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首次对苏核突袭计划揭秘(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l  3 12:42:26 2002) , 转信

    8月13日拂晓前,东德士兵驾驶着各种建筑车辆赶到东西柏林的分界线开始竖起柏林墙
。一开始,肯尼迪将这一举动看成是柏林危机结束的一个步骤,赫鲁晓夫一直就下定决心
要阻断通向西柏林的路径,其部分原因是每个月都有超过1000名的东德人越过分界线来到
西柏林,并从那里移居西德。但是,柏林墙却引发了欧洲各国外交人员的一片强烈抗议声
,原来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在数星期之后,凯森和罗恩完成了他们对首次对苏核打击计划
的研究工作。9月5日,凯森受命负责草拟该计划,他向泰勒将军发了一份题为“战略空中
计划与柏林”的备忘录。该文件详细描述了现称在的美军核战争计划(SIOP-62),该计划要
求战略空中指挥部所辖的全部武库(2258枚导弹和携带著总数为3423核武器的轰炸机)全
部投向“东方集团”的1077个军事和城市工业目标”。该文件指出,如果SIOP计划得以实
施的话,整个攻击行动将消灭苏联54%的人口和摧毁苏联82%的建筑物,接着文件又列出了
该计划的具体细节:“在第一波攻击中将毁灭三类目标:即46个部署苏联核弹的国内基地
、26个核弹发射基地以及大约8个洲际导弹发射点。估计美国实施首次核打击只需55架轰炸
机。他引用美中情局7月11日的情报资料指出,如果轰炸机低空飞行的话,即使几乎没有一
架美国飞机被击落,苏联的空防体系也将丧失大部分的有效性。凯森承认为了验证这些假
设,需要对作战行动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和演习,但他又补充道,有大量理由确信这些假
设是合理的,“我们袭击成功的可能性相当大。”

   在两个星期之后,也即9月19日,肯尼迪总统给泰勒将军开列了一些问题,让他转交给
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莱姆尼策将军和战略空中指挥部司令鲍尔将军,要他们在次日举行
的一次会议上讨论这些问题。肯尼迪总统所提的这些问题清楚地表明他本人已阅读了备忘
录或至少对该备忘录做了细致总结。肯尼迪认为柏林事态的发也许使美国面对着这样一种
情况,即美国也许希望在美苏从局部战争向全面战争冲突升级中占据主动地位,肯尼迪指
着战略空中计划中的现在的核战争计划问道:在极度紧张的形势下,用这样一个计划是否
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结果,如果部分成功实施该计划,是否使得美国在面对敌方首次空中
打击中处于一种有利位置?对苏联的远程打击力量的首次打击这个想法是否是个可行办法
?同时,肯尼迪也提出了凯森没想到的一些风险问题,这一切都表明肯尼迪总统有他自己的
想法,并可能对此事产生了一些怀疑。他对他自己在一旦战争开始时控制美军军事行动能
力表示了担忧。“我假设我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停止战略进攻,我是否应收到敌人投降的
消息?尽管我们的核武器将取得满意结果,但为了确保成功,必须用不止一件核武器对准
每个目标,如果一件核武器能获得成功,能阻止多余武器去进行重复打击吗?”

   然而,出乎人们的意料,在第二天会议上,却无人提到这些问题。根据会议纪录,鲍
尔将军把大多数时间花在说明苏联人所藏匿的导弹数量要比中情局间谍卫星提供的数量要
多好几倍上面。在这一问题上,莱姆尼策和泰勒也发生了争执,鲍尔将军从来就不接受所
谓“有限核打击”的提法,他告诉肯尼迪现在是美国面对苏联突然打击最危险的时刻,并
提议“如果全面战争不可避免的话,美国就应先发制人,发动首次核打击”。肯尼迪总统
似乎没理会鲍尔的意见,他又回到了他自己的主要担忧上——是否他能够真地发动一场突
然袭击而同时又不会引发苏联灾难性报复?他向将军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苏联需要
得到多少的情报,他们需要多长时间发射他们的导弹?虽然将军们是否回答了肯尼迪的问
题人们不得而知,但肯尼迪依然对诉诸于对苏联进行首次核打击选择感兴趣。10月10日,
他又召集高级官员和将军们开会,讨论柏林危机的应急计划。在会议开始之前,助理国防
部长尼采经过与参谋长联席会议协商后拟定了一份题目为“在柏林危机中的军事行动的理
想结果”的文件,该文件以表格形式列出了4种可能性。

