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ster (miser), 信区: Green
标  题: 60年代的中美海南岛空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8月04日08:03:4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60年代,随着美国侵略越南北方的战火日益扩大,中国南部边境的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美海军舰只频繁地在中国南海游弋,美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甚至袭击中方商船和渔船
。1965年初,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命令海军航空兵第4师开进海南岛,抗击入侵挑衅的
美机。
跃升18000米 无人之境落美机
当时,美空军经常使用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活动。这种AQM-34
A型“烽火”式飞机机体很小,全靠无线电遥控或程序控制,最大时速为0.96马赫,高
度18600米至20000米。而随航4师远征海南的中国歼-6飞机实用升限只有17500-17900米
,高度差成为指战员们遇到的首要难题。
1965年2月20日,航4师参谋长辛英元奉命带领10团大队长张炳贤、副大队长舒积成、中
队长王相一等空地勤人员,配备歼-6型机2架,组成机动作战小分队,首批开进海南岛海
口机场,专门对付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面对高度难关,大家认为,歼-6飞机虽然
在理论上飞行高度不够,但还有潜力可挖,可以向极限高度跃升。所谓极限高度,是指
某型飞机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飞机上升率为每秒0.5米时的高度叫作实用升限。达到
实用升限后,如果不采取降低高度的措施,飞机还能继续跃升一定高度,这就是极限高
度。在极限高度上,飞机的推力小于阻力,能停留的时间极短,不能作稳定平飞。这个
时候,操纵稍不注意,飞机就有可能进入螺旋,发生危险。而且高空空气稀薄,升力小
,开炮时强烈的后座力也容易使飞机进入危险的飞行姿态。小分队对美国无人驾驶飞机
进行了详细分析后认为,无人机的弱点是按程序飞行,遇到情况不会随机应变;受攻击
时不会机动,也不会寻找目标反击,就像是靶机。因此,只要达到了这个危险的高度,
就有可能打下美机。小分队开始了突破实用升限的极限跃升。经过认真演练,第一次跃
升试飞就达到了18200米。后来他们冒着更大的危险,终于跃升到了18600米的高度。高
度虽然达到了要求,但要在极短暂的停留时间里,隐、准、狠地开炮命中敌机,还必须
苦练射击本领。飞行人员不仅在空中反复演练,回到地上也苦心琢磨在极限高度时的射
击要领。
1965年3月24日,美军派出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一驾侵入海南岛万宁上空。王相一受命单
机起飞截击。13点50分,王相一在高度16000米、距美机3800米时跃升逼近,连续3次开
炮。美机左翼冒烟,坠落海中。中国海军航空兵取得了截击美机的第一次胜利。
5天后,一架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再次犯境,10团副大队长舒积成奉命单机起飞截击
。他在距离39公里处发现了高空拉烟的美机,为了确保命中,他一直迫近到距敌110米,
此时敌机的投影已超出了瞄准具光环,黑影几乎罩住他的座舱盖。舒积成果断按动炮钮
,敌机左右两翼被打得冒起火星,差点撞在舒积成的飞机上。舒积成一压杆闪过了敌机
