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esy (New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攻伊实是为了打垮欧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pr  3 20:56:57 2003) , 转信

  (新华网2003-04-03 10:57:44) 
 
  ●对美国货币霸权的现实挑战来自欧元,因此美国打击伊拉克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欧元


  ●打击伊拉克进而影响欧元的途径是通过打击国际石油供应来影响欧洲的石油供求。


  ●伊拉克战争有扩大化的可能。

  ●美国将等待国内恐怖事件发生,然后再以此为借口对其他阿拉伯产油国进行打击。


  ●欧盟国家很可能与阿拉伯国家联手抗美,就会形成欧、美两大军事集团的大规模军
事冲突,隐现世界大战的危险。

  新时代美国需要货币霸权

  “自古用兵非好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延续。美国在海外用
兵从来都有明确的目的,但这些目的往往不能宣之于口,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即
看清什么是美国最根本的经济利益,而离开了这一点就会被美国的许多表面文章与战略佯
动所迷惑。

  看清美国最根本的经济利益,必须从世界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历史高度来认识。从上世
纪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70年代中期,英
、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资本开始具
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
解,货币脱离黄金,世界货币体系开始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
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的主体已经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到非物质生产部门,由此引出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
深刻变化,我们也许可以把这个新阶段叫做“虚拟资本主义”。

  首先,在“虚拟资本主义”阶段,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炒作也可以实现货币资本“账面
价值”的增值,因此货币资本真正实现了从货币资本出发而不需要与物质生产相关联就又
回到货币资本的过程,可以不再干物质生产那些“倒霉的事情”。

  由于货币资本的膨胀比起产业资本的扩张速度要高得多和轻松得多,就引起产业资本
家向货币资本家的回归。美国在9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这样的事情,例如最先引发企业丑
闻的安然公司,本来也是一家规模庞大和经营不错的国际能源公司,但是在虚拟经济恶性
膨胀的形势下经不起诱惑而“怦然心动”,大量进行场外能源衍生产品交易,为此不惜造
假。2000年安然公司的营业额中与能源物质生产有关的部分居然只占到3%,难怪有人说安
然已经变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美国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其金融子公司原本的业务内容是
进行汽车贷款业务,但就是这么个资本和人员只占全公司3%的单位,由于参与了证券市场
业务,所创造的利润居然能占到通用公司的30%,以至于在通用公司的许多高层领导都在想
“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造汽车”。

  所以,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金融资本家又重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
国家利益也由此更集中表现为金融资本家的利益。美国在90年代初以来长期奉行“强势美
元政策”,就是因为只有保持美元的强势,才能吸引世界各国的投资持续不断地流向美国
,从而把美国的股票、债券和地产价格推高,从而符合美国金融垄断寡头的利益。

  其次,“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更加寄生与腐朽。虚拟资产只是一张“纸”
,或者是电脑硬盘中的一个记录信号,本来是再增值也不能当饭吃,为什么会成为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狂热追求的目标呢?这是因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用债券、股票、外汇
和地产等虚拟资产来与其他国家交换物质产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拥有“硬通货”,其
他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居民则都需要借助这些“硬通货”来进行国际贸易的计价、结算和
作为外汇储备与储蓄,因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发行的货币会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持有,
但这些货币往往不会停留在国外,而主要是以购买资产的形式流回货币发行国以求生息,
这些回流的货币就会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际收支的资本项下形成顺差,并被用于从国外
进口产品的支付。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资产价格越高,就越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虽
然也需要对国外的资产持有人支付利息或红利,但仍然是以货币形态支付,所以仍然是用
虚拟资产与他国交换物质产品。所以,“虚拟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更加寄生与腐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从事生产,仅凭创造货币资产的游戏就无偿地占有和剥削他国
人民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第三,在“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霸权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在“虚拟资本
主义”时代以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的内容则从物质产品转向国际资本,争夺的焦点
也转移到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向。因为并不是所有拥有“硬通货”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
充分享受到虚拟经济带来的好处,而只有拥有“货币霸权”的国家才能做到,在当代,拥
有货币霸权国家只有美国。

  但是,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虚拟资本主义”也不例外,它在给美国
带来经济繁荣和货币霸权好处的同时,也有其先天不足的病根,就是为了维持这种经济繁
荣与货币霸权的地位,美国必须保持国际资本向美国的单向流动。强势美元与美国资产价
格的上升实际也只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果,一旦国际资本流出,经济繁荣就走到了尽头,
美元势必疲软,股市势必崩溃,其他资产价格也会一落千丈,美国就无法再用虚拟资产确
保锦衣玉食的生活。

