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首次对苏核突袭计划揭秘(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2 13:06:36 2002) , 转信

  1961年的柏林危机在世人记忆里快要淡忘了,但正是这次危机差点导致了美苏之间爆
发首次核战争,美国出版的《大西洋月刊》不久前获得的档案资料向世人首次披露了肯尼
迪政府制定的对苏发动突然核打击的详细计划。

  41年前10月的某一天,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正在内阁会议厅里与他的高级国家安全
顾问们商讨对苏联发动一场核突然袭击计划,这并非是个虚构故事或无中生有的猜测。当
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威胁要吞并西柏林,战争阴云笼罩着整个欧洲大陆。美军参谋长联
席会议当时已达成如下的共识,即美国和其欧洲盟友仅仅依靠常规武器可能保不住西柏林
,发动核战争成为迫使苏联屈服的唯一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1961年夏季,由美国五角大
楼和白宫官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已制定出一套对苏联发动首次核打击的作战计划,该计划的
实施将彻底摧毁苏联核武库,将苏联核报复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作战计划非常周密,
它甚至标出了美国轰炸机的飞行路线和飞行高度以及采用何种类型的核弹攻击何种具体目
标,美军方高层得出的结论是,该打击计划切实可行,其成功具有“相当大的可能性”。

   
    在弗雷德·卡普兰1983年所著的《阿姆斯特朗奇才》一书中,作者首次向世人披露了
这个核打击计划的有关情况,但当时作者主要是依据其采访当年知晓该计划的美官员的叙
述及他们所提供的备忘录基础上写成的。后来,卡普兰又发现了有关该计划的最新证据。
他在解密的国家安全档案一批文件中发现了当时担任肯尼迪总统特别军事顾问的泰勒将军
一份长达33页的备忘录,该备忘录提到了经过专家们冷静分析提出的美国首次对苏联发动
突然核打击的作战计划,卡普兰还查阅了波士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近年来陆续解密的许多
文件。新发现的大量证据表明,泰勒将军的这份备忘录当时被转交给美参谋长联席会议,
美国安会在数次会议上都广泛讨论了该计划,而且肯尼迪总统本人也仔细阅读了该备忘录
。这样,这批从未公诸于世的文件向世人揭开了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一面。

   在柏林墙倒塌和冷战结束十几年后,很难让人想象到当年围绕着“柏林”这个名词而
发生的各种恐惧和强烈情感。1961年的柏林危机在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史上也许是场
容易被人遗忘的危机,它被一年后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所遮掩。即使是当年经历了那次事
件的大多数人也很难回忆起当时的危险情景。然而,这场围绕柏林发生的冲突给美苏两国
所带来的战争危险并不亚于那次颇具戏剧性变化的“13天”(指古巴导弹危机),柏林是
整个冷战时期美苏争斗的中心舞台,它是欧洲结束二战的地方,当盟军占领了纳粹德国时
,美、英法部队从西部,苏军从东部接连进驻这个城市,分别占据了柏林东西两部分。在
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后不久,柏林成为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和资本主义的西欧之间的分界线
,而西柏林则成为一个不伦不类的地方。1948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下令对柏林进行封锁
,禁运各种物质,切断了柏林与西方盟友的联系,美国等西方国家马上作出了强烈反应,
开辟了空中补给线,在以后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盟国昼夜不停地向西柏林运送各种物质


    10年后,赫鲁晓夫威胁要用武力把西柏林置于东德控制之下,但在与美国总统艾森豪
威尔在戴维营举行峰会后,赫鲁晓夫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而对于西方国家领导人来说,
西柏林已成为自由的一大支柱和美国承诺抵抗苏联入侵的一个强有力的象征体。在柏林问
题上屈从于苏联的压力将毁灭美国在全世界的威信。

  1960年,当肯尼迪在竞选美国总统时,他就预言柏林将是“对我们神经和我们意志的
考验”。1961年1月,就在肯尼迪就任总统仪式前两星期,赫鲁晓夫又重新发出了威胁,要
求西方列强中止与西柏林的各种联系,并发誓如遇到抵抗就要采取“断然措施”。肯尼迪
这位年轻的美国总统从他就任总统之日起就面临着神经和意志的考验。4月25日,肯尼迪总
统向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发了份备忘录,他要美军方就柏林可能发生危机时的美军事部署
计划现状起草一个详细报告。5月5日,麦克纳马拉向肯尼迪总统汇报说北约部队仅靠常规
武器可能保护不了西柏林。即使是开辟空中补给线,“面对苏军的断然抵抗也不可能成功
重新开辟和维持空中走廊”,当时麦克纳马拉已制定了在西德增援美军和军事装备的计划
。6月,肯尼迪飞赴维也纳与赫鲁晓夫举行会谈,他原本希望这次峰会能够缓和美苏双方的
紧张关系,但这次会晤却不欢而散,肯尼迪报怨会晤后美苏关系将是“一个严冬”。

