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uxing (愚人钓鱼), 信区: WarofIRAQ
标  题: 中国162亿美元中东利益报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06日21:45:58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第二次海湾战争拉开序幕。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爆
发在中东这样一个敏感而重要地区的大规模战争,不能不给世界经济体系增添新的变
数,而这一切最终又将或多或少波及中国。
  44.7亿利益损失
  第二次海湾战争对中国与伊拉克经贸往来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进出口贸易、海外工
程承包和应收账款三个方面的损失,战争可能使中国对该国的进出口、工程合同落空
,并使中国的应收帐款“悬空”。
  单纯就当前的经贸往来数额看,这场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大,毕竟,多年
的战争和制裁早已令伊拉克经济元气大伤,对外经贸遭受重重限制,对华贸易也不例
外。自从“石油换食品”计划1996年12月正式启动后,1997-2002年间,中国对伊拉
克年度出口额以2002年最高,也不过4.21亿美元。
  对伊贸易应收账款问题比较突出。据外经贸部统计,1986年至1990年7月,伊方
在延期付款项下共欠我贸易和承包劳务款约10.87亿美元,海湾战争后更是一文未付
。根据中国国际商会统计,自从1986年中、伊两国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至今,伊拉
克方面欠款已达13.46亿美元,其中贸易欠款4.66亿美元,劳务承包欠款8.8亿美元。
在工程承包、劳务出口领域,预期合同总额约27亿美元。在投资领域,2000年伊拉克
对我国实际投资18万美元。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在最坏的情况下,我国损失总额将约为44.74亿美元,再加
上2002年中国与伊周边国家116.83亿美元贸易额,中国在该地区目前可计算利益共约
162亿美元。
  战争还可能影响我国平等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的机会。一个可能是,在战后亲美
政权主导下,我国可能丧失参与未来重建伊拉克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丰厚项目机会,
尽管在战后重建初期,蒙受沉重财产损失的伊拉克人对我国的廉价消费品需求将会暂
时上升。当然也有可能通过联合国,争取到中国应有的部分重建权利。
  祸及中东贸易
  伊拉克战争也有可能波及其周边国家,进而影响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利益。受
到波及的周边国家有与伊拉克接壤的6个国家: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约旦、科威
特、沙特阿拉伯。1997~2002年间,我国对与伊拉克接壤六国出口总额最高为50.82
亿美元(2002年),这部分贸易额受战争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战争进程。1997~2002年
间,我国对与伊拉克接壤六国出口总额最高为50.82亿美元(2002年),占当年我国
出口总额的2.24%;进口额最多为66.01亿美元(2002年),占当年我国进口总额的
2.24%,这部分贸易额受战争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战争进程。
  如果美英联军速战速决,伊拉克周边六国经济所受影响不会太大,进而对我国与
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的负面影响也将相当微小。可能又一个例外的是约旦,因为约旦
与伊拉克有着长期的特殊关系,在伊拉克遭受制裁时期,约旦几乎是伊拉克惟一通往
外界的陆路通道,约旦从中获得了相当的好处。然而伊拉克石油和外国商品取道约旦
毕竟路途较远、成本较高,战后伊拉克进出口将更多地取道东南海路,贸易流向改变
将使约旦蒙受一定损失,进而对我国向约旦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我国对约旦出口
中有一部分转口伊拉克,这部分出口战后可能无需转口。即使如此,由于迄今我国对
约旦年出口额最高不过3.05亿美元,数额不大;而且我国消费品价格低廉,适合收入
水平较低的约旦人需求,因此这种负面影响也不会显著。
  如果美英在伊拉克各地都遭到乌姆盖斯尔(UmmQasr)和纳西里耶守军那样的顽
强抵抗,战事旷日持久,伊拉克周边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将受到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为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里,这些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居民以及外商将难以作出长
期、大型的投资项目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廉价消费品出口和石油
进口不至于减少,但机械设备等资本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工程承包将感受到较大压
力。
  揪心的石油价格
  倘若说伊拉克及其周边国家在我国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并不算太大的话,那么这
场战争对石油供给和价格的影响却将波及我国国民经济全局。
  首先从石油供给方面来看。中东是我国进口石油的头号来源,由于其它石油进口
渠道的不稳定,中东石油必然要在我国油源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随着石油进口量的增长,国际市场油价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外部冲击日益显著。2003
年1月,中国罕见地出现了12.5亿美元商品贸易逆差,其中当月原油进口额同比增长
11.1亿美元,就是源于伊拉克危机导致的油价高涨。
  单纯从基本面看,第二次海湾战争不至于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总体供求状况,OPEC
发言人3月20日开战当天便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补足战争造成的任何原油供应缺口,
问题是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并不完全取决于基本面,至少在短期内更多地取决于对冲基
金等国际投机游资的操作,因此战局波折将引起油价大幅度变动。
  这次战前危机期间油价暴涨是因为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战争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
内结束,油价将因不确定性消除而有望较快稳定在欧佩克认定的每桶22~28美元的合
理价格区间,这对于我国是最有利的。一个潜在的问题是投机资本可能借势将油价打
压到合理价格区间以下,从而伤害生产成本较高的我国石油行业。
  如果战事陷入长期胶着,投机资本将得到良好的题材再次将油价炒到高峰,这对
我国是最为不利的。面对价格风险,我国除了探索建立石油储备和利用期货市场外,
还需要进行国际协作。
  人民币汇率的两种走向
  这次开战后,华尔街和伦敦股票市场出现了20年来少见的连续上涨行情。可以预
计,尽管美、英股市在战争过程中还会有所波折,而且美英联军这次即使成功推翻萨
达姆政权,长期内也未必能够摆脱当年侵阿苏军的覆辙,但至少战后初期相当一段时
间里是有利于美、英股市走强的。
  战争在美、英股市引起的变动从直接、间接两条渠道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和国家利
益。首先看直接渠道,由于股市上涨导致债市下跌,我国储备资产的价值已经有所缩
水,因为我国的3000余亿美元储备资产绝大多数以外国国债形式持有,其中又以美国
国债为大头。
  更重要的是间接渠道。中国已经连续第三年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英
国也是我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因此,美、英经济走向对我国经济有着较大影
响。如果美英联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胜,不仅能够赢得未来伊拉克重建的机会,而
且有利于两国股市的复苏,从而有利于两国经济尽快摆脱萧条,对于我国对这两国的
出口是有利的。
  与以往历次战争一样,伊拉克战争也对世界外汇市场产生了重大冲击。由于1997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实行了单一盯住美元制度,这场战争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就可
以代表对人民币对除美元外其它货币汇率的影响。就总体而言,由于美、英实力远远
超过伊拉克,他们如果能够如愿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获胜,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利大于
弊,有利于美元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针对其它货币重新恢复强势,而欧元战后则面临被
打压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对除美元外其它货币升值。人民币汇率走强,对我
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贸易存在一定影响,但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如果美英联军在伊拉
克遭受重挫,对人民币汇率、进而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方向就相反。(记者 郑春峰
 特约撰稿梅新育)


--
我还是故意不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8.97.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