并素冠服”,则是要戴白帽,穿白袍。至於一般信徒,则无此要
求。从史料推断,宋元以秘密会社为形式的明教徒,即使不出家,也崇尚白色,故也多有
著白衣者。但绣以红色火焰,则缺乏历史根据,恐怕是出於小说作者的误会。

  摩尼教徒崇尚光明,但他们并不拜火。拜火是火祆教的特徵。火祆教源自波斯的琐罗
亚斯德教,该教认为崇拜圣火可以通神,故在教徒的聚居地,必定要设立火坛、火庙,以
供朝拜。但摩尼教并无这一礼仪,所以,小说中言张无忌统帅下的明教徒在蝴蝶谷聚会,
并在圣火前誓师驱杀鞑子,齐声歌咏“焚我残躯,熊熊圣火”云云(见第二十五章《举火
燎天何煌煌》),这是把火祆教的习俗张冠李戴,摩尼教徒并不拜火,当然也就不会以火
焰作标志,并绣在自己的袍上。

一九九五年八月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0.46.79.6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