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历次的统一和分裂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06日16:43:4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 原文由 stoneforest 所发表 】
秦以前是中国由散漫而趋于统一的时期。从国数逐步减少和君权逐步扩大两
点,都可以看得出由散漫而统一的趋势。就前一点说:相传黄帝时有百里之国万
区,禹会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但到商初便减至三千国,周初便减至一千
八百国,到春秋时代竟只有一百几十国了。由万国减少到一百多国,当然是互相
吞并的结果。在春秋时代二百四十馀年的过程中,灭国丧邦的事件,常见记载。
据我们所知,有十国被齐灭掉,有九国被鲁灭掉,有七国被宋灭掉,有五国被吴
灭掉,郑卫各灭掉三国,楚晋秦灭国最多,计楚灭掉四十三国,晋灭掉三十四国,
秦灭掉二十三国。到战国时代,就只有秦楚齐韩赵魏燕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小国了。
国数逐步减少,正是由散漫而统一的现象。秦之完成统一不是偶然的。
  再就后一点说:在唐虞以前,所谓天子,不过是各部落酋长共同拥戴的大酋
长,他本身也是各部落酋长之一,对于部落以外各部落所能行使的权力,非常薄
弱。夏禹以後,天子世袭制渐渐确定,天子的地位方得慢慢巩固起来,权力也随
而增加。到周采用分封子弟或功臣以控制其它诸侯的政策,天子的权力便格外强
大了。春秋战国时代,虽说天子失权,但各霸主或各大国的国王,不啻代替了天
子的地位,而权力实在天子之上。春秋时各霸主的重要工作,是纠合诸侯,战国
时各国王所努力的,是如何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他们所走的路,都是向心的而不
是离心的。中国古代政治的演进,可分为三个时期。远古至夏殷,为部落政治时
期,西周为封建政治时期,春秋战国为封建政治和君主政治的过渡时期。君权的
逐步扩大,正与三个时期的顺序一致,也正是由散漫而统一的现象。无怪秦的完
成统一,和完成君主政治同时并进了。
  秦的统一,可说是中国的第一次统一。这次统一,完成于秦始皇二十六年(
221B.C.)。不久,到秦二世元年(209B.C.),陈涉兵起,中国便又开始分裂了。
这次分裂,可说是中国的第一次分裂。从第一次统一完成到第一次分裂开始,可
称为第一统一时期。从秦二世元年到汉高祖五年(202B.C.)短短的八年中,有群
雄的起兵,秦的灭亡,和楚汉交争诸大事变,终由汉高祖完成了中国的第二次统
一。
  从第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统一完成,即209B.C.至202B.C.,可称为第一
次分裂期。汉高祖完成统一以后,统一的局面继续了二百多年,到西汉已亡,王
莽的改革引起民变之时,才又发生分裂。王莽天凤四年(17),绿林兵起,可说
是中国第二次分裂开始。从第二次统一完成,到第二次分裂开始,可称为第二统
一期。绿林兵起以后,各地反抗王莽的集团,陆续出现,王莽的政权终於被推翻
了。在许多反抗王莽的人物里面,汉光武帝不愧是顶杰出的,他於王莽政权消灭
之后,树立新的政权,以十几年的努力,把各地的割据势力完全消灭,到建武十
三年(37)卢芳奔匈奴,他便完成了中国的第三次统一。从第二次分裂开始,到
第三次统一完成,可称为第二分裂期。第三次统一完成以后,经过了一百几十年,
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各州郡长官起兵讨伐董卓,便又开始了中国的第三次
分裂。从第三次统一完成,到第三次分裂开始,即37年至190年,可称为第三统一
期。初平元年开始分裂以后,经过各州郡长官的割据,三国的鼎立,蜀的灭亡,
魏的被篡,晋吴的对立,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平吴,又转入统一的局面。太