  第四,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出现了新形态,在这种运行状态
下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已经不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证券、外汇、
地产等虚拟资产的供应过剩危机,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引发金融系统崩溃,这个现象从90年
代初日本的资产泡沫破灭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

  到目前为止美国之所以还没有出现金融系统的崩溃,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资产泡沫还没
有彻底破掉,是房地产泡沫的兴起还在支持美国经济的繁荣。

  言至于此,我们已经可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在作出一些概括:第一,在世界资本主
义的新阶段,美国的国家利益集中体现为用其所创造的庞大虚拟资产与其他国家交换物质
产品,因此必须拥有世界货币霸权;第二,货币霸权的内容就是维持国际资本向美国的单
向流动,美国如果不能维持其货币霸权,出现了国际资本转向外流,则庞大的虚拟资产不
仅不会继续给美国经济带来好处,还会因资产泡沫的破灭引发金融风暴;第三,如果发生
金融崩溃,则会使美国进入长期严重衰退。

  欧元崛起威胁美国战略

  美国会爆发金融风暴并非只是假设,因为美国的货币霸权地位正在受到欧元统一的威
胁,捅破美国资产泡沫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向欧洲,从美元流向欧元。


  美国在21世纪的战略是维持“单极”世界格局,即不允许任何霸权对美国形成挑战。
欧元以及欧盟的整合成功当然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在美国已经酝酿着巨大资产泡沫危机的
条件下,欧元的成功并不只是会分享美国的货币霸权,而是会导致“一盛一衰”的局面,
会因国际资本从美国流向欧洲从而捅破美国的资产泡沫,使美国由于爆发金融风暴而陷入
长期衰退,其结果是欧洲取代美国而掌握世界霸权,美国则会像日本一样沦为世界的“二
流”国家。

  在欧元启动前夕,美国就已经看清了欧元启动成功后的可怕前景,因此在欧元启动仅
仅两个多月后就发动了科索沃战争。美国进行科索沃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的心脏
地带制造战争恐惧,阻吓国际资本流向欧洲。欧元在启动初期的10天内就对美元升值了近
19%,但在科索沃战争开始后立即下滑,在其后的两年中,最低曾接近0.8欧元兑1美元上下
,即从启动时的最高点下跌了40%。欧元对美元的一路下跌,的确曾动摇过欧洲各国和国际
资本的持有者对欧元能否整合成功的信心。

  从这点来说,在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帝国主义战争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就是从
为控制资源转向为控制资本,而科索沃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为控制国际资本流向所打响的第
一枪。

  但是2000年4月以来美国的资产泡沫开始破裂,2001年又相继发生了大公司造假和“9
·11”事件,美国经济由此开始进入衰退。欧洲的经济虽然也不好,但股市相对比美国健
康,也没有出现普遍的公司丑闻,利率水平也高于美国,因此从2001年开始,国际资本出
现了流出美国的趋势,2002年下半年则出现了加速的趋势,欧元也随之对美元逐步坚挺起
来。2002年7月,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超出平价,之后虽有回落,但在11月后就稳定地停在平
价以上,到今年1月已出现加快上升趋势。去年初还有许多人预测,欧元对美元可能要到今
年年中才能达到1:1.08的水平,但在1月20日以后,已轻松地升到1:1.074。对欧元的这
种强势,美国从经济上已难有所作为。

  所以,美国所能采取的惟一手段就是再发动一次战争,以打击国际资本向欧洲的转移
。美国发动打击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正在于此。为什么在去年7月欧元超出平价后美国还没有
动手?原因是美国打击欧元的战争必须考虑两个条件,一是欧元出现强势,一是国际资本
在欧洲“落地”,即开始购买欧洲资产。如果只是欧元上涨而没有购买欧洲资产,国际资
本就只是停留在货币形态,或者说虽然离开了美元却也没有进入欧洲,但如果这些货币转
为欧洲资产就难以回头了。美国的战争时机,就是选择在国际资本开始在欧洲落地的时候
。从去年四季度起,每个月净流入欧洲的国际资本都在150亿欧元以上,并开始购买欧洲的
债券,这是自1995年以后欧洲资本大规模流向美国后第一次趋势明确的转向,如果任由这
种趋势发展,美国的资产泡沫很快就会破掉,金融风暴就会扫荡美国。所以,美国动手的
时机已经到了。

