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njovi (不那么非典型性的 飞鸟),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十章 泼水情深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6月22日06:15:4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省爱国战线负责人高兴地喊起来:“真的?你肯留在老挝,媳妇叫你随便挑,给最
漂亮的!要几个给几个!” 
  将军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拧着湿淋淋的衣襟说:“怪我们疏忽,被搞了一个
措手不及……” 
  那是参加亲王宴请之后的第4天。 
  吃过早饭,段苏权将军把大家召集一处,说:“今天我们都把手头的工作放一
放,一起去寮中央参加泼水节。” 
  “噢——”大家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紧张的战斗主活,已使大家颇感疲劳,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松弛一下身心,怎么
能不高兴呢?再者说,参加泼水节,除了娱乐之外,对于这些秘密外交官来说,还
有着体察民俗民情,增进中老友谊的特殊意义。 
  泼水节是老挝人民的旧历年。追溯泼水节的来历,在老挝、在泰国、在中国云
南傣族群众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神和人打赌。
天神靠的是魔力,人靠的是智慧,结果人赢了。天神输得很惨,输掉了一颗头。这
个头却使人受到更大威胁。如果把天神的这颗头放在大地上,大地就会塌陷;如果
把头丢入大海,大海就要枯干。怎么办呢?聪明的人想出个办法,将天神的头放在
了一个特制的银盘子里,每隔365天,还要浇一次水,带有祭祀的意思。久而久之
,浇水这一天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泼水节。 
  在老挝,泼水节又称送千节。4月中旬,正是半年旱季结束,半年雨季来临之
际,人们用泼水来寓意送走干旱季节,求神下雨。开始,泼水节首先要给国王泼,
然后才互相泼;而且只准泼脚,不准泼头。后来才发展成全身泼洒,形同打水仗一
般。 
  参加泼水节,人们总是穿上最漂亮的衣裳,互相泼水以示祝福。水泼得越多,
祝福就越诚挚,被泼的人就越高兴。 
  而对于妙龄少女来说,泼水节已成为挑选意中人的日子。在泼水节这一天,人
群中总是活跃着许多青年男女,彼此向异性投去探询的日光。如果一方看中了另一
方,便把大盆的水泼到对方头上身上,以此表达自己的爱幕之情。而另一方,如果
有意则会全力回敬。尔后,他们会你追我赶地钻人丛林,倾叙衷肠,甜蜜幽会。 

  当年入老参战的中国军人,回忆起在老挝的生活,总免不了自豪他说:我们不
但参加了老挝的抗美救国战争,而且起到了中、老两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作用。
 
  他们谈到许多有趣的事情,其中也包括“泼水”的故事。 
  曾经入老参战,现任空军某部政治部主任的张之铸这样。 
  回忆: 
  老挝人民并不是一定要在过泼水节的时候才泼水,大凡有了喜庆高兴之事,都
要泼水热闹一番,就像我们放鞭炮以示庆祝一样。 
  记得巴特寮和王国政府停火后,驻地村子组织庆祝会。 
  和我们中国军人一道联欢。先在山坡上搞宴会,支起一排排长条桌,是将竹子
弄扁了做成的长条桌,很长,每个桌子有十几米长。老挝的男人都当兵打仗去了,
所以村子里男人少,女人多。我们部队里当然是男人多,女人少,就那么几个“白
衣战士”是女性。他们待客很有趣,主人客人、男人女人穿插着坐。 
  双方领导讲过话后,宴会开始,就是手抓饭和煮牛肉。 
  他们搞宴请一般就是宰杀一头牛。煮来请大家吃。因为缺盐少调料,我们吃不
馈,而且不用筷于用手抓,我们受不了。 
  但老挝的姑娘又热情又大方。对我们很尊敬,抓了饭,抓了肉送到我们嘴里,
这饭这肉就非吃不可了。何况人家那么热情,那饭菜也就添了滋味。我们就学着她
们的样子,也抓了饭抓了肉,送到她们嘴里,她们非常高兴。 
  吃过饭就联欢,互相泼水,喊声笑声响成一片。最惨的是我们部队去的四个女
兵,没经验,穿了白的确良衣服。天气热么,上下都是薄簿一件,叫水一泼,整个
“透明”了。 
  逃也逃不赢,被老挝群众围住,瓢浇盆泼,就那么“透明”着抱成一团,完全
失去了战斗力。羞还羞不过来,哪敢“透明”着去战斗? 