   与此同时,曾在杜鲁门政府担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就柏林问题给肯尼迪总统提交了
一份长达数页的备忘录,引起了肯尼迪总统的高度重视。艾奇逊赞同麦克纳马拉所制定的
提升美军常规力量的计划,但他警告说,除非使得苏联人确信针对柏林的任何行动将触发
美苏两国的全面战争也即核战争,否则,麦克纳马拉的这个计划毫无用处。7月9日,当时
为哈佛大学教授和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兼职顾问的基辛格也给肯尼迪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邦
迪写了份备忘录,在这份题为“柏林应急计划的全面战争方面”中,基辛格指出,“艾奇
逊的报告正确地指出总统必须对于因柏林问题而甘冒引起核战争风险早做决断”。然而,
在他作出决断之前,“他必须知道核战争意味着什么。因此我似乎认为现在界定我们的核
选择至关重要”。在备忘录中,基辛格说,应要求五角大楼制定一个逐步提高核反应的计
划——通过某些有限的方式使用核武器同时得以避免美苏两国的核大战,他补充说他已凯
森和罗恩就此问题相互交换了各自的看法。

   凯森是哈佛大学教授,为肯尼迪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邦迪的特别助理,而罗恩是位自兰
德公司的核战略家,当时是助理副国防部长,他俩负责制定美国对苏联的首次核打击计划
。那年夏初,核打击计划开始成形。当时,五角大楼一位名叫考夫曼的顾问,他也是兰德
公司的核战略家,得悉了有关苏联核武器的一些惊人情报。那时候,美国绝密的“发现者
”间谍卫星在苏联上空拍摄了数千张照片。肯尼迪在入主白宫时大肆宣扬美苏两国间的导
弹差距,声称苏联人在导弹技术等领域已远远超过了美国以及西方盟友。然而,“发现者
”所提供的照片却显示事实正好相反,美国远远走在了苏联人的前面。苏联拥有的洲际导
弹不超过8枚,它们的轰炸机停放在露天机场跑道上,其防空力量也很落后。

   在回到兰德公司后,考夫曼在理论上苦苦思考肯尼迪总统现实所面对的问题,即苏联
人如侵西欧而美国却不能用常规力量加以阻止的话,美国如何用一种非自杀式的方法使用
核武器。考夫曼提出了对苏联发动一场首次核打击的可能性。如果苏联人不后退的话,美
过将储备更多的核武器并威胁对苏联大城市发动攻击。考夫曼的一些同事曾告诉他这一计
划不现实,但考夫曼现在却看到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如果苏联人只拥有很少数量的核武
器,也许美国用一次规模不大的突然核袭击就能够摧毁苏联的整个核武库。罗恩一直是考
夫曼在兰德公司的密友,考夫曼告诉了他有关“发现者”情报的重大意义。罗恩说带他去
见凯森,后者又把这一重要情报告诉了基辛格和邦迪。7月7日,就在基辛格给邦迪写备忘
录当天,邦迪把这些人的建议向肯尼迪总统作了汇报。他说他本人、基辛格和凯森都同意
“目前的战略性作战计划过分刻板,在如何面对热核时刻问题上,总统的选择非常有限。


  6天后,肯尼迪总统就柏林问题召开了一次国安会会议,其中会议主要一项议程就是为
在中欧与对抗苏联时不加区分地使用核武器的战争计划做好准备的各项步骤。到7月21日,
有关这个问题的具体内容开始在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的上层人士中传播出来,一封由邦迪签
名的国安会备忘录指出:“有必要对有关军事行动过程的整个问题进行更加高效率的研究
。”在这份备忘录中还提到了肯尼迪总统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核战争:如何使其更具有
灵活性。”7月25日,肯尼迪总统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在讲话中他列出了他对围绕柏林
问题肯可能引起危机的担忧,并宣布增加国防预算。在其发给麦克纳马拉的一份备忘录中
,肯尼迪要求国防部对民防设施和放射性掩体给予更大的重视。(编译:周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