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almondboy (杏仁), 信区: Green
标  题: 贝卡谷地之战:80年代经典战役--以色列87: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29 16:26:14 2003), 站内信件

提起以色列空军,大概所有人都会首先想起那个空前绝后的87 比 0,而意义更为深远的则
是在贝卡谷地摧毁了叙利亚的 19 个苏制 SAM 导弹连,以色列空军的攻击精神将空中力量
领出来地空导弹的阴影。小时候看到刘亚洲的军事科普小说(好像是“恶魔导演的战争”
)中有关描述,为以色列人近乎神话般的壮举惊叹不已,后来随着阅读增加,逐渐深入到
这场争的内部,也澄清了一些误解。军事技术发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用现代的技
术打一场未来的战争”之桂冠还是只属于以色列空军。在下特意翻译了部分有关文章,本
篇原载于美国空军协会(Air Force Association)的会刊“Air Force Magazine”2002 
年 6 月号,作者是Rebecca Grant
  贝卡谷地之战 

  1982 年6 月,为了彻底根除越境恐怖活动,以色列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行动代
号“加利利和平”(Peace of Galilee)。事件的发展正如以色列事前所估计,从黎巴嫩
蔓延到周边地区,演变为多边冲突。 

  在这次行动的最初阶段,以色列空军创造了摧毁对手 19 个地空导弹连、击落大批敌
机而自身不损一兵一卒的壮举。通过获取实时情报(Real-Time intelligence)和巧妙地
利用对手的弱点,IAF(以色列空军、Israel Air Force)给现代防空体系来了个下马威。
 

  本月(2002 年 6 月)是IAF在贝卡谷地(Bekaa Valley)的胜利 20 周年纪念,作为
空中武力在和防空力量的死亡决斗中取得转折性的胜利,它已经被载入史册。以色列拥有
一支小规模、高素质的空军,在 1967 年 6 月的“六日战争”(SIX DAY WAR)中发动了
一场史诗般的突袭,总共出击 3,300 架次,IAF 横扫埃及、叙利亚和约旦三国空军,在地
面和空中总共摧毁了 400 架敌机,一战成名。此后,阿拉伯三国军队被从西奈(Sinai)
、格兰高地(Golan Heights)和约旦河西岸逐退。 

  虽然 IAF 在从 1969 年 3 月到 1970 年中的消耗战中维持了优势,但是在大量装备
苏制飞机导弹等先进武器后,埃及人依然在西奈半岛给IAF制造了相当地麻烦。以色列人首
当其冲要面对的,就是先进的苏制 SAM(Surface to Air Missile, 地对空导弹,这里特
指苏制萨姆防空导弹)系统。虽然 IAF 在这段时间内零星摧毁了一些埃及地 SAM,但是自
身却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前英国皇家空军次帅托尼.马森(Tony Mason,RAF Air Vice Ma
rshal)评论到,IAF 对抗敌机的交换率大概是 1 比 40,而对抗 SAM 却是 2 比4!”。
显然,SAM 已经代替战机成为阿拉伯国家空防的主角。 
十月战争 

  早在1973 年的“十月之战”中,事情已经初显端倪。1973 年10月6 日,埃及和叙利
亚共同发动了突然袭击,IAF 从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地面火力??“比北越的任何地方都要
稠密”(空军大学1978 年报告)。 

  埃及虽然仅拥有不过 20 套移动式SAM 系统,但是还有 70 套SA-2、65 套 SA-3、仅
2,500 门防空炮和超过3,000 套SA-7 肩射导弹等作为补充,另外包括叙利亚方面的34个S
AM 连。IAF 的飞行员不但要争夺制空权,而且要为被围困在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东
岸的地面部队提供近接对地支援。在此期间,IAF 的二号首脑是大卫.艾维(David Ivry,
此人曾在1967 年作为飞行员参战,最近又担任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回忆到,“你没有任
何时间来消灭对方防空力量,必须随时冒着非常稠密的防空火力来进行对地支援,为此我
们损失了不少飞行员”。 

