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伊拉克战争启示录(军事篇) 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un  7 12:14:41 2003) , 转信

  (网管按语:本文是署名为“庄言”的网友于6月7日发表在“海军论坛”里的论帖)

  伊拉克战争启示录(军事篇)-----评美、英联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作者:庄言
 
  内容提要:

  前言

  一、联军的实际作战方案:

  第一阶段:决战前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决战阶段

  第三阶段:扫尾阶段

  二、评联军在此次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1.骄兵之计的“斩首行动”和“惊惧行动”

  2.诱敌出城

  3.声北击南而后再击北

  1)第四机步师是作为战略预备队调入伊拉克的

  2)局部伊拉克战争根本不需要北方战线

  3)开辟“北方战线”的原因

  4)放弃及重新开辟“北方战线”时机的选择

  5)北方战区的战事

  4.苦肉计

  5.嫁祸于人

  6.未雨绸缪

  三、联军作战的可圈可点之处

  1.战争的时间进程与长期的天气预报相结合

  2.联军对地面部队兵力多少的配置是经过推敲的

  3.对媒体的操控

  四、关于B方案

  五、伊拉克战争到底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1.联军是不可战胜的吗?

  2.联军在战场上获胜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会成为美国军事打击的目标吗?

  4.真正的启示

  伊拉克战争启示录(军事篇)-----评美、英联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前言

  公元2003年3月20日小布什宣布对伊拉克开战,至2003年4月14日战争结束,美国操纵
的战争机器在我们这个脆弱的星球上绞杀了25天。如果战争机器的轰鸣、人类生命的吞噬
给失败者带来的仅仅是恐惧、困惑与仇恨,给胜利者带来的是骄横、自得和张扬,而不能
给全人类以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启示,那才真是人类的灾难和悲剧。

  这场战争给人们留下了诸多的疑问:目前的世界是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吗?美国最终
的目标是什么?美国能够如愿以偿吗?美国会与中国开战吗?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
还是正确的吗?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联军到底采用了何种战略战术?
美国投下的25000枚制导导弹、炸弹及800枚巡航导弹打水漂了吗?伊拉克的几十万大军哪
里去了?……

  战争结束后,美、英、澳的军政大员不无得意地说“要把此次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写入
军事教科书,”并称“可供军事院校学习多年”。日本人则说“伊拉克战争是现代版的孙
子兵法”。

  难道联军的战略战术就那么高明吗?不!在我看来那只不过是一些漏洞百出的雕虫小
计。

  本文仅就军事上的战略战术问题提出自己的拙见。

  一、联军的实际作战方案:

  战前,众所周知萨达姆的策略是玉石倶焚;也就是炸油井、炸水坝、……将全部军队
收缩在城市内打巷战。因为在交战双方实力极为悬殊的状况下,这是萨达姆获胜的唯一希
望。

  因此“避免巷战、歼敌于城外”则成为联军军事作战方案的核心。

  联军可以采用的作战方法只有四种:1)大兵团多方合围。2)北主南辅两线合击。3)南
主北辅两线合击。4)声北击南而后再击北。

  哪一种作战方案可以达到既保住资源,又能将伊方的军民分离,并歼灭伊军于城外呢
?(不是打成四散逃窜的“恐怖分子”)先看联军的作战方案。

  联军此次作战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决战前的准备阶段自3月20日至3月26日。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

  1)控制1500余口油井不被破坏。

  2)最大限度地摧毁伊军对以色列和科威特的导弹发射装置。

  3)占领H2、H3及其它机场,控制于2月上旬转移到西部沿约伊石油输送管道隐藏的120
余架伊军作战飞机及其它战机、摧毁萨达姆的地对空作战能力,控制伊拉克的全部领空,
确保联军空中后勤补给的安全。

  4)将地面部队运动到预先设定的几个决战地区,沿途不攻城、不恋战,先骄而后馁,
在战场上逐渐地向萨达姆展示出兵力严重不足、孤军深入、兵力分散、运输线过长、援军
未到、饥肠辘辘之态,诱使萨达姆倾巢而出,前来围剿联军。

