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大国放火是点灯), 信区: WarofIRAQ
标  题: 从倒萨看预测的荒廖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pr  7 01:34:08 2003) , 转信




 
送交者:美国007 
 
从倒萨看预测的荒廖

有人由伊拉克谈民族精英的素质,主要是集中于左中右对于战争的态度。在这里我也谈点
儿自己的看法,不过不是谈左中右,而是通过对夸夸其谈的分析来谈民族精英们应该具有
的基本品质。
美国入侵伊拉克已经有十三天了,尽管美国开局不利,但由于两国实力相差太大,伊拉克
又没有大国的支持(不是指口头上的道义支持,而是实质上的物质和军事支持),美国掌
握着战争的绝对主导权,伊拉克胜利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不过,战争这个东西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我想即使讨厌萨达姆的人也会承认他的才能,象
萨达姆这样的人是不会打一场毫无胜算可能的战争的。我认为,萨达姆的主要战略思想是
,尽量拖延战争的时间,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国际形势是有可能发生一些非常有利于伊
拉克的变化的。比如伊朗和叙利亚由于害怕美国打完伊拉克打他们,而乘美国打伊拉克打
的很不顺利的时候,乘机卷入战争;朝鲜也可能乘机对韩国发动进攻或者在此期间制造出
核武器来;中国则可能乘机收复台湾;等等。总之,如果这场战争美国打的很顺利的话,
这些国家一般是不会轻举妄动的,但如果这场战争打的时间过长,美国被战争拖住,这样
的变化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并且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出现这样的变化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所谓的大谋略,不仅是指战术上的战法,更是指战略上的造时事或把握时机。历史
经验也告诉我们,当大国陷入困境时,很多国家也会乘机挑战大国,大国的衰亡也常常是
在群起攻之中衰亡,而很少是在大国仅仅对某一小国的战争中衰亡的。
一些人总喜欢对这样的不确定事件妄下结论、妄作预测,从而试图表明自己的预见能力和
智慧。在美伊开战之前,享有盛名的国际问题大家何新在其《关于伊拉克问题对几位网友
的简单答复》中曾非常自信的说,“我认为根本将不会有大型的、有意义的对抗性战争,
伊拉克即将会发生坍塌性的崩溃。”并讲出了看似非常有道理的理由,“连年的封锁及武
器核查,已经造成了这个国家从精神意志到政治直到军事的彻底瓦解之势。剩下的只是一
个空壳了。”何新断言,“萨达姆政权的生存期限屈指可数。”然而十余天的战果对这种
断言进行了无情的嘲弄,何新先生的这篇文章也在其网站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换之以将各
种可能都考虑到的《三论伊拉克战争》。
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开局不利时,又有一些人在断言这场战争很可能会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这场战争将成为美国帝国衰落的开始。并也讲出了看似非常有道理的理由,美国对伊拉
克的这场战争是“攻城略地”,是犯了兵家大忌,是孙子兵法中强调的军事战略中的“下
下策”;另外,美国这是对一个民族的战争,而不是针对一支军队的战争。因此,美国会
在“巷战”和“人民战争”中失败。持这种观点的人常常将这次战争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作对比,以希特勒的失败来说明美国的必败。
我认为上面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伊拉克不能与当时的苏联相比,当时的苏联的实力与德
国相差不大,当时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交战,苏联拥有依靠本国实力抗击德国入
侵的可能。而伊拉克不同,伊拉克的实力与美国的实力相差太大,伊拉克没有仅仅依靠本
国自身的力量抗击美国入侵的可能。另外,伊拉克虽然盛产石油,但在食品、武器等许多
方面,是一个严重依赖外国的国家。因此,只要美国包围巴格达,封锁足够长时间,就足
以置巴格达于死地,更不用说还对其狂轰猛炸、武力进攻了。当时希特勒之所以围攻斯大
林格勒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希特勒并没有完全封锁死斯大林格勒,但如今的巴格达却
不同。
因此,如果说伊拉克有可能打赢这种战争的话,我认为这也得靠国际环境发生有利于伊拉
克的大变动,仅仅依靠伊拉克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抵抗美国的入侵的。我认为萨达姆的主
要思想就是尽量拖延战争的持续时间,以期望国际环境发生有利伊拉克的大变动。如果国
际环境没有发生有利伊拉克的大变动,那么萨达姆也是很有可能在美国围攻巴格达的最关
键时刻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的,就象当时百分之百的投票支持萨达姆拒绝接受联合
国的核查协议后又突然全盘接受一样。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萨达姆也可能血战到底,具
体结果怎样需要看萨达姆的个人性格及布什的态度和战事的状况而定。
对于战争这样的非确定性的事件,成熟的战略家只会考虑多种可能性而很少作预测、下结
论,喜欢作预测、妄下结论的人多是一些不成熟的人。而战争的统率,在战略上考虑到了
各种可能性之后,在战术上会尽量将战争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引。另外,战争的统率也会
针对战争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分别选择不同的方案。具体选择什么方案不仅和战争可能出
现的实际结果有关,也和战争的统率和重要领导人的个人的性格有关。
这次战争预测的失败已给何新这样有名望的国际问题大家极大讽刺,我指出这一点无意针
对何新个人,其实何新是对我影响较大的一位当代中国学者,也是我较为欣赏的一个人。
我指出这一点只是为了说明妄下结论、妄作预测的后果,而那些预测对了的人也不要沾沾
自喜,其预测对的实质很可能只是碰运气而已。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44.11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8毫秒