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我心飞扬), 信区: Green
标  题: 刘仁轨与第一次的中日战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4日12:36:17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中日正在第五次的战争中
中国和日本,远在民国纪元前一二四九年(唐高宗龙朔三年)已发生战争了。前一二四
九年的中日战争,是第一次的中日战争,结果中胜日败。到民国纪元前六三一年(元世
祖至元十八年),又发生第二次中日战争,结果日胜中败。及至民国纪元前三二○至三
一四年,(明神宗万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更发生第三次中日战争,结果互有胜负。民
国纪元前一八至一七年(清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的中日战争,即所谓甲午战争,已
是诲第四次的中日战争,结果胜中败。至於目前的对日抗战,则第五次的中日战争。
虽说最后的胜利必属中国,但战争还没有结束,中日是正在第五次战争中,我们对前四
次的中日战争,特别是获得全胜的第一次中日战争,未有不感兴味的。
{\中心\仿宋 刘仁轨的生平}
在第一次中日战争中打败日本功劳最大的是刘仁轨。兹略述刘仁轨的生平於次:刘仁轨
字正财,唐汴州尉氏县(今河南省尉氏县)人,民国纪元前一三一一年(隋文帝仁寿元
年)生,一二二七年)卒,寿八十五。幼好学,值隋末大乱,生活极不安定,他仍勤恳
学习,走着便书空,立着便画地,因而博学通文史。历官息州参军,陈仓县尉,栎阳县
丞(栎阳新唐书刘仁轨传作咸阳,兹从旧唐书刘仁轨传),新安县令,累迁给事中,为
奸相李义府所恶,出任青州剌史,又被义府陷害,免官,白衣随军。及至百济被唐灭掉
,百济馀党起兵围困留镇百济都城的唐将刘仁愿,仁轨奉诏检校带方州剌史,接统熊津
都督王文度的部队众,援救仁愿。仁轨不仅解了仁愿的围,并歼灭日本来援百济的舰队
,扫清百济的馀党,以功超进六阶,实授带方州剌史,统兵屯守百济,后还京,擢拜大
司宪,迁右相检校太子左中护,累前后战功封乐城县男。李★讨高丽,仁轨为熊津安抚
大使及须江道总管,帮助李★把高丽灭了,军还,因病致仕。不久,复授陇州剌史,徵
拜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旋又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攻破新罗大镇七重
城,新罗认罪屈服,仁轨以功进爵为公。未几,又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
太子宾客。吐番入寇,仁轨奉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防御吐番。还京,更兼太子太
傅。因老乞休,解尚书左仆射,以太子太傅仍知政事。高宗东幸洛阳,仁轨奉命佐太子
太孙留守长安。武後临朝,复拜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专知留守事,进封郡国公。
垂拱元年,依新制改称文昌左相,凤阁鸾三品,就在这年,仁轨得病死了。死后赠开
府仪同三年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仁轨卒於垂拱元年即民国纪元前一二二七年,
两唐书仁轨本传所记并同,而生年则不详。旧唐书刘仁轨传谓仁轨年八十四,新唐书刘
仁轨传谓仁轨年八十五,兹从新唐书推定仁轨生於民国纪元前一三一一年,即随文帝仁
寿元年)
总计仁轨一生,四度统兵,四度辅政,(在唐代,右相同中书门下三品知政事,都是宰
相的职务。)绩卓著,不愧是一个出将入相之才,而在百济打败日本一事,尤有不可
磨灭的价值。他晚年正当武後乱政,眼看国事将坏,没有挽救的办法,后人或不免责备
他,但此点并不足为他之病,他未始没有规劝过武後,只是不生效罢了。
{\中心\仿宋 第一次的中日战争}