康元年完成的统一,可说是中国的第四次统一。从第三次分裂开始,到第四次统
一完成,可称为第三分裂期。中国的第四次统一,正和第一次统一一样,完成不
久,就开始分裂了。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匈奴刘渊自称汉王,可说是中国第
四次分裂的开始。从第四次统一完成,到第四次分裂开始,短短的二十几年,可
称为第四统一期。第四次分裂开始以后,经过西晋的灭亡,东晋的偏安和十六国
的纷扰,南北朝的对立,足足有二百几十年的长久,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平
陈,才又完成统一。开皇九年完成的统一,可说是中国的第五次统一。从第四次
分裂开始,到第五次统一完成,可称为第四分裂期。
  开皇九年完成的统一局面,也是不能维持较久的,到隋炀帝大业七年(611),
河北山东群雄并起,便又开始分裂了。大业年间开始的分裂,可说是中国的第五
次分裂。从第五次统一完成,到第五次分裂开始,可称为第五统一期。大业七年
开始的分裂局面,不到二十年便结束了而有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完成的中国第六
次统一。从第五次分裂开始,到第六次统一完成,可称为第五分裂期。第五分裂
期的重要事变,为群雄的分起和割据,隋的灭亡和唐的扫定群雄,时期虽短,情
形是很复杂的。唐统一以后,经过二百多年,到僖宗光启元年(885),中国的第
六次分裂又开始了。从第六次统一完成,到第六次分裂开始,可称为第六统一期。
第六次分裂开始以后,经过唐末方镇的交争,唐的灭亡,五代十国的分扰,宋的
代周和平定诸国,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又有中国第七次统一的完成。从
第六次分裂开始,到第七次统一完成,可称为第六分裂期。宋统一以后经过一百
几十年,到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陷汴京,中国又开始第七次的分裂了。
从第七次统一完成,到第七次分裂开始,可称为第七统一期。第七次分裂开始以
后,经过南宋与金的对立,元的灭金,宋元的对立,到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
)灭宋,才又完成中国的第八次统一。从第七次分裂开始,到第八次统一完成,
可称为第七分裂期。第七分裂期,正和第四分裂期一样,经过的时间也是很长的。
  元统一以来,不过几十年,到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方国珍起兵上海,中
国又开始分裂了。至正八年开始的分裂,可说是中国的第八次分裂。从第八次统
一完成到第八次分裂开始,可称为第八统一。第八次分裂开始以后,经过群雄的
纷扰割据,明的驱逐元帝和削平群雄,到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平定云南,
中国的第九次统一又完成了。从第八次分裂开始,到第九次统一完成,可称为第
八分裂期。明统一以后,经过二百几十年,到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清太
祖建号自立,中国又开始最后一次的分裂第九次分裂。从第九次统一完成,到第
九次分裂开始,可称为第九统一期。第九次的分裂开始以后,经过明清(原称后
金)的战争,流寇的亡明,清的入关,和南明的覆灭,到清世祖顺治十八年(16
61),又入於统一的局面。顺治十八年完成的统一,可说是中国的第十次统一。
从九次分裂开始,到第十次统一完成,可称为第九分裂期。
  第十次统一完成以后,到现在已二百八十年了。在二百八十年的长过程中,
中国的统一局面,始终是保持着的。中间因为革命或内战的原故,虽偶有分裂的
趋势,但并没有陷入前九次分裂的情况,而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军北伐,都系在
统一指挥之下完成推翻腐旧政权的工作,尤其是可喜的。从顺治十八年到现在,
以至无限的将来,可称为中国的第十统一期。
  依上所述,中国历次的统一和分裂显然都可分成三类。第一统一期历时不过
