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Green
标 题: 史海回眸:苏军在阿富汗吃过大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0月28日20:13:0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徐秀林
尽管美英声称已经为可能的地面战争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但了解阿富汗历史
的人们仍然对发生在1979年的那场苏联侵阿战争,以及阿富汗抵抗力量旷日持久的
游击战记忆犹新,在阿富汗打地面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大城市难保安全
当年苏联军队占领阿富汗以后,建立了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城市间的交通
干线为骨干的势力网。在阿富汗的大、中城市,苏军和阿富汗卡尔迈勒傀儡政府的
军警较多,军事基地与军事设施也较集中,戒备森严,是苏军势力范围中“最安全
”的地区。为了打击苏联军队的“神经中枢”,阿富汗抵抗力量采取小股袭扰、零
星打击、分割包围等多种方式对苏军控制的大、中城市进行了持久不断的打击,并
逐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影响。他们经常利用夜暗或乘对方戒备松懈之机,突
然袭击苏军指挥机构、部队营地、哨所、仓库,破坏城市重要的公用设施,炸毁车
辆,捕杀苏联军政官员等。袭击后,他们即沿隐蔽路线撤离,在地下组织掩护下转
移或继续潜伏,待机出击。这种袭扰战规模一般较小,但比较经常,而且在各个城
市运用都非常普遍,它给苏联占领军和阿富汗政府官员在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恐惧
感。此外,阿富汗游击队还经常集中优势兵力,奇袭苏军的孤立据点、哨所和军事
设施,以削弱市区外围苏军的警戒力量,迫使苏联和阿富汗政府军不得不缩小城防
范围,龟缩在市内和军事基地内。在赫拉特、坎大哈、昆都士、贾拉拉巴德等城市
周围,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往往最多只能控制十几公里的范围,而这些地区一到夜
间又往往被游击队占领,双方在这些地区不断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战。例如,坎大哈
地区的游击队在当地居民大力支援下,曾同苏军在市内进行了长达半年时间的激烈
战斗,并一度占领坎大哈市的数个街区,后在苏军大量增兵的情况下,游击队转移
到郊区和外围继续战斗。
交通线屡遭伏击
阿富汗多山,国内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是沟通各主要城市的命脉。苏军入侵
后,阿富汗境内的公路不仅成为城市赖以生存、军队维持补给的重要生命线,同时
也是苏军地面部队实施战场机动、对农村游击根据地发动围剿的必经之路。游击队
在公路沿线展开游击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为埋雷、炸桥、断路、设障
,阻挠并限制苏军在公路上的行动。
第二种是控制山垭口、隘路和重要通道,封锁险要路段。阿富汗东部、东北部
、北部和中部山区,地形复杂,公路沿途有很多山口、隘路、峡谷和险要地段,控
制这些路段,能够切断苏军交通。例如,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公路西端的24—41公
里处一段两侧山高坡陡,公路蜿蜒其间。游击队控制着两侧高地,便能够封锁该段
公路,以切断两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有时甚至使苏军几周都不能通车。
第三种为沿途设伏,伏击和奇袭苏军的车队。阿富汗游击队经常在公路沿线利
用道路两侧的村庄、树林、壕沟、丘陵起伏地等,隐蔽设伏,袭击道路上的过往车
队和巡逻车辆。这种袭击规模一般不是很大,但经常运用。
第四种则是在公路两侧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坚守阵地,袭击苏军,夺取对交通
的控制权。
围剿战效果不佳
为彻底清剿阿富汗抵抗组织的武装力量,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曾多次对游击队
的根据地、聚集区等进行围剿、扫荡,但游击队武装却借助有利地形,适时开展反
围剿、反扫荡行动,不断巩固其根据地。阿富汗游击队的根据地通常设在山区河谷
或丘陵一带,这些地区地势崎岖,不便于苏军的机械化大部队开展进攻。由于阿富
汗游击队熟悉山区地形,装备轻便,在苏军部队扫荡时,游击队即分散转移,在山
区周旋,以分散苏军兵力,消耗苏军战斗力。在歼灭对方部分兵力后,游击队又进
行转移。一旦苏军撤走,他们即重新恢复对该地区的控制。
由于苏军在进行地面围剿时,通常有航空兵和武装直升机予以配合,或是在地
面围剿的同时进行空降突击,因而反空降、反空中突击也成为阿富汗游击队的反围
剿作战的一项重要内容。游击队由于防空手段落后,数量不足,因而在受到苏军航
空火力袭击时,主要是利用地形,分散隐蔽,保存实力。而当发现苏军可能实施直
升机空降突击时,游击队通常占领周围有利高地,并在这些高地之间的谷地设置假
目标,诱对方出击。当直升机载部队降落时,则集中各种火力从侧面和上方对苏军
进行射击,攻击直升机的薄弱部位,消灭空降的苏军士兵。▲
w
--
游子,慈母,国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xb238.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4.40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