  5)确保萨达姆的舆论、情报、通讯指挥系统按联军的需要正常工作,以便萨达姆作出
错误的判断并将错误的命令发往各战区。

  6)开展心理战,孤立萨达姆政权。

  第二阶段:决战阶段自3月26日至4月4日。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

  1)在南方战区的巴士拉一带、中央战区的库特一带、中幼发拉底河战区的卡尔巴拉一
带,空地结合,主要依靠空中力量歼灭前来决战之敌。

  2)歼灭前来袭扰“所谓的运输线、站”的伊军。

  3)因为联军采用的是声北击南而后再击北的战术,萨达姆发现上当后,必然将北方战
区的伊军南调,待其出动后于适当的地点半途而击之。

  第三阶段:扫尾阶段自4月4日至4月14日。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进入各城市,扫除残余的伊军。

  2)制造混乱,消灭罪证,搜集己方需要的情报,为实施下一步的战略计划制造舆论。


  我认为这就是联军所谓的A方案的主要内容。如果萨达姆不是愚蠢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那么联军只好实施B方案。B方案无非是将城市断水断电,使城市中的居民丧失最基本的生
活条件,在城外设立所谓的“人道主义”难民营,待军民分离后,再去攻城拔寨。

  二、评联军在此次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为了将战局控制在伊拉克境内,并按预定的日程表顺利实施,联军统帅部从全球的大
局出发,采用了一系列的战略战术,现分述如下:

  1.骄兵之计的“斩首行动”和“惊惧行动”

  美英联军在作战初期作为诱饵派出的地面部队有三路。第一路是美第三机步师,从科
威特西部的沙漠地区出发,避开城市,在伊拉克西南部的沙漠中向东北直插卡尔巴拉地区
。第二路是美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师在巴士拉外围与英军联合进行一场战斗后,分离出来
,向巴格达东南方向的库特地区挺进。第三路是英国的海军陆战队第七装甲师,始终在巴
士拉一带活动。卡尔巴拉地区、库特地区、巴士拉地区是联军预先选定的三个决战地区,
欲将除北方战区以外的伊军全部吸引至上述三个地区予以歼灭。当萨达姆发现派往库特、
卡尔巴拉的共和国特别卫队落入了联军的圈套并被全歼后,必然将北方战区的兵力南调,
回防巴格达,待其出动后,截断归路予以歼灭。

  为了掩盖这三路诱饵的真实战略企图,就必须对他们的行动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先
看第一路的美第三机步师,出发伊始,就公开宣称自己直捣巴格达,并吹嘘创造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行军速度。是直捣巴格达吗?因为巴格达和卡尔巴拉的方向一致
,不会引起怀疑。即使萨达姆不在纳杰夫一带予以阻击,第三机步师也会停留下来,那是
后话。去干什么?去和共和国卫队在巴格达市内打巷战吗?军事常识告诉我们,在开阔地
作战,联军以一当百也不为过,但在城内打巷战,在双方实力相等的情况下,需要三比一
的兵力,即使联军在城内打巷战可以以一当三,兵力依然不足。我们的军事专家计祘过需
要12万的兵力。是偷袭吗?不是,随军记者通过电视画面,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美军的动向
。第三机步师是去消灭伊军有生力量吗?也不是。因为它绕开了伊军的防线,避开城市在
无人的沙漠中前进。可能的两种合理解释就是:一是作为诱饵放出的,其目的是吸引中幼
发拉底战区的伊军,特别是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前来决战,这种可能是联军统帅部极力要
掩盖的。剩下的一种可能就是,第三机步师直捣巴格达,充当接收大员,而这又是联军统
帅部极力希望萨达姆相信的。在什么条件下第三机步师才能充当接受大员呢?条件有三:


