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史海回眸]血腥的宗教冲突 十字军东征(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Oct 27 22:39:36 2002) , 转信

  “9·11”之后,美国总统布什曾脱口而出“十字军东征”,招致诸多批评。然而,作
为基督徒的布什总统,对十字军东征这段历史,应该是清楚的。为探索西方文明与伊斯兰
冲突的历史渊源,世界著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较早前曾发表专题文章报道那
一段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本报特约长期从事中国外交事务的姜楠先生撰写了这篇文章,并
分上下两部分刊发。 

   撒拉丁静候受降者 

  1187年秋天,被围困的耶路撒冷城派出使者向埃及苏丹撒拉丁求情,城内的基督徒守
卫者们已被撒拉丁彻底击败。撒拉丁,这位穆斯林统治者,一直等候在城外的帐篷里,他
清楚这场战争对双方意味着什么:重新占领被欧洲侵略者占据长达88年的圣城耶路撒冷。
 

  1187年10月2日,撒拉丁胜利入城。基督徒们已经玷污和亵渎了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场所
,阿克萨清真寺被当作了马厩,穆罕默德升天时站过的石头也被带到君士坦丁堡出售。不
过,胜利的撒拉丁没有报复,城内数千居民以微薄的赎金获救。撒拉丁和他的兄弟还亲自
用自己的钱为一些最穷的居民支付了赎金,还为难民安排卫兵。 

  在西方的历史书中,撒拉丁并没有多少地位。人们读到的更多的人物可能是英勇的英
王理查一世,他是欧洲十字军东征夺取耶路撒冷的领袖。但如果你问一问穆斯林,他们就
会向你讲述撒拉丁在基督教徒们的侵略和仇恨面前表现得是多么大度和宽容。 

  撒拉丁与理查一世之间的战争是十字军东征的高潮,也是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第
一场重大冲突,这场冲突持续了3个多世纪。尽管它在西方人的意识里是模糊的,但它却赫
然出现在穆斯林的文化中。 

  当本·拉登于1998年宣布第一场圣战时,他指责美国向伊斯兰世界发起了一场十字军
战争。在去年公布的一盘录像带中,他发誓要在世人面前重现撒拉丁手提利剑,异教徒的
鲜血从剑锋滴滴下落的情景。 

  华盛顿美国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迈德说:“十字军东征给我们创造
了一个至今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一个欧洲长期进攻的记忆。”它的影响深刻:对当时可
能是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
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从一个黑
暗的孤立时代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 

基督教与穆斯林互感震惊 

  1095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夕,欧洲发生了旱灾和饥荒。当时,从非基督教徒手中
收复圣城耶路撒冷是社会各阶层人的一致想法,来自法、德、英和其他地方的“拉丁”基
督徒(即罗马基督教徒)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由现在的匈牙利长驱直入,来到东方基
督教的伟大中心———君士坦丁堡。在他们的穆斯林敌人眼中,这些士兵们就像一群乱糟
糟、无明显特征的野蛮人,并被统统称为“法兰克人”。但这些野蛮的法兰克人却在1099
年包围了耶路撒冷城,并对这座防守严密的城市进行了几周的进攻。最后,圣城被攻破,
十字军士兵蜂拥而入。他们大批越过城墙,扑向城内的居民———其中有穆斯林、犹太人
甚至基督徒。后来,他们夸耀自己在没膝深的血流中走过圣地。他们的残暴震惊了伊斯兰
世界。自此,穆斯林认为,必须赶走这些欧洲的“法兰克”人。 

  又过了一个世纪,一个强有力的人将中东的穆斯林团结了起来。这个人就是撒拉丁,
他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这时该轮到基督教世界震惊了。圣城北面蒂尔的主教带着耶路撒
冷城陷落的消息,匆忙西逃到意大利,随身还携带着求援信和一张画有一名阿拉伯人击打
浑身是血的耶稣的图画。编年史学家们说,当教皇乌尔班三世得知撒拉丁胜利的消息后,
死于悲痛。他的继承人教皇格列高利八世发誓要发动新的十字军东征,以暴力夺回圣城。
 

