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eonado (线性系统理论), 信区: WarofIRAQ
标  题: 军事家张召忠着实“火”一把 靠说战争出了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11日17:21:2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1日13:51 新闻晚报
  新闻提示
  金一南、王宝付、张召忠、方林、王文、李大军……自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这
批频频出现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军事专家,就成为中国人了解战争的一个渠道。
  其中,张召忠无疑是最著名的一位,他对战争的全面论述,对局势的系统把握,对

局发展的精确分析,对现代武器的了如指掌无不令人深深折服———
  在中国公众眼里,上校军衔的国防大学科技教研室主任张召忠教授,着实在南联盟
危机中“火”了一把,人气急升。
  这个气质儒雅,定力非凡的中年军官,让中国人真正领教了什么叫“职业军人”。

  张召忠身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军事顾问,成为《东方时空》、《世界
报道》、《新闻调查》、《中国报道》、《军事生活》等重头节目的座上宾。
  无论是对1999年全球军事的预测,还是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的
动机乃至具体武器的判断,无不语惊四座、料事如神!香港凤凰卫视称张召忠为“中国
首席军事评论家”。
  催生于南联盟危机的《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刚一上市,就成为中国最火的畅销书
,一个月不到就卖出了数万册,出版社又付梓再版了两万册。接下来的《下一个目标是
谁》、《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和《话说国防》更是一时洛阳纸贵。
  他说战争出了名
  这些天,中央电视台一天24小时的现场直播,使几位军事和国际问题专家成了曝光
最多的“明星”。张召忠的名字也为更多人所熟知。张召忠现任中国国防大学军事科技
与装备教研室主任、军事战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10年前在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
栏目中主讲《三十六计古今谈》、《舰船知识》等节目到1998年2月的“沙漠惊雷”行动
、12月的“沙漠之狐”行动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
使馆的动机及具体武器的判断,以至今天的美国公然绕开联合国再次攻打伊拉克,张召
忠无不语惊四座、料事如神!难怪一些媒体称张召忠为“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家”。
  记者见到张教授时,尽管他已经忙碌了一天,但从他脸上看不出丝毫的倦意,晚上
一连六七个小时的直播使他一直保持着兴奋状态。他说:“直播这种形式非常好,很感
谢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给我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使我能听到一流专家对战争
的看法。作为国防大学的一名教员,这不仅是我学习的一个良好机遇,也是我向全民普
及国防教育的责任。”
  “其实,参与直播的每个人心理压力都很大,因为此时需要你调动起平时积累的所
有知识和最新掌握的情况,对画面传递的信息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快速的反应,这个时候
你没有时间字斟句酌,也没有反复思考的余地,所以有时难免出现言语过头的话。希望
观众能够理解。”
  乡村走出军事专家
  张召忠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卸楼乡西李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在河北盐山度过
了小学和中学时代。后来张召忠参军到了北海舰队。1974年,部队选拔优秀人才到北京
大学外语系去学习,张召忠又幸运地成了家乡第一位上北大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他
被派到伊拉克当了一名阿拉伯语翻译,后来又学习了英语。从80年代到90年代,张召忠
曾先后到美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考察,对国际法、海洋法、北约组织和国际人道主义
等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渐成为军事科技、武器装备、国际
法规、战争与作战问题和国际战略研究方面的专家,1998年调入国防大学。
  1986年4月13日美军空袭利比亚,仅用了11分半钟就结束了一场战争。这件事对张召
忠触动很大。就是以此为开端,张召忠开始研究战争。张召忠坦言,1998年2月“沙漠之
狐”的爆发,是他个人的转折点。他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作了3次评述后,第一套节
目组向伊拉克派出了水均益等人的战地报道组,他又参与了后方直播室的报道。这场战
争虽然没有爆发,但却被认为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精彩的有关战争的电视直播。
  1998年,《中国民航报》邀请名声鹊起的张召忠对1999年作军事方面的预测。当时
,他就具体地提出1999年全球在军事方面可能会发生三件大事:一、伊拉克将继续发生
战争;二、科索沃将爆发战争;三、印度那个地方要作核试验或导弹试验。当年,这三
项预测都先后应验了。他的专题节目和撰写的时局分析文章频频“亮相”于各类媒体上

