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Christmas Eve!Play Basketball!), 信区: Green
标 题: 气候变化与五胡乱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25 15:30:18 2002) , 转信
发信人: caesar1st (拔剑四顾),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篇关于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论文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Dec 23 22:00:39 2002)
我以前写的
准备系统的再写一些
气候变化与五胡乱华
摘要:本文探讨了魏晋时气候的变化与游牧民族内迁及“五胡乱华”之间的关系。试图说
明魏晋时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迫使游牧民族向南迁徙,定居内地,并由此产生了
“五胡乱华”,使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长达300余年。
关键词:气候变化 游牧民族内迁 “五胡乱华”
1.前言
从304年巴氐李雄建立成汉起,胡,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建立了政
权,迫使汉族政权迁至南方,史称五胡乱华。
刚刚统一中国的晋朝何以能被五胡所乱?无疑,腐朽的士族门阀制度和统治阶级的骄奢淫
逸导致了晋朝的衰败,而司马氏争权夺利自相残杀,酿成“八王之乱”,杀得中原一片焦
土,更是“五胡乱华”的导火索。但是与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入侵相比,此次入主者多至五
胡,所建政权达十六国之多,占据中原达三百多年,而且五胡大都是内起于中原,而不是
从北方攻入。这和魏晋时少数民族的内迁有着重要联系。
2. 民族的内迁
武帝时匈奴大水黑难二万余落内附平阳、西河、太原。
内蒙古呼盟达赍湖一带的 时白 南下迁到平城(今山西)。
284年匈奴胡太阿厚率部二万九千三百人内附居西河。
285年参离四千余落内附。
286年匈奴胡郡大博及萎沙各率部十余万人内附雍州。
287年匈奴都督大臣得一育勒率部一万一千五百人内附。
289年奚柯男女十万人内附。
这个时候,少数民族已经迁入中原地带,南匈奴附汉之后大量内迁,史载“匈奴五千
余落入居朔方诸郡,与汉人杂处。”,“落”的意思是户,每户以五口计,五千余落就有
二、三万人之多。这样少数民族的不断迁入,到西晋时期,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入
驻中原。
甚至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出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50%以上比例。晋惠帝时江统在《
徙戎论》中说:“关中之八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而并州的匈奴、羯等少数
民族的人口甚至超过关中。汉族人口比例急剧下降,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上升,中原地区民
族构成发生变化,自然就会产生民族融合的问题,这是五胡十六国的重要成因。
晋武帝时郭钦曾经上奏说:“ 值 强犷,历古为患,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
及 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飚
忽南来,不三日可至孟津,恐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游牧民族在内
不在外,使得中原无险可守,对其防御力大大下降,而游牧民族的攻击力却大大加强。
可以说正是游牧民族向南形成强烈的人口冲击,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战乱。
3. 魏晋时的气候突变
张丕远等人认为我国历史时期存在三次大的突变,分别位于公元280年,880年左右和公
元1230年—1260年。汉温暖期的结束延续到公元280年左右,以后中国逐步从湿润变得干旱
,而变干最迅速期在公元280年-500年间。因而十六国南北朝维持了一个较前后两个阶段均
较冷的气候。
在气候寒冷时期,中亚冷高压得以加强,强烈的南下气流加强了锋面的活动性,使得冬季
雷暴现象发生更为频繁。郑斯中指出由于中亚冷高压加强,极锋位置南移,在我国北方,
尤其是在纬度30至45度的地区,大部分干旱期与气候寒冷期是一致的。
王邨认为公元300年至500年的干旱期,干旱的程度最为严重,连续严重干旱的时间
最长,再此期内黄河无决溢记载。《晋书·无行志》中就直言自太康(晋武帝年号,280-
289年)以后“无年不旱”,语虽夸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干旱之严重程度。
图(1)
图(1)显示了我国历史时期旱涝等级和干湿指数的分布,无疑魏晋南北朝时期干旱较为
严重。
在气候偏干时期,尤其在北方地区旱灾,尘暴出现频繁,河湖水位偏低。对西北地区古
湖泊的调查表明,许多湖泊这时也强烈退缩。如位于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古屠申泽,汉代
时
期被认为湖面积达700平方米,而到公元4世纪末则已几乎干枯。
史书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三千九百十二
……”,楼兰城遗址面积达108240平方米,可见当时楼兰之盛况。曹魏西域长史的驻地就
在楼兰。“建兴十八年”是楼兰城遗址中发现最晚的年号记录,相当于公元330年。公元3
99-422年的东晋高僧法显著《佛国记》中,将这一地区已视为“死亡之地”。考古学家在
废墟中发现了大量木简,记载了当时古城地区用水日趋紧张,河流流量不断减少的情况。
李江风(1985)认为这是气候变干所致。其他许多古城,如楼布庄、尼雅、居延、三封、
窳浑等也均在这时被先后废弃。
4.气候变化是内迁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北方游牧民族的迁移与气候的寒冷期有着紧密的关联。根据竺可桢提出五千年来