。美机坠落在三亚以北地区。4天后,即4月3日,舒积成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之后又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5年8月21日,舒积成以同样沉着
稳健的动作,在海南岛上空再次击落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一架。
4比4持平 美机“麻雀”不认自家人
1965年4月9日,美军8架F-4B型“鬼怪”式超音速战斗机突然侵入中国海南岛上空。第一
批4架向莺歌海靠近,接着经过白龙尾岛,随后循原航线逸去。第二批4架窜入中国领海
后,从黄流入陆继续北犯。这种F-4B型战斗机最大时速2338公里,实用升限15300—180
00米。飞机上装有搜索警戒雷达,携带4枚麻雀-3导弹,杀伤半径12—15米,可在任何气
象条件下发射。接到作战命令后,海军航空兵第8师立即派大队长谷德合带领2号机程绍
武、3号机魏守信、4号机李大云驾驶歼-5飞机向战区飞去。鉴于第一批美机已从原路逸
去,航8师决定打击尚在中国领海领空扰乱的第二批美机。谷德合率队按地面指挥引导穿
出云层后,李大云首先发现目标,并迅速逼近美机至300米左右,请示攻击。当时,本着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中央军委指示海军航空兵对美机一般不主动攻击。谷
德合严格执行这一政策,虽然知道李大云战位极佳,仍命令他退出。李大云退出时,美
3号机突然迫近李大云后方。李大云急忙左转,迅速反扣过来,再次逼近美3号机,占领
战位,一面瞄准,一面再次请示攻击。李大云还没有听到指挥员的回答,美4号机已旋风
般逼近李大云身后,连续施放2枚麻雀-3导弹。由于李大云正好侧身急转,这2枚导弹并
没有击中李大云,却弄巧成拙,击中了冲在前面的美3号机。美3号机立即起火,坠落在
海南岛莺歌海地区。这时传来师指挥所愤怒的声音:“坚决回击!”此时美机两架正编
成左梯队迅速向谷德合逼近,魏守信、李大云当即向美机扑去。慌忙中,美机射出剩下
的导弹,爆炸点偏离谷德合的飞机甚远。魏守信和李大云乘美机发射导弹后分别向左右
转弯之际,准备实施截击,美机却以大坡度下滑逃脱。考虑到飞机燃油已剩下不多,地
面指挥所下令返航。
这次空战,中美双方使用的兵力是4:4。在美机的性能和武器都占优势的情况下,谷德
合中队始终坚持4机一体,集中兵力近战格斗,战术上可谓技高一筹。在与美机周旋过程
中,谷德合中队既严格执行对敌斗争的政策,又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而美机连续施放
导弹,反而击中了自己,在技术和心理上,都显得逊色了。当天航8师的战斗日志上写道
:美国飞机在中国海南岛上空,施放“麻雀”导弹,击中美国F-4B战斗机一架!
接好“擦边球” 美机坠毁在中国领海
自美机发射导弹,主动向我机攻击后,我方对美机入侵的政策,便由原来的一般不予攻
击,改为坚决打击。而美机遭此挫折,也愈发小心谨慎,改变了原先直进直出的入窜方
式,采用了在中国领海线上空作“S”形飞行,忽进忽出的“擦边球”战术。这种战术包
藏着阴险的诡计:若被中国飞机击中后坠落在公海上,美国就可以借此制造事端。现代
飞机时速可达2000公里以上,一秒钟之内飞机可前进数百米,因此,中国飞机必须在美
机入侵领海的瞬间将其击落。截击入侵美机的海空斗争出现了新的难点,南海舰队航空
兵指挥员认真研究对付“擦边球”的对策。大家认为:只要我机能适时起飞到一定空域
待战,选择好时机,抓住有利战机攻击,就完全能将窜犯领海的美机歼灭,让它坠毁在
中国领海。
1965年9月20日,美国一架F-104C型战斗机飞临海南岛西岸,向北移动,随后在白马井以
西海域上空忽进忽出,擦边挑衅。F-104是美国当时的先进飞机,最大时速2400公里,机
上除机关炮外,还可携带2-4枚“响尾蛇”导弹。接到战斗警报,航4师10团大队长高翔
