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自由,民主,俺也会了),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韩.日七年战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25 19:59:20 2003) , 转信



发信人: mingyuan (明远~~~并非天生这样麻木),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韩.日七年战争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3年04月24日21:36:45 星期四), 转信

忽忽
三个腐败国家的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
不过对明来说实在不是个好的结果,消耗国力颇巨
明亡与此有相当的关系
sigh

转载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天皇无权,军阀……(这里省去数千字,反正
大家也知道,免得说我灌水。)1583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日本天皇任命其为关白(也
就是替天皇执政的官)。此人野心极大,妄想造大船“直捣大明国,迁都北京城,远征
天竺”,。而明朝对丰臣秀吉的举动可以说一无所知。丰臣秀吉接见流球使者时毅然要
求流球改向日本称臣并一起进攻明朝,流球使者当面拒绝并将这一信息向明朝汇报,但
明朝并不加重视。同年,朝鲜遣使到达日本,庆贺丰臣秀吉被封为关白,丰臣秀吉也向
朝鲜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朝鲜使者也拒绝,而朝鲜国王同样向北京汇报了这一情况,明
朝才稍加注意,命辽东方面做些准备。
  丰臣秀吉见无法拉拢,决定先征服朝鲜,再用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丰臣秀吉在日
本九州名护屋设立指挥部,动员兵力,打造战船。
  公元1592年4月(明万历20年),秀吉任命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与黑田长政等为将,
率陆军近170000,水军40000,战船700只,渡过对马海峡在釜山登陆,日本陆军一登陆
就兵分三路,东路为加藤清正,从釜山出发取道去闻庆。中路小西行长,从密阳出发同
样取道去闻庆,和东路军会合,后进兵忠州,攻占汉城。西路为黑田长政,从金海出发
,也会于闻庆,后越过天险秋山岭,进入汉城。
  三路日军进军顺利,沿路朝鲜军都溃逃。韩王忙派大将李镒,申立分别前往尚州和
忠州御敌。李镒到达尚州,尚州军民已逃尽,只得选难民数百为军,怎奈小西行长兵到
,李军即溃,尚州失守。申立抵达忠州,日军三路已会于闻庆,随后日军集中主力进攻
忠州。申立之兵乃朝军主力,骑兵甚多。4月27日朝,日两军第一次大规模交锋,朝军马
队从城中杀出,两军从早上打到傍晚,未见胜负,日军见阵地战胜不了骑兵,决定晚上
用火攻偷袭,入夜,朝军正在休息,突见火光冲天,霎那间兵马大乱,日军乘势攻击,
朝军败走,忠州沦陷,汉城门户顿开。韩王留王子守汉城,携重北逃,5月3日日军攻破
汉城,俘虏朝鲜王子。随后日军向北推进,占领开城和平壤,直达中朝边境的会宁。短
短的两个月,除了水军失利,日军践踏了大半个朝鲜,韩王逃到鸭绿江边,一个王朝不
是腐败到极点,是不会败得这么快的。
  韩王在鸭绿江边,连向明朝求救,甚至要求到辽东避难。万历帝于是发兵二支入朝
。副总兵祖承训贪功冒进,不等各路兵马到来仅率兵5000渡过鸭绿江,向平壤开进,结
果在平壤外围中日军埋伏,损失过半,以至“全辽丧气,寇势嚣张”。朝廷中主和派趁
势发难,万历帝派人到平壤和日军谈判,小西行长欺骗明使“望天朝不要发兵,不日将
退出平壤”,明使回去报告,万历帝不准,乃命明军过江。
入朝明军总人数约43000人,由提督李如松统帅,于12月渡过鸭绿江,第二年1月抵达平
壤外围,而镇守平壤的是小西行长,平壤修有大批工事,平壤之日军人数也和明军相当
。初,明军派出小部队进行侦察,于1月6日下令攻城,明军先用火炮轰击日军工事,步
军和马军趁势将城外日军逼入城中。8日,明军夺普通门和七星门,攻入平壤,小西行长
抵挡不住,引军南逃,损失近20000人,这就是平壤大捷(事后明朝兵部大事宣扬)。小
西行长沿路不敢停留,直奔汉城,另一支加藤清正率领的日军从咸镜道出发企图解平壤
之围,无奈明军动作太快,未到,平壤已失守,而咸镜道又被朝鲜义军占领,加藤清正
只得也向汉城退去。明军趁势南进,开城的日军弃城南逃,开城收复。李如松一路赢顺
手,想一战再克汉城,于是渡过临津江向汉城推进,结果在汉城外围的碧蹄馆中了日军
的埋伏,明军大败,折兵5000,退回了开城,而此时,汉城会集的日军已达十数万。碧
蹄馆败绩传到北京,万历帝的抗敌决心又动摇了,再次遣使和日军谈判,因为时间的问