  1)萨达姆及其政权的高官已被炸死,群龙无首。

  2)伊拉克军队,特别是共和国卫队因为恐惧而准备投降。

  3)伊拉克人民等待联军的到来,盼望自由解放。

  为了使萨达姆相信这种可能,联军统帅部设计了故意失败的“斩首行动”、“惊惧行
动”,并通过媒体的大肆宣传,将失败的后果与联军的看似“鲁莽的”行动联系起来,并
为下一步的诱敌出城做好了准备。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斩首行动”所露出的一个又一个
的破绽。

  破绽一:萨达姆政权社会基础的核心是“复兴党”和“共和国特别卫队”。消灭后者
比起消灭萨达姆政权及其高官更为重要。联军统帅不可能不知道,一旦萨达姆死后,领导
权落入一个稍具常识的人的手中后果会如何;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数万的党徒和卫队成员
四散成“恐怖分子”所带来的危害;更不可能不知道“擒贼先擒王”的有限效果仅仅局限
于具体的战役,而要征服一个国家,那简直是胡闹。尽管伊拉克内部派别林立,但万一“
斩首行动”成功,在面对外部敌人的情况下,各党派联合宣布接管萨达姆政权,联军大肆
宣扬的“这次军事行动完全是针对萨达姆政权的”说辞就会落空,联军不得不为它的后续
行动寻找新的借口。最后一个理由是萨达姆活着比死了更有利,萨达姆的全部经历表明这
是一个刚愎自用而无大谋略的人,只有他才能把伊拉克的几十万大军带入死亡的深渊。

  破绽二:“斩首行动”之后的三小时,在电视画面上出现了萨达姆的形象。利用“骨
骼影像对比法”,不超出一个小时,就完全可以断定萨达姆的真伪。该项技术在美国被用
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即使在联军统帅部的作战室里不配备这种软件,美
国中情局也会很快做出结论。按照惯例,美军会宣布“斩首行动”失败。但是这一次小布
什、拉姆斯菲尔德、弗兰克斯等人却一反常态,故意吞吞吐吐,最后由一个外国专家说出
电视画面上的萨达姆是其本人。其目的无非是让媒体不断地炒作这一失败的“斩首行动”
,直至和下一步的欺诈行动发生联系为止。

  破绽三:既然“斩首行动”是针对萨达姆和其政权中的高官,那么必然要连同他们所
使用的舆论宣传、通讯指挥系统一并炸掉,但是恰恰相反,联军将他们一直保留到决战阶
段的结束。以往的事实说明联军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说明联军希望保留这一系统,给
萨达姆提供错误的信息,并让萨达姆把错误的命令发往各战区。

  破绽四:2003年3月21日5时16分(北京时间)萨达姆和副总理阿齐兹的官邸被炸,但是
阿齐兹等人却参加了3月24日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联盟外长会议。在上一次海湾战争期间,
美军的空军司令就保证在伊拉克的上空凡是能够飞行的东西,绝不让它的飞行距离超过十
米,虽然这是吹牛,但这说明了他对制空权的高度重视。在这次战争中,美军曾将英军的
飞机“击落”,就连萨达姆的妻儿离开伊拉克的细节都没有放过,却保证了阿齐兹等人在
空中来去的绝对安全。我想阿齐兹现在心里非常清楚,他此次外出所带回的情报,对几十
万人命丧黄泉一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诱敌出城

  在以“诱敌出城”为目的的大规模欺诈宣传之前,首先联军要向世人证明自己所释放
的关于“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已取得实效的“谣言”均已不攻自破。相关的主要事
实列举如下:

  3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说:他坚信萨达姆的高级助手会“在战争进入最激
烈的阶段之前”选择叛逃。

  3月25日拉氏改口说:“我们一再表示,我们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

  3月22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认为至少三名伊拉克高级官员被炸死,他们分别是副总统
拉马丹和易卜拉欣以及南方战区司令马吉德。随后这些高官相继在伊拉克电视台公开露面


