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斩首 误伤 扑克牌——伊战争之关键词数字解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27 21:59:57 2003), 站内信件

  42天:从3月20日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到布什宣布在伊主要战事结束,共持续42天。 


  30万:主要战事中,美英动用了约30万人的兵力,美军有138人死亡,英军也有33人死
亡。 

  450亿:根据美国国防部提供的数据,包括军事部署在内,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花费
为450亿美元。目前,驻伊美军每周开支高达10亿美元。 

  1.4万:据有关机构不完全统计,伊拉克战争造成约1.4万名伊拉克人死亡,其中有780
0至9600名平民。 

  “战争是改变地缘政治格局的最好手段。”如果说因“9·11”事件而发生的阿富汗战
争使美国在垂涎已久的中亚得以立足,改变了中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那么,伊战必将对中
东的地缘政治带来重大变化。美国对伊动武有石油的考量,但又不仅限于石油。美国人的
政治目标是用枪炮给伊拉克人民送去“民主”,他们认为,如果伊拉克“改造”成功,就
会起到“样板”作用,辐射周边国家,从而最终达到改变中东政治版图的目的。不过,这
一切似乎更依赖于美国“改造”伊拉克的进程。美军虽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占领了伊拉
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并最终抓获了象征伊拉克前政权的萨达姆,但目前看来,由于缺
乏周密的战后重建计划,在维持社会治安、恢复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严重滞后,这不仅引
起伊拉克百姓的强烈不满,还导致了伊拉克安全形势难以改善,战争的成果还很难评判。
 

  -斩首 

  伊拉克战争的第一发炮火的目标是萨达姆,所以代号是“斩首”。美军之所以在第一
轮攻击中,将萨达姆和他的儿子作为攻击目标,是想能在第一轮攻击中将萨达姆消灭,那
么这场战争很可能可以顺利地展开,并且尽快地结束。据悉,“斩首”行动后布什在听取
国防部军情简报时,第一个问题不问别的,而是问导弹炸到了萨达姆没有。然而,萨达姆
并没有这么快让美军如意。接下来的十几天,萨达姆曾经四次出现在电视画面上,发表讲
话。再后来,4月9日,萨达姆在巴格达被美军占领后和所有的伊拉克高层将领一样突然“
人间蒸发”。正因为如此,布什在5月1日也仅仅宣布伊拉克战争大规模战事结束,而不是
战争完全结束。之后,萨达姆的讲话录音、亲笔信、录像等不断像“幽灵”一样折磨驻伊
美军。直到12月13日才被美军在他的老家提克里特抓获,伊拉克战争才算开始收尾。 

  -误伤 

  伊拉克战争打响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误伤事件———两家英国直升机相撞导致7人死亡
,再过两天,英军“旋风”战斗机又被美军“爱国者”击落……短短一周,友军误伤使30
多名美英联军死亡。这同美军在二战到越南战争期间不到3%的误伤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美军频频发生误伤事件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现代战争具有高速度、
大纵深、快节奏的特点,给武器操作者的反应时间越来越短,容易造成误判。有人说,在
心理紧张的情况下,如果美军在40米的距离不能辨别你手里拿的是摄像机或是火箭筒,你
随时都有可能命丧美军枪口之下。其次是“前线”概念模糊,“零接触”让美军难以掌握
战场环境。再次是敌我识别系统研制步伐跟不上。海湾战争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美军使
用的敌我识别系统基本上没有经过任何技术改进,几乎与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使用的完全
一样。美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致命武器的研制上,而忽略了开发使不同军种的美军士兵相
互沟通和交流的设备。 

  -扑克牌

  为彻底消灭萨达姆政权,美军在4月9日占领巴格达后,第三天就发布了“扑克牌通缉
令”,通过给官兵们发放一套有包括萨达姆在内的55名伊拉克高官照片的扑克牌来通缉他
们。在这套扑克牌里,萨达姆是第一号黑桃A,他的二儿子库赛是第二号梅花A,大儿子乌
代是第三号红桃A。目前受到通缉的55人中已有42人被美军逮捕、打死或自首。库赛和乌代
在7月22日被美军击毙。现在最让驻伊美军担心的就是前伊拉克政权第二号人物梅花K易卜
拉欣仍然下落不明。扑克牌人物的形式也成了国际上受欢迎的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在法
国一位反战人士自费出版的扑克牌中,拉姆斯菲尔德成为黑桃A,布什成为了方块K,拉登
则成为小王,设计者说:“我认为美国人扑克牌通缉令的做法是非常不体面的,因为它将
抓捕行动变成了一场游戏。我想我们这一套扑克牌将能使我们向外界解释为什么我们认为
布什政府是对国际安全的威胁。”俄罗斯政府也出版了一套白宫人物扑克牌,目的是为了
让政府官员对美国更了解。 

  -游击战 

  驻伊美军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遭遇游击战,现在没有统一的说法。自从布什宣布大规
模战事结束以来,驻伊美军就不断地遭到袭击。一些士兵开始死于火箭筒、轻型枪械和自
制炸弹等武器的袭击。美军正式承认游击战的存在是在7月16日,刚刚接替弗兰克斯出任美
国中央司令部司令的阿比扎伊德说,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抵抗力量持续发生着变化,“组
织性越来越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非专业的痕迹越来越少,操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
是典型的游击战”。在此之前,拉姆斯菲尔德一直固执地否认面临类似越南战争式的游击
战,他说:“战斗还将继续一段时间……但这不是类似越南战争的游击战。因为时间不同
,时代不同,地点也不同。” (北京青年报/战平)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2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