  教皇的救亡信息和获得荣誉的机会吸引了当时欧洲大多数的君主。年轻的英王理查一
世带领由骑士和农民组成的大军出海西征。尽管史学家们笔下常常提到的是8次较为显著的
十字军东征,但在从1095年第1次东征到1578年最后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十字军东征(目标是
摩洛哥的土耳其人)的5个世纪里,比理查王远征规模要小的十字军东侵却远不止这些。十
字军的征战后来扩散到了整个欧洲大陆,教会运用它来打击基督教异端,通过武力迫使异
教徒就范。 

  占领了大片圣城土地的首次十字军东征,是惟一可被看作是欧洲胜利的一次。其后的
征战不是灾难,就是勉强保住了在中东的那些被称为“拉丁王国”的欧洲堡垒。第3次东征
或许因为英俊而温和的狮心王理查而最为清晰地留在了人们记忆中。尽管今天人们称他为
勇武的典范,但他实为一个残忍的敌手。1191年,33岁的他到达圣城时,已是一个有经验
的武士和谋略家。他对战争的看法与撒拉丁不同。一场战斗之后,他将1.6万名俘虏在自己
军队的众目睽睽之下砍了头。撒拉丁和理查王在圣城周围干枯的平原地带进行了长达16个
月的厮杀拼战。最后,理查王患病,军队疲乏,他同撒拉丁达成了停战协议后回了家,从
此再未返回。 

  宗教驱使人们走向暴力 

  1917年,英国将领埃德蒙·艾伦比勋爵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回了耶路撒冷。在领兵进城
时,他自豪地宣称十字军战争已告结束。英国媒体也以一幅画有理查王俯瞰圣城、标题为
“我的梦想终于成真”的漫画来庆祝胜利。 

  同时,西方向中东的扩张激起了阿拉伯人的仇恨。对穆斯林来说,“帝国主义”是个
肮脏的字眼,他们将西方关于十字军的历史恶魔化。自19世纪晚期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和
犹太复国主义就被描绘为“现代十字军”。 

  布什在“9·11”后告诉美国人民,“这场反恐十字军战争是要花时间的”。无疑,布
什在说这话的时候并非真的意指十字军战争,但布什的讲话在穆斯林世界里却激起了轩然
大波。这是布什使用过的最差的一词,它使本·拉登及其同伙将这场斗争的性质说成是抵
抗基督教和犹太人的入侵,并指出西方对穆斯林世界的敌视。 

  穆斯林对西方的愤怒实际上是从一个多世纪以前开始的。当时有人把殖民主义同十字
军东侵类比。在现实中,十字军东征对西方比对穆斯林世界远要重要得多。几十年来,西
方史学家一直认为,十字军东征是一种殖民冒险,其动机不过就是贪婪、领土扩张,或仅
仅就是为了侵略。很少有人相信十字军东征是由真正的宗教情感驱使。但最近,学者们认
识到,宗教信仰可以同样驱使人们走向暴力。最好的例子就是由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的第
一次十字军东征。他急于将处于内部纷争的基督教徒们团结起来,于是1095年11月27日向
聚集在法国克勒蒙特附近的群众描述中东的穆斯林如何残暴对待那些去圣城耶路撒冷朝觐
的基督教徒,呼吁西方基督教世界去拯救东方的基督教兄弟。 

  他的呼吁得到了巨大的响应。人们把十字架缝在衣服上来作为他们的标记开赴圣城。
士兵们团结在十字架下,受着严格的宗教原则的约束,因此他们得以搁置了内部的分歧。
虽然操着不同的语言,但他们却坚定承诺保持和谐与友谊。乌尔班的呼吁关键在于,它是
宗教神学中的一个革命性的主张,即通过暴力来实现救亡。这一主张是基督教历史上前所
未有的。
 (未完待续)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4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