    1)如果苏联人干涉柏林通道,盟军应派出一个排的兵力。

    2)如果苏联人继续坚持这样做,盟军应迅速进行动员和增援、提高军事行动的能力。


    3)如果苏联人依然不停止其行动,盟军就应该取一种或更多种的军事行动:a.海军封
锁(没指明具体目标)。b.扩大非核的空中行动和地面防御力量。c.在强大空中力量支援
下,扩大非核的地面部队向东德领土推进。

    4)如果,尽管盟军使用了大量非核力量,苏联人继续侵占我们的关键利益的话,那么
盟军就应使用核武器,核武器的使用应按照如下步骤逐步进行。a.对显示使用核武器意愿
的主要目标进行选择性的核攻击,b.在战场部署有限战术核武器,c.全面核战争。在会议
当中,根据邦迪的会议纪录,肯尼迪问道“事实上是否存在著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可以采
取4-ab步骤而同时不会导致4-c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否能够使用少量核武器而不升级为全
面的核战争。”

    尼采相信由于美国的突然核打击将会大大增加苏联人发动战略性核打击的诱惑性,对
美国来说,先发制人对苏发动核打击应为美国的最好选择。邦迪接过尼采的话说,如果执
行凯森的首次核打击计划,美国在美苏核大战中就能赢得胜利,而如果让苏联人首先发动
核打击的话,美国就会输掉这场战争。而麦克纳马拉认为美苏两方都不能保证通过首次核
打击就能够获胜,双方核大战的后果是如此的灾难性以致于双方在避免两败俱伤这一点上
具有相同的利益。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认为首次使用核武器的一方将承担极大的道义责任,
并在世人面前背上巨大的历史包袱。邦迪总结说“围绕计划第4条内容的意见分歧并没彻底
得以解决”。在10月20日的会议上,众人又引起了争论,当天一份会议备忘录称邦迪告诉
肯尼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而且确实发动核打击,而这是
我们目前对于全面战争所制定的基本计划,你可以要求我们继续分析”。

   最后,肯尼迪总统决定自己向赫鲁晓夫发出警告信号,10月21日,按照肯尼迪总统指
示,美国副国防部长罗思韦尔.吉尔帕特里克在弗吉尼亚发表了经过进精心准备的演说,从
而让全世界人头一次知道了美苏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导弹差距的事实。吉尔帕特里克在演
说中向外界披露了美国所拥有的各种核武器。他强调指出,即使在苏联发动核攻击后,美
国也有能力进行报复,并称:“铁幕并不是牢不可破,以致于强迫我们去接受克里姆林宫
所炫耀的表面价值”。多年来,赫鲁晓夫一直对苏联拥有的核武库沾沾自喜,他把其对柏
林进行外交上的威胁建立在如下假设上:即美国人依然相信苏联核武库这个神话,现在赫
鲁晓夫知道这个游戏玩不转了。在吉尔帕特里克发表演说当晚,美国一名高级外交官驱车
到东柏林去看戏,东德卫兵在途中挡住了他的去路。在以后的数天里,双方对抗开始变得
紧张起来,在10月28日达到了顶峰,当时双方30辆坦克相互对峙了整整16个小时,但是吉
尔帕特里克的演说看来达到了美方的预期效果。经过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秘密外交渠道
的相互沟通,柏林危机最终宣告结束。在以后28年间,柏林成为一座被高墙隔开的城市,
但苏联人再也不敢对西柏林施以赤裸裸的恫吓。

   这场危机留下了两大遗产:首先,它直接导致了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1961年
10月后,赫鲁晓夫认识到如果他要对柏林再次施压的话,他就需要拥有真正的军事力量,
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将具有与在苏联本土部署洲基导弹同样的效果。赫鲁晓夫最后在古巴
导弹危机中退却并被赶下了台,而他的后继者又加紧研制各种洲基导弹,从而加速了美苏
两国的核军备竞赛,在以后长达四分之一世纪中,这种局面主宰了国际政治舞台。第二,
即使在发生柏林危机时,麦克纳马拉就下令对美国的核战争计划进行修改,新的版本以及
以后的各种版本确保了未来的美国总统在他们可能面对热核危机时刻至少有“灵活选择”
的样本——包括肯尼迪总统首次核打击计划的各种变数。(编译:晓舟)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2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