  3月22日外电及英国官方均曾报道并宣称,伊拉克第51师师长、副师长以及属下共800
0名官兵已经向美国海军陆战队投降。事后第51师师长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的画面传遍了全
世界。

  3月25日英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说:“巴士拉城北部发生了起义。我们发现很多人
涌向街头,伊拉克人用他们自己的大炮轰击自己人。”晚些时候海湾地区英军总司令彼得
·沃少将还证实了这一消息。伊拉克的宣传部长萨哈夫则坚决地否认了这一说法,萨哈夫
的话不足为凭,但事后香港凤凰卫视报道说那不过是一起在巴士拉城内发生的哄抢事件而
已。

  联军在证明“斩首行动”、“惊惧行动”“失败”的同时,在战场上还向伊军展示了
先骄而后馁。

  3月21日美军声称完全攻占了伊拉克南部港口城市乌姆盖斯尔。

  3月25日英军的一名女发言人称,由于伊拉克军队的顽强抵抗,美英联军目前还未完全
控制伊南部港口乌姆盖斯尔。目前仍有伊拉克人在乌姆盖斯尔四处射击。

  3月22日英国官方宣称,伊拉克第51师师长、副师长以及属下共8000名官兵已经向美国
海军陆战队投降,联军称已控制伊南部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当伊方予以否认后,3月23日5
时22分美军方拒绝就是否占领巴士拉发表评论。

  3月22日20时32分美军称已攻占跨越幼发拉底河重要通道的纳西里耶。3月23日9时50分
,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宣布,目前伊军正在离巴格达约375公里的纳西里耶城与美军激战
。23时30分,伊拉克电视台播出了5名被俘美军的画面,另外还播出了4名丧生美军士兵尸
体的画面。3月24日4时10分,伊拉克国防部长哈希姆宣称已在纳西里耶之役中重创联军,
至少打死25名联军,摧毁了美军的13辆坦克和装甲车、运兵车,5辆装甲车和5辆军车。此
时联军中央指挥部则改用另一种口吻说,纳西里耶战斗双方都有伤亡。当记者追问有无士
兵被俘时,联军先是否认,随后说未接到报告,继而称战斗中有12人失踪,最后默认并于
记者招待会后,转发美国国防部给新闻媒体的一份公告(公告要求新闻媒体在美军没有公布
美军战俘和阵亡官兵名字前,不要播放美军战俘和阵亡官兵的图像,也不要在报告中提及
他们的名字。)同时联军指挥部仍坚称地面部队将继续往巴格达推进。美英联军可能在3月
25日晚上进行巴格达巷战。几路兵马到达了预先设定的决战地区,在行进途中,我相信他
们绝不会主动寻求作战,只有当伊军主动阻击时,才会发生交火。按联军指挥官的话说,
就是绕开城市直扑巴格达去打巷战。下一步当然是引诱萨达姆倾巢出动,前来围剿联军。
现将部分相关事实列举如下:

  北京时间3月22日23时,小布什对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再次对美国公众说,“伊拉克战
争可能会比有些人预计的时间更长,也更加困难”。北京时间3月23日13时,美方宣布放弃
利用土耳其开辟“北方战线”。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防部官员称,大约40艘装有第
四机步师武器和重型装备的船只将从23日开始穿越苏伊士运河,预计30日至4月10日左右陆
续抵达科威特,而目前驻扎在德克萨斯州的第四机步师官兵预计也将前往科威特执行任务


  北京时间3月23日23时30分左右伊拉克电视台播出了5名被俘美军的画面。

  北京时间24日0时15分,美国国防部承认在23日失踪的10名左右美军士兵已经被伊拉克
方面俘虏。(这一次美国国防部辨别真伪的时间倒是没有超过一小时)