  战争的最初三天,IAF 在1,220 架次任务中损失了50 架飞机,将近4% 的损失率是无
法承受的,几乎可以和当年美国战略空军最初空袭德国时的损失相提并论。虽然随着战局
的好转损失逐渐下降,但是总共有53 架A-4 天鹰(A-4 Skyhawk,开战时 IAF 总共拥有17
0 架)和33 架F-4 鬼怪(F4 Phantom,总共 177 架)被对手的 SA-6、ZSU24 和 SA-7 击
中。 

  飞机受创轻重不一,但是对方的防空力量逐渐进入了状态,有效阻止了 IAF 开展进行
紧急近接支援(emergency close air support),同时埃及防空力量也成功地干扰 IAF 
支援以军地面部队的反攻行动。以色列飞行员冒死拼杀终于迎来了曙光,运河东岸的战局
逐渐向着有利以色列的方向发展。10 月14 日,埃及向西奈投入了预备队,并且将防空火
力圈向前推进。不过一天之内埃及就损失了28 架战机,以色列空军和地面部队联手阻止了
埃及的攻势。一名埃及指挥官后来谈到,“一旦我的部队冲出 SAM 的防空伞,IAF 马上就
会给我们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 

  战争又持续了几天,直到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以军已经越过了运河并且在各条战线上
击破了对手。战争的教训清楚地告诉以色列人,IAF必须改变他们的战术,即使到了战争的
最后阶段,IAF 依然在摸索对付 SAM 的方法,结果在一次出击中就损失了 5 架 F-4 鬼怪
。 

  惨重的损失 

  对于艾维,IAF 的损失是毁灭性的,“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他谈到,“我们计划重
振旗鼓打一个漂亮仗”,但是得知“IAF 的 F-4 鬼怪不能有效地对付 SAM”之后,军队首
脑们的心情可想而知。SAM 成功地阻止了 IAF 打击侵略者,甚至能保护类似 SS-21 这些
能够打击以色列领土内目标的地地导弹。艾维认为,空中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受到了
质疑,1973 年的战绩给 IAF??不必说还有其他西方国家的空军??心中投下了阴影,在
未来的战争中战机是否还有能力对抗整合式防空系统(integrated air defence)呢?前
任 IAF 指挥官艾泽尔.魏茨曼(Ezer Weizman )甚至悲观地说:“战机的翅膀已经被 SA
M 折断了”。 
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IAF 将来能够有效作战,取决于能否找到一条迅速系统地消灭对方
固定或者移动式防空火力的道路。对于艾维,1973 年的教训非常清楚,“我们必须给SAM
 一个回答!” 

  埃以之间的和平维持了若干年,但是 SAM 问题依然是IAF 心头之痛。1981 年,以色
列在南黎巴嫩击落了两架正在袭击亲以基督教民兵的叙利亚直升机,作为回应,叙利亚的
 SAM 部队开始进驻黎巴嫩的贝卡谷地。此时艾维已经成为 IAF 的指挥官,他怀着极大的
兴趣仔细研究了叙利亚的行动。“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艾维谈到,叙利亚将 SAM 部队派
进贝卡谷地“已经越过了一条红线”。它威胁到以色列在黎巴嫩边界地区的空中优势,阻
碍IAF进行侦察和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1978 年的戴维营(Camp David)协议和 1979 年的埃以和平协议已经为这一切埋下了
伏笔,条约规定 1982 年从西奈半岛撤军。“实际局势却十分微妙”,艾维说道,贝卡谷
地的 SAM 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但是 IAF 却面对更严肃的挑战,那就是伊拉克 Osirak 
的原子能反应堆!1981 年 6 月 7 日,14 架以色列战斗机以一次另人炫目的完美突袭摧
毁了巴格达郊外的反应堆,下面就该轮到叙利亚人了。一年之后,巴勒斯坦游击队活动越
发猖獗,大肆越境袭击以色列移民,向加利利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开炮甚至发射火箭,解
决贝卡谷地的 SAM 成为 IAF 首当其冲的任务。 

  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Sharon)得到了总理阿瑞尔.贝京(Ariel Begin)的支持,计
划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扫荡PLO(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同时吓阻叙利亚军队,并且掩
护亲以色列的基督教民兵驱逐巴解势力。第一周的战斗成为八十年代最为瞩目的战事,并
且永载空军战史。 

