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汇编两伊战争简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28日20:25:3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汇编两伊战争简史
一、战争起因
1、领土问题
领土问题是导致两伊战争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阿拉伯河的边界
划分问题;二是波斯湾入口处3个小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由于中东历经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伊朗与伊拉克在帝国之中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两国边界长期无法说清。1847年,奥斯曼帝国(当时伊拉克为奥
斯曼帝国统辖的省)同伊朗签订了《埃尔祖姆条约》。条约规定,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
河汇流而成的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奥斯曼帝国。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伊两国于l913
年和19l4年先后签署了《君士坦丁堡边界议定书》和《划界委员会会谈纪要》,将阿拉伯
河东岸霍拉姆沙赫尔港的停泊权让给伊朗,同时规定阿拉伯河除霍拉姆沙赫尔港一段以主
航道中心线为界外,其余地段仍以河流东岸靠近伊朗一侧浅水线为界,河道主权归奥斯曼
帝国。伊朗对这种划分方法深为不满,在伊拉克l921年独立后多次要求重新划定阿拉伯河
的边界。1937年,伊朗与伊拉克又签订另一边界条约,规定除伊朗阿巴丹港附近一段和霍
拉姆沙赫尔港附近一段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外,其余均以伊朗一侧浅水线为界,伊朗对界
河的其它部分只有使用权,航行时应向伊拉克交税。
20世纪60年代,伊朗在美国援助和石油美元的支持下不断崛起,再次提出重新划定两
伊边界。l969年4月,伊朗政府宣布废除l937年的条约,伊拉克反对,并主张由国际法庭仲
裁,双方争执不断。1975年3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阿尔及尔举行首脑会议期间,
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在两伊之间进行调停,促成伊朗国王巴列维和时任伊拉克革命指挥
委员会副主席的萨达姆·侯赛因举行会谈,并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协议规定两国根
据《君士坦丁堡议定书》和《划界委员会的会谈纪要》最终划定两国陆地边界,并以主航
道中心线来划定两国在阿拉伯河的边界,原来为伊拉克一国拥有的这段阿拉伯河的主权变
为两国共享。当时处境困难的伊拉克同意按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划定两国河界。伊朗也
答应归还扎因高斯等4个地区约300平方公里的原属伊拉克的领土,并承诺不再支持伊拉克
库尔德族 的反政府武装斗争。事后,伊朗迟迟不交割土地。伊拉克认为《阿尔及尔协议》
是“奇耻大辱”,多次要求重划边界,均遭伊朗拒绝。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55%的什
叶派穆斯林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政权,引起伊拉克和其它海湾国家的恐慌。
同时,伊朗革命后政局持续动荡,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而伊拉克此时却发展迅速,成为
中东第二大产油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认为,这是打败伊朗、
确立自己在海湾地区强国地位的良机,于是要求修改《阿尔及尔协议》。
另一问题是1971年伊朗占领了波斯湾入 口处的阿布穆沙、大通布和小通布3个小岛,
并使之成为可以控制波斯湾出入航道的军 事基地。伊朗的行动遭到海湾阿拉伯国家特别是
伊拉克的激烈反对。
2、宗教问题
伊朗和伊拉克同是伊斯兰教国家,两国的穆斯林多数属于激进的什叶派。但两国什
叶派穆斯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迥然不同。
1979年初,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建立了以什叶派高级教士集团为核心的、政
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而伊拉克复兴党政府在政治生活中却努力使政教分离,削弱宗教
势力,将宗教活动纳入政府控制的轨道。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虽然占国内人口的多数,
但长期以来,却处于被统治地位,激进的什叶派对此十分不满,长期与政府进行对抗。伊
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占人口55%的什叶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出革
命的首要目标。而伊拉克国富兵强,积极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企图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之
际对其进行打击,以消除所面临的威胁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
伊拉克和伊朗两国都有一个少数民族——库尔德族。伊朗支持伊拉克境内200万库
尔德人的自治要求,伊拉克也支持伊朗境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对伊朗政府的斗争。
此外,从1964年到1978年,霍梅尼受伊朗国王迫害一直在伊拉克的纳贾夫附近流亡
传教。1978年初,萨达姆以“煽动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迫
使他辗转法国。霍梅尼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并发誓要复仇。
3、美国的作用
自从上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柱一直是伊朗和以色列。而伊朗和以色
列正好位于伊拉克的东西两翼,使得伊拉克感到犹如芒刺在背。美国将萨达姆视为原苏联
的盟友,对他并无太多好感。
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美国人的态度就发生了根本性
的转变。当时伊朗民众的“反美情绪”空前高涨,美国失去了对波斯湾石油运输咽喉霍尔
木兹海峡的控制权。1979年,伊朗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52名美国外交官扣押作人质
,更直接导致美伊关系交恶。不得已,美国只好在海湾地区另觅伙伴遏制伊朗。于是,美
国看中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1980年,积怨甚深的伊朗和伊拉克开战。伊拉克军队在战争初期处于非常不利的地
位。就在这个时候,美国人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1983年,里根派遣拉姆斯菲尔德(即现小布什的国防部长)作为特使访问伊拉克,
和伊拉克领导人商讨合作事宜。而在20年后的今天,同样是拉姆斯菲尔德,积极主张对伊
开战,正所谓“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敌人”!