  欢乐够了,请村民们到我们部队看电影。我们每到一地都是自己盖房子。部队
里能人多,竹楼盖得很漂亮,比当地老乡盖得好,竹楼四壁、窗框还编了各种花纹
;棱形、方形、圆形。老挝群众看了都发出惊叹的噢噢声。向我们求教、学习。我
们师部用竹子盖的礼堂,有30米宽,50米长,在上寮地区可说是独此一家,老挝群
众看了更是惊叹不已。 
  最使他们佩服羡慕的是我们的菜地。他们种地不上肥,特别是不用粪肥。他们
认为粪是最脏的,平时见我们积粪肥,都捂住鼻子躲,捂住鼻子笑,躲很远了还回
头笑。他们没有厕所,解手都是在河里,妇女把筒裙往头上一顶,就光光地蹲到河
里去了。他们不积肥,看到我们的菜长那么好,又发愣,接着又竖大拇指。我们师
在4个月时间里就收获了近40万斤各种蔬菜,吃不了就支援当地老乡。老乡们一边
竖起大拇指夸我们,一边还是捂住鼻子笑我们弄粪。看来只要成了传统,风习就不
好改……当年入老参战,现任空军某部后勤部副部长袭利军回忆说:刚到老挝时,
我傻乎乎什么也不懂。那时我在汽车连当司务长,带了5个兵上山砍柴。汽车停在
山下村子里,我们上山砍柴。当我下山找汽车时,看见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在家门
口望我。我们出国有严格的纪律,所以下敢多看那姑娘,只是东张西望找汽车,不
知司机把车移到哪里去了?我走得很慢,谢天谢地,那位老挝姑娘在我走近她家门
口时,忽然转身回屋了。我便松口气,放心大胆在前走。不料,刚走到那姑娘的家
门口,那姑娘忽然端盆水出来了,没容我弄清怎么回事,一盆水冲我劈头浇下,浇
得我全身打个激灵。 
  一口气憋住半天没透过来。我脖子上还吊着个冲锋枪呢,和我全身一样被浇得
水淋淋。 
  糟了!我心里忽然闪过个念头:一定是哪里不注意得罪了这位姑娘,出国违犯
纪律,又是跟一个姑娘……哎吁,这可是了不得的事! 
  我吓得回头就跑,逃命的一样。找到翻译后,我惊魂未定,用委屈的声音讲述
了经过,怕为这件事讲不清受处分,谁知翻译听过之后哈哈大笑,说:“傻瓜,她
是喜欢你,对你产生兴趣了!老挝姑娘求爱才给你一盆水呢,你要是答应就该也浇
她一盆水才对呢。” 
  我松了一口气,抓着脖子嘟囔:“幸亏不懂。我要听了你的也浇她一盆,那可
真完了。吃饭的家伙也难保了……”我当司务长,考虑的自然是柴米油盐,部队一
住下,便组织人下地搞生产。地就开在路边,天气酷热,我们干活只穿了背心裤衩
。路上过来一群老挝妇女,挑着担,担子两头各拴一个小篮于,飘漂摇摇狠有诗情
画意。老挝妇女很有意思,结过婚的常赤裸着上身,颤悠着两个乳房走路。奇怪的
是走到我们身边,全大惊小怪地停下来,指着我们又说又笑。我们听不懂,只好停
下来跟着她们傻笑。这一来她们更开心了,指指点点,笑声一阵高过一阵。直到翻
译来了,才弄明白。在老挝女人可以光背,可以赤课上身干活:男人可是不允许,
光背不行,穿背心裤衩干活也不行,难怪姑娘媳妇们要取笑我们。我便笑着叹气说
:”唉,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老挝宴请我们,就是宰牛吃牛肉。我们宴请他们可就不同了,中国莱是闻名世
界的。 
  记得部队归国前夕,宴请了老挝同志。当地盛县、乡领导都来参加了,我们给
他们做了10几道菜,每道菜都被吃得一干二净,而且赞不绝口。 
  那时,我已从司务长提升为后勤助理,还没离开原任,便亲自下厨房为他们做
了个湖南的家乡菜——扣肉,他们吃得非常香,朝我坚大拇指,夸个没完。 
  《聊斋》上有这么个故事:说一个商人泛海被浪冲到南方一片陌生的土地上。
当地土著人要杀他,他忙拿出船上的食品请这些人吃,以换取生命。土著人吃后,
赞不绝口,请来他们的大王叫这个商人给做饭吃。大王吃过后,不但高兴夸赞,还
指定了一个姑娘赏赐给这个商人,婚后生了孩子。 
  这个故事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做了好菜,受到夸赞,也闹出个类似的笑话。 

  我说:“我们要回国了。首长们既然夸我做的莱好,那我就留下来给你们做饭
怎么样?” 
