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我家的孩子要叫柏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分析:巴士拉之战反映美英第三日作出战术调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23日06:27:4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http://news.tom.com 2003年03月23日05时34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22日电 对伊作战进入第三天,美英战术再一次作出调整。“斩首行动”、“
恐惧和震惊”都不能体现美英这一天的主要战略意图。避实就虚,通过控制交通要道,
打通直指萨达姆老巢的“巴格达走廊”才是拉姆斯菲尔德和胡恩3月22日战事的指导思想

  战术背景一:土耳其不肯借道,巴士拉成为必经之地
  战争开始前,美军一直计划借道土耳其,派遣其地面力量在伊拉克北部开辟战线,
南北呼应,对巴格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摧毁萨达姆政权。但是,土耳其出于本国利益
的考虑,与美国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北京时间23日零晨,五角大楼最终宣布放弃借道土耳其的计划,美陆军第四步兵师
等地面部队改经科威特入境伊拉克。而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控制着从科威特和波斯
湾通往巴格达的交通要道,也就是说在地面无法通过土耳其挺进伊拉克的情况下,巴士
拉已经成为美英联军抵达巴格达的第一障碍。
  据悉,目前数十艘运送美陆军第四步兵师兵员辎重的美军战舰在驻留土耳其海岸数
周后,已经穿过苏伊士运河准备改道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术背景二:乌姆-盖斯尔之役巷战迹象已经显露
  美英联军苦战两天占领了伊拉克主要港口乌姆盖斯尔,但是却已经开始遭遇较为艰
苦的巷战。
  有美军人士称,伊军残部穿上平民衣服,在乌姆-盖斯尔采取游击战术,让驻留该港
的美英联军十分头痛。游击战术虽不能形成有规模的杀伤力,但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
防,再加上他们身穿平民衣服,联军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敢轻易朝他们开枪。
  乌姆-盖斯尔的境况肯定已经引起美英高层的关注:不能过早被伊军拖入“巷战苦海
”!不能纠缠一城一池,贻误战机!假使在战争初期就造成大量美英士兵伤亡,国内的
反战压力将会再次升温,到时“后院失火”,整个战争局势将受到严重影响。
  战术体现一:巴士拉之战,攻城掠池不是重点
  22日,美军明确表示,第三步兵师在在巴士拉展开的军事行动主要是为即将开始的
巴格达之战扫清道路。因此,美英联军没有将主要火力用来攻打巴士拉城,而是猛攻巴
士拉城附近的交通要地纳西里埃(伊陆军十一师驻守此地)。
  美英指挥官非常清楚,只要控制纳西里埃,联军舟船部队可以很快在幼发拉底河上
架起浮桥,自科威特进入伊境内的所有美英地面武装将畅通无阻,进军巴格达的步伐会
大大加快,因为渡过幼发拉底河后,就是通往巴格达的高速公路。
  据22日最新消息称,美军方已经对外宣称,步兵第三师依靠“迅速而猛烈”的炮击
,已经占领纳西里埃,该师马上就可以在幼发拉底河上架起浮桥,越过纳西里耶,驶上
前往巴格达的高速公路。
  战术体现二:留英军继续作战,美军不断向前推进
  取得巴士拉之战的阶段性胜利,即占领纳西里埃及当地机场后,参与巴士拉作战的
美军部队立即下达行军令,离开巴士拉继续向北挺进,只留下英军独自与伊军作战。
  战事尚未结束,美军就匆匆上路,由此可见,目前其主要目的不是占领巴士拉城,
而是急于架设一路畅通的“巴格达走廊”,为后续部队的前进铺平道路。当天,海湾美
军总指挥弗兰克斯开战后首次亮相媒体,他说联军正在按原作战计划主要打击那些“紧
急目标”。
  与此同时,英军发言人发表声明称,为避免在巴士拉遭遇激烈巷战,美英联军将不
会立即攻陷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显然,伊军残部在乌姆-盖斯尔展开的巷战已经引
起联军指挥官的高度警觉。

--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thank you, ppmm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