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伊拉克战争的四点启示 中国将如何应对美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10 18:16:39 2003)

  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多强与一超之间制衡与反制衡、限制与反限制将贯穿大国关
系的始终。

  随着美国全球战略扩张的矛头转向亚太地区的步伐加快,我国周边地区正在成为大国
进行地缘战略竞争的热点,使我国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安全尤显突出和重要。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心应逐步转移到对经济
安全的关注和维护上,经济安全的重点又应放在对战略资源安全的高度关注上认清伊拉克
战争对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安全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抓住战略机遇,化解战略风险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巨大意义。笔者认为,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战
略格局及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多强制衡一超的战略格局日趋明显

  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
、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一超与多强的矛盾逐渐表面化、尖锐化,一超独霸与多极化
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矛盾,多强制衡一超的国际战略格局日趋明显。俄、法、德等世
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与美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
个新的层面。即,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还是接受美国一超独霸;是维护现行的国际政治体
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虽然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迅速取
得军事胜利,从短期看,一超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但是多极化进程不可逆转,在未来
一个较长时期内,多强与一超之间制衡与反制衡、限制与反限制将贯穿大国关系的始终。
美国一超超强、多强联而不合、一超与多强斗而不破,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内国际战略格局
的主要表现形式。

  首先,美国一超超强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6%,在尖端科技、全球
政治外交影响力等方面独步天下,还通过北约和美日安保条约,分别控制和主导着欧洲、
日本两大力量中心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资源,尤其是美军抢占了新军事革命的制高
点,具有绝对超强的军事实力,一超超强的地位显得鹤立鸡群。欧盟、日本、俄罗斯或中
国在综合实力上都不对美构成有效挑战。

  其次,短期内,多强联而不合难以改变。多强与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各有不同,多强
之间在政治体制、价值观、文化传统、利益关系等诸多方面又各不相同,相互之间也存在
利益冲突和矛盾。因此,多强联合制衡美国一超独霸的战略取向虽然基本相同,但采取的
战略举措却并不完全同步,诸强既没有与美国单独抗衡的实力,也没有谁愿意站出来当抗
衡和对抗美国的领头羊。

  再次,多强与一超斗而不破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处于国际战略格局的中心地位,其
全球霸权战略将继续影响大国关系的发展,美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大国关系矛盾的焦点和中
心。各大国联手制衡美国,反对的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在单极与多
极的矛盾之外,世界还存在恐怖与反恐、核扩散与反扩散、萧条与反萧条、环保等全球性
问题,美国与诸强在这些方面的共同利益远大于矛盾分歧,大国间将主要采取经济、外交
等手段解决相互间的问题,对抗与妥协、斗争与合作将贯穿多强制衡一超的全过程,分分
合合、有和有斗、斗而不破。

  我国作为国际战略格局中重要一极,多极化的大趋势和多强制衡一超的战略格局将使
我国安全环境具有较大战略空间和回旋余地,为我国营造宽松稳定的安全环境、增强综合
实力、改善与大国的关系、增强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战略机遇。

  二、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进程加快

  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其“在全世界拥有前所未有和无可比拟的实力和影响”抓住所
谓“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进行全球战略扩张。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
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
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9·11”事件以后,美国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
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等。这次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加紧推行其全球
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通过伊拉克战争,美国企图实现其全球战略扩张的三个重要目
标:第一,通过拔掉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第二
,通过建立民主政权的样板,彻底改造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第三,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
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

  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广泛而巨大的政治、
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是美国继中东后又一个战略扩张的重要方向。随着美国全球战略
扩张的矛头转向亚太地区的步伐加快,我国周边地区正在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战略竞争的热
点,使我国安全环境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美国介入干预我国内政的可能性增大。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一直是美国介入干预
我国内政的两个重点方向,特别是台湾问题,今后美国介入的方式可能会更直接,强度将
会更大。二是美国打压我国战略空间的力度将增强。亚太地区存在诸多热点地区,我国处
于亚太地区地缘战略的中心地位,亚太地区的所有热点问题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都与我
国战略利益相关。美国战略扩张得逞,就意味着我国战略空间被压缩。三是我国周边安全
稳定受美国的影响更直接。美国全球战略扩张必然会在我国周边地区诱发各种连锁反应,
直接波及和影响我国的安全稳定。我国周边的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的圆弧形地带
,都存在美国滥用武力制造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的可能,特别是朝鲜半岛爆发局部战争和
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三、恐怖主义成为地缘战略格局动荡的重要诱因

  恐怖主义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的版图。美国以其超强的全球影响力
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对世界各国政府反恐政策施加了广泛而强大的影响。恐怖主义成了全
世界的共同敌人,美国是国际反恐的主力,同时它又以反恐为名实现其国家利益,将反恐
怖斗争泛化,为其全球战略扩张寻找理由。

  在反恐斗争中,中国只有与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基本保持一致,才能赢得宽松的国际
环境,确保政治、外交、舆论上的主动。但是,美国反恐历来都是双重标准,以美国的国
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以美国的反恐意志为全球的反恐意志。在全球性反恐斗争中,美国与
世界各大国之间也存在不少差异和矛盾。因此,我国既要注重寻求与美国的合作,又要注
重与其他国家的反恐立场和政策进行磋商协调,始终保持我国反恐斗争的自由度和主动性


  而且,我国反恐斗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基本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国际组
织和国际势力,以反恐为由介入干预我国内政。同时,我国境内的恐怖组织与国外恐怖主
义势力、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原教旨主义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恐怖活动的跨国界特征
十分明显。要彻底铲除恐怖主义势力,必须积极寻求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合作。


  再有,既要在反恐中保持国内的安全稳定,又要切实确保周边局势的稳定。不仅要把
眼睛盯在国内,还要高度关注国际反恐形势和周边国家反恐斗争,主动跟踪积极应对,避
免国际反恐斗争波及和危害到我国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

  四、经济利益是各国战略追逐的终极目标

  经济利益是决定国际战略格局的根本动因,为经济利益而战已经成为了各大国战略追
求的终极目标。这次伊拉克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经济而起,为石油而战。

  伊拉克战争对我国短期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冲击和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在未来我
国周边地区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中,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确保经济安全,保
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变得十分紧迫。

  首先,我们的安全观念需要更新。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是建立在“保疆守土即安全
”基础之上的。当代,国家安全强调的是“综合安全”,国家安全的领域不仅体现在传统
的政治、军事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及生态安全等各个
方面。我们必须突破保疆守土的传统“小农”安全观,实现生存型的安全观向发展型的安
全观,单一型的安全观向综合型的安全观,主权型的安全观向经济型的安全观的转变,把
维护和实现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我国安全环境的终极目标。

  二是安全重心需要调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安全尤显突出和重要。我国国家
安全的重心应逐步转移到对经济安全的关注和维护上,经济安全的重点又应放在对战略资
源安全的高度关注上。尤其是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必须把确保石油资
源的安全作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

  三是安全手段需要拓展。服从服务于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我军作战
能力建设必须抓住新军事革命的契机,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战争问题,敏锐地把握经济建设
的不断发展对部队作战能力的现实需求,拓展保障安全的手段。要由过去立足于打全面战
争的临战状态,转到着力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上来;由过去一味注重打
赢战争,转到遏制、制止、打赢战争相统一上来;不仅要具备运用战争手段、直接使用武
力来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还要具备运用亚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以及“和平使用武力”
等手段来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不仅要具备维护诸如领土、主权、资源等安全的能
力,还要具备维护诸如金融、信息、科技和网络安全等安全的能力。 (曹均章 李福)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