  “真的?”老挝一位省爱国战线负责人两眼一亮,显然认真了。他高兴地喊起
来:“你肯留在我们老挝,媳妇叫你随便挑,给最漂亮的!要几个给几个!” 
  这下子我可狼狈透了,忙不迭逃离了现常在老挝,我们还看了他们国家杂技团
的慰问演出。演出后,团长向我们介绍,说他们的团员都是中国的夏菊花培养出来
的。怪不得节目看着眼熟,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顶碗、踩钢绳、软功……当时炊
事班的战士们都说:夏菊花为中老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我们也为中老文化交流做
出了贡献。 
  谁能说做饭炒菜不是一大文化? 
  当然,泼水过节也是文化。 
  9点整。浓雾弥漫,群山像是浴后的处女,裹藏在缥缈的纱帷中;太阳像个顽
皮的少年,悄悄地从浓密的原始森林里探出头,轻轻地,轻轻地撩起那帷帐,于是
,雾纱飘升,化作一条条白色的绸带,把一个个山峰缠上又解开,解开又绕上……
段苏权将军领队,工作组全体人员排成一队向寮中央所在地那垓走去,每个人的千
里都拿着一件泼水器具:有的提着一只水桶,有的拎着一个脸盆,有的拿着一只水
瓢,有的则抓着装满水的酒瓶。 
  工作组住地距那垓不过四五里路,走了不到1个小时。 
  就来到了寮人民党中央书记处。 
  “中国同志来了!” 
  随着警卫战士的一声喊,人民党中央总书记凯山·丰威汉,副总书记诺哈,书
记苏发、坎代都迎出来,见到段苏权所带队伍的架式,忙用刚学会的中国话说:“
今天冷啊,少泼水!” 
  “好!好!”“不泼不行。”…… 
  大家嚷嚷着,拥进会议室。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像涌动的春潮。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泼水节;而且又是给老挝党的领导人泼水,工作组的同志一
时有些拘束,不忍心将他们的衣服弄湿,只是象征性地用树枝蘸上水酒在他们的身
上。 
  “谢谢中国同志,谢谢中国同志!” 
  老挝党的领导人承受着’“雨露滋润”,连连道谢,外面一阵喧闹,是越南顾
问团在阮仲永的带领下给寮中央领导人泼水祝贺来了。段苏权和中国工作组的同志
们便起身告辞。 
  这里有些微妙的关系不好处。 
  工作组的胡正清曾经参加巴特寮总政治部举办的第二期政治集训.就因为同老
挝同志关系友好亲密而引起越南顾问的戒备与排斥。他说:——下午,我参加班里
讨论,收集材料。休息时,我到哪里,哪里的巴恃寮就把我团团日住,友好交谈…
…当我从巴特寮中间回到临时办公处时,越南顾问对我开始戒备。原来,他同政治
部刚主任松旺谈工作都是用老挝语,现在改为用越语。我们只有老语翻译,请他仍
用老语,他说:“越南人应讲越南本国语言。”松旺发现越南顾问“吃醋”,很尴
尬。想改变原来的安排,让我去住招待所,我坚持留在集训班,没走。 
  晚上,我参加讨论汇报会。老挝人用老语汇报情况是无可非议的,越南顾问却
无理要求:“你们都用越语汇报。我的老语水平不高,怕翻译不准确。”我说:“
本国人还是讲本国语言为宜!”松旺怕我同越南顾问闹起来,马上调和道:“同志
们汇报时既可以讲老语,也可以讲越语,我来当翻译。 
  讲老语时,我翻译成越语。讲越语时,我翻译成老语。” 
  各班汇报之后,松旺用越语同越顾问交谈,准备请我讲话。越顾问一面使眼色
一面建议休会。我的越语不好,但同越南顾问打交道半年多,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我
能听懂这些简单的语音。立即告诉松旺副主任:“我听懂了,就是让我们讲,我们
对兄弟国家也不会有什么‘指示’,请休会吧!” 
