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zl (以我这个同志为核心), 信区: Green
标  题: 伊拉克战争启示录三则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04日01:28:24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杨曾宪       

                    ——伊拉克战争启示录三则   

                                                  A、我认为,伊拉克战争像一
本打开的《21世纪百科全书》,特别是社会科学,无论军事学、政治学、经济学、法
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将来还有文艺学、美学等等,都可从中
发现新的理论资源和研究课题;各种立场的学者,都可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得出新的结
论。记得伊拉克战争开打第三天,央视直播节目中的几位军事专家正在兴致勃勃地为双
方打分,女播音员插话道:你们这样谈论,好像它已经不是战争了。军事专家听后一愣
,连忙声明自己的反战立场。因此,我也要声明,对于这场战争的价值立场,我已著文
阐述了;这里想谈的只是对这场战争的理论反思。其实,对战争的道德评价与科学评价
是不同性质的两回事,这本属价值学常识,但因我们往往混淆,所以说明在先。

  B、尽管战争刚刚开打十余天,但我想可以肯定地说,它对21世纪世界秩序的影
响,将大大超过911事件。911后果惨重,但它肆意践踏文明游戏规则的恐怖性质
和反人道本质,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同,而且建立了国际反恐统一战线。这有利于消
除世界不同文化、文明、宗教间的冲突,算是坏事变好事吧。但伊拉克战争不同了。萨
达姆曾是世界公认的坏孩子,最终也接受了国际大家庭的制裁和管教,连阿拉伯世界兄
弟们都不时对它进行严辞批评,这原本是国际大家庭趋向团结的象征。但布什偏偏自己
破坏了这一大家庭的游戏规则,下决心武力教训萨达姆。但布什这一开打,却将萨达姆
打成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的头号英雄,几乎所有阿拉伯兄弟都只能站在萨达姆一边
。假如布什让萨达姆逼和,不得不最终退兵,萨达姆便又成为地区首霸:美国都不怕,
我还怕谁!假如萨达姆最终被布什“册封”为烈士,伊拉克平民大量伤亡,它则必然要
点燃所谓文明冲突、文化冲突的导火索。其后,那些直指美军、美国的恐怖行动,对阿
拉伯世界来说,便具有正义性质了。总之,无论后果如何,这场战争预后效果都是极坏
的。
  布什这次真是扮演了一个坏孩子的形象;坏就坏在他带头破坏了由美国挑头制定的
文明家庭公约。这再次证明了程序正义的重要性,离开正义的程序,自由价值难免会异
化;但战争也证明了程序正义的脆弱性,缺少制衡权力的力量,强权难免走向霸权;问
题是,由种种因素制约,人类就从没真正平等过。所以,尽管大多数国家把反对的手臂
举得高高,但也只能眼看着战斧式导弹飕飕地从地中海飞向巴格达……。这其实再一次
暴露了西方文明的负价值面。实际上,近代以来的世界战争,其侵略方大都源自西方文
明国家;入侵者大都曾高举自由平等人道旗帜。只是进入21世纪,我们曾天真地认为
,历史的这一页永久被掀过去罢了。这告诉我们,迄今为之的人类文明都还是有缺陷的
,任何理想主义地推崇某种文明,最终都要大大失望的;   

C、伊拉克战争打了十几
天,使各国专家大跌眼镜。由于战前我与一位支持美国开战的作家朋友打过一个赌,我
预计美国不会轻易得手,肯定会遇到大麻烦,所以,开战后的局面并不出我意料。真正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开战后几天没有难民外逃,却有大批伊拉克人回国;回国的人中,
有什叶派穆斯林,也有些异议人士(但不是反对派)。这条消息有网上几个来源印证,
大概不会有误。据说,他们都不喜欢萨达姆,但更不欢迎美国入侵。这引起我的反思。
套用我们熟悉的概念,就是所谓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关系的问题。面临西方
强势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东方国家里的这两个“主义”、两种价值取向是必然要发生
冲突的。中国近现代以来,在所谓“救亡”压倒“启蒙”情势下,许多西方先进文化、
文明价值被我们否定了,结果走了几十年弯路,不得不在改革开放中重新补课。这是历
史的教训:即便“老师打学生”,老师之长还是要虚心学习的;价值归价值,科学归科
学。但这并不等于自由主义可以压倒爱国主义。可以设想一下,倘有“自由国家”入侵
中国,我们的异议人士、自由人士会怎样呢?这确是个有悬念的问题。我认为,爱国主
义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底线,无论那一派人士,都应认同这一标准,支持中华民
族的统一、进步与富强。否则,无论你自诩怎样崇高的“主义”,都将走向自己的反面。

  D、正如我说过的:反战不反美。我认为不应反美的原因,是美国的文明、文化确
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认为,美国文化的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同样的市场经济制
度,同样的自由民主政体,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早已建立或效仿建立了。但其中多数
国家迄今仍在相对贫困、战乱频仍中挣扎,包括一些民主立国百年的国家。而美国,自
南北战争后就没有内乱,没有政变,甚至没有持久的经济衰退,整个美国依然生机勃勃
,承当着世界经济科技进步的火车头。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文化、美国人的价值观(宗
教观)与市场制度、与民主政体水乳交融,相互协同,激励创造,促进发展,发挥出最
佳功效。这些道理,西方学者已阐释得很透了。这表明,任何制度的成长,都是需要相
应文化土壤滋润培育的。

  但美国文化所固有的直线思维方式恰恰使美国人天真地相信,他们可以输出这种制
度、这种价值观,以给整个世界带去民主自由的福音(美国文化成功的例子也有,如日
、韩)。为此,美国人总是真诚地相信政府的宣言,让政府拿纳税人的钱用火枪、大炮
、用战斧式巡航导弹输出美式自由价值观。越战,曾使美国人严重受挫,但正如唐老鸭
从不承认失败一样,近些年所向披靡的胜利,使老美的老毛病又犯了。但当他们想用美
国制度改造伊拉克、改造阿拉伯文化时,却铸成大错了。尽管这场战争暂时可以扩大“
内需”,刺激美国经济,但却难免会让美国人重患神经衰弱病,如越战时那样。

  最终结果是否如此呢?我们且拭目以待。但无论怎样,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国情、
认识中国的改革目标,摆脱对西方模式的路径依赖,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我们也有
二十倍于美国历史的悠久文化。

写于2003年3月29日,战争爆发第11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4.29]
※ 修改:·glees 於 04月04日07:47:5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6.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