  打软欧元还是打垮欧元

  美国进行此次海湾战争的目的应该是打垮欧元而不是打软欧元,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
,因为打垮欧元与打软欧元所需的战争力度与政治结果会有很大不同。打软欧元的重点在
于经济方面,只要打得国际资本回头就行,但是上次科索沃战争的经验证明,只要欧元不
垮,欧元的软就是暂时的,凭借欧元,欧洲的经济整合步伐不会停下来,东扩的步伐也不
会停下来,美元的世界霸权就始终受到来自欧元的威胁,美国就总得考虑发动新的战争来
打击欧元,只有打垮欧元才能一劳永逸。欧元是欧盟实行经济与政治统一的动力源泉,欧
元不复存在,欧盟自然瓦解。

  更重要的是,在目前阶段欧盟国家还不是一个整体,还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军事
方面更远非美国的对手,可一旦欧盟做大势成,美国再想通过战争手段撼动欧元就没那么
容易了。所以,美国这次打击欧元的机会可能是打垮欧元的最后机会。

  那么美国打击伊拉克怎么才能影响到欧元呢?是通过石油。

  欧盟国家除英国北海地区有一些石油,连煤炭都不多,因此60%以上的能源都需要进口
,如果不包括英国,石油进口依赖率更高达80%至90%,其中德国最高,达到98%。对高度依
赖进口石油的欧盟国家来说,能源供应短缺必然会沉重打击欧洲的经济增长,从而使欧洲
国家的财政经济情况发生严重困难。为了解决增长、就业等经济社会问题,欧洲国家的财
政赤字就必然会扩大。如果欧元区的经济情况继续恶化,成员国的公共赤字恐怕都难以控
制,“稳定与增长”公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欧元的基础就会动摇。

  美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大约会减少世界每天200万桶的石油供应,但从全世界范
围看,还有700万桶的后备能力,主要掌握在OPEC国家手中,一旦出现国际石油供应短缺,
OPEC国家的平抑油价机制就会启动,所以仅仅打击伊拉克还不会造成世界石油供应的紧张


  这正是这次海湾战争的可怕之处。因为美国的战争目的是通过战争造成石油短缺,进
而摧垮欧元,如果国际石油“短而不缺”,美国的战争目的就没有达到,由此可以判断,
美国肯定还有其他“后招”,就是把战火烧到其他产油国家。

  我们应当注意到,美国在“9·11”事件后不久就宣布了伊拉克、伊朗和北朝鲜为“邪
恶轴心”,美国也早就宣布了非洲的重要产油国利比亚是“恐怖国家”,而这三个重要的
石油出口国,其产量加起来正好等于世界石油的全部后备产量。去年10月份以来,OPEC的
重要成员国委内瑞拉又因国内动乱而使石油出口断绝,如果把这4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加起来
,就会大大超出世界石油的后备能力,这样就会造成人为的全球石油供应短缺,从而对欧
洲经济造成致命影响。所以,战争可能会出现扩大化的趋势,先打伊拉克,后面是伊朗,
可能还会扩大到利比亚。在打击伊拉克开始后,美国也会面临恐怖组织的报复,美国可以
说正在等待这样的报复,就可以为战争的扩大化找到合理借口,以取得国内民众的支持。
美国将会根据战争对欧洲经济与欧元的影响,确定扩大打击的范围与步骤。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委内瑞拉动乱的背后已经浮现出美国的影子,可以说,美国早就
在为通过国际油价来打击欧元做了铺垫。

  如果美国把战争扩大到其他阿拉伯产油国家,真正会打垮欧元乃至影响到欧洲经济的
生存,欧盟国家会无动于衷吗?起码作为欧洲统一发动机的法、德两国不会坐以待毙,而
是会联合其他国家奋起反抗,而且很可能与阿拉伯国家联手抗美。战争的结果固然有可能
以欧元解体告终,但也不能排除反而促进欧盟国家团结的前景,欧盟国家可能会以接受海
湾产油国家请求保护的名义出兵海湾地区,以保护自己的石油供应,甚至会对美国反施石
油禁运,战争的规模与范围就可能会变得难以控制,这是否会酿成世界大战呢?

  美国当然也会对战争前景进行分析,也未尝看不到这场战争的可怕前景,但美国拥有
“冷战”结束后世界惟一的军事霸权,欧盟国家所有的军费加起来也大不过美国,所有的
航母加在一起也不足美国的零头,况且还有英国站在美国一边。如果美国“打也是死,不
打也是死,不打可能死得更快”,又怎能不出手呢?

  所以,这场战争必然会扩大,时间也会持续很长,直到美欧之间分出胜负才会结束。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研究员王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