  越南顾问已经狼狈不堪,松旺也显得不安不自在。 
  为防止类似胡正清所遇到的这类情况再发生,所以段苏权在越南顾问回来到时
,即带领自己的人马告辞了。 
  工作组的同志沿着蜿蜒的小路迤逦而行,返回驻地。途中有条涓涓流淌的小溪
。一座木桥静静地卧在溪水上,西边草木丛生,山石林立。 
  段苏权第一个登上小桥。他有心事,步子缓慢。 
  忽然,从小溪旁的草木丛中钻出一个人,直扑向将军。 
  满腹心事的段苏权听得身后有响动,不曾回过神来,一盆冷水已经兜头浇下,
浇得将军全身一凛,脱口叫出“哎哟”一声。 
  随着这声“哎哟”,平地爆发出一片欢笑。哈哈哈,格格格,便有一群老挝青
年从草丛中,山石后钻出来,冲锋一般围裹逼迫上来,把一盆一盆的冷水泼在中国
同志们的头上,身上。 
  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顶谋的“伏击”。 
  工作组猝不及防,一个个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阵脚一时大乱。人们
东跑西藏,各自”逃命”,唯独段苏权“每临大事有静气”,水淋淋冻得发抖,兀
自不忘双手合十,向“袭击者”表示感谢。 
  见到中国同志的狼狈相,这群老挝青年男女的兴致更高了。他们一边尽情地瓢
泼盆洒,将冷水倾倒在中国同志身上,一边还欢快地用老语向中国同志表示祝福—
—“沙伯。”“沙伯。” 
  一位穿圆领衫的姑娘最为活跃,跑前跑后,又喊又叫,进行现场指挥;工作人
员胡正清刚被一个小伙子泼了一脸水,尚未抹掉,这姑娘就从背后顺着胡正清的衣
领又灌进去一瓢。灌得胡正清噢噢连声,浑身发抖。 
  司机小韩年轻气盛,不服输,想夺回水瓢还击。不料身后起来一声咿哨,七、
八个老挝的小伙子一拥而上,将他抬起在半空,喊起号子,不容小韩告烧,已将他
在号子声中扔了出去。 
  小韩的身体在天上划了一个漂亮的弧,扑通,落进了溪水中,浪花泡沫四散飞
溅,在阳光下闪出金光银晖。 
  小韩挣扎着从水中爬起身,跌跌撞撞逃向对岸。那副狼狈样儿逗得老挝青年又
发出一阵青春洋溢的开心大笑。 
  不知什么时候,警卫员小刘提来两个装满水的水桶,一扬臂,一桶水成扇面形
泼洒出去。力大水急,全部命中目标。接着,换桶挥臂,又一桶水泼出去,再次得
手。老挝青年在这一凌厉攻势下,纷纷退避,忙不迭去擦抹脸上流淌的水系。 
  工作组的同志们赢得这一喘息机会,纷纷用水瓢、水桶、脸盆到小河沟里装满
了水,一阵集团冲锋式的反击,泼得老挝青年们嗷嗷叫喊,一个个夺路而逃。洒下
一路水花一路欢笑……工作组并不追赶,急忙整顿队伍,以备再“战”。人马集中
后,彼此一看。都禁不住哈哈大笑。来的时候大家衣冠楚楚,现在全变成了淋漓寒
颤的落汤鸡。 
  段苏权将军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拧着湿淋淋的衣襟说:“怪我们疏忽,被搞
了一个措手不及。” 
  警卫员不服气地“哼”了一声: 
  “他们肯定是寮中央机关的干部,趁我们给凯山·丰威汉总书记他们泼水的时
候,偷偷跑到这里埋伏起来的。” 
  胡正清扯着衣襟,让水湿冰凉的衣服少贴点肉,心有余悸他说:“唉,那女伢
子太厉害了,真灌,一瓢水全灌进来了……”司机小韩提着一桶水走过来,自告奋
勇:“这次有准备有经验了,我在前面开路!” 