当年12月19日,拉姆斯菲尔德首先会晤了当时的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列举了美国与
伊拉克之间的共同利益。拉氏遗憾地说,整整一代伊拉克人和美国人彼此没有联系,这非
常不幸。阿齐兹则回答说,美国同伊拉克的关系有可能重新恢复。他还对拉姆斯菲尔德说
:“你将会发现,萨达姆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
第二天早晨,拉姆斯菲尔德拜见身穿军装,腰佩手枪的萨达姆。伊拉克电视台录制
了会见开始的片段,当时会见的场景十分友好,两人亲热地握手,互致问候。拉姆斯菲尔
德向萨达姆转交了里根的亲笔信,随后两人就开始进行会谈。1984年,美国与伊拉克正式
恢复外交关系。
当时的里根政府对于萨达姆研制甚至使用生化武器都是采取了一种默许的态度。官
方档案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向伊拉克提供的军事援助物资中就包括许多化学分析
仪器和生化武器原料。
此外,美国政府还默许伊拉克原子能委员会进口有关细菌战的资料,这些资料极有
可能帮助伊拉克人制造生化武器。美国中央情报局搜集的情报还称,在1988年两伊战争后
期,萨达姆的军队曾经使用毒气杀害了伊拉克北部哈拉巴耶村大约5000名库尔德人。
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情报部门向伊拉克提供了伊朗军事力量的卫星图。有官方档案
显示,美国还秘密向伊拉克提供坦克和其它军事设备。
还有证据表明,里根政府默许伊拉克向美国军火商购买大批军火和尖端设备,其中
包括大型计算机数据库、运输直升机和摄像机等。美国为萨达姆购买军火提供了数十亿美
元的贷款。
美国的支持使得伊拉克扭转了在两伊战争初期处于下风的不利局面。此外,伊拉克
和美国的海军在波斯湾频频袭击伊朗的运油船和护卫舰。
伊朗明显感觉到美国在两伊战争中的介入正不断加深。于是,在1988年8月8日,伊
朗出人意料地主动向伊拉克妥协,在联合国的调停下,两伊战争结束。
二、战争进程
1、双方力量概述
战前,伊拉克总兵力24.2万人(陆军12个师又3个旅20万人、空军3.8万人、海军400
0人,坦克2750辆、作战飞机340架、各型舰艇48艘),另有民兵约10万人;伊朗总兵力24万
人(陆军10个师又4个旅15万人、空军7万人、海军2万人,坦克2000辆、作战飞机445架、各
型舰艇51艘),另有革命卫队约9万人。但伊朗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国际处境孤立;武器
装备不足,军队几经清洗,军队与革命卫队之间不够协调,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伊拉克在
经济上有阿拉伯富国作后盾,武器装备供应充足,但国土只有伊朗的1/4强,人口约为其1
/3,兵员严重短缺。战前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临战措施。伊拉克方面,制造“和平”空气
,麻痹伊朗;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
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事先对伊拉克的进攻企图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些
应急措施:霍梅尼授权总统全权指挥国防部的神职人员,并释放一批被捕的前国王统治时
期的军官和飞行员;突击购置武器装备,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空军战斗机秘
密向国内纵深基地转移,并紧急修好约200架F—4和F—14战斗机;积极改善外交上的孤立
地位。
2、战争进程
1980年9月l7日,萨达姆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次日,伊拉克议会通过一项法令
,要求进入阿拉伯河的一切船只必须挂伊拉克国旗。9月22日上午,伊朗军队向挂伊拉克国
旗的两艘日本船、一艘希腊船开火。中午,萨达姆下令对伊朗军事目标进行“威慑性打击
”,大批伊拉克飞机对包括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空军基地在内的l0个机场和空军基地进行
轰炸。下午,伊朗出动陆海空军进行反击。
1980年9月23日凌晨,伊拉克出动10万大军分三路闪电般攻入伊朗。伊朗仓促应战、被
动防御,两伊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伊拉克全面进攻,伊朗组织边境防御和反攻(1980.9~1982.6)
为夺取有争议的边境领土,攻占伊朗南部阿拉伯人聚居的阿巴丹等重要经济地区,伊拉
克于1980年9月22日午夜出动大批飞机空袭伊朗,随后以5个师又2个旅近7万人和1200辆坦克
的地面部队,分北、中、南三路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约690公里的边界上,先北后南
向伊朗境内推进,占领席林堡、梅赫兰、富凯和博斯坦等10个城镇;10月24日又夺取霍拉
姆沙赫尔西区,包围苏桑盖尔德、阿巴丹,控制近2万平方公里的伊朗领土。伊朗仓促应战
,驻边境地区的4个师退守重要城市,并急调增援部队阻滞对方进攻,同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
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与石油设施。11月,伊拉克因阿巴丹等城镇久攻不克,进攻势头锐减
;伊朗乘机开始局部反攻。1981年9月27日,伊朗转入全面反攻,先后组织阿巴丹、博斯坦
、胡齐斯坦和“圣城”等战役,逐步收复失地,取得战场主动权。1982年6月,伊拉克单方
面宣布停火,并从伊朗撤军。
第二阶段,伊朗发展反攻势头,伊拉克被动挨打 (1982.7~1984.2)
为夺取伊拉克领土,消耗伊拉克军队有生力量,推翻或动摇萨达姆政权,伊朗于1982年