十二年,第四统一期历时不过二十四年,第五统一期历时不过二十二年,均可称
为短期的统一。第八统一期历时六十九年,可称为中期的统一。第二统一期历时
二百一十八年,第三统一期历时一百五十三年,第六统一期历时二百五十七年,
第七统一期历时一百四十七年,第九统一期历时二百三十四年,第十统一期是无
限的。到现在已历时二百八十年均可称为长期的统一。第一分裂期历时不过七年,
第二分裂期历时不过二十年,第五分裂期历时不过十七年,第八分裂期历时不过
三十四年,均可称为短期的分裂。第三分裂期历时九十年,第六分裂期历时九十
四年,第九分裂期历时四十五年,均可称为中期的分裂。第四分裂期历时二百八
十五年,第七分裂期历时一百三十五年,均可称为长期的分裂。
  为何中国历次的统一和分裂有短期中期长期的不同呢?这须从中国的历次统
一和分裂的周期顺序来解释。中国历次的统一和分裂,依着先后的顺序,显然可
以分为三个周期。由第一次统一到第四次分裂为第一周期,由第五次统一到第七
次分裂为第二周期,由第八次统一到第九次分裂为第三周期。第一次统一承长期
散漫之后,人民对统一帝国的生活还不甚习惯,而当政的秦始皇秦二世又过分消
耗民力,不能予人民以休息的机会,所以统一不久便激起民变而有第一次的分裂。
秦的统一是多年演进的结果,第一次分裂只能暂时破坏统一的局面,而不能破坏
统一的基础,所以不久便有第二次的统一。第二次统一的完成,一方面赖有第一
统一期遗留下来的政制作基础,一方面因为第一次分裂的原故,当政者换了一批
新的人物,颇能利用旧的政制适应新的环境,所以第二统一期的长期统一便在汉
初奠立了。经过第二统一期的长期统一,政治渐趋腐败,当政的人物更是不满人
意,虽有王莽篡汉代立从事改革,因改革不得法,还是不能应人民的需要,所以
终激起民变而有第二次的分裂。因民变而引起的分裂,是不会长久的。民变好比
急性病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领导民变的人物,多半出身草泽,没有深
厚的势力,他们顺着潮流,不难推翻旧的政权,但要想长久各占据一块地方,是
办不到的。只要他们中间有一个比较杰出的人物,便能完成统一的工作。所以第
二次的分裂局面,不久便被汉光武帝统一了。第三次统一正和第二次统一一样,
承民变之后,当政者换了新人,政治上的障碍也因民变而扫除了许多,所以又能
长久保持着统一的局面。但经过长期统一之后,政治又日趋腐败,不是外戚专政,
就是宦官弄权,搅扰得民不聊生,於是又激起民变而有黄巾之乱。但这次民变却
被压平了。压平民变的军人和地方长官,因此陡然增加了势力。他们在诛掉宦官
之后,又彼此斗争不息,或挟天子以自重,或据一隅以称雄,於是中国又由第三
统一期进入第三分裂期了。因地方长官割据引起的分裂,短期内是不能恢复统一
的。因为他们都有雄厚的势力,巩固的地位,彼此不相上下。就有顶杰出的人物,
也很难完成统一。所以东汉末年群雄吞并的结果,只能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
不能立刻进入统一的局面。第三分裂期历时九十年,比较第一分裂期和第二分裂
期长多了。第三分裂期历时尽管长,但秦以后中国的统一已成为必然的原则,永
远分裂下去是不可能的,所以终又由西晋完成了第四次统一。西晋承中期分裂之
后,在政治方面,一点开国的规模没有,加以当时中国固有文化已频破产,人心
浮动,士风颓废,所以统一不久就发生内乱,更因内乱牵动了外患而入於第四分
裂期。由外患引起的分裂,更是需要很长的时期始能恢复统一的。一方面因为异
族外国的势力比地方长官的势力更难消灭,中国固有的政府要想驱逐他们很不容
易,一方面因中国民族意识随外患而增减,中国固有的政府得人民拥护,颇能退
保未沦陷的土地,长久支持,不被异族外国消灭。所以第四分裂期历时有二百八
十五年之久,到混血汉族的隋朝篡了北周,中国的旧势力才和新兴的隋朝融合。
以上是第一周期。
  明白了第一周期的演变,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演变也就容易明白了。第二
周期的第五统一期,和第一周期的第一统一期情形差不多,隋也是在统一之后不
能休息民力激起民变的。第三周期的第八统一期,也和第一第五两统一期的情形