日本是东亚大陆附近一群岛屿,而朝鲜半岛东南伸出,无异是一道栈桥。日本向东亚大
陆的侵略,照例以侵略朝鲜半岛为起点。朝鲜半岛原中国的领土藩属,日本侵略朝鲜
半岛乃对中国作极大之威胁,中国安能坐视?!为保障半岛的安全,势必对日本的来侵
加以制止,因而发生战事,决非偶然。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的中日战争,都是为朝鲜
半岛而起的。假使没有第一第三两次中日战争,把日本侵入朝鲜半岛的狂潮挡回去,恐
怕日本早已作进一步的侵略了。
朝鲜半岛在周代便已入中国版图。汉武帝时更建为郡县。不幸,到两晋南北朝时代,中
国内部纷扰,无暇顾及朝鲜半岛,半岛上遂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状态,日本
也在半岛南端据一部分地方,建立任那都护府。三国中高句丽最为强盛,他不仅奄有
半岛的大部,并乘机取得辽河以东的地方,隐然是东北一个大国,及至隋唐,统一帝国
再现,对高丽(即高句丽)的负隅称雄,自难忽视。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以倾国之师讨伐
高丽,但不是大败而归,便是无功而退。唐高宗秉承太宗的遗志,继续讨伐高丽。此时
新罗是亲唐的,百济是亲日的,高丽百济之间,又有很密切的关。唐高宗为剪除高丽
的羽翼,驱逐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势力起见,首先把百济灭掉。百济一灭,高丽便感觉
孤立,日本在半岛上也没有与国了。
高丽日本虽同受百济灭亡的影响,但高丽已无馀力顾及百济,对百济馀党最帮忙的还是
日本。日本第一步派阿昙比罗夫等护送百济王弟扶馀丰(日本纪载作丰璋)回百济做百
济馀党所拥立的百济王,并围困中国在百济都城的驻军,阿昙比罗夫等共率领兵船一百
七十艘,加上百济馀党的军队,兵力是很强的。刘仁愿困守百济都城,情势极为危险,
幸亏刘仁轨奉诏赴援,不顾一切,转斗而前,大破百济兵,一下便把百济都城的围解了

刘仁轨解了百济的围以后,本可就此师回国,或移军到新罗去,将士们这样想:唐高宗
也叫刘仁轨等这样做,但忠勇的刘仁轨却执意不肯。他说:“……主上欲灭高丽,故先
诛百济,留兵守之,制其心腹。……今平壤之军(指中国攻高丽的大军)既还,若熊津
(百济都城)又拔,则百济馀烬不日更举,高丽逋寇,何时可灭?!……”於是乘敌不
备,攻下阻碍粮道的真岘城,形势得以巩固。扶馀丰看见唐军上毛野稚子和间人★大盖
,中将军巨势神前译语和三轮根麻,后将军阿倍引田比罗夫和大宅镰柄。这如火如荼的
大军,确是日本空前的大远征队,而中国的增援部队,则只有孙仁师率领的七千人,加
上原在百济的刘仁轨刘仁愿等军,人数也不如日军和百济馀党之多。我们且看英勇的刘
仁轨如何显他的身手。
刘仁轨於孙仁师军到达后,便定计从水陆两路进攻扶馀丰的根据地周留城。(日本纪载
作州柔城。)除别军由陆路推进外,刘仁轨亲率兵船一百七十艘及运粮船若干艘由水路
进发,刘仁轨军刚到白江口(日本纪载称白村口,即今锦江口)恰碰见前述的日本援军
乘舰到来。日本军在六个大将统率之下,人数有二万七千之众,实力远较刘仁轨军为雄
厚,但刘仁轨却毫不畏惧地指挥将士将整个日舰队包围夹击。结果:经过连续四次的恶
斗,日方四百艘的船焚毁在无情的火焰中,无量数的生命葬送到不测的海波,火光
照耀,海水都映红了,以少敌众的刘仁轨,竟获得绝对的胜利,这是民国纪元前一二四
九年(唐高宗龙★三年)的事。扶馀丰从火焰中逃出性命,驾舟奔向高丽。消息传到周
留城,城中的百济人和日军只好投降,驻在慰礼城的日军也只好逃回本国。百济的复兴
成为梦想,光荣的战争就此结束。
高丽在第一次中日战争后五年,即民国纪元前一二四四年,便被中国灭掉,高丽灭亡,
与第一次的中日战争当然是有关的。而第一次中日战争最大的效果,还是把日本势力
驱逐到半岛以外去。日本经过这次惩创,有九百多年不敢向半岛发展,此次战争影响之
大可想而知了。我们当永远纪念这次光荣的战争,更当永远纪念第一次打败日本的民族
英雄刘仁轨。
三民主义半月刊第一卷第四期 1942.8.16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