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uxing (愚人钓鱼), 信区: WarofIRAQ
标  题: 月4日下午一时,英国记者安东·安托挪威茨和摄影记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06日21:50:5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4月4日下午一时,英国记者安东·安托挪威茨和摄影记者马克·莫内随意拜访了巴格达
东北部一处名叫阿尔金迪的医院,想对美英盟军空袭下巴格达普通平民的伤亡情况做一
个现场了解和采访。然而刚进医院大门不久,安托挪威茨就碰上了一个女儿刚死于美英
导弹空袭之下的巴格达家庭,死者父母和亲人讲述的故事深深震憾了记者的心肠,他写
下了这篇《巴格达最悲哀的故事》,控诉美英空袭对巴格达平民造成的无尽伤害和痛苦
,同时用此文纪念那名横死于美英炮火之中的无辜巴格达女子。
  巴格达卡车司机的“天才女儿”
  在一名伊拉克官方向导的陪同下,我们随意选择了巴格达东北角的阿尔金迪医院进
行现场拍摄和采访,医生们事先并不知道我们的到来。刚进医院,我们就被病房里躺着
的缺胳膊断腿的伤者数目惊呆了,由于缺少病床,一些人甚至只能躺在地上。不需作任
何解释,你就能看出这些受伤的人大多是普通平民,因为她们大多是妇女和小孩。远处
传来的悲痛哭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循着哭声来到医院的一处太平间外,我们看到一老
一少两名女人正坐在太平间外的泥地上抹着眼泪,太平间里,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抚
着一名女性的尸体在抽泣。询问之下,我们得知廊サ氖撬呐桓雒心鹊涎恰
たɡ虻牟┦勘弦瞪谝桓霭胄∈鼻埃灰幻洞┢莆允掖盎У呐诘髦校背【屯
V沽撕粑D鹊涎潜坏嫉毫训纳硖逄稍谝桓鲆皆旱牡<苌希铀厍暗纳丝诖Γ闳
跃赡芄豢吹剿骨荒诒凰毫殉伤槠男脑唷?
  娜迪亚的父亲那杰夫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呜咽道∶“中午时分,她正站在家里卧室的
梳妆台旁,突然一枚炮弹穿过房间正好击中了她。呜呜……她刚读完她的心理学博士学
位,这些日子正在找她的第一份工作。如果不是美国攻打伊拉克,也许她现在已经快快
乐乐地上班了。”那杰夫顿了一下接着道∶“她今年33岁,非常聪明,每个人都说我有
一个天才一样的女儿。从小到大,她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整天埋头在书本之中
,从来不晓得玩和打扮。我的另一名女儿阿丽亚也一样,她获得了英语硕士学位,如今
在一所大学教书。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卡车司机,一个很普通的人。”那杰夫从娜
迪亚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他女儿的身份证给我们看,他的手指上沾着她女儿身上的血。

  “一枚未爆炸的导弹穿过我妹妹的胸膛”
  我走出医院的太平间,向正坐在门外泥地上哭泣的那杰夫的另一名女儿——35岁的
阿丽亚致以了我的哀悼。阿丽亚一边流泪一边道∶“我不知道布什口中的人性和博爱是
指什么,他宣扬的人性和博爱就是用炮弹夺走我的妹妹?在巴格达,我们家是最普通不过
的工人阶层,我的父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不管是对我父母还是
对我们来说,这都不容易。我们家的房子是租来的,因为没钱买新房子。我是一名大学
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只有75000第纳尔(约25英镑),但我们每月的房租就要花掉我工资的
一半。本来我们期望等娜迪亚也找到工作后,颐蔷涂梢宰庖患涓玫姆孔恿耍衷谀
憧础痹诤桶⒗鲅撬祷凹洌鹊涎堑哪盖姿趾鲜媚:睦嵫劭醋盼遥路鹪诔
移淼唬淖齑饺涠牛址路鹣胨祷埃钪找桓鲎忠裁挥兴党隼矗挚嫉妥磐
房奁?
  阿丽亚道∶“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家子能够平平安安,我们对赚钱、对购买漂亮
衣服根本不感兴趣,我们唯一的要求只是平平安安,然而就是这个要求也不能实现!”
据阿丽亚称,像巴格达的大多数人一样,4日那天她们起得很晚,因为巴格达前晚整个晚
上都响着炮声和爆炸声,她们几乎一夜未眠。当导弹破窗而入时,娜迪亚和阿丽亚两人
身上仍穿着睡衣。“我们两人起床后,娜迪亚在梳妆台前梳着头发,她跟我开玩笑说想
冲个淋浴,可事实上我们连食用水也少得可怜呢。我们为自己不切实际的奢侈梦想大笑
起来。突然,一枚导弹或其他什么东西穿过了我们的房间,事先我没听到任何声音。我
一下子跌倒在地板上,嘴中落满了灰尘和沙土。我强忍着疼痛爬起来,寻找我的妹妹。
我看到了什么?——一枚未爆炸的导弹穿过了娜迪堑男靥藕托脑啵砩先茄丫
杳圆恍选N曳杩竦爻宓酱蠼稚希职致杪枰哺页辶顺隼矗颐羌饨凶徘笕税镏M
芎暗揭涣揪然こ怠W詈螅幻诰蛹葑潘某到颐妹盟偷搅艘胶。事实上那时我们
知道一切都已太晚了,但我们仍然抱着希望,仍然抱着希望——我妹妹还活着……?
  她将葬在巴格达郊外带着硝烟味道的泥土里
  我告诉阿丽亚,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一份报告,有一部分伊拉克平民的伤势并
不是由美英导弹引起,而是由伊拉克士兵自己发射的地对空导弹落地后引起的。阿丽亚
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杀死娜迪亚的那枚导弹从哪里来。但是如果没有战争的话,
这枚导弹就不会落到我家里来。我们不想要战争,我们对美国人和英国人没有任何敌意
,永远也不会有。我们只想平平安安在伊拉克过自己的生活!”
  在我们说话时,几名男人过来将娜迪亚的尸体抬进了一个简陋的木制棺材里,此时
父亲那杰夫双膝落地,一下子跪在了女儿的棺材前,痛哭失声。像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
一样,这名伊拉克父亲自己辛苦一辈子,培养出了一名博士生,这是他生平最大的骄傲
,尽管他是一名普通工人,然而他希望女儿能凭自己的学问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美英
联军的炮弹无情地夺去了他女儿的生命,也粉碎了这名白发巴格达老人的心。
  最后,娜迪亚的棺材被盖上盖子,绑上绳子,抬上了一辆小汽车的车顶。小汽车带
着悲伤的一家三口和娜迪亚的遗体驶离了阿尔金迪医院,绝尘而去。向导对我们称,娜
迪亚的父母回家后将先洗干净女儿身上的血,然后再用白布将她包裹,在黄昏到来之前
,将她埋葬到巴格达郊外带着硝烟味道的泥土里。
--
我还是故意不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8.97.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