题,使者到达开城时,明军已经向南推进,于3月在汉城外围扎营,明军不满40000,而
赶来参战的朝鲜政府军和各路义军人数比明军还少,联军没把握攻下汉城(连明朝都不
得不承认有“多方之误”无力克汉城),但城内的十数万日军又不敢出击,结果两军长
期对峙。不久明军探得龙山储日军粮草数十万石,乃令死士夜袭,用“明火箭”射之,
焚其粮草。日军缺粮,人心惶惶。恰在这时万历帝的使者到达,日军想用缓兵之计,争
取准备时间,于是同意谈判。谈判中日方提出7条要求;1:朝鲜八道,日本占有南部四
道。2:朝鲜永世不得背叛日本。3:中国和朝鲜向日本开放官商贸易。4:日本释放被俘
的朝鲜二王子。5:中国向日本进贡。6:万历皇帝送公主为日本天王妃。7:送朝鲜王子
和大臣各一人到日本做人质。明使害怕,答应了日方的条件。于是日军派小西飞同明使
一同去北京,并撤离汉城,驻扎在釜山。明使归国向万历帝汇报,只字不提日方的条件
,谎骗说日本无条件撤兵,并向明朝臣服。万历帝大喜,命小西飞入城,并在紫禁城接
见,万历帝问小西飞日本何以攻打朝鲜,不料这个矮子倭寇极为狡猾,居然说日本向朝
鲜请求臣服,而朝鲜不同意,反斩杀了使者。本来这个谎话并不高明,但万历帝却信了
,并赐官服一套,命礼部尚书等人陪同其归国,去册封丰臣秀吉!同时把大部分入朝的
明军撤回国内。
明使一行抵达日本,向丰臣秀吉宣读大明诏书,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天皇!!!丰臣秀吉
一听,发现不是他提出的7条,大怒,驱逐明使,兴兵二侵朝鲜。其实现在已经是停战后
的第四年,也就是说日本二侵朝鲜花了四年时间准备!
  由于从日本本土运粮很麻烦,以至于日军在第一次侵朝时在汉城被明军烧了粮草后
,而无法补给。所以这次日军急于占领全罗道地区,这个地方是朝鲜的谷仓。但是第一
次侵朝时,朝鲜的李舜臣将军统帅水军镇守在此地,而日海军的大福苍船等战舰性能又
不及龟船,乃至几次进攻都归失败。这次日本想先除掉李舜臣,于是派忍者……呵呵不
是忍者。其实忍者有说得这么神奇,那么丰臣秀吉就真的会派忍者,问题在于事实归事
实容不得夸张,丰臣秀吉只是派人到汉城散播谣言,当时朝鲜内部正进行权力斗争,一
个党派抓住这个谣言去攻击另一个党派,结果李舜臣成了牺牲品被撤职,接替他是元均
,而此又人极度无能。1597年2月朝鲜水军在闲山岛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
  1597年140000日军会合釜山兵力后向南原和全罗道推进,2月日军在闲山获胜后攻南
原,南原驻有明军3000,日军夜袭,明将扬元半夜惊醒赤脚逃跑,明军全军覆没。游击
陈愚褒驻全州,害怕不敢发兵,闻南原失守,弃城北逃,汉城告急!万历帝得知南原兵
败,大怒,派总督邢?,提督麻贵统兵40000入朝,并赐尚方宝剑(尚方宝剑仅仅是身份
的象征,并没有电视所说那样有很的大权力)。明军过境后和权栗都的10000名朝鲜军会
合,向南进发。明军前锋一路急行,于9月抵达汉城,并于日军交战,斩日军数众,使日
军稍退。后联军主力到达,并分守汉城外围的要害地区。9月底明军败日军于谡山和青山
。由于地势不利,日军十数万围攻汉城不克,又听信明军谣言,以为明军真的调南北陆
军七十万入朝,而福,广,浙,直水兵会直捣日本。不敢进,日将小西行长退守顺天,
加藤清正退往蔚山,黑田长政退往梁山。
  1597年底,明军三路攻蔚山,又以骑兵5000和朝鲜军合营,诈攻顺天,牵制行长。
蔚山日将加藤清正带兵和明军交战,结果中了埋伏,败入蔚山附近的岛山城堡,第二天
在城堡外日军又被明军逼入城去。岛山城堡的工事多为新筑,明军猛攻数天不克,伤亡
很大,只有分兵围城,一围就围了十多天。这时行长带兵赶来夹攻明军,明军连夜撤围
而去,丢失军资甚多。蔚山之战加藤清正所部日军伤亡10000多人。
1598年初,甘肃的骑兵,福建广东的水军(明军的福船和广船性能要比龟船的好)也进
入朝鲜,使明军人数有所增加。9月明军四路进攻,中路军先克四城,日军坚守一座沿海
的营地,明军久攻不克,西边行长又带兵来援,夹攻明军,明军主帅第一个逃跑,后马
步皆逃,损失近10000人。西路军用战车冲垮日军的栅栏,破日军营地60多所,将行长围
在顺天,但水军失利。东路军获小胜。这是丰臣秀吉的死讯传到朝鲜,日军全无士气,
加藤清正第一个逃回日本。行长在顺天被围得急,发人向海军求救,日海军集船300只2
0000人来救,明军的巨舰朝军的龟船约15000人在梁露海阻击,爆发空前大海战,明将七
十多岁的邓子龙座船中弹起火,李舜臣也被铅弹打中手臂,李舜臣不顾伤势,将指挥旗
交给侄子,驶船去救邓子龙,最后双双牺牲。明将陈磷用火枪射死一将生擒一将。日军
300艘战船,仅15艘生还。梁露海满是日军浮尸,这就是著名的梁露海大捷。至此,在朝
鲜的日军死的死,降的降,就连文献也很少提梁露海大捷后的战斗。
  七年战争反映了明军的腐败,不过更反映了一个事实:人数比明军要多的日军也不
能打败腐败的明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125.3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