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uxing (愚人钓鱼), 信区: WarofIRAQ
标  题: 踩着文明的摇篮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06日21:59:3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http://www.zaobao.com/yl/tx003_060403.html
● 公孙笑
  中学时念史地,最怕那一大串既难念又难记的外国地名,例如“美索不达米亚”,
就有不少叫人念得咬牙切齿的名词要记:
  “美索不达米亚:是片新月形的沃土,原义两河之间的地区,也称两河流域。广义
的指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
波斯湾,北及东托罗斯山……美索不达米亚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摇篮之一……公元前40
00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巴比伦与亚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主要部分为
独立的伊拉克。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
  当年学校用华文教史地,没英文对照,对华校生而言,记这些地名确实苦不堪言。
很多人只为应付考试死背,考完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记者因工作关系,偶尔还会跟这些
地名打交道,但多数时候是不求甚解,没工夫仔细查地图,确定它们的位置。
为古迹的存亡捏一把冷汗
  近日为了追踪打伊战情,天天翻地图对照战地位置,才发觉少时听闻的许多地点,
居然离战场那么近。前两天读美联社特约作者雷特整理的历史资料,不禁为历代古迹的
存亡捏一把冷汗。
  原来,美军这次进兵伊拉克就是沿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两河流域,踩着西
方文明的摇篮,跟随《圣经》记载的先知和古代征服者的脚印,溯源北上。
  就说幼发拉底河畔(Euphrates River)美国海军陆战队抢攻的第一个渡头重镇纳西
里耶(Nasiriyah)吧,它就在迦勒底王国古城乌尔西南30公里。根据《圣经》的说法,
乌尔城是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Abraham)的出生地。
  《创世纪》如是写道: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离开你的国家,你的人民和你父亲的家
园”,前往迦南之地。亚伯拉罕受感召出走,奠下了后来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开支散
叶的基础。
  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成为两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创造者,首先发明楔形文字。
  美军第3步兵师经过一周苦战拿下的卡尔巴拉(Karbala),则是什叶派回教徒最重
要的圣地,那里有什叶派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孙子候赛因(Hussein)的陵墓。
  公元前2000年,底格里斯河(Tigris River)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建立了巴比伦帝国
。卡尔巴拉往东50公里,便是巴比伦城(Babylon)所在地。早在耶苏诞生前1800年,汉
穆拉比国王在那里颁布了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  
  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统治时期建造的新巴比伦城,王宫壮丽堂皇
,建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巴比伦城代表了古代两河流域建筑艺术的高
度水平。
美军绕道而行腹背受敌
  巴格达以南32公里的塞琉西亚,则是巴比伦灭亡后崛起为中东商业中心的塞琉西亚
王国所在地。
  据了解,参加打伊战争的美军,多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当他们骑着坦克和战车风
驰电掣在沙漠上疾奔时,或许并不晓得脚下便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亚伯拉罕的脚印。幸
好美军高层明白这些湮没了的古迹的历史意义,投鼠忌器,尽量让部队绕道,避免和伊
军硬碰,却也为美军留下围攻巴格达时腹背受敌的后患。
  也许是历史的反讽吧,战火初燃时率先从科威特攻入伊拉克的美军主力坦克,就叫
做艾布拉姆斯(Abrams),而效忠萨达姆,誓死保卫巴格达的共和国卫队,名字也跟光
辉的古文明挂钩,其中最精良的雄师梅迪纳,就是以回教圣地麦地那(Medina)命名,
尼布甲尼撒师则取名自巴比伦王。
  但最具讽刺意义的,莫过于属逊尼教派,任人唯亲的萨达姆·胡申(Saddam Husse
in)的名字里,居然包含了他极力排挤的什叶派势力开山鼻祖候赛因之名。
--

--
我还是故意不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8.97.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