  狩猎开始 

  6月6日,在 IAF 战斗机、攻击机和直升机的掩护下,以色列地面部队开始进入南黎巴
嫩扫荡巴解据点。开始以军推进迅速,一路势如破竹,后来被阻于Jazzin,急需空中支援
。这样一来,以色列战机将要进入贝卡谷地 SAM 的射程。 

  艾维和他设在特拉维夫(Tel Aviv)的指挥部仔细监视叙利亚的反应,此战基本的原
则就是“千方百计避免和叙利亚正面开战”,艾维特别强调。SAM分布在贝卡谷地和叙利亚
境内,叙利亚军队、巴解游击队和以色列直升机及救援单位一起拥进这个地区。“有时候
天空中有超过100 架战机在这个地区”,艾维回忆到,“几乎接近饱和状态”。对于仅仅
1,500 平方英里大小的地域,通讯和指挥显地异常重要,于是艾维亲自坐镇指挥。 
原始计划要袭击14 处SAM 阵地,不过艾维于6 月 8 日星期二得到消息,以色列的无人机
(RPV,Remotely Piloted Vehicles)报告另外5 支SA6 部队正在从格兰高地向贝卡谷地
移动。“现在他们沿格兰高地布置了稠密的防空火力来阻挡以色列向大马士革(Damascus
)渗透”,艾维说到,“我们早晨发现了他们,这个行动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这次移
防表明了叙利亚没有发动一场全面战争的意图,否则叙方会将导弹部署在大马士革方向。
这一切帮助艾维下定了决心,那就是摧毁黎巴嫩境内的叙利亚 SAM,并且不必冒和叙利亚
全面开战的风险。 

  6 月9 日星期三早晨,艾维修改了行动计划,将新到达的5 个SAM 连也划入目标。他
计划中午开始行动,不过还要等待内阁批准。刚过上午10 点,内阁开出了绿灯,此时艾维
已不得不把行动时间推迟到下午 2 点。“攻击之前,我们发现边境地区有大量叙利亚军队
,但是叙利亚空军并没有出动,他们尽量避免空战”,艾维评论到,“他们死在我们手里
的MIG 已经够多了。 

  “自由开火区” 

  当下午 2 时以色列空军倾巢而出的时候,叙利亚却命令其所有在空机返场降落。当最
后一架叙机降落滑出跑道之后,叙利亚指挥官确定他们已经可以自由开火,敲掉一切在天
上飞的东西。 

  “叙利亚人对自己的防空力量充满信心,何必再让空军的战机来冒险呢?” 

  艾维指挥着他的攻击机群直扑SAM 老巢,它们是由SA-2、SA-3 和SA-6 搭配组成。“
这是一场真正的挑战”,艾维说,计划的关键是事先搜集关于SAM的情报和数据,以及叙利
亚人操作的特点,以便利用它们在技术上的缺陷。“情报搜集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早在开战之前,以色列的无人机已经侦察出SAM 的雷达和通信频率。1991 年出版的“The
 Samson Option”(Seymour M.Hersh)一书中谈到,1982 年5 月以色列通过一系列秘密
行动,取得了大量关于 SAM 频率和雷达覆盖范围的数据,后来在此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光天化日之下攻击 SAM 阵地对通信、指挥和情报系统(Command Contral and Int
elligence)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样能使攻击即迅速又致命??防区外发射导弹将为以色
列飞行员提供第一击(Standoff Missiles)。整个计划经过反复斟酌,几个月来以色列飞
行员一直在 Negev 沙漠之中反复练习攻击模拟的 SAM 阵地。IAF 将使用阻塞式干扰来切
断防空部队以及战机和指挥所之间的通信,“你必须清楚什么时候该干扰,什么时候不该
”,艾维讲到,“当你要掩护战机执行任务的时候,必须释放干扰;相反当你想搜集信息
情报的时候,就不能干扰,你要仔细地听”。同时 IAF 的战机也携带了干扰吊仓来对 SA
M 雷达实施欺瞒式干扰。 
为了攻击顺利进行,艾维需要能够直接了解战场局势。E-2C 鹰眼预警机通过下行数据链(
DataLink)将雷达图象传输到设在特拉维夫的IAF通信指挥部,然后直接送到艾维的面前。
无人机则提供实时图象转播,以色列拥有一个中队的无人机,艾维认为这远远不够??特
别是夜间性能不够理想,不过这已经足够保证随时有两架在空,实时更新叙利亚SAM阵地的
位置。“我们不断跟踪他们,因为他们是可以机动的”,艾维补充说,“我们跟踪他们,
所有 19 个连,那天早晨我们确切地掌握了他们的位置,没错,毫无疑问,一个都没跑掉
”。 

