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胖胖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西藏和蒙古是如何并入清朝的?(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7 13:44:21 2002) , 转信



西藏和蒙古是如何并入清朝的?(3)
2002-01-06 13:51:27 


  

  由此可知,西藏因宗教改革,格鲁派领袖和蒙古和硕特部汗王为加强其在西藏的地位
,主动臣服于清朝。后来清朝通过一系列外交和军事手段逐步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到乾
隆年间才真正的掌握了对西藏的统治权。 

  作者:管我是谁(q1w2) 日期:01-06 10:57 

   蒙古

  漠南蒙古东起今吉林、西至贺兰山,南接长城,北临大漠。后金以封官晋爵、保密特
权、厚赐联姻等,积极笼络漠南蒙古各部首领,并利用各部封建主与明朝支持的察哈尔部
长林丹汗的矛盾,诱使他们归向自己一边。明崇祯七年(1634),林丹汗为后金所败,西
行,死于大草滩,漠南蒙古遂尽归向后金。崇祯九年(1636)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封
建主聚会盛京(今辽宁沈阳),尊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奉戴为共主,后金改国号为清
。 

  与此同时,漠北喀尔喀蒙古三汗也各自与清通好入贡,保持和好关系。清康熙二十七
年(1688),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乘喀尔喀内乱,攻袭喀尔喀各部,败土谢图
汗察珲多尔济,掠车臣汗及札萨克图汗牧地,喀尔喀蒙古封建主遂率众南下投清。康熙三
十年(1691)举行多伦诺尔会盟,封赏喀尔喀诸王公,并设旗编佐,自此,喀尔喀蒙古亦
辖属于清帝。雍正三年(1725),分土谢图汗部西境置三音诺颜部,遂形成四部。 

  厄鲁特蒙古四部并入清朝是在不同时期和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和硕特部原
居今乌鲁木齐一带,十七世纪上半叶,在首领固始汗率领下进据青海、西藏地区,与清保
持和好通贡关系,顺治十年(1653)固实汗被清封为遵义行义敏慧固始汗。康熙三十六年
(1697)固始汗之子达什巴图尔接受清朝招抚,使青海和硕特蒙古入清朝。 

  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噶尔丹统治时期,兼并周围各部,势力强盛。康熙二十七年(1688
)侵扰喀尔喀,二十九年进犯漠南乌珠穆沁境,被清军败于乌兰布通,三十五年再为清军
败于昭莫多。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乘机自立为汗,并向清纳款通好,噶尔丹腹背受敌
,次年服毒自杀。雍正五年(1727)策妄之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屡扰清境,并于雍正九
年大败清军于和通淖尔,次年为清军败于额尔德尼昭,后始罢兵议和。乾隆十年(1745)
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内讧。乾隆十八年(1753),达瓦齐夺取汗位,乾隆二十年,
为清平定。不久,先已归降的阿睦尔撒纳复叛清,失败后,逃入俄罗斯境,乾隆二十二年
病死,长期与清朝对抗的准噶尔部遂隶属于清。 

  值准噶尔部内江之时,杜尔伯特部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史称三车凌)
于乾隆十八年摆脱准噶尔的羁绊,率众归服清朝,被安置于乌里雅苏台一带游牧。次年编
旗分位设盟。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雅尔地方,明末清初,因不堪准噶尔部侵扰,西
迁至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二十六年渥巴锡继承汗位后,因不堪沙俄政府的
奴役、侵扰和征索,于乾隆三十五年率属众三万三千余户、十七万人启程东返祖国。次年
抵伊犁,附清,分为新旧两部:握巴锡领旧土尔扈特部,游牧于珠勒都斯、库不喀喇乌苏
等地;舍楞领新土尔扈特部,驻收科布多一带。至此,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地区尽归属
清朝。

  作者:m6(df40) 日期:01-05 18:5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43.19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