我国气候的四个明显寒冷时期,可以发现:我国历史时期第一次寒冷期(公元前1000年-8
50年),对应着西周后期的“南夷与北狄的交战”局面;第二次寒冷期(公元300年-600年
),就对应着“五胡乱华”;第三次寒冷期(公元1000年-1200年),对应着金人南下,造
成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乱”;第四次寒冷期(公元1400年-1900年),对应着满族入关,
明朝结束。
亨灵顿(1904)也认为干旱是导致中亚游牧民族向西 分 迁移以及导?罗马帝国衰亡的主
要原因。事实上,与此同时这些游牧民族也在向东方我国北方迁移。赵文林(1985)指出
游牧民族的南迁“其源皆出于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不稳定性,那里人口急增之后出现灾害
,于是产生高压流动”。一方面畜牧业比农业对气候具有更大的依赖性,气温和降水的变
化会更严重地影响到牧草的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游牧民族地处中纬度干旱,半干旱气候
敏感带上,生态环境脆弱,气温和降水的波动变化易对其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牧草产量与夏季降水之间呈线形正相
关,相关系数在0.61以上,有些地区高达0.86。1980年的气温偏低和夏季降雨量偏少(比
正常年份约少40%),曾使牧草生长期从一般年份的五个多月减少至104天。由于牧草不足
,加之冬季寒冷,一些旗冬春死畜率高达90%。而在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力水平比现代更
为低下,对灾害的抵抗力也更差。向北迁移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由于气候偏干,寒冷气流加强,寒冷时期我国北方尘暴的出现频率增加。与此同时,干旱
,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速率也明显加强。气候寒冷期的平均气温要比温暖期低3-5
度,降水在多数情况下也随之减少。据计算,干冷期草原的南界要向南移200公里。游牧民
族为了生存,逐水草而居,必然要随草原南界的移动而大举南下。
如前文所述,恰好在魏晋时期气候由温暖湿润急速转向寒冷干燥,并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
纪,即南北朝结束。
图(2)反映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900年的农牧界线变化。公元4-6世纪的气候干冷时期,
其界线位置较西汉时普遍南迁了200-400公里。而在以后的唐代温暖湿润时期,它又再次向
北推移。
图(2)
因此,游牧民族南迁决不是单单由某些政治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得干冷是导致游牧民族南
下的重要因素。
5.长期旱灾使中原空虚
气候变冷,旱灾不断,促使农业收成普遍下降,使中央军队的粮草构成问题。农业收成的
下降还造成人口外逃,使中央军队的兵员的补充成了困难。民困兵乏,中原空虚,就给游
牧民族的迁入创造了条件。于是大量胡人迁入,从事农业生产,补充了外逃人口的空缺,
还有不少胡人补充到国家的军队中。逐渐胡人在内地站住了脚跟,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也
显现出来,再加上晋朝对游牧民族的恶劣态度,胡汉之间的冲突已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由于从公元300-500年气候持续寒冷干旱,又因为战乱不停,中原农业
一直得不到恢复,人口也没有增长,使得各个王朝难于稳定下来。且农牧交界线一直偏南
,处于长城以北,失去了阴山等险要屏障,中原直接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也使中原政权
立足不稳。往往一个游牧民族刚占领中原,有所汉化,战斗力稍稍下降,另一个游牧民族
接踵杀来,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所以中原政权才更迭迅速,有五胡十六国之多,战乱得
以持续数百年。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魏晋时期气候变得干燥寒冷促使游牧民族向北迁徙,民族的迁移又引发了
民族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五胡乱华”。但是,无论是民族的迁移还是“五胡乱华”都是
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决不仅仅是一两个因素作用的结果。气候的变化只是对“五胡乱华
”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外部因素。
参考文献:
1 ◇每设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竺可?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
2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地理学报,1996,51
(4):329-339
3 张丕远,王铮,刘啸雷等,中国近2000年气候演变的阶段性,中国科学,1994,B24(
9):988-1008
4 赵文林,从中国人口史看人口压力流动律,人口与经济,1985,(1):38-43
5 方金琪,气候变化对我国历史时期人口迁移的影响,地理科学,12(3):230-236
6 王邨,中原地区历史干旱气候研究和预测,气象出版社,1992
7 陈林国,陈群,可汗的子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浮〕乱。 ∥航媳背 讲演录,黄山书社,1994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61.158.105.11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6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