、副大队长黄凤生迅速驾驶歼-6起飞截击。狡猾的美机始终在中国领海上空时出时入。
南海舰队航空兵指挥所机智地把高翔双机引导到加来地区,迷惑敌人。美机果断改变航
向,横穿雷州半岛,指挥员即令高翔前去拦击。高翔和黄凤生按照地面引导迅速折回,
在距离目标30公里时,以最快速度向正在爬高的美机扑去。高翔从距离291米处开炮,直
打到30米,美机顿时凌空爆炸,连高翔自己的飞机也被美机爆炸的碎片击伤了13处,一
台发动机停车。高翔沉着冷静地依靠另一台发动机,驾驶着飞机同黄凤生一起胜利返回
机场。被击落的美机飞行员菲利普·史密斯跳伞被海南民兵生俘。事后,美国电台惊呼
:这样先进的飞机被中国击落,政府感到“震惊”,军方也感到“不可理解”,因为这
是F-104C战斗机第一次在空战中被击落。
一次空战失败,并没有打消美国打“擦边球”侵犯我领海领空的图谋。
1967年6月26日14点51分,在海南岛文昌县东南135公里上空发现美F-4C型战斗机一架,
高度8500米,时速850公里。当时负责海南岛空中防务的海军航空兵6师指挥员判断:美
机可能从海南岛东部入侵,沿国际航线南下,以国际过航机作为掩护,从铜鼓角以南到
陵水一带进行活动。为争取时间,指挥员立即命令16团副大队长王柱书和飞行员吕纪良
出战。双机起飞后,迅速赶到战区。复杂的气象条件严重影响了战斗的展开。9000米上
空有大面积浓积云和积雨云,600米低空则雷雨交加。王柱书驾机爬高到10000米,正准
备左转对敌机发起攻击时,美机突然左转下降高度,溜出了中国领海线。几分钟后,美
机从万宁以东又钻进中国领空。王柱书又一次准备,美机却再次突然飞出了领海线。美
机跟我机在空中玩起了“捉迷藏”游戏。领航员以静制动,根据指挥员意图,决定采用
“敌向外、我向内,敌反转、我拉出”的方法,引导王柱书和吕纪良在海岸线上巡逻待
机。当美机在陵水55公里处右转第3次侵入中国领空时,王柱书立刻向左急转,迅速逼近
,在距离250米时3炮齐射,一直打到距敌204米,将美机右水平尾翼打掉。接着吕纪良又
补了几炮,美机当即爆炸坠毁。
从高空高速打到低空低速
1967年11月,美机对越南北方机场和河内地区狂轰滥炸。越南北方飞机由于无处栖身,
曾迫降于广西宁明机场。对此,美军气势汹汹地宣称:地面要越过柬埔寨和老挝,空中
要追至中国,轰炸越南飞机在中国境内使用的基地。1968年2月14日,天空中阴云密布。
美军A-1型舰载机2架,在陵水以东海面230公里处向中国领海靠近。A-1型舰载攻击机别
名“空中袭击者”,专门用于特种战争。机上配备有两门20毫米炮,12枚127毫米火箭,
还可投掷炸弹、鱼雷和小型核弹。A-1型飞机的特点是擅长于低空、低速,而且盘旋半径
小,机动性能较好。航6师奉命“严密监视、入陆即打”。副师长矫式峰判断:敌机可能
在陵水和万宁之间侵入我领海领空,遂命令18团副大队长陈武录和飞行员王顺义驾驶歼
-5型机起飞,到万宁和乐会之间的领海线上空巡逻待机。美机依靠低空、低速、灵活的
优越性能侵入中国领空后,果然直扑万宁上空。航6师地面领航员根据美机的位置,将陈
武录双机引导到与美机航线成60到90度交叉角,背向阳光占据有利位置。陈武录在距离
15公里处发现目标,但由于美机速度慢,陈武录速度快,引导出击时机稍晚,不利于攻
击。陈武录机智地让美机冲过侧后方,再向左急转隐蔽进入攻击,连续3次开炮,从距离
310米打到231米,将美僚机击落,美飞行员跳伞逃命。王顺义迅速扑向美长机,两次开
炮,从距离326米打到91米。美机被击伤后逃不多远,坠落在南越岘港海面。
从1965年到1968年,海军航空兵奉命在海南岛上空抗击入侵美机,以劣势装备对敌优势
装备,先后击落美机7架,击伤1架,己方却无一伤亡,创造了“8:0”的辉煌战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24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7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