  IAF 同时在艾维和飞行员之间建立了双向的语音通道,这种实时的通信、指挥和情报
模式,对于现代战争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将艾维所谓的“实时情报”(Realtime intel
ligence)从地面指挥部传送给飞行员。 

  F-4 鬼怪将在对地进攻中扮演主要角色,F-15 和F-16 夺取空优掩护攻击机群。无人
机首先进入诱使 SAM 雷达开机,然后F-4 发射高速反辐射导弹(high speed antiradiat
ion missiles)摧毁这些雷达。因为事先已经标定了目标位置,所以攻击进行地非常迅速
,减少了飞机暴露在对方防空火力下的时间,同时空地导弹的高速度保证了攻击机能够迅
速安全脱离。很快这些SAM 单位就“一个接着一个地蒸发了”。 

  两个小时之后,IAF 彻底摧毁了所有 19 个SAM连,自身毫无损失。IAF 当时已经拥有
激光制导炸弹(Laser Guided Bomb),“但是我们在这次行动中并没有使用它们”,艾维
解释到,“它们太慢了,不过等你消灭了防空火力之后,可以回头用激光制导炸弹慢慢瞄
准彻底摧毁剩下的东西。” 

  87 :0 

  攻击开始之后,叙利亚空军突然发现自己完全不在位置,于是 20 分钟后起飞了第一
批战斗机,试图截击以色列攻击机群,阻止他们继续攻击。于是直升机、无人机、战斗机
、预警机以及电子战,终于演变成空中力量的群殴。 

  “你好像在指挥一场音乐会”,艾维回忆到,“那不仅仅是攻击机进攻SAM,战斗机截
击MIG,一旦他们处在同一个区域里面,你必须指挥一场音乐会。当然你不能一边弹钢琴一
边打鼓,不过空战是和对地攻击完全不同的一场音乐会”。 

  在指挥中心里面,艾维能够通过E-2C 的雷达图象和F-15 的雷达排列出对方的威胁顺
序。IAF 飞行员使用VHF 波段无线电,指望依靠它能够维持和指挥中心之间的语音和数据
通信。 

  艾维的战术是每次指挥一个四机编队进入攻击区,每次就一组,每场空战持续1 到2 
分钟。艾维决不派遣4 架以上的飞机进入攻击区,“能不能打掉所有 MIG 并不重要”,艾
维解释到,“至少保证不会误击自己人”。而对于叙利亚人,这完全是一场绝望的屠杀,
不论是在战术上还是在心理上。经过精心安排的空载干扰彻底断绝了叙利亚MIG-21 和MIG
-23 和地面的联系。艾维描述了叙利亚飞行员的信心是如何逐渐崩溃的,当他们起飞的时
候,对要截击的目标和截击的线路毫无概念。他们努力去做些什么,但是没有产生任何效
果。“我们慢慢地逮住他们,一个接着一个。”艾维回忆到,每次攻击都能摧毁叙方四机
编队中的两到三架。“他们来地越多,信心反而越弱,在心理上,你不断地失败又失败。
一旦你开始输,你总是在想,下次就轮到我了,我难道命中注定要栽在这里了?”以色列
飞行员一直将他们的优势保持到最后。“我能告诉你的是,在最初半个小时内,我们打下
来26 架MIG。”两个小时之后,艾维招回了攻击机群,直到周 5 中午停火生效的时候,I
AF 总共击落了82 架敌机而自身未损一兵一卒。 
消灭了贝卡谷地的 SAM 之后,IAF 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支援地面部队的进攻了。随后,以
色列攻击直升机使用 TOW 式导弹攻击叙利亚坦克,战斗机则使用激光制导炸弹来反坦克。
“我们消灭了大量坦克”,艾维补充到,“我们曾经在晚上阻击过一支北面开过来的装甲
部队”。当两军装甲部队对头碰撞之后,IAF 的 F-4 和 A-4 使用带有激光制导装置 MK8
2 和 MK83 在夜间来攻击叙利亚坦克。 