  普及国防知识为己任
  采访中,张召忠递给笔者一本他的著作《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书的封底有一行
醒目的题字,“如果今天不生活在未来,明天就将生活在过去。”张召忠提出了他如下
的观点:冷战结束后,中国提出一个“新安全观理论”,希望与大国一道建立一个合作
与安宁的21世纪。但事实呢?今天美国又公然绕开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这些都说
明我们对未来的看法过于乐观。我要让人们强烈地感觉到战争离我们其实很近,而和平
也并不会那么轻易地自然而然地存在。
  张召忠常跟来国防大学学习的师职干部学员们说,什么都可能重复,惟有战争不能
重复。一个国家穷一点没什么,还能发展壮大,一旦战争打起来,国家灭亡了,就什么
都没有了,我们需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
  张召忠先后有多项成果获国家部委及军队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3年起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已发表论文专著1000多万字。
  有人说“张先生的写字速度甚至超过了一般读者的阅读速度,如此高产,对严肃的
理论家来说是难以想像的。”对此,张教授回答:“他只看到了表面,这些作品是我从
事军事研究近20年的心血和成果,过去我写过许多报告、文章,发表了大量论文,我把
零散的文字收集在一起,并加入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然后整理成册。”他说,他的写
作速度的确非常快,一个晚上能写五六千字,有时可高达万言。他从不抄袭别人的文章
,都是自己的思想。“我写文章从来没有人帮忙,找资料自己来,打字也是亲自操作。

  张召忠说:“我每天从早到晚就是工作,如果说有什么爱好的话,上网、爬格子可
以算是吧,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离不开电脑了。”
  张召忠在伊拉克工作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是他父亲才52岁就因突发脑溢血去
世,而他对此则全然不知。再一个就是宝贝儿子降临人世。一年后见到他时,已经能够
满地跑了。或许是内心深处的良知和内疚,张召忠从那时候起就奠定了高度的家庭责任
感,爱人上班远,所以买菜、做饭、收拾家务和管孩子,差不多都被张召忠承包了。
  相关链接张召忠军事著作成新宠
  记者从成都各大书店了解到,自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军事著作成了读者的
新宠。其中,尤其以担任央视“关注伊拉克战争”嘉宾评论员的军事专家张召忠的作品
最受追捧,其销量一路飙升,风头盖过了众多畅销图书。记者从书城方面了解到,虽然
张召忠新近没有推出军事著作,但在央视担任嘉宾的张召忠一夜成了荧屏明星,于是,
他以前出版的《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战争离我们有多远》《下一个目标是谁》《谁
在制造战争》和《中国让战争走开》等著作成了读者追捧的对象。
  人物档案张召忠
  发不准阿拉伯语中的颤音,不惜作舌部手术。
  1953年,张召忠出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州。
  一个毫不起眼的农家子弟,“伴着泥土的芬芳读完了小学、中学和机电中专”。
  1970年入伍,当上了“蹲在山沟里的海军”,在山风的陪伴下,搞了10年岸舰导弹

  1974年因为他的才干和“高学历”,部队选送张召忠进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因
为老发不准阿拉伯语中的颤音,张召忠不惜作了舌部手术。
  大学毕业时,参加命题作文,三题可任选一题。可张召忠却在规定时间里,一气完
成了三题,外国专家给他打了少有的满分。
  四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派往伊拉克当阿拉伯语翻译。两年后,爆发了两伊战争,他
第一次亲历了战争风云。
  张召忠回国后,进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失去了用“语”之地,又发愤攻读英语。

  1986年、1988年两次被派到英国任口语翻译。之后,于工作之便,他又自学了日语
,为今后的专业军事研究夯实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从军近30年,张召忠几乎一直在海军搞武器装备研究。这是一个精密而又寂寞的行
当。他与众不同,能沉下心来,从原理构造开始摸索,一直到系统应用,所有环节必须
吃透搞清,再逐步扩展到相关门类。
  他研究航母、潜艇,再搞导弹,先后上过十多个国家的数十艘军舰。在海军的最后
4年,又转行搞“海军陆战队”,研究陆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各种步兵武器,几年
下来,他又成了武器学的“百科全书”。
  对他本人来说,任何一门学问都充满着诱惑;对旁人而言,张召忠不管搞什么,只
要钻进去了,“出来时就成专家了”。本报综合今晚报、成都晚报等

--
那些都是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9.1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