  第三机步师狂奔40小时前进了367公里,在纳杰夫与伊军交战后,速度减慢下来,又创
造了一天前进6公里的新纪录。3月25日美军第三机步师师长路易斯·韦柏将军对随军记者
发表谈话,称他万万没有料到敌人是如此狡猾和顽强。对伊拉克军队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
,以及在纳西里耶、巴士拉和纳杰夫等城市对美英联军发起的攻势都在他的意料之外。他
还说:如果有第四机步师同第三机步师“齐头并进”,情况肯定会好得多。并且透露了敌
人的攻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线联军部队的油料、食品和弹药供给。还有军官们开始抱
怨东路军进展缓慢,不能起到相互策应的作用,第三机步师的坦克没有燃油,只好停止前
进。而东路军的第五军指挥官华莱士则公开抱怨兵力不足,运输线漫长,美军不得不把部
分兵力缩减下来保护漫长的运输线,还抱怨沙尘暴的天气阻碍了美军的前进,最后干脆宣
布把指挥权交还给前线指挥部四到六天,等待第四机步师的到来。

  美军101空中突击师的260余架尖叫鹰、阿帕奇直升机因沙尘暴而全部停飞,直至3月2
8日晚才首次投入战斗。这一点对萨达姆作出围击的决定非常重要。(尽管已有报道说美军
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直升机上装有砂尘过滤器,还是有人说阿帕奇一小时可以吸入50公
斤的沙尘)更有大风可以吹翻直升机的报道。

  有关联军运输线行将崩溃的报道更是连篇累牍。联军的燃油、弹药、电池、饮用水…
…均已告罄,媒体不加分析地引用转载各种报导,有一则报道说:光第三机步师每日就要
消耗掉60万~75万加仑的燃油。(按1美加仑=3.785公升计算,即每日耗油最少226.8万公升
,按美军40小时推进361公里的最高记录,就算每日前进240公里,平均单机、车百公里油
耗按100公升计!)第三机步师装备的直升机、坦克车、装甲车及各种车辆总数将达到9000
。这可能吗?!就连联军士兵的用餐也已从一日三餐改为18小时一餐。还有一名英军士兵
给家人写信,称一日只能吃一餐,士兵的士气异常低落。

  关于美军士兵向伊拉克的难民要鸡蛋吃的描述不断地被各种媒体转载。甚至还出现了
下述的消息:“一份2月3日的情报指出,萨达姆敢死队的民兵组织可能采取游击战术对付
美军补给部队,然而中情局好不容易提供了一份较可靠的情报,还被美军高层忽视。”

  联军自相误伤、误炸的事件不断发生,英国士兵指责美国士兵是一群只会开枪的牛仔


  美国的GPS制导系统,因受到俄罗斯销售给伊拉克的干扰仪的破坏,使得美国的精确制
导导弹和炸弹偏离目标,有的甚至打到伊拉克的境外,并出现了一系列美、俄双方关于此
事进行交涉的报道。

  美军内反战士兵杀伤自己同伴的事件,不仅被泄露出来,还做了大量的报道。

  3月25日小布什向国会要求追加747亿美元的预算,其中向国防部追加630亿美元,用以
支付预计为期六个月的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军队部署、战争支出……。

  3月26日美国军方宣布向海湾地区增加30000兵力,其中包括高科技装备的第四机步师
,还有14000名其它部队的士兵,其中包括第四机动装甲团的5200名士兵。届时美国在海湾
地区集结的军队将达到28万人。

  美军司令部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由四星将军逐步降级为一星少将。新闻发布
会几乎变为记者们对连连失误的美国将军们的讨伐会。发起者是一位从未露面的记者。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如此被动的局面呢?美国的媒体给出了如下的
解答:国防部长拉姆斯费尔德是一个毫无实战经验、刚愎自用的人,他一味地强调高科技
的作用,多次否决了具有实战经验的将军们制定的作战方案,于是不得不采用目前增加兵
力的“B方案”。对此拉莫斯菲尔德剎有其事地予以否认,说方案不是他制定的,是弗兰克
斯将军制定的,他只不过是口头批准了该方案。

  白宫和五角大楼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好戏!结果如何呢?