7月13~18日出动10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首次进入伊拉克境内作战,占领巴士拉地区
约100平方公里土地。至1984年2月,又先后发动“穆斯林·本·阿格勒”、“回历一月”
、“曙光”和“曙光”1~6号等九次战役,占领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共约300多平方公里领土
。2月22日,伊朗发起“海巴尔”战役,攻占伊拉克南部盛产石油的马季农岛及其周围地区
共约1000平方公里土地。伊拉克消极防御,被动挨打,多次要求停战,均遭拒绝。
第三阶段,双方展开地面拉锯战,加强空中与海上袭击(1984.2~1988.3)
1984年2月,伊朗不顾伊拉克停战要求和国际调停继续发展进攻,企图迫使萨达姆下台,
建立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至1988年3月,先后发动“巴德尔”、“曙光”8~9号、“圣城
”1~9号和“佐法尔”1~6号等50多次战役。在1986年2月的“曙光”8号战役中,攻占伊拉
克南部主要出海口法奥地区;在1988年1月的“圣城”2号战役中,夺取伊拉克北部约110平
方公里土地;在1988年3月的“曙光”10号战役中,占领伊拉克北部重镇哈莱卜杰,夺地10
00多平方公里。其他战役则多数受挫,占地得而复失。伊拉克守中有攻,先后在中线和南
线多次组织进攻战役,并利用伊朗反政府武装配合作战。为改变战场态势,阻止伊朗进攻
并削弱其战争潜力,伊拉克除在地面战斗中使用化学武器外,还先后于1984年2月和1985年
3月率先进行“袭船战”和“袭城战”,攻击对方石油输出终端和军事、经济目标。伊朗针
锋相对予以还击,在空军力量不足情况下率先使用地地弹道导弹(至战争结束共使用50余枚
),引起双方“导弹战”。由于伊朗使用导弹袭击科威特并威胁海湾其他国家的石油输出,美
、苏、英、法等国自1987年7月起先后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美海军曾多次同
伊朗发生冲突,战火由两伊边境蔓延到海湾地区。
第四阶段,伊拉克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再次攻入伊朗境内(1988.3~8) 1988年上半
年,伊朗经济危机加剧,国际压力增大,战场形势恶化。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继续
对伊朗纵深目标实施导弹袭击(战争期间共发射180多枚)。1988年4月,伊拉克开始全面反
攻,先后通过“斋月行动”、“信赖真主”等战役,收复法奥等南部失地和北部山区,并攻
占伊朗的代赫洛兰及其周围地区,随后主动撤离;在其他地区共占领伊朗2000多平方公里
土地。1988年7月14日,伊朗政府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598号决议。8
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1990年伊拉克因侵占科威特面临严重
的海湾危机,于8月15日宣布5天内从伊朗撤军,接受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并开始释
放战俘。至此,两伊结束战争状态。
三、战争后果及影响
战争中,伊朗亡35万人、伤70万人、被俘3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
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亡18万人、伤25万人、被俘5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
、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约5400
亿美元。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
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
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
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
此次战争是双方大量使用先进或较先进武器,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最终结局
无明显胜负的现代局部战争。战争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对彼此的政治、经济和军
事形势缺乏全面认识,战、和战略决策失当,战争指导带有盲目性;美、苏等国不愿两伊
决一雌雄,竭力维持双方实力平衡,使战争进程和结局受到制约;双方缺乏现代作战经验
,军队素质及指挥水平距现代战争要求甚远,作战方法未突破传统攻防作战思想的束缚。
但此次战争显示了现代局部战争中装备与物资损耗巨大、弹道导弹和化学武器具有一定威
慑作用等特点,为军事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四、两伊战争给了世人一些有益的启示。
1.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装备,但买不到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因此,引进外国先进
的武器装备,一定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两伊是中东地区富有的石油输出国,自1973年以
来,两国耗资数千亿美元,从国外 竞相引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但两伊的工业基础薄弱