差不多。不过在元代中华民族的活力已远不及从前,所以元朝统一了六十几年才
又分裂,若在从前,早就发生民变了。第二周期的第五分裂期,第三周期第八分
裂期,也正和第一周期的第一第二两分裂期一样,分裂的主要动力为民变,分裂
的周期是很短的。第二周期的第六统一期第一周期的第九统一期,情形也正似第
一周期的第二统一期,不过第六统一期末的民变黄巢之乱,第九统一期后的民变
流寇之乱,都被压平了,所以结果和第二统一期不一样。第二周期的第六分裂期,
和第一周期的第三分裂期情形很相似,都是中期的分裂,分裂的主动者,都是压
平民变的军人和地方长官,不过压平黄巢之乱是以异族军沙陀人为主的,所以后
来的五代有三代的君主是沙陀人。这又是第六次分裂与第三次分裂不同的地方。
第二周期的第七统一期,在中期分裂之后,长期分裂之前,和第一周期的第四统
一期很相似,不过西晋正值中国第一期文化极衰之后,北宋正值中国第二期文化
方盛之时,西晋的内乱很多,外患来得很快,统一的时间也很短,北宋几无内乱,
外患来得较迟,统一的时间也长,这又是第七次统一和第四次统一不同的地方。
第二周期的第七分裂期和第一周期的第四分裂期的情形差不多,是一样的,同是
由外患引起的长期分裂。第七分裂期远较第四分裂期为短,这足证明南宋远不及
东晋南朝之富有抵抗力,所以不过支持一百几十年就被异族的元朝灭掉了。第九
分裂期更不成话,明清对立仅四十几年,明朝就被清灭掉了。这因为明朝不仅有
外患,并且有内乱,内外夹攻,所以不能支持。明朝自己不能压平流寇,怎能抵
抗满清?北京被流寇攻陷以后的明朝,大势已去,弘光帝隆武帝永帝的嗣位,
不过使明朝苟延十数年而已。
  兹为容易明了起见,列周期表於次:
  中国历次统一分裂周期表
  第一周期:短期统一,短期分裂,长期统一,短期分裂,长期统一,中期分
裂,短期统一,长期分裂。
  第二周期:短期统一,短期分裂,长期统一,中期分裂,长期统一,长期分
裂。
  第三周期:中期统一,短期分裂,长期统一,中期分裂。
  第十统一期是不在三个周期之内的。从第十次统一完成到现在,二百八十年
中,有民变,有地方长官的抗命,有外患但均不能使中国分裂。三藩之乱和太平
天国之役,虽有分裂的样子,但较之以前的九次分裂,程度就差多了。辛亥革命
和国民革命军北伐,都是在统一的指挥下完成的。显然中国已脱离统一分裂分裂
统一的周期而进入永远统一的时期了。这因为中国近二三百年来政制的演进,已
达到高度集权的阶段,加以现代化的武器和交通工具的用,民变和地方长官抗
命,已绝对不能成功,又因为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之普及全民,旁的国家要想久占
中国的土地,也是不可能的。可说造成中国历次分裂的三个因素都已消失了。日
本军阀,只看见中国古代的历史,忽略中国近代的历史,还企图分裂中国,真是
愚昧得很。
  
  跋“中国的统一已成为必然的原则”是本文分析中国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
文章发表在五十八年前,不免带有汉族立场的色彩,但同时也认同了混血汉族当
皇帝的隋朝,蒙古族当皇帝的元朝和满族当皇帝的清朝对统一的贡献,因此应能
为今人所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各族都是要求统一不希望分裂的,只不过是由谁来
当家而已。共同的经济文化需要,是能量最大的凝聚力,所谓分裂,其实往往仅
是政权上的分裂,民间的交换始终是密切的。“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李斯当年
提出的观点,今天对全人类了都有意义。只是历史上的统一,少有不依靠暴力的,
今天由于社会经济力量的强大,寻求共享利益的和平统一,应该是可能的,而不
必付出严酷的代价了。

--
  那大汉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货。可见他便
是吃喝,也是十分的豪迈自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91]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