  3月26日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是“非法的,而且注定要失败
!”。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军事专家都认为联军陷入了一个泥潭。他们所做的分析有些比美国
人所要表达得更精辟。

  萨达姆也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趁联军的援兵未到之时,他于3月26日晚调
集了上千辆坦克和装甲车,兵分两路,直扑卡尔巴拉和库特,同时伊军的120辆坦克、59型
大炮和装甲运兵车冲出巴士拉市直扑法奥半岛。萨达姆声称:“对他们来说,未来数天将
更加艰难和残酷。他们将无法逃脱这致命的围击,除非他们承认失败和逃跑。”“在侵略
者们遭受了伊拉克之子们的痛击之后,现在轮到执行困难任务的精锐之师“共和国卫队”
来打击他们”。

  北京时间3月28日1时,(伊拉克当地时间27日晚8时)萨达姆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后,发表
的声明要求和呼吁伊拉克人民和武装部队,彻底摧毁和清剿各地的美英联军,“将其撕成
碎片,前后夹击,最后各个歼灭”。

  伊拉克的几十万大军哪里去了?答案很简单,被萨达姆一道愚蠢的命令送入了联军设
定的多个死亡陷阱,当然也包括军事专家们所估计的二至四个“后勤补给站”。

  美方的军事专家则“对共和国特别卫队的动向感到‘吃惊’,因为他们很少离开巴格
达”,并认为“伊军此番‘出城’将被证明是一次‘代价高昂的错误’,因为萨达姆的这
些最精锐的部队将暴露在美军的空中打击之下。”

  现将美国“新闻周刊”4月21日所发表文章中的一段节录如下:“对伊拉克军队的大屠
杀,在电视屏幕上是看不到的。当电视观众看到美军士兵遭到沙尘暴和人体炸弹的阻挡时
,空军、海军却在消灭整师的共和国卫队”。“一位空军将军在给总统的国家安全班子介
绍情况时说“我们不是在削弱他们的士气,我们是在消灭它们”。

  尽管E-3空中早期预警机与远距空地监视飞机已充分掌握了伊军的这一调动,美国国防
部的高级官员依然说,共和国卫队南下的消息多半是虚假情报造成的误传,联军方面没有
任何证据显示,伊方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

  当麦地那师的数百辆军车向卡尔巴拉前进时,遭到联军空军的猛烈空袭。在公开场合
迈尔斯将军却轻描淡写地说:“一些军车”向南部的卡尔巴拉方向前进,“我们发现后,
与他们发生交火”。

  联军的这一计谋就那样高明吗?不是!

  其一:北京时间3月20日11时15分,小布什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
布战争已开始。他说整个战争过程会比预计时间更长和更困难……。3月22日北京时间23时
,小布什再次对美国公众说伊拉克战争可能会比有些人预期的时间更长,也更加困难。显
然小布什在宣布战争开始时所说的话是毫无根据的,战争的过程还没有显露出来,他怎么
知道整个战争过程会比预计时间更长和更困难呢?他不应该提前说出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教
给他两天以后才应该说的话。

  其二:关于B方案是向伊拉克增兵的说法缺乏最起码的常识。难道世界上有这样的军事
专家,制定了多个作战方案,当战局发生变化,采用另一方案时,还要临时为方案作准备
的吗?

  其三:负责联军后勤的克里斯廷森将军说,在此次战争中,联军的作战补给方式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以往的战争中,一般都是先建立一个主要的补给基地,战线向前推进
一段距离后,再建一个补给站,如此“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前线部队提供补给,而在这次
伊拉克战争中,则是由远离战场的阿里法贾恩补给大本营直接向前线部队提供补给。他指
出,以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尝试过从后方,向深入前线240多公里的作战部队直接提供补
给。上述讲话足以使联军的整个作战计划毁于一旦,可是萨达姆及其将领们对此就是充耳
不闻。

  其四:联军真的兵力不足,援军未到吗?容待后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3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