,许多先进武器的零配件本国无 力修配,弹药主要靠国外供给;两国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
,要掌握诸如苏制“萨姆”和 美制“轻剑”、“霍克”型地空导弹,驾驶T—72坦克和米
格—23战斗机等先进武器, 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这种靠钱买“现代化”的做法,非但没有改变他们对现代战争“外行”的状况
,反而导致“消化不良”。以致作战中新式武器的作用都离不开外国顾问和专家,士兵不
能熟练地按照标准规范维护和使用自己的武器装备。这样不仅不能使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得
以正确运用和充分发挥其效能,而且容易丧失主动,受制于人。由此可见,引进先进的技
术和武器装备,必须与自己国内的工业基础,军官和士兵的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以及本
国的战争传统相适应。否则,花很多钱去买自己消化不了、驾驭不了的东西,不仅造成严
重的浪费,甚至可能成为自己的累赘。武器装备先进的程度不能代表军队现代化的程度,
先进的技术装备本身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善于运用武器装备,有很高
军事素质,有先进的战略战术思想的人。也就是说,只有具有与先进的技术和武器装备相
适应的战略战术思想,才能充分发挥武器效能,赢得作战的胜利。
2.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固然应当重视速战速决,但同时还应当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战争初期,伊拉克采取突然袭击的闪电行动,旨在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并且取得了
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其把战争赌注完全押在这一点上,在思想上和物资上缺乏长期作战的
准备,因此,一旦速战速决企图被对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渐由主动转为被动。伊朗依
仗自身国大人多的优长,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在持久中消耗对方的实力,磨垮对方
的意志,从而一举将伊拉克军队逐出国境,取得了重大胜利。诚然,战略上的速战速决,
往往从突然袭击开始,确可收到先机之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
如果不根据自己的国力、军力,不分作战对象,把速战速决的战略看成取胜的唯一法宝,
而不进行长期作战的思想、物资准备,则可能会欲速而不达,由主动变被动,甚至在战争
中失利。
3.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
两伊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
城掠地的表面“胜利”,忽视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战争初期,伊拉克进攻矛头几乎全部
指向对方边境的一些城镇,不重视集中优势兵力大量歼灭敌人。伊朗在初期的防御反击作
战中,也是以城市为目标部署兵力,以收复城市失地为胜利。由于均未发动以大量歼敌为
目的的战略性战役,因此双方军队都没有受到重创,使战争得以久拖不决,形成“拉锯战
”。这就说明,尽管攻城夺地是战争中的重要作战行动,但若不歼灭对方有生力量,就可
能使敌人获得喘息之后再次组织反扑,从而使自己前功尽弃,甚至会导致局势的逆转。因
此,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必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4.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
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
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仅军费开支一项,双方共耗资2000多亿美元。战争中,武器装备
和物资的消耗相当可观。战争头两个月伊拉克击毁和缴获伊朗200多辆坦克,己方也损失近
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两伊的弹药消耗量也很大。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林堡这样一
个1000户的小镇就发射了几万发炮弹。两伊陆军主要是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油料消耗多,
据估算,伊拉克军队每天消耗的油料达2000至3000吨。战争初期,伊拉克本来希望速战速
决,但因作战物资供应不上,等待补给,进攻势头被迫减弱。
伊朗顶住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后,也因补给困难而拖长了反攻的时间。转入反攻后,
伊朗多次向伊拉克发动地面攻势,但两次战役之间的间隔比较长,有时竟长达5个月以上。
其主要原因是后勤系统混乱,武器装备等作战物资供应跟不上,因而续战能力不强。
--
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香岂宜一壶倾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6.16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4.7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