  实时标定目标 

  两周之后,艾维终于又得到机会来验证实时指令系统,这回是对付一些小规模的SAM 
部队。受挫之后,叙利亚又派遣了一些 SAM 部队进入黎巴嫩。一架 F-4 损失于 SAM 的伏
击,“攻击来自叙利亚境内,而不是来自黎巴嫩”。艾维马上下令反击,摧毁了4 个SAM 
连中的3 个。胜利的关键在于IAF持续追踪这些 SAM 单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好像
一场狩猎”,艾维这么宣称,“我们的无人机一直在不间断地跟踪这些SAM,这些SAM 部队
有时候会躲入村庄,我们会继续跟踪他们,直到他们离开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地方再摧毁他
们。” 

  无人机传送回来的图象会映射到划分好坐标的地图上,然后通知那些非常熟悉这里地
形的飞行员,经过不断磨合,这套系统终于可以让艾维能够将信息及时传给每一个具体的
飞行员。“这个就是所谓实时标定通信”,艾维解释到,“通过语音,我可以和每一个飞
行员讲话。甚至有时候我还知道他们的名子”,特别是他的儿子也在其中。 

  战争的革命 

  和 1973 年那场残酷的空战相比,以色列的 46 小时贝卡谷地之战是大规模联合空中
作战的一个里程碑,事实证明即使狡猾的移动式 SAM 系统也无法逃过经过精确协调的空袭
。“SAM 惨败的事实,极大地冲击了战略势态”,这个一边倒地战果,将合成空中力量重
新带回了现代战争的舞台中央。贝卡谷地之战强调了电子战和精心计划协调的重要性,艾
维能够发现突然冒出来的 SAM 部队并且马上提醒攻击机群,充分表明熟练的实时操作和事
先精心计划对于空战一样有效。 

  对于以色列人,贝卡谷地的胜利给了叙利亚巨大威慑,而对于 IAF,这场胜利帮助它
重新在武装力量中找回了自己的位置。这场战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
,继续在空中和以色列人为敌等于送死。艾维引用叙利亚国防部长对贝卡谷地失利所作的
总结,“鉴于以色列人在空中力量和电子战方面的绝对优势,下一场战争将是一场纯粹的
‘地对地’的战争,而不会再上演‘地对空’的场景”,于是叙利亚和伊拉克开始采购飞
毛腿导弹(Scud)。对于莫斯科的苏联高级将领们,贝卡谷地之战无疑是当头一棒??顶
尖的苏制武器折戟沉沙。1991 年,艾维出访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国防部长 1982 年
正好在莫斯科,他告诉艾维,贝卡谷地之战让苏联将领们明白了西方在技术上的优势,同
那些SAM 一起崩溃的还有人们对华约铁幕的信心。 


  贝卡谷地之战同时在技术上成为1991年海湾战争的前瞻和样板,美国空军从中学习了
如何寻找对方的整合式防空系统的破绽、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进行实时指挥、如何用
激光制导炸弹来对付坦克。以色列空军的进攻精神和精湛技艺,让空中力量重新成为王者
之剑。 

  作者简介:瑞贝卡.格兰特(Rebecca Grant)是华盛顿IRIS独立研究所的主席,曾经
在 Rand-空军部长和空军参谋长手下工作过。格兰特同时是 Eaker 宇航政策研究所的一
员,这个机构帮助空军协会(Air Force Association)制定出版政策和进行研究。她最近
的著作是 2002 年 4 月出版的,“无人期待的战争”(The War Nobody Expects)。 

 



--
                  ____  摇啊摇,摇啊摇..                            ★ * .  
                 /    \_                                              .。☆. 
                 \__/C._)                                            . ∵. 
            ((  ~)   ゝ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226.2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6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