  夕阳西下,余晖缥缈。已是吃过晚饭的时候。 
  工作组的同志三两对坐着摆龙门阵,忽听外面一阵悦耳的芦笙传来,纷纷跑出
门张望。 
  原来是凯山·丰威汉等同志率寮中央的全体机关于部回拜中国同志来了。 
  “欢迎,欢迎!” 
  段苏权迎上前去,同凯山·丰威汉同志热情拥抱。 
  凯山·丰威汉轻拍段苏权的后背,真诚他说:“沙海段,我代表老挝人民党中
央感谢中国同志对老挝革命和建设的真诚支援;大家来了一年多,非常辛苦!借今
天泼水节的机会,请同志们尽情地跳舞吧!” 
  工作组驻地的一片林间空地上,四周树木挂起了汽灯;红的、黄的、蓝的,将
夜幕下的古老原始的森林妆扮得像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童话世界。 
  借着溶溶月色和多彩的灯火,老挝同志敲起“龙崩鼓”,吹响芦笙芦笛,跳起
了欢快的舞蹈。热烈的气氛中,小伙子和姑娘们不时发出粗犷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叫
声。于是,工作组的同志被激起热血和炽情,纷纷下场,学着老挝兄妹的样子,加
入舞蹈行列。 
  寮中央宣传部长,下寮一位著名的民间欣手沙兰,嗓音圆润嘹亮,边舞边唱,
将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凯山·丰威汉总书记在这个时候,完全像老挝人民的普通
青年一样,一边随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一边为他的宣传部长鼓掌击节,发出阵
阵愉快的叫好声。 
  舞到兴致勃发处,泼水又开始了。开始还是边舞边动作,你洒我一点,我洒你
一点,渐渐地,情绪越来越高涨,发展到你浇我一瓢。我泼你一桶。终于变成了“
打水仗”。 
  人们三两一伙,互相对泼,互相追逐;灯光下水花四起,珠沫飞溅,在地上汇
成条条水流,又被追逐的脚步重新踏起,迸向四面八方……司机小韩似乎要报中午
的“一扔之仇”,拎起水桶转圈泼“横扫”一大片。顿时间,阵线大乱,人们再也
不分“敌”“友”,水流满面想分也分不清了,弄到水就泼,只要泼到人身上就是
一个痛快。 
  混战中,翻译郑国才认出了参与白天“伏击”的那位老挝女青年,叱喝一声:
“就是她,中午就是她带头,别放跑她!” 
  工作组的同志闻声包围过来,也来不及“审讯”她中午是怎么有组织有预谋地
搞伏击了,一盆盆一桶桶的水直向她泼去。姑娘身陷重围,知道逃不脱这一劫,索
性捂住脸,低了头,吱吱哇哇叫喊着,毫无抵抗地任凭大家泼个痛快。 
  在空地另一边,不知是谁将一盆水从凯山·丰威汉的衣领口直灌下去,灌得他
一蹦而起,一边往外逃,一边连声叫喊:“谢谢!谢谢!” 
  就这样,中国的同志们充满友好情谊地将凯山等老挝同志们一口气泼出了大门
…… 

--
    
    --你打算上哪儿? 
        --去一个我没去过的地方,希望闯出个名堂
                   如果你以后在江湖上听说一个叫做bonjovi的英雄
                                        
                                                  那一定是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2.7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