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Green
标  题: 局外观战:决定命运的一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r 28 12:57:03 2003) , 转信

李学江
 
      

    伊拉克战争的进程在开打一周之后,现在进入了最为关键的第三阶段--巴格达战役。
这一战役的胜负不仅会决定萨达姆的生死存亡,也将决定布什和布莱尔的政治命运。

    战争的第一阶段是美国的"斩首行动",其如意算盘是在战争正式开始之前,即将伊拉
克首脑人物一锅端掉。然而,投机式的偷袭功亏一篑,伊拉克主要领导人都毫发无损。战
争的第二阶段是所谓"震慑行动",美国以上千枚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对巴格达等主要
城市进行空前轰炸,目的在于对城内军民进行恐吓,以动摇军心,瓦解抗敌意志,促使军
队倒戈和居民出逃。但现在看来,威慑轰炸也未奏效,其所造成的平民伤亡在某种程度上
反而激发了伊拉克军民的反美情绪和抗敌意志。

    美英绕开联合国动武本已使自已空前孤立,现在又连连失算,速战速决已化为泡影,
部队伤亡与日俱增,面临巨大的政治和心理压力,美英两位领导人现都急需拿出战果向国
内人民交待。因此,全部赌注已押在巴格达。美国总统布什已明确表示,美国将投入“决
定性力量”,不获胜利绝不收兵。看来,这场战争对美英来说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失
败或撤军都将意味着"两布"政治生涯的结束。

    日前,美国第三机步师兵锋已直逼巴格达南大门,并与共和国卫队激烈交火,但尚未
下攻城决心。主要原因是兵力不足,抵达巴格达附近的两路大军目前也只有五、六万人,
与守城的共和国卫队不相上下,不足以形成合围的优势,只能等待王牌的第四机步师的到
来。在援军到达之前的这一周,将是两军对峙的时期,在此期间美军将加紧对巴格达实施
轰炸,而不会发起大规模的攻城战役。

    回顾开战一周,美军虽挥师直入,但却打得磕磕绊绊一直不顺,究其原委,是对心理
战的威力期望过高,自己却没做好艰苦作战的准备。美国国防部的主战派以为,经过长期
宣传战(向伊境内投掷了2800多万张传单),一旦大规模空袭展开,只要作为"解放者"的
美军滚滚开入,伊军就将成建制地哗变倒戈,居民将夹道欢迎。所以美国对伊没有充分轰
炸便过早地投入了地面部队。没想到,倒戈欢迎的场面并未出现,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而
是子弹。以现代化的侦察监测手段,美国并非"不知已,不知彼",而是由于科索沃和阿富
汗两场战争打得太顺,以致让美国主战派产生了一种幻觉--以无与伦比的超强军事优势和
精确打击能力,美国在战争中可以做到"无接触"和"零伤亡"取胜。同时他们又低估了伊军
的保家卫国的抵抗意志,所以才出现这么多出乎意外的伤亡和失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
菲尔德战前曾称,"冲突可能将持续6天、6个星期,但我认为不会持续6个月。"就是美国这
种狂傲心态的最好证明。

    伊拉克吸取上次野外对阵的惨痛教训,此次采取避敌锋锐,缩进城镇打防御战,重点
布防巴格达的战略。但这一战略目前似已显出其被动的一面。首先是各城镇之间多是各自
为战,缺少策应和配合行动。其次,伊重兵中守北防,南部军区却兵力太弱,无法对孤军
深入的美英补给线形成有效袭扰和致命威慑。如果允许美英联军的后勤补给和后继援军由
此畅通无阻地源源开入前线,战局将对伊拉克大为不利。

    美国第一周打得不顺手,并非说美英不能最终获胜。如果一个年军费开支高达4000亿
美元的超级大国,打不赢一个年防务费用仅14亿美元、且早已元气大伤的小国,美英将贻
笑战争史,贻笑全世界。因而,美英联军最终赢得战争将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只是战争时
间的长短和伤亡代价的大小。

    如果美国能以不算太大的伤亡在一个月内打赢这场战争,美国将更加趾高气扬,如天
马行空,不可一世。那时美国的一超地位将进一步强化,美国同多强的差距将再次拉大,
世界均势将进一步被打破。美国的单边主义将更加横行无忌,美国将以更加强硬的姿态重
组美国治下的世界秩序。

    如果美军被拖在伊拉克三个月不能取胜,且伤亡千人以上,布什将在国内外处于极大
困境;竞选连任将不可能。此后,美国将重新走上孤立主义,从全世界做战略收缩,美国
新帝国的梦想将从此破灭,美国的衰落将从此开始。

    但最大的可能却是,美国在两个月以内获胜,伤亡数百人。那样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也
将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布什也将因战争后果和国内经济问题而处于被动,竞选连任将无法
获胜。美国将吸取轻启战端的沉痛教训,有可能改变其单边主义作风,而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国际机构。世界将由此走向真正的多极时代。 

 
来源:人民网 2003年3月28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